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栏目:学校管理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制度

(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认真备课,不认真备课或不备课就上课视为渎职行为。、教师的备课要依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学生情况确定教学设计、教法和教学手段,并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应变处理等等。要坚持做到“三备”,即背课程标准、背教材教法、背学情学法。教学过程要完整合理。、要加强集体备课,落实十六字备课制度,即“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两次,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要“四统一”,即目标统一、作业设置统一、进度统一、检测内容统一。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领会课程标准,提高备课质量。个人教案应针对所教班级具体情况,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做到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拓展内容,既有共性,又突出个性,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单元授课前应拟定单元教学方案,把握教学整体要求,划分课时,确定课时教学主要内容。力求研透“五点”,即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和德育点。、教案应有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应突出教法学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肥城市教研室下发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为蓝本,灵活运用,吸取目标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精髓,突出本学科特色,突出个人特色。、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要合理设置每节课容量;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教法和学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坚决杜绝“满堂灌”;要有一定的思维密度,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为核心;教师语言要精练,富有启发性,提倡精讲;坚持以问题为扶手,逐步引导的基本思路;要注意实效性,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实现当堂达标。、落实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关注学习困难生,大幅度减少学习困难生的数量。

(三)作业、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甚至惩罚性的作业,提倡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作业设置要科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量要适中,符合省教育厅的要求。、作业要及时收交,及时批改,有批改记录,有讲评。、实行无分数等级制评价。、批改要有批改日期和指导意见,有激励性批语。

(四)辅导、教师应建立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档案。、教师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家访、谈话等方式分析其成因,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因材施教,并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教师可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但不得整班学生辅导。、教师可利用晚上或节假日上门进行辅导,但不得收取辅导费。、教师不得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歧视、讽刺、挖苦,不得另外加重学生的负担,更不能听之任之,放弃不管。、辅导时,教师应耐心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有进步的学生 应及时进行表扬。

(五)教学评价、评价分为平时评价、阶段评价、年终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评价对象的反思应成为评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多向评价。除领导、专业人员外,更强调同行的参与,有条件的还可让家长、学生参与,以全面了解各种信息。、评价方法多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研讨、访谈、观察、问卷、测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评价重心下移。不但要评教,而且要评学;不但关注课堂教学预期的结果,而且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变化;不但要对现状作出诊断,而且要关注改进和发展。、评价结果的运用不以甄别和奖惩为主要目的。采用 “ 建议 ” 的形式,通过对话和反思,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备课检查制度、教导处成立备课检查小组对全校教师备课进行检查。、学期初全面检查备课,包括教学进度、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备课量完成情况。、对全校教师的备课每周抽查一次,被抽查到的教师必须在规定之间内上交备课,将抽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每学期由学校组成评估小组连同教研室在学期中、学期末对全校教师备课进行普查,量化打分。、随堂听课后,要检查执教教师的备课,评估质量。

三、常规检查制度、每周对各级部的教学常规材料进行抽查,抽查分文理科,每次至少抽 4 人,分三类,抽查分数占 20 ﹪。、定期对各级部的教学常规材料进行普查,普查分数占:

(1)由学校组成评估小组占 40 ﹪。

(2)教研室评估占 40 ﹪。.、各级部、教研组上报各项常规分数分为三类,一类: 90 —— 95 分,占 20 ﹪;二类: 85 —— 89 分,占 70 ﹪;三类: 80 —— 84 分,占 10 ﹪.、非考试科目考评办法:过程性管理占 40 ﹪,小组评议占 40 ﹪,学生评议占 20 ﹪。、抽查成绩和评估成绩的平均分相加即为级部、教研组的常规成绩。

四、查课制度、查课任务承担:一般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以及教导处其他成员来承担。.查课时间以及查课方式:教导处值班人员每天对正课和自习至少查一次,具体时间不定。同时教导处主任也将随机对正课和自习情况进行检查。.查课内容:

(1)教师候课情况。

(2)学生是否准时进教室上课。

(3)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4)课堂纪律情况。

(5)教师授课情况。包括:接打手机、随便外出教室、教态、教姿等。

(6)教师是否拖堂。.由检查人随时填写查课情况,查课情况最晚于于第二天进行全校通报,并由当事人以及级部负责人写出书面说明并及时纠正(书面说明必须在通报下发两节课内上交),并纳人每月级部量化考核中,最终纳入年度总考核。、查课时出现的问题,依照相关规定记入级部和个人的考核。.教师业务学习宣布查课时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五、自习制度、凡值班老师须准时到岗值班,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席,若有事情,提前调好班,并告知相关人员,坚决杜绝空岗现象。、值班时,所有年级保证两个教学班有一名值班教师,且有一名带班干部或班主任。、值班教师值班地点在教室,带班干部或班主任的值班地点在级部办公室,要进行不定期检查教师盯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值班老师要坚守岗位,并需对所值班级不断进行巡查,保持好正常的自习秩序。、值班教师对班级非正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对纪律状况、缺席情况等做好详细记录并于次日反馈给级部;要勤于管理,不听能之任之。、值班教师做好学生的监督工作,保证每一名学生不抄袭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值班老师不得在值班时间私聚聊天,不得擅离值班地点,不得在值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接打手机、玩游戏。、带班教师应不断对本级部所有班级进行巡视,配合值班教师搞好值班工作。、教导处对晚自习值班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违反规定的教师和级部进行相应的处罚,并记入级部和个人考核。

六、业务学习制度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为此,结合我校现有学习制度,重新制订完善我校任课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研组(备课组)每周保证组织至少两次业务学习,一次为周六的集体学习;一次为教研组(备课组)自己组织,时间不得少于 2 节课。、学习必须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每次学习应该有明确的学习和研究目标、内容,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学校进行抽查。、学习时要带好有关资料,认真做好笔记,虚心听取他人的发言,严守纪律,不得做其它无关的事,不得会客或接待家长、学生;要认真做好记录,整理好业务笔记,学校将业务笔记的质量计入教师个人考核。、业务学习要严格遵循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履行请假手续,须经业务校长签字,并告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否则视为旷勤。、平时教师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积极进行自学,不断提高业务和理论水平。

七、听评课制度

听评课是一项十分有研究价值的教研活动。它对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听评课形式:

听课为学校组织的集体听课、教研组内听课和个人随机听课等形式。学校组织的听课要求每位教师都参加听评课,并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教研组内听课要求组内人员全部参加,听课结束要进行认真的组内评课活动;个人平时听课主要以研究、交流为目的。

(二)听评课要求:

1、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课堂,监控、指导课堂教学。业务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科室主任、教导处副主任、级部主任每周不少于2节,其余教师每周不少于1节。

2、听课时认真记录教学过程,并记下随想与建议。

3、听课要持之以恒,不得集中时间听课或集中听某几个人的课或抄袭听课记录,要求每周1-2节。

4、听课要求课型全、听课面广。

5、听课后按照肥城市课堂教学观察和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课,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科学性,能结合理论分析所听课的优点、不足及建设性的意见。

6、评课反馈要及时,听评课情况要及时汇总,及时通报。

7、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听课通知单分别送教研室、教导处、教科室,由教科室计入对教研组、备课组的考核。

(三)听评课评价方法:

1、学校每学期集中检查教师的听课簿两次,以听评课质量、次数为主,分别测评等级。

2、平时听课以教导处统一安排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实行提前通知与推门听课、开放课三种形式,以听评课数量为主,兼查质量。听课结束时应检查教案是否与教学进度相符。

八、教研组管理制度、每学期各教研组长应根据学校工作规划,结合本组特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的工作计划,在学期结束完成工作总结。、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组长例会,不迟到、不早退,不准无故旷会,要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并及时传达、落实。、组织好每周两次的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内容符合实际,形成系列,研究具有实效性;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订中心发言人,个人备课要翔实、集体修改要真实、有针对性;活动要认真考勤。、要根据本学科实际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要形成系列,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要齐全、整理要规范。、抓好课堂教学研究,教研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听评课活动,上好常态课、开放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创新课、精品课;听课通知单要上交教研室、教导处和教科室,否则不计入考核;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后要写出评课稿,组织评课活动。、搞好本学科的立项课题研究,科学制定研究方案、开好研究会议,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做好阶段性总结,搞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整理工作,课题鉴定前一个月要写出鉴定申请上交教科室并准备好相应的资料已备验收。还没有立项课题的教研组要根据学学科实际确立课题并申请立项,开展研究工作。教科室具体负责课题管理,组织评审、申报、立项、监督运作过程、鉴定校本规划课题,评选优秀科研成果,并宣传推广优秀科研成果。、监督好本学科组的备课、上课、作业等常规工作。、组织本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教科研竞赛和评比活动;每学期推出一节“精品课”参加学校的课堂教学竞赛结果计入考核。、督促学科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积极撰写论文,保证每位教师一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得肥城市级或以上奖励,不计入考核。、认真完成教导处、教科室布置的其他任务。、勇于创新,立足本学科的特点,形成特色,开拓创新。、学年末学校就爱将根据教研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分为 A、B、C三个等级,与教研组长工作量直接挂钩。

九、教师外出学习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学校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现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学校根据教师在校表现以及教研组反馈的情况,由校长、教导处讨论决定派出对象。.外出学习教师事先要自己调好课,并报教导处存档。.外派学习教师必须按时到指定地点报到听课学习,不按规定到指定地点学习的,按旷勤处理;认真做好学习记录,不得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外出学习教师要针对自己外出听课学习情况写一份外出学习心得体会,在全体教师会上作一次高质量的汇报讲座或讲一节公开课。.有关经费的报销:

(1)学校只报销必要的食宿费、会务费,与学习无关的其他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2)外出学习教师需完成第 4项所规定的任务后才可报销相关费用。

(3)外出学习人员一律不准自主购买有关材料,如确实需要购买须先请示学校有关领导批准,否则不予报销。

第二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碱都学校2015-2016

教学管理制度

碱都学校2015-2016

教学管理制度

一、教 学、教 研 规定

1、学校要健全教研机构。按学科分别成立语、数、英等教研组。

2、各教研组要拟订出各学科的教研计划,按每学期或每学年确定一个教研专题,培养学科带头人。

3、教研必须以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学习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备课、说课、评课、研课为重点。以开展教学观摩为途径,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每位教师应按时参加教研,做好笔记,积极发言,达到有听有得的效果。

5、做好教学资料的收集、积累、建档工作。精心教前的设计,留心教后的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完成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为贯彻执行教研室的工作精神,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课前准备(一)编写学期教学计划

1、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以课程标准为确定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2、拟订计划。每学期开学前必须依据课标(或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拟好教学计划。注意计划完整性、规范性、科学性,计划须在教研组交流,经学校教导处审查后方可实施。

(二)备课

1、提前备课。教师须提前一周或一课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备,要整组(整单元)备课,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统筹每教时的教学重点。

2、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3、教法、学法研究。在各个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相机进行“激趣导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编写教案。

①认真钻研教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难点,协调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②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现成教案。一是要先“钻”后“参”;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三是对自己过去同课教案,应做到“教老课,有新意”,切不可“陈案再现”。

③做到内容全,课课有教案。每课教案要反映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要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方法,要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教案要有教师的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教学后记。

二、上课

1、基本原则:①启发诱导,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③体现“乐学教育”思想,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课前准备。提前做好上课物质准备:小黑板、挂图、实验用品、体育器材、电教用具等。

3、课堂教学(其基本要求详见“课堂教学评价表”)

4、习惯培养:按学校“预备铃、上课铃、下课铃”的规范要求训练学生,重视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准时上课、不拖课,中途不得离开教室。

5、依法施教:严格执行“三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调课,请假代课,须经教导处批准,办理有关手续,并存档。根据中小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

暂行办法(试行),在中心小学对各校的定期、不定期的常规检查中,凡发现教师中有违规问题,将参照县处理办法严格执行。

三、作业

1、规范要求:要根据年段特色设置作业种类。作业形式要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作业要精心设计、重点突出、增强实效、要求明确。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要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控制总量。学生作业要适量,革除机械重复的作业。学生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家庭作业必须按规定控制作业量。学校领导应定期和不定期抽查,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

3、“弹性”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布置弹性作业,提出不同要求:对中下生要求完成基础题,让他们“吃得了”;优等生可布置适当的提高题,使他们“吃得好”,可设计选做题,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水平自主选做。

4、批改反馈。必须及时批改作业并签置日期,不积压、不缺批,备有《作业登记本》,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改进教学,教师批改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有机结合,作业批改符号应当统一,评判要正确,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

5、评优奖励。每学期至少两次(期中、期末)在教学班或年段组织作业展评,评出优秀作业,分别由班级、学校予以表彰。

四、辅导

1、导优辅困:每学期初制定《导优辅困计划》。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当加强指导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情况要心中有数,认真给予辅导,有计划地补缺、补漏,促其进步。

2、课堂指导:课堂问答、演练、巡视,要注意关照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掌握信息,及时辅导,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

3、家校联系:对学习态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因素造成的“学困生”,要采取学生、教师、家庭三结合的办法,统一要求,检查督促,使之提高。

4、效果记载。“导优辅困”的具体目标,相应措施应写入教学计划,期末的教学质量分析应有“导优辅困”的成果说明,提倡平时随笔记载辅助“学困生”的点滴事例。

五、教学评价(一)学生发展评价

1、评价学生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过程监控,质量把关。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语文、数学除期末考试外,平时教研组可安排3-4次阶段性测查,反馈教与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期或学年教导处可进行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其他学科则进行考查,考查一般分日常性、阶段性、总结三种,以日常为主,重在平时的考查、了解,力求小型,分散、随堂;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自然、美术、劳动等科目还要注重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品德发展、学业进步、成长过程等资料。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采用等级加鼓励性评语。

(二)教师发展评价

1、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学校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纳入教师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

2、评价实施办法。(详见小学教师量化考评化)。

六、教学研究工作

1、健全教研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应根据中心校教研重点,因校制宜,认真制订学期片、校教研活动计划,扎实开展校教研活动。

2紧紧围绕“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这一主题,以县课改基础校为龙头,指导确立实验课题,安排实验计划,参与实验活动,监督实验过程,考核实验结果,在相互交流展示等实践的过程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3、以“新课程研讨日”活动为载体,为我校开展教研新课程实验研讨提供专业支持;做好课程改革实验过程的跟踪、调研和指导工作,及时总结交流实验的经验与成果。

4、以骨干教师、课改学科指导组为主体,充分发挥教研的资源中心、服务中心、专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开发利用教研资源,纵横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5、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推进新课程深入实施。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学校将以专题讲座、案例交流、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研沙龙、合作论坛等方式,促进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教研制度的专业引领,努力使实验教研工作从“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七、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落实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各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教学常规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种制度,将加大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视导的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教研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实施质量监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工作,提高教师平时教学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教材的学习与使用,以及毕业班教学的调研工作,认真做好期中的质量抽测和1-6年级的学期质量监测和质量分析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加强毕业班的质量验收工作。

八、本《实施意见》执行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同时作为学校、教师评优、评先、考核、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

二、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形式:

学校组织人员深入查阅各种计划、记录、资料档案、教案、作业、试卷等形式,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活动。

三)、具体内容: 1、行政工作

⑴办学思想端正,办学目标明确,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并依法治教,有落实规划和计划的具体措施。

⑵学校必须按行事历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要特别重视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方案和教学改革试验等内容并能及时做好总结及记录。

⑶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能认真执行;各项管理资料齐全规范;能建立教师业务档案。

⑷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和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情况;“周三教研活动日”的工作活动记录;建立新课程实验档案资料管理情况。

⑸学校教师行政办公室布置是否规范,教师宿舍整洁。⑹实行民主管理学校,努力为教师办实事;校务公开情况。2、德育工作

⑴德育工作计划、总结,组织各种有意义活动。

⑵认真组织学习“纲要”、“守则”和“规范”;养成教育情况;

⑶教师为人师表情况,是否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存在,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⑷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每学期召开一次家校座谈会,举办教学开放日或教学开放周活动;学校建立家访座谈会,举办教学开放日或教学开放周活动;学校建立家访制度,班主任、科任老师每学年对每位学生至少上门家访一次并有记载。

⑸学校、班级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情况记载;及经验总结。

⑹德育基地活动情况;学校教育环境达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3、教学工作

⑴各学科和活动类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三表”制定符合要求,及执行情况。

⑵学校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及总结;教研教改活动情况记载;有教研制度、有教研专题;教师钻研教学业务,了解教研、教改动态,积极撰写教学教改心得或论文;公开教学情况。

⑶学校行政兼课情况;行政、教师听课记载。

⑷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情况;教学效果(小测);教学案例研究和专项课堂研究情况。

⑸学生作业种类设置及批改情况。

⑹新教师的上岗、课改培训、新老教师的传帮带的计划措施成效。⑺认真上好体育课、体育课成绩及合格率达90%以上,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学生体育合格率达90%以上。

⑻学校开展多种单次体育竞赛活动情况;健康教学及卫生知识讲座情况。⑼能认真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建立较完整、规范的学籍档案。4、创安、普法工作。

⑴创安与学校工作做到“五同时”。

⑵成立领导机构,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⑶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扎实做好学校安全责任制的落实。⑷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各项管理资料齐全规范。

三、学籍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效益,使学籍管理工作既规范化、制度化,又有章可循,易于操作,根据市局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学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希照执行。

一、目的意义:

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是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教育效益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日常指导的需要,也是学校管理的需要。因此,务必引起各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应具备的证件及操作规程: 一年级新生入学

1、入学条件:凡年满六周岁半,不分性别、民族均应组织入学。

2、入学手续:

A、学校根据文化户口册名单发给《新生入学通知书》。

B、由家长或监护人符合户籍证件,按划分施教区域,按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方可入学,取得学籍。

C、由学校组织按要求填好学籍卡、新生花名册。

3、操作规定;

A、每学年初,由各校把好年龄关,杜绝收不及龄生(中心小学适当放宽到6周岁)。

B、招收外学村新生的,应由新生家长或监护人向原应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学区批准,有关手续由招生校存档备查。任何学校不得招收没办理有关手续的外学村的新生。

C、新生到外乡镇或外县就读的,应由新生家长或监护人向镇教委提出申请,由镇教委批准,并及时把就学证明送交原应就读学校。

D、学区统一编学号,造花名册,市局统一验印。

三、注意事项:

此规定执行前,各校的学生中手续办理不完整,或有违反规定者,均由各校自行整改补足。

四、规定如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按上级规定执行。

五、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暂行规定 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我校暂行规定:

一、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校历和教学计划,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足课、上好课。

二、学生用书应按教育部、省教委的文件规定,经校长审批把关后,送市教育局审核。任何班级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材和各种读本、练习册(含活页)以及辅导材料等。

三、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作息时间,不得随意增加周活动总量,每日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教师要按时下课,不得拖课,按时放学,上下午最后一节课的任课教师和值日行政干部要认真地做好清校工作。

四、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五、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体罚学生。

六、各科考试不公布考试成绩,不得编排成绩名次,实行等级制度。

七、坚决抵制参加未经教委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读书活动,坚决抵制以赛促销、以赛代销。

八、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和晚上时间组织学生上课,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

九、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违纪事件,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安棚园区碱都学校

2015年9月

第三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课前准备制度

一、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有所授课程三分之一的讲授教案,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应有一章以上的教案储备。同时,每学期的授课教案必须重新编写,不得原封不动地沿用“旧教案”。

二、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进度表,并按照教学进度表的要求,实施教学。

三、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本次课应讲授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在脱离教案的情况下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任课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校有关规定及上课时间、地点,学生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中如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对电子教案、投影片、演示实验、插播片等作好准备,以确保形象化教学的效果。

六、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基础,处理好本课程与完成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七、教师要拟定好每次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题和思考题。

课堂教学制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特做如下规定:

一、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讲课水平,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要以《大纲》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遵循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

1、内容熟悉:要尽可能脱稿讲课。

2、语言标准:坚持普通话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生动、简炼,教态要端正。

3、条理清楚: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整体结构合理。

4、重点突出:要详略适度,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每次课难易程度要适当。

5、方法得当: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以及独立地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知识的能力。

6、板书工整:板书是教师用文字和插图提供给学生的教 2 学提纲,要求排版整齐,字迹工整,插图规范,以便给学生治学严谨的薰陶。

三、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包括用好校内现有的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认真交换听课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班主任要和课任教师加强联系,及时掌握情况和学生动态,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后进生要多检查,多帮助,注意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进行补课。要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禁止体罚学生。

教师不无故中途离开教室,不能接待客人,不能打电话或接电话,不能提前下课,不准拖堂。

六、教师应仪表端庄,穿着整洁、大方、不穿背心、拖鞋进教室。

七、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阶段复习、学期复习和毕业复习,凡课内进行复习的必须有教师在场组织。

八、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坚持课堂教学的严肃性、科学性,注意讲授内容与社会主义方向、社会文明与伦理道德的一致性,坚决杜绝庸俗、不健康的内容进入课堂。

课下辅导制度

一、课外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导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根据差异性原则,考虑学生在智力、文化基础、心理等方面的不同,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课下辅导必须要及时跟上,尤其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二、辅导内容。近期的教学内容,以当月所学的教学内容为主,侧重重点知识。

三、辅导形式。多种多样,如个别辅导、答疑、补短练习、集中辅导等,教师还可通过作业、交谈、观察等手段,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学生按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风、意志品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排队,因材施教。

四、辅导要求。

1、教师给学生辅导要及时、热心、耐心。

2、教师在辅导答疑时应汇总学生的意见和反映及时分析和总结教学情况,以便改进教学。辅导答疑原则上每周1-2次,一般以个别答疑为主,集体辅导为辅。辅导答疑情况要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第一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教学常规制度(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认真备课,不认真备课或不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