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推荐5篇]

栏目: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3篇1

我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我参加了历史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中,先后听取了多位专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我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实施的初中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具体环节进行着诸多思考。以下是我对历史课程的体会和感悟:

1、要确立新观念、转化角色。更新观念、转化角色、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学习探索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的创新人才。

2、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探究性学习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无论如何,形式的多样性都应以激发学习趣、拓展研究空间、开启创新思维、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为出发点。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让学生畅所欲言。

3、讲授力求新颖,确立开放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表现欲望,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员,大胆地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4、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通过半年多的网上紧张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使我对历史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以更好的促进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3篇2

在暑假期间农垦总局组织我们历史教师在农垦教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我有幸参加,感觉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3篇3

20XX年第一学期,我有幸的参加了在河南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初中历史班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历史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不但使我提高了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下面对此次学习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由于工作在农村中学,对于现在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情况的了解,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学习,对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知道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让我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帮助我准确地把握了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在“国培计划”的学习中知名学者、专家讲座、培训学员同课异构、初中历史新课程资源交流、教师自主研修等,让学员多层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收获颇丰。

专家学者强大的感染力。授课专家不是史学泰斗,便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年青还是年老,身上都有着这样一些高尚的品质:刻苦钻研、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实事求是、对教育事业充满了务实求真、沉着冷静。这些专家本身就是让我们学习的典范。

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所有专家的讲座,都体现一个“真”。作为历史研究或是历史教学,一定要尽可能追求和逼近历史的真实。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现代唯物史观为指导,尽可能地搜集史料,复原史实是历史教师的责任。然而,教育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导向性,应选择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引领孩子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做一个不断学习的历史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担当责任,适应改革,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方案,从立德、立行、立言发展自己。

做一个开放性、研究型的教师。做一个开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师。教师要快速成长,必须开放自己。通过这次学习认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名师,相信这将为学习成员带来强大的优化资源,参加学习学员一定要利用这个平台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师从教书匠转化为能师,甚至是名师。所以学习结束后,我们应努力进行课题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三、通过培训,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体会深刻。

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通过这次学习,发现教育的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精彩的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的认识。对历史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论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今后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历史教学工作。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在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的扑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上。

总之,在学习中,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理念,反思了我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更明确了我今后的工作的方向,而我也将遵守新课程的精神,踏实、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不断深化历史课程改革。围绕章丘市教育体育局提出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具体工作,大力开展有效教研、推进有效教学,使教师“教好、教会”,让学生“学好、学会”,推进教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及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是不变的主题)

(1)强化对《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近几年的初、高中暑期培训已经对《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将培训的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检验,提出更接近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思路。如,倡导教师养成以《课标》为纲的良好备课习惯。在具体备每课时,要求教师先看《课标》对每一课的具体要求,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单元(主题)备课时,理顺《课标》对每一单元的知识要求、能力培养目标,理解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在进行整册书(高中:模块)的备课时,要通过研究《课标》,挖掘本册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综合性、关注联系性,以求对所教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日常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答式、牵引式的教学现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看似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实际上学生缺少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是处于被动状态。具体表现在“一多、二少、三形式”。“一多”:课堂上一问一答多,课堂的信息反馈局限于一问一答,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二少”:一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时间少,一是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的时间少;“三形式”:不管什么课都是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单一;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走过场;学法指导走形式。这与新的课程理念格格不入。暑假培训中就相关问题也进行了研讨,教师们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将教师角色定位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设计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体,积极推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在这学期的集体备课(片区教研)等活动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讨。

(3)继续加强对有效课堂的研究与探索。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认真学习有关“有效课堂”教育理论(文章),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内涵;二是进一步优化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构建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开展“有效对话”型课堂教学的研究,建立“对话 ”(学生与教材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式教学模式;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要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度、广度,作为评价有效课堂的两个关键(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评价有效、和谐课堂的重要依据);加强“有效课堂”背景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常用课型的研究,发挥每一种课型的优势,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4)规范教师的课程行为。一是严格执行统一规定的教学进度,避免提前结束课程。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保证。教学进度过快,就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就达不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二是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随意增加难度和降低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确定教学难度,适度进行知识拓展,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2、搭建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1)倡导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提高自身素质。

政策理论水平:要注重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并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此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历史教学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专业知识素质:要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多读些专业书籍、报刊杂志,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以备教学之用。

教学技能素质:要在备课、设计教学、驾驭课堂能力、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注重学习积累,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要常听其他教师的课,包括跨学科听课(评课),虚心求教、共同探索,取他人、它学科之长,经常观摩优秀课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教学理论水平:要注重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引领教师成为自觉的学习者,实践的利用者,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丰富文化底蕴。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各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中心组成员,要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片区教研)等活动。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备的优秀教师管理档案,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完善青年骨干教师“挂牌听课”制度,推行骨干教师送课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校内同学科教师的互助作用。教师间大力倡导开展同伴互助式的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示范课、研究课、达标课等为平台,促进教师教学优势的互补与双赢。

(3)实行学科跟进式指导制度。教研室将通过片区教研等活动对历史学科相对薄弱的学校采取学科跟进式指导制度,定期深入课堂进行研究指导,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跟进指导解决问题的经验,写成书面材料,在学科内广泛推广,以点带面,确保跟进式指导取得实效。不断探索历史学科跟进式指导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务求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4)有效开展反思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共同提高。重视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以教学反思为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反思教学有集体反思和教师个体反思两种形式。集体反思在于教师的集思广义、共同提高;个人反思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把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记录下来,总结为什么会成功,成功在哪里,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二是反思教学的“败笔”之处。各位教师在课后要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新的教学环节。三是反思教学中学生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火花、独到的见解,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把反思感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在反思中知不足,在反思中求进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5)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改进教研(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送教上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培训的互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培训着重从明确《课程标准》的基本规定、课程理念、学科思想方法和目标要求、把握教材的编写设计意图、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合理运用教辅资料等方面,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会使用教材。加强历史薄弱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工作,研究适合学校均衡发展的对策,推进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3、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学研究活动有效开展

(1)发挥校内学科教研组的作用,作好校本教研。弘扬团队协作共赢意识。备课组要进行教材分析,确立教学的重难点,突出学法教法研究。教师个人要瞄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对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思考:这一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让学生去掌握?难点是什么?怎样调动学生思维去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长时间?这一课学习要对学生进行哪些学科能力的培养?这节课从哪个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细节问题。

(2)开展有效的听评课活动。明确好课的基本标准: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科学的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有效、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材。掌握听课的基本要求:按时、认真、思考、学习。熟悉评课的基本维度:准备充分、一分为

二、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片区教研、学校间联谊、送课助教、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推动教学教研均衡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根据教学实际,确立恰当的研究课题。教研组、教师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什么叫课题?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研究的课题。怎样选择课题?选择课题的立足点应放在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为教学服务。着眼点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强化适用性。切入点应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指导上。如:学生反映学业水平或高考试题难度大,不会答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的课题。围绕课题我们进行改进教法、学法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探索“同课异构”送课进校的摩课方式。通过学校间联谊、送课助教、片区教研等多种方式,推动“同课异构”教学形式的开展。具体思路是:送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推荐5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3篇1我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我参加了历史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中,先后听取了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