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8

栏目:教案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生态教案

梁子湖区太和镇谢埠小学

生态课教案

二年级教案:认识我的家乡

——魅力梁湖

一、教学目的:

1、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2、对家乡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的名片的认识,从各种资料上搜集对家乡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自己的家所在的社区或乡村了。不同的社区、乡村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共同的“爱园”——太和。那么,认识家乡、热爱太和,就让我们从自己家所在的社区或乡村开始吧!

2、讨论: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同学们又回到了学校。大家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说起了自己家所在的社区和乡村,有的同学还在网络教室与其他学校的小朋友聊开了。

3、欣赏:出示一组太和镇的优美图片,请学生说出在哪?去过没有?图片美在什么地方?

三年级教案

好山好水好地方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家乡的山水、地理位置;

2、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的气候、风光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我们的家乡太和镇位于鄂州市南部,与金牛镇相邻,是鄂州与黄石、武汉三市的交界点。境内西边是湖北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梁子湖。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梁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太和镇镇政府驻太和街,人口6万余人,面积8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太和、伯浩、花黄、花贺、柯畈、谢埠、金坜、农科、谢培、新城、马龙、朝英、子坛、新建、新屋、邱山、陈太、上洪、胡进、狮子口、东边朱、牛石。境内有马龙口、狮子口两座水库,景点有长兴寺、清峰寺等。太和矿产资源和各种水产资料丰富,是膨润土和红尾鱼、莲藕的产地。

3、太和镇有龙山风景区,清峰山风景区,狮子口风景区等生态旅游度假区。

四年级教案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一、教学目的:

1、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2、对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家乡这块宝地,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我们的家乡是块宝地,生物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资源富集,梁子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太和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乡镇的巨大优势。

2、太和镇名片:鄂州生态农业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商贸物流强镇,湖北非金属加工重镇,农民打工经济旺镇。

3.太和十大品牌:九狮香茗;谢埠千张;莲花太空莲;太和(泰和)牌绿色食品;梦天湖有机蔬菜;HT-01高效活性白土;JH-01高效颗粒白土;聚合双酸铝铁(净化剂);高效净化剂;凡文服饰

五年级教案

生态农业好处多

一、教学目的:

1、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食

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的肉类都是由农业生产提供的。

2、为保证农产品不受污染,并使农业生产与生态

环境相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

择。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生态农业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小丽在超市看到一些食品包装袋上有“绿色食品”的标志,但有这种标志的食品并不都是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绿色食品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太和镇按照“沿山种林果、沿路兴花菜、沿湖养鱼猪”的发展战略,以园区化为推进,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有效流转为突破,围绕优质稻、蔬菜、苗木花卉、甜西瓜、甜玉米等特色农业种植,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高竞争力,稳步推进农业支柱产业园区化进程。农业六大产业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规划启动了新建农科万亩优质稻种植园区、花黄花贺万亩花卉园区、上洪陈太邱山万亩林果生态园区、谢埠金坜万亩特色农业园区、柯畈朝英万亩蔬菜种植园区、子坛新陈万亩水产养殖园区等六大农业产业园,实现了传统农业向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六年级教案

太和明天更美好

一、教学目的:崇尚文明,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是

我们的共同心愿;共沐蓝天碧水,共拥绿树鲜花,共建和谐家园,共享安康幸福,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为了使太和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生活在这里的太和人民正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有了崭新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宏伟蓝图铺就

太和镇提出的生态文明城镇建设目标,为我们家乡的明天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这幅蓝图主要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工业和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人们生活幸福等各个方面。

2.生态旅游加速

太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镇党委、政府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入手,大思路、大手笔、大投入建设“大旅游”框架,将镇域历史、文化、人文和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旅游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006年以来,对沿湖、沿路、沿山区域进行了规划设计,突出生态游、农家乐、休闲游、民俗文化游、红色旅游五个重点,着手建设青峰山生态风景区、狮子群山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景区、红色旅游景区和梁子湖湿地公园景区,环太和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3、城镇经济崛起

十一五期间,太和镇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文明城镇建设,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面积由5年前的2.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5.6平方公里,街道由5年前的6条增加到现在的18条,新建居民住宅小区12个,城镇人口由5年前的0.6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2万人。结合文明城镇创建,对城区临街住房和营业门面用房的风貌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装潢”实施了“穿衣戴帽”工程。全镇城区街道路面都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公益设施齐全完备。城镇路通、水通、电通、互联网通,实现了4个100%。新建了新城和星升两个生活服务区,引进“中商平价”等3个物流公司进驻太和,各类服务商家达2500多户,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4亿元,外贸出口交易额1000万元。

4、生态家园更美

十一五期间,太和镇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村庄硬化道路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农村沼气建设”、“村级办公场所新建”、“农民健身”、“农家书屋”等系列工程,共修筑连村路123.8公里,为21个村硬化了村内主道路,为21个村安上了自来水,建成沼气示范村10个,建设沼气池500多个,新建村级办公场所22个,为21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都配备了健身器材,为22个村建了“农家书屋”,共藏书66000多册,每个村都建有文化中心户,还建起了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集文化、体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太和农村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5、群众共享阳光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太和镇切实有效地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筛选低保户432户,831人,投资14万多元为低保户改造危房;镇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转移支付金、退耕还林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农村低保资金拨付到位;“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积极开展人口与计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创办计生协会,建立计生服务室,计生率保持在96%以上;整合教育资源,教学条件逐步优化,全镇合并6所村小学,建起了3所寄宿制学校;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太和中心医院门诊大楼,16个村的医疗卫室已重建竣工,“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构筑和谐基础

太和镇实行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成立了五个综治工作站,大力开展了“大宣传、大排查、大调解、大整治”活动,强化治安防范的有效网络;狠抓治安工作,成立了“太和镇调解中心”,加大了疑难案件的处理力度,使一些多年的积案、老案、死案得到了解决;狠抓治安防控,各重要路段成立了监控中心,在主要路段和部位安装了闭路监控设施,有效扼制了全镇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发生。

6、太和明天更美好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太和镇,“生态立镇、科学发展”的旋律雄浑激扬;太和镇,城乡一体化的脚步虎步龙骧!太和人,走向新辉煌的步伐豪迈奔放!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带领下,正以崭新的姿态,挥就神来之笔,泼墨“生态农业大镇、文化旅游名镇、非金属加工强镇、商贸繁荣富镇、打工经济旺镇”的绚丽彩虹,在奔向更加和谐稳定、更加繁荣昌盛的鄂州南部生态特色重镇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太和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篇:生态教案

修文县实验小学2014——2015年第一学期

《生态文明》

教案

年级:五年级

教师: 姚秀 第一课 我的家乡

——爽爽的贵阳

一、教学目的:

1、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2、对家乡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的名片的认识,从各种资料上搜集对家乡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

1、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自己的家所在的社区或村寨了。不同的社区、村寨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共同的“爱园”——贵阳。那么,认识家乡、热爱贵阳,就让我们从自己家所在的社区或村寨开始吧!

2、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同学们又回到了学校。大家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说起了自己家所在的社区和村寨,有的同学还在网络教室与其他学校的小朋友聊开了。

(二)汇报、交流

(三)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 好山好水好地方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家乡的山水、地理位置;

2、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的气候、风光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1、我们的家乡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贵阳市位于祖国的西南部,贵州省的中部,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东部、南部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南靠安顺市、西接毕节地区,北邻遵义市。

(二)了解家乡的气候、风光

(三)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一、教学目的:

1、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2、对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家乡这块宝地,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我们的家乡是块宝地,地上生物资源丰富,地下矿产资源富集,众多的河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贵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巨大优势。

2、贵阳市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样,拥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据统计,贵阳共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红豆杉、鹅掌楸、银杏、杜仲、天麻等;动物种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大鲵(娃娃鱼)、大灵猫、白冠长尾雉、猕猴、穿山甲等十余种。

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4、总结

第四课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教学目的: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使贵

阳成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

2、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

尊重,共同发展,携手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对本民族的生活习俗、着装、节日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贵阳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由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回族、侗族、水族、羌族、瑶族等50多个民族组成。虽然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大家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各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祥和幸福。

2、观看图片,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生活习惯、节日等

3、小组交流,你熟悉的民族特征

4、教师课堂总结

第五课 风景名胜去处多

一、教学目的:

1、在贵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多姿多彩的自然风

光、别具一格的名胜古迹、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巧妙交融,相得益彰。

2、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贵阳每天都迎接着众

多来这里游玩、休闲和度假的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风景名胜的进一步了解,并把你走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目前,贵阳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数十处,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2、市区可供观览、游玩的地方很多,城区内有甲秀楼、文昌阁等名胜古迹,有令游人赞不绝口的黔灵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城市周边的景区更是星罗棋布,花溪公园、青岩古镇、红枫湖、天河潭、南江大峡谷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把贵阳装点得绚丽多彩。

第六课 生态农业好处多

一、教学目的:

1、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食

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的肉类都是由农业生产提供的。

2、为保证农产品不受污染,并使农业生产与生态

环境相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生态农业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小丽在超市看到一些食品包装袋上有“绿色食品”的标志,但有这种标志的食品并不都是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绿色食品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七课 无污染的生态工业

一、教学目的:

1、“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呢? 2、2002年,贵阳启动了循环经济建设工作,走上

了一条无污染的生态工业快速发展道路。那么,快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生态工业吧!

二、教学重、难点:对现代生态工业生产的流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贵阳是一个餐饮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每年餐饮业都要产生大量的地沟油、泔水油。贵州中京生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将地沟油、泔水油等动植物油脂作为原料,生产出清洁的“生物柴油”,变废为宝。这不仅解决了地沟油、泔水油对环境的污染,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与常规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性。

第八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一、教学目的:

1、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交通,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交通运输。

2、经过多年的努力,贵阳市已建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产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二、教学重、难点:对家乡的交通,公路、铁路、空路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目前,人类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贵阳是西南地区的交通重镇,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湘黔、川黔、贵昆、黔桂四条铁路在贵阳交会。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重庆、昆明等城市。

公路交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也是大多数人出行的首要选择。近年来,贵阳的公路交通迅速发展,已建成多条高速公路,可以直达遵义、安顺、都匀等省内各城市。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密切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交往。

第九课 贵阳明天更美好

一、教学目的:崇尚文明,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是

我们的共同心愿;共沐蓝天碧水,共拥绿树鲜花,共建和谐家园,共享安康幸福,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为了使贵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正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有了崭新的认识。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贵阳市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为我们家乡的明天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这幅蓝图主要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工业和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人们生活幸福等各个方面。

第三篇:生态环境保护 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气象学家的预言是有科学根据的。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和《观察家报》于2004年披露了美国国防部专家组的一份报告。该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演变成全球公害;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成为全球性灾难,如英国将会像西伯利亚那样寒冷,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将因遭遇严重干旱而出现粮食大幅减产。又如,我国科学家2004年预言:未来大气的增温值将是20世纪的2至10倍;我国华北等地仍将保持继续变干旱的趋势;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之一。

〖板书〗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1.全球气候变化 2.水资源短缺 3.臭氧层破坏 4.酸雨 5.土地荒漠化 6.海洋污染 7.生物多样性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讲述〗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主题 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红树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还将直接影响附近的农田、养殖场、森林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可以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检测并获取水稻、小麦等栽培作物野生种细胞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这些优良基因导入到相应的栽培种的细胞中并使之表达。袁隆平曾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的普通野生水稻(含有使花粉不育的基因),利用杂交技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从而掀起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后来,经过分子检测技术得知,野生水稻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增产基因:其中的一个增产基因就能增产18%,两个增产基因则能增产36%。

3.这两例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和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生物的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森林生态系统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自身的调节功能更强大,因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金鸡纳树中可以提取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这些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板书〗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

3.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第四篇:生态旅游学 教案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3~2014学下学期

课程名称:生态旅游学 授课教师:闵冬梅 课程所属部:基础教学部

课程名称:生态旅游学

授课班级:12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类型:理论课

使用教材:生态旅游学(主编:李俊清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参考书: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张广瑞.生态旅游: 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一章 生态旅游概述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和注重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者。

生态旅游学是研究生态旅游活动规律与生态环境伦理的一门学科,是生态学与旅游学之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2.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1.生态旅游的内涵。2.生态旅游的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和讨论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业,顺应人类文明的更替应运而生,并努力寻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迅速兴起。它是当前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将成为21世纪的最新国际流行色。

一、旅游与生态学的关系

旅游是个人或集体外出旅行的一种观光活动。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经济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标志。旅游即能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又能提高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生理需求—精神需求),诸如参观历史文化遗产(宏村、故宫等),欣赏自然风光(黄山),游泳等都是最经常性的旅游活动。

(一)在旅游中描述生态:中国:司马迁,徐霞客。国外: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等。

通过游历,研究和描述了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特征和生物进化规律。(你在旅游中遇到猴子吃东西、打架等来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

(二)在考察生态中旅游:国外:海克尔在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生物改造环境(旱化与水化的演变),洪宝德在美洲做植物调查写出《热带旅游》(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的适宜月份,植物对象和动物对象等一些旅游常识,会遇到的一些现象)。

这些人所做的旅游不是生态旅游,只是通过游历总结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为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这些认识生态学规律的旅游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总结:生态考察研究和旅游活动是结伴而生的,生态学是生态旅游的基础,二者共同点:旅游经历。

二、生态旅游的渊源

历史上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思想根深蒂固,生态旅游为这种保护思想提供了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行为模式。

肯尼亚生态旅游:最先以捕杀野生动植物获得经济效益,捕杀大象的主要目的是要象牙(象牙梳子、吊坠、簪子等),大象尸体遍布草原,惨不忍睹。现在开发的生态旅游,让游客进入动物和植物保护区进行参观,和动物近距离接触,既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又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户外旅游兴趣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国际商业活动逐渐繁荣起来,为野营和徒步旅行配上积极先进的户外装置,旅游开发商的投资,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这些都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正式提出。

(1)环境问题:20世纪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最严重破坏的时代。进入21世纪,解决旅游环境问题,关键是处理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选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生态旅游(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骤减,水资源问题,水体富氧化,酸雨,自然灾害,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

(2)游客兴趣:人们长时间生活在都市里,与大自然隔绝,感官变得麻木,心灵也越发沉重,人们渴望回复一种清新的感觉和真切的体会,有了了解自然,复苏心灵和完善自我的迫切要求。并被广泛接受和欢迎。

(3)战略趋势:保护环境,开发新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发展需求,而生态旅游就是一种绿色旅游,是指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与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导发展思想。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也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应运而生。绿色革命——绿色旅游——生态旅游。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经济驱动: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环境,更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两种模式

生态旅游首先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迅猛兴起;为了把生态旅游推向广度和深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生态旅游政策、战略及行动计划;生态旅游不仅范围越来越广,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

1、被动式: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 生态旅游的最初诞生地:

1)非洲的肯尼亚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1977、1978年提出了“请用照相机拍摄肯尼亚”口号,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招揽游人,生态旅游由此而生。

2)哥斯达黎加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从1970年开始建立43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

2.主动式: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经济发达国家主动开展生态旅游。1)欧美国家

a: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b:英、法、德:提出“森林向全民开放”。

c:西班牙的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亚太地区

a:日本:开展“森林浴”。

b:马来西亚:提出把该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游的大本营。

c: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开展生态旅游较为成功的国家。d:夏威夷群岛: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3、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上,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主要有:

1)自然保护区; 2)森林公园; 3)风景名胜区; 4)民族生态旅游区; 5)宗教生态旅游区; 6)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

4、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1)主体地位日趋明显。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3)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存。4)客源市场日益拓宽。

(三)生态旅游的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1、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就是说,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和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2、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1.国外

生态旅游是一种主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生态68

第一篇:生态教案梁子湖区太和镇谢埠小学生态课教案二年级教案:认识我的家乡——魅力梁湖一、教学目的:1、热爱家乡,建设家乡;2、对家乡…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