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共五则)

栏目: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2015 年,总书记回陕西考察,第一站就是梁家河。《梁家河》一书正是以此为切入,讲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近7 年时间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生活工作事迹。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来源,这为我们深刻领会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几天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场景、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总书记的成长历程、“黄土情结”及梁家河的巨大变迁让我深受启迪和教育,更是让自身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下面我结合学习情况谈一些 一 是不忘初心,厚植信仰追求。“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对习总书记来说,梁家河或许并非地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一段生命中曾经的岁月、一段记忆中峥嵘的往事,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扎根、生长的地方,是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萌芽的地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迷失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从习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厚植信仰追求,更加自觉的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坚定不移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心聚魂、固本培元、指引工作。

二是贴近群众,锤炼为民作风。习总书记无论是回到梁家河,还是见到梁家河的人,叫出来的一个个小名,说出来的一句句陕北方言,充分体现出他对大家的深厚感情。总书记关心的,也都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情况,从中我们能看出总书记心里一直惦念的是百姓、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人民情怀,使得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思想,贯彻到国家的各项重大部署发展之中。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博大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善于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紧紧聚焦民生“九难”,全力推动“十个一”民生工程,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

三是苦干实干,主动担当作为。“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特别是担任大队支部书记后,在群众支持拥护下,无论是带领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还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时国家以粮为纲、一切以粮食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总书记冒着被扣帽子的风险,带领群众办铁业社和代销点,在政策范围内发展副业搞经济,以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信念和敢干敢闯的劲头,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好处。这种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精神,正是我们缺失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碑林实现追赶超越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无比强烈

的担当意识,抢抓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以赴做好三大革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实现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工作。

四是提 振精神,坚定发展自信。整洁的农家小院、新修的石窖、灰瓦盖的平房、柏油铺成的村道等等,梁家河从一个陕北普通的偏远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年收入过万的致富村,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称号,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当前,碑林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对标先进城区我们追赶超越的压力很大,环视周边区县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态势日趋激烈。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强化争先进位意识,放眼全省全市大格局找准碑林的方位和定位,自加压力、自寻强手,坚持干就干第一,干就干最好,努力在全市追赶超越中勇当“排头兵”、走在最前列。

纪实报告文学《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

纪实报告文学《梁家河》,共分为四个部分,用 10 余万字、40 幅图片,通过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情节,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情缘”和梁家河几十年的时代变迁,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种真情实感,“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人、激励人、引导人。读《梁家河》是一次党性再教育,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下面,结合学习思考,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时隔 22 年后再回梁家河,依然清楚记得这里的一草一木,亲切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梁家河后,依然牵挂着那里的父老乡亲。《梁家河》书中的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 40 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这样的深情厚意、点滴事迹,让我们在诸多平凡小事中看到一个重情重义更具人格魅力的总书记。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萌发地,总书记在梁家河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干成了一桩桩为村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发展的实事,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看了《梁家河》,你就

会知道总书记为什么把人民看得那么重。”唯有扎根人民才会深爱人民,只有心系群众才会心甘情愿奉献自我,才能矢志不渝干事创业。我们党来自群众、依靠群众,最终也是为了群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不断强化“看齐意识”,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扎根人民、心系群众,传承好我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要时刻牢记“为民”宗旨、公仆职责,抓好事关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勤奋好学的求知精神

读书,始于积累,成于岁月。7 年知青生活,在梁家河群众眼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来没有放弃读书思考。《梁家河》书中的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故事”中就有“读书修身”的故事,“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年轻的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而这样的读书学习场景,往往是在繁重劳动之后。身体上的极度劳累销不去心理上对知识的极度渴望,才有经常徒步几十里借书,夜晚经常在煤油灯下看书的情景。如饥似渴的阅读,使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些由衷的话语,正是他从自己读书学习经历中,包括在梁家河的读书岁月中得出的深刻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勤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求知精神,特别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

终身学习理念,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读书、读好书,学习马列原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增强本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老问题,争当大西安追赶超越征程中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我们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不读死书,不死读书!

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述:“7 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梁家河的乡亲们心中,习近平不仅干活从不“撒奸儿”,还干成了村里老几辈人不敢想的事。《梁家河》一书详细还原了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乡亲们打出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成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磨房等诸多壮举,其中最为精彩的就是“沼气专业户”,离开梁家河 30 多年后,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淳安县视察,还笑言自己是建沼气的“专业户”。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这块红色土地上取到了父辈革命者缔造的“真经”,这就是重视了解实际情况,注意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确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一要在摸清“实事”上下功夫,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多进行体验式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转换身份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二要在“求是”上下功夫,勇于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思路想明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当前,要按照市委和区委要求,抓好大调研工作,通过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实干的人生态度

逆境最能检验人的品格。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忍受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劳作、压抑的政治生活,面对重重压力,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如饥似渴地求知,更加积极地入团入党向党靠拢,更加坚定地带领群众打坝、修沼气池,为群众做成了许多实事、好事,成了各公社争抢的“好人才”。梁家河的艰难困苦没有压垮他,反而更好的磨砺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从中我们不难理解,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讲出“幸福都

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句话的逻辑起点就在梁家河。没有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习近平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战天斗地,带领大家实干苦干,就没有梁家河人的幸福生活。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生逢新时代,身处大西安追赶超越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比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条件不懈奋斗、干事创业。我们要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用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撑起担当有为的人生。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当年“六点上山,天黑才歇”打坝神车沟的奋斗精神,在全区大兴“实在、担当、创新”的碑林干事文化,把中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快干实干会干,用我们的幸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换取碑林的发展指数。

第二篇: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

“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一书的出版发行顿时引起所有全党上下学习的热潮,根据上级安排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梁家河》已经成为了近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梁家河》一书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立志成才的党性教材和人生宝典。全书主要从多名受访者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出发,生动讲述了总书记青年时期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这本书我是利用一下午的时间把它读完的,细细回味,真的是深受震撼和冲击,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总书记的敬仰。

习总书记说“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梁家河---这个地方培养了总书记“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

《梁家河》一书通过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板块,为我们讲述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一遍一遍细细研读之后,我觉得全书给我以下三点体会:

一、逆境造就坚强的意志

总书记是当时下乡队伍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光阴,锤炼了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塑造了他刚强坚毅、勇敢无畏的鲜明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

二、群众观念造就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七年知青岁月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大众深深打动了这位京城知青,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正是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完成了总书记人生的一次次蜕变,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也铸就了今天他更加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基层历练造就了担当的意识。

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他勇敢地承担起村支书的责任,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每一件事都是由强烈使命感驱动着,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儿子,告知自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当年的北京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员干部需要向总书记学习的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要为人民办实事!日常生活中,坚持读书、修身,不断地练就自己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同时要用习总书记提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第三篇: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范文一

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做干部的重要遵循。我理解习书记的“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看到当年习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感觉陕北跟我们赣南比,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总书记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干。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来衡量和检验。

第三,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据了解,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去了梁家河,听了总书记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我相信自己多一点苦、多一点累,群众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

通过学习习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

范文二

梁家河村的学习考察之旅,可谓不虚此行。习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身为一名村支书,当年习书记的很多做法,引起我的共鸣。我所工作的兴国县长冈乡曾被毛主席赞誉为“模范乡”,她有着光荣的红色传统。如何将这些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当一名称职的“小康书记”,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梁家河之行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这次学习考察,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习书记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的感情。看了习书记与百姓的交情后,我明白了不是群众不愿与你交朋友,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跟他交朋友;不是群众不跟你讲感情,而是你首先有没有倾入真感情。还好,近年来我市开展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干群更和谐,鱼水情更深,老百姓得了实惠,共产党得了民心,老百姓说了一句久违的话:“当年的苏区干部又回来了!”

你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习书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做敢为的可贵品格。在由衷地赞叹和敬佩的同时,不由地想到我任职的塘石村。以前的塘石村,泥泞路横七竖八,水沟堵塞,垃圾遍地,被人戏称为“搪塞村”“纠纷村”。如今,老百姓告别了危旧土坯房、搬进了小洋房、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平坦路、跳起了广场舞、玩起了微信群……我在思考,是什么让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好政策、是政府的关心、是村班子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的气魄。

你的公心有多强,你得民心就有多深。在梁家河人的眼里,总书记一直为人耿直,处事公道。公道正派,廉洁奉公,我认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石。回想起我考选上乡镇事业单位干部时,组织上考虑到我年龄较大了,要我培养物色一名村书记候选人。一名与我关系较亲的自家兄弟多次找上我,央求我“多栽培栽培”,被我断然拒绝。我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把几个群众评价高、文化水平较高、热心公益事业的“后生仔”推选上来。事后,几个老党员见到我就说:“爱民,这事做得好呀!

第四篇:学习梁家河精神材料

学习梁家河精神材料1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延安的一个小山村——梁家河。在这里,他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锤炼了顽强意志品质,铸就了为民造福初心。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时,动情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小山沟里有“大学问”,“大学问”蕴含大精神。今天,我们探究和弘扬梁家河精神,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新时代延安追赶超越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生活期间所展现出的胸怀境界、抱负担当、意志品质,体现在他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等方面。

矢志不渝的信念。“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从北京到梁家河,生活条件天壤之别,但习近平最终经受住了考验,他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山村。在梁家河的艰苦岁月里,劳动强度很高,一天下来体力消耗大,身体十分疲惫,又经常饿肚子,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白天利用干活间隙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看到深夜,博览群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列经典,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不懈追求。由于父亲蒙冤落难,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入团、入党申请一次次得不到批准,但他仍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再一次次递上去,先后写了8次入团申请、10次入党申请,终于被组织批准入团、入党,后来还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总书记在英国访问时,回忆起梁家河时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种矢志不渝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共五则)

第一篇:学习《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2015 年,总书记回陕西考察,第一站就是梁家河。《梁家河》一书正是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