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69[大全五篇]
第一篇: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天气系统的影响作用,树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地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于地理常识的了解很少,所以学习水平不太,但是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问题,他们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在学习了宏观上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后,从微观上了解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使用】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要求的原则,将传统教学法和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法相结合;采用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并达到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选择】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形式,用Flash动态演示冷锋系统、暖锋系统、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帮助学生理解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状况,播放一些关于台风、寒潮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理论基础,以及给我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教学设计过程(1个课时)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导入新课
(3分钟)
播放一则天气预报,思考: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引入新课。
思考、踊跃发言:有冷锋、暖锋系统,低压、高压系统。
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用PPT形式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齐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0分钟)
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自主学习题。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的概念和分类。
2、锋面系统:
(1)锋面的概念。
(2)锋面的结构。
(3)锋面的分类。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系统与天气
2、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学生积极思考,并结合书本寻找答案,记好笔记。
为了更加充分的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0分钟)
用PPT展示合作探究题。
1、小组内绘制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
2、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3、归纳总结冷锋、暖锋的区别方法。
4、举例说明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5、绘制南北半球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水平气流示意图。(采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6、完成课本P57思考活动第(1)、(2)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分层讨论,先一对一,再组内共同讨论总结完善。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精彩展示
大胆质疑
(15分钟)
及时做补充讲解。(PPT)
展示,用简洁清楚地方式展示各组的正确答案。大胆质疑,从疑惑中成长。
精彩展示,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当堂训练
(5分钟)
督促学生完成当堂训练。
快速完成当堂训练。
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的概念和分类
2、锋面系统
(1)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结构:一般冷气团在锋面之下,暖气团在锋面之上。
(3)分类:冷锋和暖锋。
A.冷锋: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B.暖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与天气
2、高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2.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3.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4.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范文
5.关于常见的天气谚语
6.常见的天气谚语大全
7.《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8.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9.地理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第二篇:《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及一地受单一气团控制或冷暖气团交替
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理解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在其控制
下的天气变化。
(4)了解几种特殊的天气(如寒潮、台风、伏旱等)的形成及对我国的影响。2.能力目标
①能利用示意图及相关特征辨别冷暖锋和气旋与反气旋,能用文字描述冷暖锋天气系统与气旋和反气旋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并
能画出相关的示意图。②能识读常见的天气形势图,并利用相关的信息分析不同地区天气形
势及未来的天气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锋面天气系统与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系统
三、教学难点
1.锋面系统与天气
2.高、低气压系统的区别与天气特征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直观图示法、案例分析法、对
比法
五、学法指导
选取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或天气变化,利用情境再现的方式将现象转化为理论,结合相关的图象资料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并利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对导入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拓展,运用简单的左、右手判断法则,培养学生对图象的动
态分析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大家在语文课中就学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描写天气的诗句。我国北方流传“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俗语,还有白毛女的唱词“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皆为描绘天气的变化,所以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息相关。请同学们想想各种天气变化是如何形成的,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如何利用天气变化正确的指导生产生活实践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主阅读并总结气团的概念和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天气系统的分类、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一、气团及分类
1.概念: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思考:陆地表面与海洋表面物理属性及形成的气团有什么差别? 引导:从不同下垫面温度、湿度、大气稳定等提示学生理解气团的形
成与性质。2.气团分类 按源地分类:陆地气团和海洋气团;按性质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 转承:气团有位置的移动,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会产生剧烈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锋面,影响天气。
二、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1.形成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锋面及水平方向的范围,分析不同气团相遇后的位置变化,锋面两侧为“暖上冷下”。
播放动画: “冷、暖锋的形成”
引导: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教材图2-
35、图2-36两幅示意图,观察不同颜色箭头运动方向所代表的气团,讨论分析出锋面是狭窄且倾向冷
气团一侧的平面。2.分类及符号
思考:据以上对示意图的观察,锋面如何划分?为什么? 引导:引导学生从图示箭头来辨认。以其势力强弱来区分冷暖锋。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迫使暖气团被动抬升,则为冷锋。暖气团势力强,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爬升,则为暖锋。讨论分析:绘制或出示冷暖锋符号示意图,引导学生辨别、并分析其移动方向,区分锋前与锋后等概念。
3.锋面活动与天气变化特点
播放动画:自制《未来48小时冷暖锋过境天气变化对比图》 引导: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单一气团至主导气团再到单一气团”的动态变化中,气温、湿度、气压、风力等有何变化,天气状况有何
差异。
学生分析:主导气团活动时,冷暖锋降水强度与位置的区别。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归纳总结,教师补充。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气稳定
(1)冷锋与天气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雪等天气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压升,气温、湿度降,天气好转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
气稳定
(2)暖锋与天气
过境时:多云、连续性阴雨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
温升,气压降,天气转暖
(3)雨区及强度
冷锋:锋后降雨,强度大,历时短。
暖锋:锋前降雨.雨
弱,历时长。
一
学生活动:①设置情景讨论一次冷锋天气过境后对中卫的影响。
②设置情景讨论伏旱天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
③完成连线
a.冷锋
北方沙尘
暴
黄梅时
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b.暖锋
一场春雨
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承转: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这些气象灾害与锋面活动密切相关。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有哪些影响?
4.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观看视频 材料一
沙尘天气肆虐半个中国
据国家气象局透露:今年沙尘天气具有形成频次高、出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至5月20日,2001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3次,沙尘暴过程10次,扬沙过程5次。沙尘天气总日数达41天,占总日数的51%,平均每2天就有一次明显的沙尘天气。
材料二
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分布。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长江南岸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及其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南北分布和雨带推移规律,使两岸涨水时间借开,加之沿江地带有洞庭湖和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与长江干流相通,干流不至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干流,使干流水量大
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学生讨论:①除人为因素外,我国北方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是谁?②1998年长江洪水形成受哪种锋面的影
响?
引导:①为冬季风及冷锋活动造成 ②主要是暖锋所为
学生归纳: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冷锋:北方冬秋寒潮,冬春沙尘暴,夏季暴雨。
暖锋:南方夏季降水
引导:常见的天气系统除锋面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形式,对我国天气
同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及课本中的示意图思考回答:(1)这幅图中有几种气压类型?(2)什么是高压脊、低压槽?(3)哪两种是最基本的气压类型?(4)这两种气压类型按气流状况叫什么名称? 分组讨论分析:气旋与反气旋过境时的大气运动形势图及天气状况。引导:提醒学生从四个方面分析上图(图中分步显示结果)。(1)气压类型
(2)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3)水平气流状况
(4)垂直气流状况——天气特点 举一反
三、动手画图、形成能力:
按学习小组,分别画出北半球反气旋与天气、南半球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图并填表比较。
观看视频:台风及危害等有关资料 学生思考分析:
(1)台风、飓风是一回事吗?(2)台风是怎样产生的?(3)台风的灾害特点是怎样的?(4)我国受台风影响严重的省、区有哪几个?
(5)你认为应如何减轻台风的灾害损失?
学生总结: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南部沿海是热带海洋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台风会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区。建立和健全台风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台风警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有效手段。课堂小结:
1、明确了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2、学会用地理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板书设计:
一、气团及分类
二、锋面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三、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 布置作业:
1、利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天气系统过境对一地天气的影响。
2、搜集有关寒潮的资料。
3、绘制台风示意图并尝试描述台风过境对一地天气的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应采用生活中的各种案例进行情境创设和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形象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结构图,分析高、低压等天气系统特点;
2.用案例---------台风、寒潮等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2.判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其天气图;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4.理解锋面气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 5.了解台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做手势辅助及学生动手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2.通过读图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天气系统的学习,了解天气系统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注意重点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通过阅读天气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一)教学重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2.锋面气旋的理解。天气图的判读。
(三)教学疑点:“锋面气旋” 两侧冷暖锋的成因。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
2、比较分析;3.列表法;4.案例分析;5.探究式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肢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旋转的水涡危险四伏,旋转的空气是否也会大难临头?同学们是否知晓获有所感知呢?学生发言讨论
【教师】(多媒体演示美国著名飓风----)
那么,旋转的空气为什么旋转,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天气又有哪些影响呢?(二)老师讲授
一、常见的五种气压场类型:
①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地区; ②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地区; ③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山脊; ④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峡谷; ⑤鞍: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之间区域,如同马鞍形。【学生】读图分析:图中气压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有哪些?
五种基本气压场类型:①高压②低压③高压脊④低压槽⑤鞍
【教师】这五种气压场类型中影响深刻且范围大的是高压与低压,因此,接下来让我们详细的了解高压与低压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与差异,对天气有哪些影响?
(多媒体演示):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1.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气压与大气运动、天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①气旋:中心气压低,气流辐合上升,北逆南顺,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②反气旋:中心气压高,气流辐散下沉,北顺南逆,水汽难凝结,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 2.气旋和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规律1:①北半球气旋与南半球反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南风,南部—偏西风,西部—偏北风,北部—偏东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②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偏北风,南部—偏东风,西部—偏南风,北部—偏西风。即“东南西北风,往前进一风”。规律2:南、北半球的反气旋与同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反,南半球的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同;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反气旋相反,南半球的反气旋与北半球的气旋相同。
3.气旋和反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北半球)【探究活动】
1.从中心气流的运动状态看,气旋与反气旋有什么差异?
2.假如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出现什么天气?请你解释其中原因。
3.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冬季和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会出现的天气。
【思维拓展】
三、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①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②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四、台风及其危害
1.台风: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强大的热带气旋。2.形成条件:广阔热带副热带洋面,温度在26℃以上,地转偏向力。3.结构与天气
4.分布:西北太平洋上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其他海域: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也有发生习惯上称为飓风。
5.危害:风暴潮、暴雨、大风、巨浪、土地盐碱化、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
七、课堂小结:学生完成
八、板书设计(略)
九、反馈练习:题单
【教学反思】: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参与性。与以往的教案相比,本教案更加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既注重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传授,又体现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修改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锋与天气 , 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 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是第二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画图、动画演示、列表比较、联系天气实例、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加深理解。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对一些天气、气象术语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上升到理论的层面,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 , 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 , 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等学习活动 ,建立了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教学难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69[大全五篇]
本文2025-01-08 02:38:06发表“教学设计”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8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