会计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栏目: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了解

——听《会计基础知识》一课有感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会计学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信托作为四大金融工具之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托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信托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此时,会计学在信托业的管理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托业工作者,就必须要对会计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听完余蒙同学的课后,我回去仔细看了其制作的PPT,对里面的会计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我为了正确地了解其中的会计核算流程,特意去图书管查阅了有关资料。从中我了解到会计核算方法只是三种会计方法中的一种,另外两种会计方法是是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所谓的会计方法是指会计主体作用于会计客体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或反映和控制企业、事业、行政、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运用的业务技术手段。而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等七种方法。

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

经济业务编制财务报告财产清查成本计算

图1会计核算方法关系

上图显示了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的方法体系,下

面我将这七种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就是根据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需要设置会计账户的数量、名称,每个会计账户所包含的内容、计量、记录和核算的方法与要求,以及各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上图可知,设置账户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设置账户包括设置总分类账户、设置明细分类会计账户两种。设置账户的作用在于:能够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实际工作中,账户格式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账户名称、日期和摘要、凭正号数、增加和减少金而,在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到底哪一方记增加额,哪一方记减少额,取决于各账户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所反映的是资金平衡关系。复式记账的经济内容是会计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自具有独立的含义,并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存在着,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会引起每一个具体形式的价值数量变化,就使复式记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记账组织体系。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审核后并认为正确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并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认真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为记账、算账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还可以检查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合法性、合理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办理几个及业务中的责任,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使有关责任人在其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利用凭证填制、审核的手续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

4、登记账簿,登记账簿就是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类地记入有关账簿,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善的数据资料。其中,账簿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二者都是用以提供会计核算指标的账簿。总分类账对其所属明细帐起着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帐对其总分类帐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对于需要提供其详细指标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应根据审核无误后的记账凭证,一方面记入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明细分类账户,记入总分类帐簿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帐簿的金额应该相同。

登记账簿的作用十分重要,首先,可以系统地归纳和积累会计数据资料,为企业高层管理企业提供数据参考材料,同时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账簿的核算资料,为开展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提供凭据。

5、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分类和分配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以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成本计算是现代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核心环节。通过成本核算,可以确定物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成本,了解企业实际成本的高低,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便采取措施,促使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实务、现金进行盘点,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进行核对,确定财产的实存舒尔,并查明实存数额与账存数额是否相符,有无物资短缺与毁损,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以及保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7、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全面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效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它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先进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编制财务报表可以给经营管理者或股东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收益等信息归纳资料,以便管理层和股东作出经营决策。

在听余蒙讲课时候,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知识,使得我对七种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流程只闻其名而不知其意。因此我去学校图书馆专门查阅约翰的《会计学原理》以及代义国的《会计主管业务实战》这两本书,以期能更深入地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上述是我对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的简单了解,作为一个会计学的门外汉,只能粗浅理解,要想进一步研究,需更多的时间积累。

第二篇: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现在大二的我,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计部门是企业的信息中心,为了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每个独立生产经营与核算的企业,都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和准绳进行会计核算,并结合各单位所处的会计环境,设计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满足会计规范管理需要,适应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能够指导具体业务操作的具有内部约束力的会计制度,从而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从而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基础会计中的会计业务的核算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的,而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就是供→产→销,即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三个环节,以上三个环节即为一个营业周期,资金循环一次。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了解了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对其他行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也能触类旁通,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学习态度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

知识定位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进行太多太深的扩展,更多更深的知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会依次介绍,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学习方法首先,基础会计中对知识的介绍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对会计核算流程的介绍更是有先后顺序的,而不像中级财务会计是独立成体系的,正是这样,所以刚开始学习时要按照章节的先后顺序由前向后逐渐学习,最好不要打乱顺序,从而人为增加学习难度。其次,要温故而知新,会计知识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同时基础会计又是如此之重要,所以学完之后经常复习一下,不仅有利于基础会计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后面专业知识的理解。

基础会计,顾名思义是会计知识的基础,是入门课程,比如,它对会计核算业务的介绍虽然是以经济业务比较全面的工业企业为对象的,但它对经济业务介绍的深度是很浅的,各项会计核算都很简单,是以单位最基本、最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的。正是这样,所以对会计核算的全面较深的讲解是中级财务会计和

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而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则是成本会计的内容,而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则要学习管理会计,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

第三篇: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了解

——听《会计基础知识》一课有感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会计学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信托作为四大金融工具之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托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信托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此时,会计学在信托业的管理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托业工作者,就必须要对会计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听完余蒙同学的课后,我回去仔细看了其制作的PPT,对里面的会计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我为了正确地了解其中的会计核算流程,特意去图书管查阅了有关资料。从中我了解到会计核算方法只是三种会计方法中的一种,另外两种会计方法是是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所谓的会计方法是指会计主体作用于会计客体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或反映和控制企业、事业、行政、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运用的业务技术手段。而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等七种方法。

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

经济业务编制财务报告财产清查成本计算

图1会计核算方法关系

上图显示了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的方法体系,下

面我将这七种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就是根据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需要设置会计账户的数量、名称,每个会计账户所包含的内容、计量、记录和核算的方法与要求,以及各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上图可知,设置账户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设置账户包括设置总分类账户、设置明细分类会计账户两种。设置账户的作用在于:能够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实际工作中,账户格式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账户名称、日期和摘要、凭正号数、增加和减少金而,在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到底哪一方记增加额,哪一方记减少额,取决于各账户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所反映的是资金平衡关系。复式记账的经济内容是会计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自具有独立的含义,并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存在着,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会引起每一个具体形式的价值数量变化,就使复式记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记账组织体系。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审核后并认为正确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并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认真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为记账、算账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还可以检查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合法性、合理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办理几个及业务中的责任,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使有关责任人在其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利用凭证填制、审核的手续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

4、登记账簿,登记账簿就是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类地记入有关账簿,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善的数据资料。其中,账簿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二者都是用以提供会计核算指标的账簿。总分类账对其所属明细帐起着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帐对其总分类帐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对于需要提供其详细指标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应根据审核无误后的记账凭证,一方面记入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明细分类账户,记入总分类帐簿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帐簿的金额应该相同。

登记账簿的作用十分重要,首先,可以系统地归纳和积累会计数据资料,为企业高层管理企业提供数据参考材料,同时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账簿的核算资料,为开展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提供凭据。

5、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分类和分配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以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成本计算是现代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核心环节。通过成本核算,可以确定物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成本,了解企业实际成本的高低,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便采取措施,促使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6、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实务、现金进行盘点,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进行核对,确定财产的实存舒尔,并查明实存数额与账存数额是否相符,有无物资短缺与毁损,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以及保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7、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全面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效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它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先进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编制财务报表可以给经营管理者或股东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收益等信息归纳资料,以便管理层和股东作出经营决策。

在听余蒙讲课时候,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知识,使得我对七种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流程只闻其名而不知其意。因此我去学校图书馆专门查阅约翰的《会计学原理》以及代义国的《会计主管业务实战》这两本书,以期能更深入地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上述是我对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的简单了解,作为一个会计学的门外汉,只能粗浅理解,要想进一步研究,需更多的时间积累。

第四篇:会计学习心得和体会-精选

会计学习心得和体会

会计学习心得和体会篇1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XX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丝印器材供销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使我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我将来步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本次实习的目的!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书本上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真的是无从下手。这次实习,我是做会计,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才做了两天,就感觉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变得烦躁了,而会计最大的忌讳就是心烦气燥,所以刚开始做的几天,那真是错误百出啊!幸好有老会计杨姐的指导和教诲才是我逐步进入状态。

几天过后我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此次的实习为我们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感受生活,了解在社会中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

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我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从而意识到我以后还应该多学些什么,加剧了紧迫感,为真正跨入社会施展我们的才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会计学习心得和体会篇2

一、整体印象

读完基本准则,我有以下三点整体印象:

(一)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准则共11章,第一章总则明确基本准则的法律地位,以及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记帐方法。在该部分,权责发生制位列会计假设之中,显然是受国际会计准则编报框架的影响(当然原基本准则也有)。在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中,权责发生制并不在会计假设之列(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比较模糊)。该部分关于“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的观点也是取材于国际会计准则编报框架。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大部分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将“实质重于形式”明确列为原则之一,即显然受国际会计准则影响。第三章资产、第四章负债和第九章会计计量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受国际会计准则影响较大。比如,将资产定义为资源,资产的确认的可计量标准将“成本”可计量和“价值”可计量列为可选标准,都明显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是折中产物,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比如前述可计量标准的选择),这是借鉴它的好处。但与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相比,国家会计准则的会计理论水平就稍显不足,前瞻性相对差一些,这是借鉴它的坏处。

(二)根据现代会计环境进行调整。一是原准则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准则完全抹去了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遗迹”,政府成了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信息使用者”,排序还靠后。二是结合了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引入了公允价值。

(三)增强基本准则的“基础性”,并尝试增强其可操作性。这是新基本准则留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前者表现为三、四、五、六、七、八关于会计要素的规范,剔除了原准则对“具体要素项目”的内容,只描述基本要素本身。第十章对会计计量进行了一般性规范。后者突出表现在准则制定者尝试对一些概念进行了定义,包括:对资产定义中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拥有”、“控制”、“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等概念的解释;对负债定义中的“现时义务”的解释;立足会计主体角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对利得与损失的定义;在费用部分对成本、费用、支出的区分等。不过,之所以称后者为“尝试”,在于依我之见,其结果很不成功,留待下面评述。

二、具体章节评述

(一)关于第一章总则

1.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我认为第六条关于会计主体存续状态(持续经营)的假设是不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一切会计活动,基本准则规范一切具体准则。除了持续经营会计,还有清算会计、中止经营会计,这些会计也应是会计准则规范的范畴。所以,我认为基本准则将会计假设直接限定为“持续经营”这一种情况是不完整的。该条款应补充这类内容:企业处在非持续经营状态,应变更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前提。相应地,根据该条款,应修改第九章会计计量等章节的内容,增加清算价值等计量属性。将来的具体准则则相应应将企业终止经营会计纳入规范。

2.关于会计要素。第十条提出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其中“经济特征”是模糊的。我个人的观点是会计要素是会计对交易或事项的构成要素的抽象,而非其经济特征的抽象。其中资产是交易或事项中的价值物或权利,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则是义务(企业本身就是股东之间的一项长期交易安排)。

(二)关于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六条关于经济实质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第一篇:会计学习心得体会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了解——听《会计基础知识》一课有感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是在商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