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规章制度

栏目:章程规章制度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考古规章制度

附件1

考古工地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考古工地勘察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二、考古领队为工地第一安全责任人。

三、成立工地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四、设立专人排查安全隐患,督导安全工作,并定期汇报。

五、定期对考古队员和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加强考古工作者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

六、在考古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七、考古勘察现场工作间歇及夜间均设专人值班。

八、原则上无成年人陪同的儿童不得进入工地;对进入工地的老人,要给予一定的照顾。

九、考古队员手机24 小时开机,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十、发生安全事故,必须严格查处。做到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力不放过。

附件2

考古工地文物库房管理规定

一、库房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文物提取、入库的有关规定。提取文物进行保护、修复、研究应及时做好记录,注明文物的现状、损坏部位和损伤程度,拍照留档。

二、文物一经交接到库房,库房工作人员全面负责文物的安全。工作室无人时,必须锁门关窗。每天下班前,须将文物存入库区专库或保险柜中,因保护修复而不能入库的文物,要在当日安排值班。

三、未经主管领导或负责人批准同意,不得将非库房人员带入存有文物的实验室或工作室。

四、在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之前,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经主管技术负责人和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五、在保护修复和处理过程中,要预防可能破坏文物的因素,如果出现新问题和损伤,应保持原状,及时报告,并做好照相记录。

六、不得在文物上使用未经试验的材料和技术,文物的技术保护处理,均应以不改变文物原貌、最小干预、预防性保护为原则。

附件3

文物安全保护应急预案

为加强文物安全管理,防范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应对可能发生的文物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国家文物和人员财产的损失、伤害,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文物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为预防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文物安全工作的监督领导及应急组织指挥,成立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二、指导思想

文物安全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导,分级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好日常发掘、库房文物的巡检、督查工作,尤其以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防范为重点。积极主动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搞好文物安全工作,消除隐患,督促整改,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三、文物安全监管

1.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勘察区文物安全工作的部署、协调、处理;

2.根据各级相关要求,积极改善安全防护条件,配备必要的消防、防盗等装备,逐步完善必要的、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

3.对外开放的勘察区域,必须配置紧急情况安全标志、应急电筒及其他照明设施,并制定游览须知、设置安全警示牌,保证文物和游客安全;

4.强化考古人员防范意识,定期进行文物安全技能培训演练,提高防护技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5.畅通信息渠道,发现文物安全隐患,要及时逐级上报,及时处置,防范于未然。

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1.在考古工地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公安、消防等部门紧急处理电话,并报告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安排专人立即赶到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和现场保护,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事故单位不隐瞒、谎报或拖延不报,不故意破坏毁灭事故现场和证据,不在事故处理和调查间擅离职守或逃逸。

2.考古队文物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文物安全事故报告后,对重大事故应按程序逐级上报。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现场,相互配合妥善处理。

3.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后,考古队要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附件4

考古工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预防和及时控制各类危及人员安全、文物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危害和影响,依据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考古队进入工地之后,立即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考古发掘期间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指挥、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及时参与应急响应活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二、运行机制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考古队员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文物和人员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确保安保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岗位职责和识别标志;安装必要的安全防范技术设备,配备通讯设备。

三、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发生后,考古队立即启动本预案,领导应急处置工作。重大事件发生后,在参与应急处置的同时,将事件情况核实后及时上报。

1.工作人员受伤后,要迅速处理,如情况严重,要立刻向当地医疗和其他职能部门请求救援。

2.考古工地发生盗窃、破坏事件,保卫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向工地负责人汇报情况,并有效的保护好现场,以利于公安人员侦查工作。

3.发掘工地发生塌方事件,若人员受伤,应立即停工抢救伤员,并迅速查明是否仍然有塌方隐患。

四、应急保障

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完善各考古队已有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报送设施性能完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备用设施和技术力量,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考古队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足够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物资放在交通便利、储运安全的区域。积极组织考古队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模拟综合演练,提高应急体系协同配合和快速反应能力。

第二篇:考古通论

考古通论1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不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代的灭亡。研究的对像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 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的被考古学代替。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遗址。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 的废墟。

4.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一种考古学文化,一般由若干性质、特征、年代相同的遗址组成,它们应属于古代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等。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仰韶文化早期”、“商代后期”。

断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绝对年代:指遗迹、遗物做成的具体时间。

断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学领域,主要依靠文献记载、年历学和各种有纪年文字的遗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则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测年技术与方法。

分期方法。

二分法:以文字记载的有无为标志,将人类文化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两大发展阶段的分期法。

三分法: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Thomsen,1788---1865)依据馆藏古物的分类,提出欧洲史前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被称为“三期说”: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六分法:三分法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旧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中石器时代(英。艾伦.布朗)——新石器时代(英。约翰.卢伯克)——铜石并用时代(意。G.基耶里克)——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考古学笔记2(2009-02-17 19:17:35)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二

一、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层层序律——新的再上,老的在下。

文化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和遗迹现象划分地层。

地层关系。

(1)、叠压关系。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

(2)、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建设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迹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共存关系。在上述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当然,考古学中的类型学并非是生物学类型学的简单搬用,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区别起见,一般称为“考古类型学”,也叫“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类”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大类的划分:首先,依据器物的质料划分为石器、陶器、木器、骨器、铜器等。

亚类的划分:每一个大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器物的主要用途的划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若干亚类。

次类的划分:每一亚类器物中又可依据具体功能再细分为若干类。如生活用具中有炊器类、水器类、食器类等。每一类都有若干用途相同或相近而形态各异的器物组成,如炊器类的陶器有鼎、釜等。

(2)、器物的分型。

类之下次一级分类单位,是对某一形态器物共性的概括,主要依据器物形态进行划分。不同形态的器物,可能各有各的源流,各有各的演变过程,故型是对一类有演变序列的器物的总的特征的概括。

型别号一般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型鼎、B型鼎等。有时为了充分表达器物形态变化成次,形之下还可再分亚型,亚型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如Aa型鼎,Ab型鼎等。

(3)、器物的分式。式是型之下的次一级分类单位,每一型器物依其形态演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选出从早到晚各个阶段的标准器,型分为若干式,代表这一器物各个演化阶段的特

征。

式别号用I.II.III„..表示。如I式瓶、II式鼎等。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

考古学文化分布地理空间范围。

考古学文化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对有关遗迹、义务的研究而确定的。

2.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即文化发展系统,只得是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发展过程。一个文化发展系统,一般是由若干有纵向发展关系的考古学文化构成。

3.文化类型。在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内,往往由于微环境条件的差异和邻近其他文化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在主体因素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别。一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区域内,可分为若干个文化类型。

4.考古分期。是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对考古文化遗存进行发展阶段划分的考古研究方法。作法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对早晚不同的典型出土物进行类型排比,如不同层位的主要遗迹遗物显示出阶段性变化,便可将这 些层位的遗存划分为不同的“期”。通常以早、中、晚或序数对各期加以区分,如早期、中期、晚期,一期、二期、三期。考古分期具有不同的层次,可对某一遗址分期,对某一墓地分期,也可对某一考古学文化分期,对某一类器物分期。

绝对年代的确定 确定绝对年代有两个途径:

一、是对于历史时代的考古学,主要依赖文献记载,或具有明确纪年的考古实物资料,如器物上的纪年铭文及墓志、碑碣、简牍、帛书等。

二、是对于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需要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科学方法检 测出绝对年代。方法如碳-14 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热 释光 断代,钾-氩法断代、古地磁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氨基酸外消旋法断代、黑岩水合法断代、铀系法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等。其中有的也适用于历史考古学领域。运用最广的方法有:①碳-14断代。又称放射性碳素断代。其原理是,地球生物均汲取碳水化合物为养料,一般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生物体死亡后,体内积淀的碳-14便以每隔约5730±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递减。只要测出有机物(如木炭、骨骼、贝壳)中残存的碳-14比度,便可推知其死亡年代,从而得到有机物所在地层和遗迹单位的年代。因大气中碳-14浓度实际上是起伏的,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会有差距,需经树轮年代对比校正才能使用。通常说的距今多少年,按国际通例,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该方法适用范围在5万年以内。它几乎不受任何地理条件、气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作广泛的比较研究。其出现被誉为“考古年代学的一场革命”。20世纪70年代末又发明了串级加速器高能质谱技术,它比常规的碳-14方法耗费时间短,所需样品少,是碳-14断代研究的新发展。②热释光断代。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进行断代,主要适用于考古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用火烧过的粘土样品。所得到的年代是

标本停止焙烧的年代。测定的年代范围可达数十万年。③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沉积磁性断代。前者利用某些古代遗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可用于经火烧过的窑、炉灶、砖、瓦、陶瓷等的检测。后者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测年,可据沉积岩石中剩余磁性所反映的地磁场方向推出年代,用于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断代。④钾-氩法断代。利用岩石中钾40衰变成氩40的原理进行断代。在考古上主要用于测定年代久远的旧石器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年代。⑤树木年轮断代。利用树木年轮的生成规律测定年代的技术。树木年轮的宽窄与气候有关;旱年窄而温暖多雨年份宽。故在同一气候区内,树木年轮有相近的变化。如把确 知 砍伐年代的树木的年轮变化,在坐标纸上绘成曲线,再依次同生长期部分交错的树木的年轮变化曲线相连接,便可得出一个地区树木年轮演变的主序列,并一直上溯至史前时代。将同一地区考古发现的木头标本,与此年轮序列相对照,即可判知标本的年代。此方法精确度很高,发明于20世纪。通常在考古学中用来校正碳-14断代法测出的年代。

考古学笔记3(2009-02-17 19:24:0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194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Libby,1908-1980)教授,发明了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技术,使考古学家第一次知道了各种史前文化的绝对年代,从而引起了史前考古学上的一次革命。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于考古学上的测年技术越来越多。

年代测定方法表:

断代技术

样品物质

测年范围

放射性碳素(碳-14)

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

5晚年以内

古地磁

粘土

3晚年以内

热释光(TL)

陶器、烧土

100晚年以内

含氟量(F)

骨、牙等

数百万年以内

钾-氩(k-Ar)

火成岩

10万年以上

裂变径迹(FT)

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

数千年至数百万年

树木年轮

1晚年以内

氨基酸外消旋

数年至数百万年

黑曜石水含

黑曜岩制品

几十万年以内

铀系

碳酸岩、骨、牙、贝壳

数千年至45万年

二、勘测技术的应用。

空中摄影:空中摄影勘测,即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从空中鸟

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物体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X射线等特征,调查时,是用能接收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能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地下勘探: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大地物理性质的差异勘查地下遗迹、遗物的方法。由古代遗迹、遗物同周围土壤的电阻率不同,并存在着磁性差异,可用地电阻率计(电探测)和磁性测量仪器(磁法探测)或地震雷达等进行探测,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分析和人工解读,从而对地下的遗迹、遗物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陶器、石器、金属、玻璃等无机物之中的元素及其含量确定的“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等。

绘画、颜料及食物、油膏、树脂粘剂等有机化合物鉴定的“红外线吸收谱分析”。

确定陶器中的矿物成分及推定其烧制温度的“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等。

上述分析鉴定,可从各个方面获得许多研究信息。如通过金属制品的金相分析可判断古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对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则可知道青铜器原料的来源,从而解释古代贸易及文化传播等问题;对人骨中碳的同位素碳-13和微量元素锶(Sr)的含量分析则可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等。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影像、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的贮存、检索、流通和各种研究信息的分析、运算等。由于计算机的运用,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各种繁重工作,加快考古研究的进程。特别是由于全球卫星定位仪(GPS)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的配合使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领域

考古通论笔记4(2009-02-23 22:30:4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

1.考古发掘的基本程序,包括布方、区分层次、挖掘、收集标本、发掘隔梁、关键柱和记录等等;

2.发掘前的准备和试掘,包括人力的组织训练、发掘工具、材料的准备、与遗址所在地的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系,解决吃、住、土地赔偿、民工征用等问题,对遗址或遗迹的试掘,以便了解遗存的分布和规模,有利于制定发掘计划和掌握层次关系;

3.区分堆积层次和挖掘的基本方法;

4.介绍各种遗迹,如灰坑、水井、窑址、古墓葬等等的发掘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寻找,了解古代遗迹的分布情况,客观科学地记录,为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发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

踏查—实地步行调查

钻探—遗迹暴露地面不足以了解埋葬情况时

试掘—为进一步了解遗迹底层的堆积情况和文化内涵,选择恰当部位作小面积的发掘

一、目的—科学地获取资料

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性地获取资料的方法,已发掘遗迹埋葬情况不可能恢复原状,因此要求发掘者尽可能科学、完备、系统的获取资料,尽可能避免失败,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二、发掘的形式

1,抢救性发掘(对于破坏状态的古遗迹进行发掘)

2,配合基本建设烦的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工作内容)

3,主动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题主动进行发掘,准备充分且不受发掘时间的限制,获取的资料内容详尽)

三、测绘、规划和布方(5×5),边缘留出一米宽的隔梁,划分发掘区,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发掘。

探方—考古发掘的最基本单位,一般规格标准为(5×5),大型墓葬遗址可道到10×10,在发展过程中统一规划,编号,控制统一发掘进步。

四、考古地层学的应用

1,目的:尽可能将不同时间和文化堆积区别开,确定相对年代的先后关系

相关概念:文化层—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含义的人类文化堆积的关系总称。

地层堆积原理

1,文化层的底面可能是生土,也可能是下一文化文化层的顶面

2,自然地面或者人类活动地不一定是水平的

3,文化层的厚度是顶面和底面的距离,表示堆积的时间,不能以绝对的厚度衡量堆积时间长短

4,遗址局部可能或出现跳跃式的叠压关系,局部地层关系不一定代表整个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

1.按正方向分布(北)

2.向上而下逐层下挖

3.按叠压打破关系先清理最晚的遗址

4.按地层和遗址单位手收集遗物并编号

5.清理完文化层面上的每一个遗迹再下挖

6.下挖至生土

考古发掘中的记录

1.文字记录

工作总日记、遗迹编号记录、探方日记、探方记录

2.图表记录

遗物记录包括出土器物标签及出土器物登记表,遗迹记录包括灰坑登记表、房址,墓葬登记表。绘图记录有各种探方层面的遗迹分布图,各探方四壁剖面图,各遗迹平面图。

3.影像记录

遗址全景、重要遗迹遗物照,重要地层剖面

考古通论笔记5(2009-02-23 22:35:33)标签:杂谈

分类:生活的思想

六、遗物整理

考古资料的整理

1.田野考古资料整理的意义;

2.对遗物进行初步整理,包括清洁、写号、拼对、修复;

3.选标本、做卡片及对器物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器物的类别、制作工艺及用途以便于分类和统计;

4.对遗存进行鉴定检测,包括人骨、兽骨、植物的鉴定、绝对年代的测定,其它遗物如石器、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的鉴定等等;

5.对遗存的分类统计,即根据器物的质地、形态、属性、数量和用途进行分类和统计;

6.对遗存的特征、演变、年代分期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及其与其它文化的关系。

考古报告的编写

1.编写考古发掘报告的意义和要求;

2.发掘报告的种类(3万字以下的小型报告,3~10万字的中型报告和10万字以上的大型报告),发掘报告的内容(共10项:遗存所在地的详细位置、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发现经过和以往的工作,保存现状、田野工作概况和过程,遗址堆积介绍、遗物和遗迹介绍和鉴定报告,工作所得认识和研究结论),发掘报告的体例(即描述的次序);

3.发掘报告的编写方法(包括写好报告的先决条件、标题的写法、前言或序言的写法、正文部分的写法、结语部分的写法)。

文字记录

1.田野考古文字记录对后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依据之一,文字记录的种类包括发掘工作日记、探方发掘记录和遗迹发掘记录

2.文字记录的对象、具体内容和基本格式。

考古绘图

1.考古绘图的重要性、种类和一般要求;

2.田野发掘绘图的种类,包括遗址图、探方平剖面图、发掘区图、遗迹平剖面图,田野发掘绘图的具体操作方法;

3.考古器物绘图的正投影原理;

4.器物绘图的几种起稿方法,包括座标法、灯光投影法、轴对称法

5.不同类型器物绘图的具体技法,包括石器、完整陶器和陶器残片、金属器、瓷器、玉器的画法等等;

6.器表纹饰的画法;

7.器物绘图的用笔技法,包括起稿和清绘的用笔技法。 考古测量

1.考古测量仪器设备(包括罗盘、照准仪、测距仪、经纬仪、塔尺、标杆)的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

2.考古测量的项目,包括方向、坡度、水平距离、高低差、平面图、地形图的测量

3.方向、坡度的测量方法;

4.水平距离和高低差的测量方法;

5.平面图和地形图的测量方法。

考古摄影

1.摄影的基础知识,包括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功能、种类,照相机的选择、照相机的附件、聚焦和曝光技术、用光和构图方法、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和选择;

2.田野考古摄影的拍摄内容,包括各类遗址、各种遗迹、遗物以及各种遗址、遗物、遗迹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层关系等等。

3.摄影器材的配备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4.田野考古摄影的基本方法,包括光线的运用、拍摄位置的确定、画幅的选择、画面构图和布局、接片的拍摄方法等等;

5.文物摄影,包括角度的选择,背景的选择以及布光的方法等等;

6.考古摄影的新课题,介绍航空摄影、立体摄影、电影、电视以及数码录相技术在考古摄影中的应用。拓 片

1.拓片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2.拓片常用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拓片的基本操作方法。

考古通论笔记6(2009-03-03 21:34:35)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距今200—1.2万年)

1.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分类

2.旧石器的制造与分类

3.人类起源与进化

4.环境考古理论及方法

参考书目:

1.吴汝康《古人类学》、《中国远古人类》

2.斐文中《中国猿人石器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化》

3.贾兰坡《周口店发掘记》

4.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

笔记7(2009-03-03 21:39:29)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三、地点与遗址

1.遗址——发现遗迹,遗物的地点属原地埋藏

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多以居址为中心,一般规模较小

2.地点——异地埋藏。是指那些由于流水与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埋藏点。

3.遗址的分类

(1)洞穴遗址

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

①洞穴应出入方便,背风向阳,并有一定的居住空间的水平洞穴

②洞穴周围应该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料

③靠近水源,但也避免水患

举例:辽宁小孤山洞穴遗址

(2)岩棚遗址

岩棚是岩石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屋幨状结构,是临时性的、季节性 的居住所

举例:美国科罗拉多州13世纪印第安人„„„„

(3)旷野遗址

指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单居所

四、旧石器的制作、鉴别和分类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1.选择原料

所有石料的要具有一定得硬度和韧度

硬度一般应该在5度以上,最好在6—7之间

摩氏硬度计。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我国旧石器石料主要是燧石、石英石、角页岩、安山岩

2.打片工具:石锤,角锤

3.打击方法:

A 锤击法B碰砧法C砸击法D 击钎法E压剥法

4.修整

A两面加工B压制法

5.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A.加工工具 :石锤、石砧

B使用工具:刮割器类,砍砸器类,尖状器类,锥,雕刻器类,球状器类,细石器

(二)人工石制器的鉴别

1.人工石制器的特征

A.人工制品的石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

B人工大致的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椎体、锥疤、同心波纹。辐射线等特征

C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加工方式

D人工制作石器上的加工整理疤痕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E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形状、2.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

A …………

B…………

笔记8(2009-03-03 21:41:48)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三)莫维斯理论

1937—1938年,美国考古学家莫维斯(H.L.Movius)考察了东南亚上缅甸的安雅特文化(Anaythanian)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吉丹文化(Patjitaaiian)之后,认为这两种文化同巴基斯坦的索安文化(Soan)及中国的北京猿文化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一起代表着一个与西方阿舍利文化平行发展的独立文化传统。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人类学家Movius提出人种优劣有别论: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按照早期人类的技术和行为能力,存在着

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区:Movius把欧洲与亚洲地区划分开来,认为在旧石器时代,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西方的手斧文化传统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东方的后者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传统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这两个多多少少同时代的石核工具传统......能够被定义如下:西方的——典型特征是双刃、两面(修整)的切割工具或手斧;东方的——典型特征是单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Movius,1948)。

但是这套理论后来遭到许多的质疑和挑战。中国广西百色旧石器文物自1973年发现以来,经过中外科学家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2005年1月,在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枫树岛遗址(位于广西田东县)的抢救发掘,发现的大部分石器出土于基岩风化层之上的红土层中,在网纹红土地层中首次发掘出土4件手斧,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玻璃陨石。百色旧石器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富含西方阿舍利(Acheulian)石器工业技术的东亚最为著名的遗址之一,属于世界级的史前文化遗址。百色旧石器遗址主要分布于长100公里、宽15公里的百色盆地右江沿岸的第四阶地上,分布点上百处。本次发掘的是祥周乡百渡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包括手斧、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主要埋藏于网纹红土中。

丹江口石斧

最新的研究表明,“百色手斧”年代在80万年前。其发现展示了东亚早期直立人的行为能力和高超的石器工业技术,首次向全世界证实了早期东方人种至少在80万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石器打制技术,从根本上纠正了把亚洲地区与非洲、欧洲划分开来的错误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Movius理论中“东方早期人类智力低于欧洲、非洲早期人类”的论断,在学术界有力地证明了东亚早期人类与西方具有同样的智慧和认知能力。2008年1月,湖北丹江口市双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了80万年前精致的手斧,亦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东方无手斧论”。

分享到新浪微博

笔记9(2009-03-03 21:43:14)标签:杂谈

分类:考古通论

(四)、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 1.环境特征与文化分布

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南部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考古发现与古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时期,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动物化石种类,以喜温暧、习惯于栖息于森林的动物为主,并以“大熊猫──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考古规章制度

第一篇:考古规章制度附件1考古工地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考古工地勘察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管理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