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栏目:教学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郭平平

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足语文的教师,我很荣幸参加了本次的作文 培训,感觉真是受益匪浅。从 本次作文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我们不能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可通过这次走进名师的课堂,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

三、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第二篇:省级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13日——24日,在任为新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快乐地度过了为期12天的作文专题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有思想碰撞、经验交流的晨会时间。

一、觉察、体察与洞察,观察的内在品质——习作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称曾深刻地指出:“发达的智慧,最重要的特征是观察力。”观察,是习作的起点,智慧的源泉。

有效的观察是习作个性化的基础。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正如叶圣陶所说:“平时心粗气浮,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写成一篇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还在于平时有好习惯。” 而观察的属性与品质又把观察细化为觉察、体察与洞察。

1、敏锐的觉察力取得于“意”

从无意义到有意义,明确观察目的

有意识到留意识,养成观察习惯。

2、全面的体察力取决于“神”

观察实践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将客观外界事物的具体形象、色彩等物象反映到人脑中,形成感性形象,即表象。生活中的表象是极其丰富的。因此,表象是建立在全面体察事物形象基础上的。

表象中,有的能够反映某类事物的普遍性,有的能够反映某类事物的特殊性。因此,还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将零碎的表象,梳理成表象群。

3、深入的洞察力取胜于“心”

习作中的观察,有别于现实性的观察,它是在现实性观察的基础上,以审美的态度去感知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内在的情感总是主动地期待着、捕捉着,一旦事物与个人的情感生活相符合,便会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其情感性的把握,达到合情合理的表达需要。因此,观察中,更需要引导学生对生动的周围世界注入个人情感。

二、立人——习作的根本

【www.】

思想缺席的结果是无知和盲从,简单的教育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简单的思维方式。为了应付考试,出现了所谓的“万能作文”,学生在写作时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阅读激发思想,思想照亮生活,生活影响写作。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应该关注的是感情是否真挚,内容是否充实。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情,而不是一味的空话、套话。

三、高出着眼,小处入手——习作的起步(三年级习作)

1、前挂后联,了解目标序列

由于教师对习作目标掌握不到位,导致指导无方;由于教师把理想的作文目标当成学生练笔的目标,致使自身陷入不满与失望,师生均是身心疲惫。人教版教材的习作安排:单看目标是独立的,整体看能发现目标是渐次提高螺旋上升。

2、解读教材,明确指导重点

3、依据目标,心有评价标准

习作目标明确了,每一次指导重点也清楚了,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应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教师心中没有标准。

4、从读学写

在第二学段,我们可以依托句群关系,凭借教材中的典型语例引领学生感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体会写作顺序,练写一个自然段。

5、从观到察

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习作形式就是观察作文。

6、重视评改

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不能从语法的角度严格要求,主要是指别人看不明白的,或是与习作要求明显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错字和明显的用词不妥当的地方。

培训是为更好地工作做准备,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渐渐完善。

第三篇:新派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新派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珠街镇中心学校 唐修妲

2018年3月19日,广南县教育局特邀广西新派作文课题组传经送宝研讨活动。此次参与活动的有广南县教育局领导、教研室领导、语文教研员、城区各小学、各乡(镇)中心学校教科室主任1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4人,小学语文“七乡名师”工作成员。我校为了尽可能的把新的教学方法拿回来推广,所以超出教育局定员范围,组织了14位教师参加了观摩研讨活动,大家都感到很荣幸。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作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郭平平作为一名工作经验不足语文的教师,我很荣幸参加了本次的作文 培训,感觉真是受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