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栏目: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毛相林带领乡亲们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打通天路,走上致富路。对此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整理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1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2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0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3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09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1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4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18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5

从高处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悬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在没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闭塞,到县城就要花3天时间。

毛相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公路,不光只是穷,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几岁,受伤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我们都没有(把他)送到医院,最后死去,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没有钻机,村民们就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说,当时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硬是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围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庄村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在多方考察学习后,毛相林带领村民们陆续发展起柑橘、西瓜以及乡村旅游产业。

下庄村村民刘时琼:我们这个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门来收。像我们这种,一般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左右,种得多的可以卖六七千块钱。

如今,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毛相林说,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庄村靠的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庄精神将激励下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相林:在最难、最险的地方,我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冲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实现了我一个愿望,带领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终的梦想。

第二篇: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1

11月17日,本报报道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数十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展现了党员干部强烈的责任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时代楷模”称号,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20多年前,毛相林带领着下庄人一锤一凿,凿通出山路,现在又带领村民迈向致富路。这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驻村干部周勇说。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2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0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3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09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14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4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18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5

从高处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悬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在没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闭塞,到县城就要花3天时间。

毛相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公路,不光只是穷,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几岁,受伤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我们都没有(把他)送到医院,最后死去,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没有钻机,村民们就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说,当时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硬是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围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庄村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在多方考察学习后,毛相林带领村民们陆续发展起柑橘、西瓜以及乡村旅游产业。

下庄村村民刘时琼:我们这个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门来收。像我们这种,一般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左右,种得多的可以卖六七千块钱。

如今,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毛相林说,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庄村靠的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庄精神将激励下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相林:在最难、最险的地方,我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冲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实现了我一个愿望,带领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终的梦想。

第三篇:学习毛相林事迹心得体会

11月18日,毛相林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全县干部群众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多种途径,认真收听、收看、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激励大家勇担当、敢作为,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扎根基层接续奋斗

在高峰镇红星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干部们聚在一起,认真学习毛相林的先进事迹,致敬这位“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和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作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要以毛相林同志为榜样,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奉献自己的力量。”高峰镇红星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左伟说。

“毛相林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催人奋进,让我深受启发。”包家镇甄桥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李中德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扶贫干部,将以毛相林同志为榜样,继续带领工作队队员和全体村民苦干实干,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周嘉镇自生村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陈瀚了解到毛相林的先进事迹后,深受感触。他说,毛相林为巫山县下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令人钦佩。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干部,将自觉发扬毛相林同志的扶贫精神,学习他真抓实干、真帮实扶、勇于创新的精气神,带领自生村村民做大做强已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

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干部章宝伟表示,毛相林的先进事迹,值得所有扶贫人学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学习毛相林的精神,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文章,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牢记使命贡献力量

“毛相林同志带领下庄村村民在绝壁上开凿‘天路’,又带领村民发展柑橘、乡村旅游等产业,不仅改变了下庄村与世隔绝的状况,更让‘绝壁天路’成为了下庄村产业发展的小康路。”砚台镇镇长黄祥洪主要分管镇里的扶贫工作,他认为,毛相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背后,体现的是他对下庄村村民的深厚感情和作为一名帮扶干部的担当和作为。在今后,他将以毛相林为榜样,切实完成好砚台镇脱贫攻坚的收官任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相关指示要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鹏说,感受最深的是,毛相林同志深沉的为民情怀和坚韧的定力操守,以及敢为担当、善于作为的高贵品质,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扶贫人,一定以毛相林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心、树立定力,为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尽最大努力,奉献力量。

“毛相林的先进事迹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必将进一步激励、激发我们扶贫人勇担当、敢作为。”县交通局扶贫办主任刘峰碧说,他将学先进、学榜样,把感动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把毛相林的工作精神、工作作风转换成为自己的工作作风,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毛相林身上,我看到了他为民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长龙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封秀英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要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第一工作要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用心用情做好文化服务各项工作,致力于解决好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开拓再创辉煌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倍受鼓舞,作为基层卫生教育战线的一名干部,更是激发了我的学习斗志和工作激情。”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校长万成绪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学校厚德笃学精业济世的校训精神,制定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和湖南中医药大学校校合作,深化和县中医院校院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努力在创建中医药特色高职院校的路上茬接着一茬干,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庄村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要甩掉‘穷帽子’,还得拔掉‘穷根子’,只有当‘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村民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桂阳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傅昌银学习了毛相林的先进事迹后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将以扎根基层一线的脱贫攻坚楷模为榜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曾当过大学生村官、现为县税务局工作人员的邓胜成说,毛相林凿通脱贫致富“天路’的不畏艰险、执著奋斗的为民情怀和时代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如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经绘制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伟大蓝图,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就要常怀为民之心,不畏事业之艰,扎根基层、踏实干事,一步一个脚印,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好,把依法治税职责履行好,为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建设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

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下面小编整理毛相林事迹学习个人感悟范文5篇,欢迎阅读。

毛相林事迹学习感悟1

下庄村地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整村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因为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中。20多年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民凭借顽强的毅力,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这几天,下庄村村民刘恒保和妻子正忙着给柑橘树除草、打药,六年前,他种了20亩柑橘树,如今已经硕果累累。

除了种植瓜果蔬菜,当地村民还建起了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就在二十多年前,这个被1000多米的悬崖峭壁包围的村庄仅靠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因为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愿意再返回家乡。

要想富先修路。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决定在悬崖上凿出一条出村的公路,彻底改变村庄的命运。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筹集了3960元购买了炸药等物资,肩挑背扛,用大锤、簸箕等简单的农用工具在绝壁上开凿希望。

2004年,历时七年,一条八公里长的“天路”终于修到了山外。十年后,毛相林又争取到了公路硬化政策,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这条“绝壁天路”变成了3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第一篇:毛相林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毛相林带领乡亲们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打通天路,走上致富路。对此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整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