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论文[小编推荐]
第一篇: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论文[小编推荐]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前职后课程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关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实施机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照,形成科学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培养;职后培训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改革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教师不仅需要职前培养,还需要职后培训,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教育。这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_种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教师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独立,互不关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段分离的模式,严重地影响到教师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可从多个方面论述,本文仅就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进行论述。
一、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现状
(一)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以课程设置与实施作保证。我国目前教师职前培养的任务主要有师范院校承担。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构成,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专业课程加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大体与非师范专业相同。例如,以中学语文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业课程与非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似。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材教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往往更多地从专业角度强调课程体系的逻辑性与完整性。强调在学术上要达到非师范专业的水准。教育类课程则企望通过教育理论学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专业课教师强调师范生的学术水准,要求确保专业课程的门类与学时,而教育类课程教师则强调师范性,要求增加教育类课程门类并确保足够的学时,最终导致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两大模块无法平衡,总学时突破计划。
职前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上的困境与其培养目标有关。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学术性怎么能用同一要求去衡量?!教师教育的学术性要求,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的需要,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而不是简单地将非师范同专业的学术水准作为教师教育学术性高低的参照体。我们要根据教师工作岗位要求,考虑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将师范生培养成“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应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技能,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总而言之,我们的目标应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考虑课程设置;未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将职前教育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只是在封闭的系统里考虑课程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合理性,而不考虑与教师在职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课程设置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既与职前培养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思想观念有关,也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有关。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不同阶段,其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不同,师范院校承担职前培养任务,在职培训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策划,由其下属的教师进修院校、教研中心具体实施。在这样的教育教师管理体制下,实施教师教育的不同主体之间互不沟通或沟通不够,也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互不关照的重要原因。
(二)教师教育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我们这里谈论的主要是在职教师的非学历教育。目前,我国教师的在职培训,从内容上讲有师德教育、班主任工作培训、教学技能与技术培训、学科教学研究、德育研究等;从形式上讲有教学观摩、课程学习、专题研讨等;从层次上讲有人职教育、在职提高、高级研修等;从管理上讲,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进修院校实施的培训与校本培训。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一般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两大类。学科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专业现状、学科发展前沿与发展动态、邻近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课程。教育类课程一般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研究等课程。
目前,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与实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主观随意性大,较多的考虑当前的形式与任务,缺乏长期系统的课程设置规划;通识培训课程较多,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个体教师开设的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脱节,职后各阶段的培训课程也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设置这些方面的问题,有着复杂多样的原因:教师专业发展职前职后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不明确或目标定位不当;缺乏从总体上对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意识;没有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各阶段的具体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开设针对学科专业特点、教师个人特点不够;教师教育管理体制与实施机构存在的问题,导致沟通不够,各自为政。
二、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设置的一体化
(一)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目标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培养目标的阶段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职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又要考虑到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使之系统与连贯。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培养目标。职前教育只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将职前教育目标定位于高成熟度的教师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将“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职前培养目标,以人才市场合格教师的素质要求及教师终身发展要求为依据,提出职前教育阶段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技能与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再根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职前阶段的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根据未来工作岗位和基础教育改革对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设置时应体现拓宽、夯实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削减“枝叶”课程。通过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通过选修课程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提高其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岗位要求是师范生学科专业方面学术性的参照标准。
教育类课程设置也要以“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依据,构建结构合理、切合职前培养目标、与职后培训连贯的课程体系。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初步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备一定教育教学技能和从教能力,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与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素质和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这些是“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的具体内容”。要依据这些方面的要求,考虑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教育类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这些课程作为教育类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适当增加相关课程的门类与学时数,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教育类课程中也应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有诸多不满。笔者认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在职前教育阶段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职业技能与从教能力进一步提高更依赖于职后培训和教育工作实践。再说,受职前教育阶段总课时的制约,教师职业技能与教育实践课程在教育类课程及全部课程占的比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二)职后培训阶段的课程设置
教师在职培训课程设置,一是要瞻前,与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相衔接,保持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二是要顾后,根据职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之特点与培训目标,保证职后各阶段课程设置的连贯性。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应将“合格教师”作为新教师入职辅导阶段的培训目标,找出师范类毕业生素质与合格教师要求之差异,确定课程设置,选择教学内容。职前教育阶段,师范院校在职业道德方面,往往只作一般的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与合格教师的要求尚有较大差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常规,新教师知之甚少,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班主任工作技能也是新教师的薄弱环节。因此,新教师的人职教育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作为通识培训重点,开设相关课程,帮助新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达到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开设通识培训课程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学科之特点、不同教师之差异,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职提高阶段的培训,其对象是那些已在教师工作岗位从教数年,已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其培训目标应定位于“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学术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的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既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讲什么的原则,又要从教师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开设必要的理论与学术课程,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阶段的培训课程,不仅要开设诸如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方法这类通识培训课程,还要考虑课程类别和设置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之需要。如为不同学科教师开设学科前沿与动态、学科教学研究动态这些方面的课程。课程类型上,要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模块化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类别教师的需要,提供大量的微型课程,满足不同个体教师的需要。
对于那些在教育岗位上从教多年,已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其培训目标应定位于专家型教师。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成熟度,使之成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对于这类培训对象,培训课程应以教育类课程为主,兼以学科方面的内容。可通过开办高级研修班的形式,为他们开设各种学术讲座,设置研究性课程,将一般培训与开展课程研究相结合起来。对于这种高层次的教师培训,除一般培训课程外,还应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开设专门课程,满足不同个体之特殊需要。使他们的理论水准、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均得到提高,思想与行为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帮助他们从更高层次审视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要特别重视校本培训。现在,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一般由教师在职教育管理与实施机构考虑职后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课程设置方面起主导作用,而校本课程受到忽视。我们要重视在职教师的校本培训,鼓励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及教师特点进行校本培训课程,发挥在职教师所在学校的积极性,并将校本培训课程纳入在职教师培训体系之中。
第二篇:构建中学英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中学英语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践与
思考
摘要:从河北省当前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实际出发,针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构建中学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从而明确英语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实施模式。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它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理念并正在转化为实践。国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廊坊师范院校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师教育基地,在英语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实际运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成为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将基于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实施模式。
一、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1.理论依据
(1)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于欧洲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其倡导者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教授保罗?朗格朗。他提倡每一个人一生都要不间断地学习、接受教育,不间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满足个性化及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倡导建立学习化社会。反观传统教育观念则片面追求文凭和学历,没有认识到教会学习者学习、形成主动学习能力方为关键所在,往往给予学习过多功利色彩,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把教育拖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因此,我们需进一步加强对终生教育理念的认识,建立新的人才标准评判体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认识和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变化。而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最新的英美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学科前沿动态,将终身教育思想贯穿于其职业生涯的始终。
(2)教师专业化理论
教师专业化,又称教师专业社会化,其基本含义为: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过程。“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依托专业组织,习得教育专门知能与规范,取得教师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育部[2004]9号文)教师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而英语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2.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教育基本上是“一体两面”:即在统一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近年来,由于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先导性战略地位,许多高师院校与教育学院合并。虽然从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上实现了一体化,整合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功能,但大多对双轨并存的机制问题认识不清,仍延续传统的职前职后各负其责的做法,加之高校不断扩招,更为关注职前培养,淡化教师培训,造成统一机构下的分离,低层次的重复培训导致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目前英语教师教育一方面职前培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反映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未来英语教师的发展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而且缺乏对英语教学实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忽视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理论内容不能很好转化为实际教育行动。另一方面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既不能很好地针对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又不能很好地研究英语教育理论的前沿动态及最新成果,与职前培养的课程相比,不能体现其发展性、上升性、连续性和整合性。要适应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必须整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英语课程的优势,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的一体化。
二、中学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师教育一体化已逐步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的新模式。就实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方案及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经过近几年来的反复探索和深入研究,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必要性与可行性
长期以来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的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在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暴露了诸多问题:一是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育类课程包含在公共必修课程中,致使其在专业课中被一般知识化,在公共课中被边缘化,削弱了其在教师教育中的特殊意义;二是教育类课程内容陈旧,学时不足,模式单调,难以达到教师专业化的质量要求;三是教育类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太接地气,对基础教育了解不足,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亟需推进教育类课程的实质性改革,以夯实教师教育的根基,真正突出师范特色。我院具有多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和健全的教育类课程教学机构与人员,有完成改革任务的专业基础;学院的省级教育创新高地、省级教师教育教学团队、省级教育类课程教改项目和中央财政支持计划建设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平台,均为教育类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全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深入,免费生政策的推广,部分国内高校“顶岗实习”或“大学+师范”战略的实施,为我院进行教育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
2.教学管理和组织
在传统的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里,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分别施行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组织。要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应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在教学管理和组织上实现互通,关键在于通过学分制实现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互通。另外在教学组织方面,可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课外教育教学实习活动实现互通互融。英语教育教学专题研讨课程或会议的设立和开展,也可使职前教师与职后教师在此类课程上互相交流和学习。我校采用院通过“助理导师制”使职后教师与职前教师之间在专业思想、学习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3.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师范教育中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各自独立的教学体系造成职前教师需要的职后培训阶段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在大学阶段无法获得,而职后教师在某些理论方面又不能像职前教师那样获得系统化的教育和提升。为此,我们需将教师教育发展通盘考虑,增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连贯性,使两者成为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有机整体。而课程设置则是体现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核心,要注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并使其能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注重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促进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注重整合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大因素以形成正态的动态发展系统,营造宽松自由、富有创造力的教育情境,同时注重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的衔接互补。
职前培养模块:我校在职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中充分考虑和平衡专业性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尝试打破学科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①突出师范性,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②重视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切实推行“顶岗实习”;③加大通识类课程的比重,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在实践中,我校通过优化专业性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系统而又扎实地掌握英语教学实用知识,并且在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中,开设英语教学方法论和新课标解读课程等,以使学生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常规主干课程的同时,提高其学科教学知识和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英语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得到恰当运用,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职后培训模块:职后教育需讲求实用性,并保证同职前教育的连贯性。根据不同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来设置职后培训课程,主要以实践课程为主,努力实现实践课程的理论化和多元化,确保在职培训的实效性。我校一体化职后培训课程:①结合英语教育教学实际开设研讨课程,比如英语学习策略、教材分析、英语教学策略及英语教研方法等;②提供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微格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及新课程标准等方面课程开发,如国内外英语教学流派、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育语言学等,更新在职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修养,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③开设教育实践类课程,通过名师讲堂、组织观摩、课程精讲研讨等形式,充分利用本地及外地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员的专业发展和成熟。
4.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
英语教师职前培养属于基础性英语教育,必须在加强理论基础课程的同时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其阶段性特点。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为:小课型,长战线,追求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英语教师教育的初期应学习通识课程、英语学科基础课程(听说读写译、英语国家概况及文化等)和英语学科专业课程(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文体学、修辞学、戏剧等)。高年级以后则应学习教育教学课程,加强其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师范院校中比较缺乏既掌握现代教师技能,又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教师技能培训的教师。另外,要尽量避免在当今教师职前教育中存在的学术化倾向,即在训练中不是按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来进行训练,而是以学术性较强的专业课来充当技能训练课程。这使得师范生在学校很难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
反观职后培训则属于提高性和更新性的教育模式,学员可借此认识到个人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技能上的偏差,了解学科教育教学前沿动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校尝试并摸索出如下职后培训的实施方案:①专题研讨模式:围绕某一专题,通过理论学习和研讨,结合课堂实践,形成关于此专题的研究总结;②案例培训模式:着眼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观摩案例示范,研讨已解决问题;③导师指导模式:个性化“导学”形式,针对个体差异加以指导;④课题研究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中心,通过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共同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⑤论题答辩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选定论题,引导学员自主学习,通过答辩以共同提高;⑥学术沙龙模式:通过对英语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学术研讨来培养教师运用英语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⑦参与互动模式:通过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师间就英语教学理论或实践中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来总结提高。
三、结 语
教师教育一体化着眼于满足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需要,顺应其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增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连贯性。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并,重要的是将培养和培训纳入高师院校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中来,整合职前职后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资源,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秀玉,杨勇.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教师教育实习的革
新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2,(8):76-83.[2] 高月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为例[D].河北师
范大学,2008:43.[3] 刘慧,罗昊.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衔接策
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638-641.[4] 魏淼.英语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体系及实践模
式[J].教育科学,2009,(8):59-64.[5] 旬渊.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2007,(1):
37-39.
第三篇: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兼议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吴安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 要] 通过“研训一体”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职后培养,同时又把这种职后培养与实验教育学院的创建相结合,进而实现教师培养在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手方面的一体化。[关链词] 职前职后一体化;研训一体;教师教育
随着教师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已提上日程。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建设,回答教师教育学应该研究什么、其性质和功能应该怎样定位、其核心理论是什么等问题,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需要关注教师教育学科的实践性,通过走人教育现场,做中学、做中研究的方式发现关于教师成长的知识、规律以及培养模式,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目前这两类基础研究尚存在一定欠缺。在理论研究方面,虽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教师学来架构思考教师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得到了初步研究成果,但整体而言,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需要加强。在实践研究方面,学者们多从师范院校体制建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职前培养角度进行研究,却忽略了职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容,使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成长相脱节,教师教育学科研究的实践功能弱化。这是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问题。
教师教育学科是一门研究教师成长规律以及如何培养的学问。教师成长需要在职后的教育现场中完成,因此,探索教师成 1 长规律就必须回到教师工作的职场。多年来,中央教科所的专家立足实践,探索如何通过“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培养新型教师,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职前师范教育的课程资源,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研训一体”的职后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是职前与职后综合化培养的结果,不可能靠一次性的师范教育来完成。而目前我国教师培养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师范毕业直接上岗,然而到岗位上却无法很快胜任教职。实际上,教师的培养需要在中小学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持续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不断的过程。优秀教师具有如下特征:能自主发展、有持续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有职业热情、有专业精神,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教育思想或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而这些特征需要在长期职业生涯中锤炼获得。
目前整个国际发展的趋势是,教师教育的重心开始下移,它由单纯以大学为基地转向把中小学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运而生,成为促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多年来.中央教科所的专家与试验学校的教师结成研究共同体,开展扎根研究,探索教育研究机构如何在职后教师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培养新型教师,通过多年研究形成了“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
(一)“研训一体”的基本内涵
“研训一体”是让教师立足职场,在反思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也促进教师专业精神的建构、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研训一体”是一种立足校本、扎根职场,做中学、做中研究、做中成长,集教育、教学、研究、发展于一体的、自下而__ 2 仁、行动贯穿的教师研究或成长模式。它充分吸取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校本研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中小学教育的现实需要,通过问题研
究、理论学习、现场参与的组织方式与专家引领、个体反思、同济互助、区域协作的合作行动研究方式,引领教师研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操作办法,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研训一体”的操作模式
第一步:调查研究、遴选校本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专家通过座谈、问卷、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等方法,对参与校本研训的基地学校进行前期调研。摸清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教师队伍、学生现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遴选校本研究课题与学校教师共同设计研究方案。
第二步:专家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开展合作行动研究。
合作行动研究是指教师个人或小组与其它具有相同观点的个人或小组和谐开展的行动研究。重视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教师多样性的发挥。
其基本步骤是: 专家进校,带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打破学校原有的封闭状态,实现外来因素与内在因素的重组与建构。
创建共生性的研究共同体。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组建研究共同体,搭建两类人对话的平台。
组织多样性的研究活动:开设专家系列讲座、开展课堂观摩、读书沙龙、各种分课题的研究小组活动。
第三步:设校本发展日、使校本研训制度化。第四步:介绍校本研训的方法。
在专家指导下,教师学会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分析、问卷调查、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撰写教育日记、教学案例、成长档案袋等。
第五步:开展课堂教学、校本德育、教师学科能力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等实验研究:组建各学科的名师队伍,定期开展说课、观摩、评课、课改沙龙、案例研究、专题研讨等课堂学习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校本德育实践研究;系统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开发校本课程:如陶艺、科技、名人校友、校史、综合实践等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第六步:通过实践+反思,提升教师的个人化哲学。第七步:对校本研训的成果进行评价,定期开展教育科研交流活动。采取量化和质化、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校本研训的成果进行合理评价;表彰科研积极分子,总结实验研究成果。有两三年研究经验,一线教师才能对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出现观念的转型;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则会对教育问题更敏感,能够体悟丰富的教育意义,从经验反思上升为理性反思,形成教育智慧。这时,教育研究就成为教师专业自主成长的源泉和动力,使教师在工作中焕发出无限活力,使教师的工作、生活、研究、精神成长和谐共生。这样,教育研究就真正成为教师确证自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找到安身立命之根,创造幸福职业生活的生存方式。可见,这种回归教育生活,回到教育教学的现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合作行动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实验教育学院的创建
为把“研训一体”职后教师培训的研究结果转化为职前教师培养的课程资源,2006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临沂师范学 4 院合作创建了实验教育学院,开展新型教师职前培养的实验研究。该实验设计主要坚持两点:第一,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增设微型精品课。这些课程是该学术群体系统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心智结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教育的课程资源。第二,改变传统师范教育中学科教学时数过长的弊端,适当减少学科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这是目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为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将原来四学年共118周的课堂教学减少了7周,同时相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论文[小编推荐]
本文2025-01-08 02:35:27发表“叙职履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8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