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员干部下基层体会
第一篇:教师党员干部下基层体会
教师党员干部下基层体会
我是一名乡镇小学的普通人民教师。回顾这一段工作,经历了很多,收获很大,感触很深,下基层,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下面本人就下基层工作总结如下:
一、下基层就要带着真情实意去下,才能切实掌握学生意愿。下基层干部党员及教师开展民情访谈,就是了解生意、倾听生声,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从而解生忧、帮生富,密切党群干群及师生关系。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完成下基层任务而工作,这样不仅不能听到学生的真实心声和所思所盼,反而还可能引起学生及家长的不满和反感。下基层,就是要带眼睛下,认真观察生情;带耳朵下,仔细倾听生声;带脑袋下,认真思考发展思路;带双手下,尽其所能为生办些实事。为认真开展好访谈,我们坚持“三促进”原则,充分利用学生在家时间开展工作,到学生家中串门,聊天的形式,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学生才能了解学生、赢得生心;只有在感情上贴近学生,思想上尊重学生,行动上深入学生,才能了解他们的企盼;也只有深入农村、走近学生,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在农民餐桌上和学生贴心交心,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准做好学生工作的方向,明确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把学生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只有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办实事、谋发展,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及家长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干部党员教师与学生及家长有多近,学生及家长对干部党员教师就有多亲。
二、下基层就要带着务实为民去下,才能真正为民服务。我们本着“务实、为生、诚信”的原则,切实驻村家访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生。由于心灵上与学生密切沟通,真心实意为 学生服务,所以学生对我们更加信任,有心理话对我们讲,沟通就更方便了,调解一些矛盾纠纷也有了基础,这样非常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三、下基层就要带着转换角色去下,才能真正问计于生。“身”入基层更要“深”入基层,在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驻村家访工作,必须做好工作角色的转变,驻村家访干部党员及教师的任务是协助而不是指挥;学生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学生的心里就有多重。在驻村家访工作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村里的特殊特困生、单亲、留守儿童和一些贫困户,努力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但学生及家长回报给我的是难以言表的感激,远远多于我的付出。我深深感到,学生及家长是纯朴 的,也是最讲感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他们都会铭记在心。通过走访,我多了一份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四、下基层就要带着有的放矢去下,才能真正与生为朋。学生利益无小事,只要多深入到为学生家中,实实在在与学生及家长交流沟通,学生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和学生沟通联系,亲眼见,亲耳听,拉家长里短、解学生心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学生及家长劳作 的艰辛和获取报酬的不易;当我们接待来办事学生及家长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杯淡淡的开水、一时认真的倾听就体现了尊重学生及家长的良好作风。无论是在家庭院落、田间地头、还是在养殖棚圈内,通过和学生及家长的交流沟通,我们深深感受 到了农民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发展的渴望和期盼,也感受到了广大的基层干部党员及教师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热情、信心和决心。此次下基层活动为干部党员及教师展示才能、提高自己搭建了舞台。也促使我在服务学生和家长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党性修养。
第二篇:下基层体会
浅谈管理人员下基层体验员工生活
管理人员下基层体验员工生活可以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使管理不断的规范、务实、创新。
一. 真正与员工零距离接触,拉近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密切关系,更好的增强了企业(公司)对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感觉到企业有那么好的员工,这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二. 管理人员下基层能亲身体会到基层员工工作的辛苦,认识到只有不断的改进、完善现有的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三. 对全体员工也是一次帮助和教育。管理人员和员工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亲和力,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会感到在苏氏这个大家庭中工作和生活是件幸福的事情。
四. 管理人员下基层体验生活,你的行为举止员工都看着你,都会以你为坐标,你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都会影响到员工对你的认同感,也就是说能否树立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威信,这也关系到以后能否有效管理的问题。
五. 管理人员亲临一线体验生活,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积累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有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便于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
总之,管理人员下基层体验员工生活重在坚持,贵在务实,只有能和员工同甘共苦的管理者,才是员工真正信任和依赖的,才能使管理工作不断的改进,向更规范、更科学化迈进。下基层的三点感受---我的民情日记
作者:办公室 单位:办公室 时间:2009年9月18日 点击率:
1030
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很有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来说,既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倾听到群众的呼声,拓宽了工作思路,又增进了我们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感情。在此次活动中,通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与村干部、老党员拉家常等,我主要有三点感受:
感受之一:回到“娘家”,倍感亲切。灌溪镇是我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的第一站,是我工作了近3年的地方,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很熟悉。每次回到灌溪,我都有回家的感觉。很巧的是,这次我们大基层组对口联系的兴发村也曾是我在镇里工作时联系过的村。已经很久没有机会去村里看看,再次踏上熟悉的村道,和纯朴的乡亲们打招呼、话家常,感觉十分亲切、温暖。
感受之二:访难问苦,洋溢真情。一是组织的温暖和组工干部的热情。我们一共走访慰问了5个党员困难户,到村里走访慰问那天艳阳高照,气温很高,但更高的是我们的热情。我们意识到,今天的慰问不仅仅是出于自己的爱心,更代表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二是党员对组织的感激之情。16组的老党员易幺妹已经74岁高龄,年老体弱,儿媳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好,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就是常年在外务工的儿子,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尽管如此,她总是积极主动交纳党费。村支部见她条件差,决定减免她的党费,她坚决不同意,她说交党费是党员的义务,她必须做的。当我们把慰问金送到她手中时,她感激地说:“感谢组织啊!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组织都还记得我!”我们走时,她依依不舍,拉着我们的手,一直把我们送上村道,送上车。13组的特困党员汤桂华,他爱人身患癌症,儿子正在读大学,家庭开销大,条件很艰苦。我们的到来,让他万分高兴,当他接过慰问金时,一个大男人的手竟然有些微微颤抖!我想,那一定是出于内心真诚的感动。一路上,我们播撒着组织的温暖,更收获了困难党员们真诚的感激,我切实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感受之三:面对问题,任重道远。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基层党建工作中仍然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兴发村共有党员74人,40岁以上党员有55人,占74.3%,60岁以上的党员也占了一半以上。二是党员致富帮带能力不强。全村22个组,2895人,74名党员中有帮带能力的经济大户仅5人。对于这样一个大村,5个经济大户的帮带能力显然是有限的。三是发展党员工作滞后。据了解,近年来村里主要发展村组干部入党,个别发展的组长虽然工作、作风等方面表现突出,但文化程度很低,甚至连会写的字都不多。村里也已经连续4年没有发展过35岁以下的农民党员了,这对于村后备干部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尽管我在此工作过,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但此次我有幸作为一名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来到基层,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不禁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农村党建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实情、搞调研、解困境,为了农村的发展,为了群众的冷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绵薄的,但我相信,有我们党的正确领导,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些问题都是会解决的,明天的新农村会更美好,明天农民脸上的笑容会更灿烂!中共鼎城区委组织部 廖晓岚
基层路上收获多---一名组织部长下基层的几点体会
发布者: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5日 17:06:09
阅读次数:
基层路上收获多
——一名组织部长下基层的几点体会
南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韩水生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经常深入一线听民意、察民忧、解民困,积极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融入党员干部群众的过程中,一路走来一路收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在基层”
我下乡入村喜欢到普通百姓家中坐坐,就着一壶浓茶,拉拉家常聊聊收成,问问想法听听心声,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掌握了群众对组织的一些要求。今年6月份,在龙华乡双江村调研基层组织建设时,部分村民和党员代表反映:想搞项目不懂什么技术,外出打工没有什么手艺,现在增收好难,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学习培训的平台,我认真地记录下他们的想法,回去后迅速梳理自己的思路,并向市委提出创办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基地的提议。经过组织相关部门调研,征求党员意见,提出了符合南康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意见。最后由组织部牵头,会同农工部、财政局等15个成员单位,依托职业中专学校,投入400多万元,创办了南康市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实行“三免一补”优惠政策,即免学费、教材费、实习费、住宿费等培训费用,免费颁发《职业资格证》,免费为学员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市财政补贴学员基本生活费,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市农村党员、适龄青年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大范围提高农村党员、适龄青年“双带”能力。龙岭镇贝山村果农张祖淙通过培训学习后,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技术难题,果树种植技术大为提高,成为村里的种养能手,当起了周边果农的技术顾问,深得群众好评。
基层群众的智慧结晶是开启我们工作创新的一把钥匙,基层一线的广阔天地是组工干部终身学习的“大学”,我们只有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才能真切地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直面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改进工作,树立良好形象。
尽心尽力为党员,责无旁贷“娘家人”
今年“七一”走访慰问凤岗镇朱家村困难党员王彦发时,看到他家的困难情况,除了市里慰问金300元,我身上带的几百块钱一并留了下来,王彦发推着死活不肯接,说:“怎么能要部长的钱,组织上有这份心意,已经非常感谢了。”钱最终还是留下了。走出王家,我想,走访慰问好是好,可帮得了一时,救不了长远哪?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困难党员的关爱机制,让那些得到关怀的困难党员不再感到“意外”,南康市筹集资金50万元设立了“南康市党员互助基金”,用于常规性帮扶困难党员。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7万余元,在蓉江街道、龙岭镇设立“党员爱心服务超市”,通过党员捐赠、平价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免费提供给困难党员群众。同时,市里筹措资金65万元设立“农村党员创业贴息贷款基金”,发放近800万元贷款用于农村党员创业,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党员创业资金缺乏问题。通过建立“一卡通、一证通、一网通”管理模式,打造“工业园区党员驿站”,为工业园区流动党员解决了活动无场所问题,为流动党员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我们的同志,基层广大党员对组织其实没有太多的苛求。只要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发挥组织部门这个“娘家人”的职能作用,帮助他们解决一点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到党的温暖。也只有这样我们能让党满意,让群众满意。
和风细雨润无声,知冷知热组织情
在2009年赣南“7.3”暴雨洪水灾害中,浮石乡是南康市受害最严重、灾后重建任务最重,干部的思想压力很大。为此,部领导及时到该乡开展了分层谈心谈话活动,该乡干部备受鼓舞和感动。乡党委书记钟春莲在谈心后感慨地说:“市委组织部领导来看我们,和我们面对面谈心,我们心里非常高兴。组织上能关注我们,倾听我们的心理话,就是对我们的最大安慰,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在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南康市委组织部出台文件,要求组织部干部谈心谈话必须做到“六必谈”,即干部新提拔或新进时必谈、退职或离退休时必谈、有情绪时必谈、有矛盾有隔阂时必谈、家庭困难时必谈、工作任务繁重或进展不快时必谈。到9月底,组织部领导基本与全市科级干部进行了一次谈心。对谈心过程中了解到的乡镇一般干部交流难、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等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一般干部交流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等文件,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回顾谈心谈话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组织离干部有多近,干部的心与党的距离就有多近,组工干部只有身入心入情入到基层,倾听干部心声,把握干部思想,心贴心地为党员干部解开一些“疙瘩”,才能得到基层干部的充分认可、信赖。
企业党员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日期:2011-02-13]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这篇企业党员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的关键词是心得体会,企业党员下基层,我们团为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将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
教师党员干部下基层体会
本文2025-01-08 02:46:49发表“党员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88141.html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