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合集五篇)
第一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
他一边艰难求学、一边抚养妹妹的时候,他想尽了一切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赞誉和援助接踵而至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他那个年龄少有的冷静。下面是由小文档下载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5篇【一】
这些天,洪战辉的事迹传遍了中国,感动了世人。人们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平凡的青年,甚至因他而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早早降临在十来岁的洪战辉身上:家贫如洗,父亲患病,母亲出走,一个捡来的女婴嗷嗷待哺。洪战辉小小的年纪,就要独立支撑起一个家……
洪战辉的遭遇,绝大多数人不曾有过。洪战辉的毅力,更让人们自愧弗如。12年来,他一直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并尽可能地替父亲治病。他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想尽了一切办法,使生活和学业得以正常延续。
这样的苦难,让人感喟;这样的抗争,令人感动。对于洪战辉来说,虽然他不希望遭遇苦难,虽然战胜苦难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他勇敢地面对了苦难,并在战胜苦难中成长成熟起来。这样的经历,将是他今后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
洪战辉的命运,引起人们的怜惜。洪战辉的大爱,让人们充满敬意。同样触动人们心弦的,还有他勇对苦难的意志和战胜苦难的毅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意志和毅力是最可宝贵的素质。因为,生而在世,我们不可能总处在顺境中,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能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丧气,勇于面对,攻克难关,甚至愈挫愈奋,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这种素质。
洪战辉的经历让我们一些人感到汗颜:是我们生来就缺少他的这种素质,还是因为安逸的环境和条件使这种素质逐渐退化?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困难,一点点的挫折,许多人就会埋怨,就会叫嚷,很少想到要去勇敢面对并战胜它。而在改革和建设各项任务面前,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人们多一些这样的意志和毅力,困难是不是要比当初预想的小一些,工作是不是会开展得更顺利一些,步子是不是会迈得更快一些?
洪战辉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鉴见自己的缺失。有网友因此说,他为社会所做的道德和精神贡献,胜于百万、千万的捐款。但我们回馈给洪战辉的呢?在获知了洪战辉的故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施以援手。但洪战辉艰难跋涉的这12年,他以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许多不属于他的责任的12年,却映照出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洪战辉终究是幸运的,12年后终于为社会知晓,但还有那些人们无从知晓的有此类似遭遇的人呢?尽可能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在与生活顽强抗争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5篇【二】
20xx年,有一个人的名字感动了中国,他就是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人处患难之境,如香草之受压榨到芬芳愈烈”(西培尼士)。纯朴的洪战辉坚忍而平静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谈不上惊天动地,甚至缺少想像中的豪情壮志。可就是那些细小平常的坚忍,那种在困境中不言放弃的韧性,那份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执著,让一个年轻人具有一种打动众人心的力量。他感动我们的是:洪战辉虽处逆境却非常自尊,自强,总是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洪战辉对于人间正道的信仰和乐观,体现出的宽容,总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洪战辉稚嫩的肩膀,总是因为一份责任勇敢地挑起重担。
洪战辉说:“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都选择了一份责任,不论责任大小,都要用肩挑起来;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环境,只要脊梁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所有人都象洪战辉一样,担负起那些他本不该承担的诸如养育弃婴之类的责任。但是责任感对于每一个人,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班级工作中,日常的卫生清扫和保洁就是培养大家责任感的细微之处。各扫门前雪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话多是贬意,但我们忽略了它的另一面——褒意。“各扫门前雪”这句话无非说明要把自己的活干好,显然是很容易明白的一个道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各人自扫门前雪”从另一个方面显现出社会公德和文明化程度。一百多年前,美国某州一商店因大雪过后没能清扫自己门前的积雪,致使一行人路过时摔伤。行人一怒之下将店家告上法庭。法庭支持了伤者的诉讼请求。该州随即出台了一项法律,凡因没有自扫门前雪而引起的一切纠纷,由户主负责。德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把“各人自扫门前雪”列入法律条文。现实生活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是人类向往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一般的凡夫俗子难以做到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好处,心灵得到了升华,是我们应尽力而为之的善举,“各人自扫门前雪”,原本是为了自己出入方便,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却在不知不觉中又方便了别人,举手之劳,利己又利人,何乐而不为呢?“各扫门前雪”算不上一个高尚的人,却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所有人都象洪战辉一样,小小年纪扛起生活的重担。从某种意义上说,承担苦难重负的人越少,社会就越文明与富足。但是,自强不息的坚忍精神,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人都弥足珍贵。
自强不息,这是一个因为说过太多遍而显得有些口号化的词语,但它确确实实是一些人生命历程的见证。像洪战辉一样,那些平常、朴素甚至卑微、弱小的人,在面对贫穷、苦难、不公之时,于沉默里坚守、于挣扎里奋进,又何尝不是自强不息?班上有的同学父母离异、家庭不全,但不自暴自弃,仍能坚强面对,积极上进;有的同学父母多病、家庭困难,但人穷志不穷,努力用行动来改变命运;有的同学对待他人的不公待遇时,总是能宽厚为怀,冷静处理,让事实去教育他人……这又何尝不是自强不息?
我们都会面对困境,个人的和整个社会的。有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压力、人际关系处理的疑惑等等。作为一个班主任,经常有一些问题困饶着我:怎样处理好班级工作和家事的关系?怎样处理好不同工作的关系?为什么有的同学还会说最恨我?……这些所谓不顺心的事儿,对照想起来,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肩上担责任,不抱怨、不放弃,我们就会无怨无悔!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5篇【三】
看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2月8日有关x籍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打工求学12年的故事,我很难过。
我首先是被洪战辉的事迹所感动。12岁那年,甚至更早,小小洪战辉就遭遇了家庭和人生的巨大不幸,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且还承担起抚养捡来的妹妹的责任,长期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这是一个正常的成人都难以想象和承担得起的,可洪战辉做到了。直到今年,他23岁,上了xx学院经济管理系,带着妹妹上小学,并希望把妹妹送进大学的校门时,他的故事才被媒体挖掘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有着太多的不易,带着太多的辛酸。
在被他的故事感动的同时,我心里堵得慌,感觉更多的还是难过。
这难过,不光是因为洪战辉。他确实太苦了,苦到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只要看看他的苦难命运,人的心总是收得紧紧的,轻松不起来。可是,一个幼小和瘦弱的肩膀,居然把那一切苦难都扛过来了:他为还在吃奶的妹妹讨吃,去工地打工,在校园“经商”,用微薄的收入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直到上了大学,一切依旧。
更让我难过的是,当他在童年面临那一系列打击和苦难的时候,本应得到正常的救助和应有的援手,但却没有得到。作为一个极度贫困家庭的学生,他的基本生活应该得到政府的保障,上学也应该享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资助和减免;虽然他能主动承担起自己和妹妹生活、读书的责任,但这些原本不应完全成为他个人的事。
是他没有主动去求助吗?从报道中不得而知。但是,即使他没去主动找当地政府和社会求助,他和他妹妹都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此活生生的两个孩子,如此活生生地被遗忘,不能不说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失职。
试想:假如故事的主角没有洪战辉那样坚忍不拔的超人毅力和勇气,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更让人不忍面对也有些担心的还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洪战辉,会造就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和心态?还需要问一问的是:像洪战辉和他妹妹那样生活着的人,在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我们的保障机制还存在不少漏洞,还需要完善。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头版头条说的正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家庭与社区支持”关爱儿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新闻。该项目官员张亚丽说:“这个项目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在更高的层次上产生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儿童权利公约》,使中国的每一个儿童,不管他是生活在哪个地方,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是啊,洪战辉和他妹妹的童年,太不美好。他们如小说般曲折的故事,刺痛了太多人心,让人无法不难过。真希望现实的世界,能如海外版这天头条新闻的大标题说的那样:“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我衷心地为他们祝福!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5篇【四】
做洪战辉那样的“普通人”
洪战辉一再表示,他是一个普通人。在小不点的眼中,“哥哥并不特别”。而在x的一位受访者看来,洪同学身上那种令无数人为之唏嘘、称羡的道德力量,却是源于他“透彻的淳朴”。
但是,洪战辉的“透彻”,又岂止表现在他身上的那些天然淳朴的品质上。
在给网友和读者的一封公开信中,洪战辉说:“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只是默默地走,不愿放弃。我所有的思维和做法也是一个普通人的。”
这样的谦逊与淡定,又何尝不是让我们感动又令我们汗颜的“透彻”?
我们没有丝毫理由怀疑洪战辉的真诚。在他身上,你找不到半点虚妄、骄奢、自矜与矫情。在洪战辉眼中,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愿意并且敢于去尽他应尽责任和义务的人。当我们意识到,一个人不过是去履行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必须“拿出勇气来”之时,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想?
也许,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市场社会里,要做成一个“普通人”,真的需要一点勇气去承担他应尽的责任,履行他法定的义务。然而仔细一想,一个自觉履行义务、敢于担当责任的“普通人”,不就是一个大写“公民”的标准形象吗?我们学习洪战辉,不就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吗?
学习洪战辉,做一个自立、自强、自尊的现代公民;学习洪战辉,做一个勇于担当、自觉履责的现代公民。当每一个人都能像洪战辉那样生活,我们才能被还原成公民社会的一个个“普通人”。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5篇【五】
为洪战辉事迹而感动,已让我记不清是在上周的什么时间和什么网站上,看到一位大学生带着妹妹艰难求学的新闻,我以时评人那种特有的敏感,觉得它有嚼头,我不写肯定有人写。可这种感觉只是一掠而过,甚至只是看了一下标题,连内容都没有细看,就去找新近落马的贪官和动辄耍大牌的演艺大腕。事后想来,当时考虑到这样的新闻不时有一些,如背着病重的母亲上学校等,并不会有什么轰动效应。真的没想到,洪战辉,这样一名80后出生的其貌不扬的大学生能让全中国十几亿人为他而感动。
这两天,我已经不止一次看“洪战辉带妹求学记”的报道,越读越觉得他的形象非常突出,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第一大另类是他顽强的生存能力。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学生都有经商理念。大学生们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节假日走街串巷当家教,有的能挣回生活费。而洪战辉的经商与他们根本不同,他从初中就开始打工,高中开始经商,不仅供养自己读书,还要保证捡来的小妹妹能顺利上学。洪战辉上高中时,在校园里利用课余时间卖起了圆珠笔、书籍、英语磁带,用微薄的收入来负担整个家庭生活。有一次,有位老师对他小小年纪一心赚钱的行为非常恼火,将他毫不留情地赶出教室:“你家庭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让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在高中校园靠做文具小生意救济家用,谁能理解这样的经商?这样的生存理念?
第二大另类是他婉言谢绝了捐助。令公众意想不到的是,洪战辉在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社会捐款。洪战辉在写给读者的信中说:“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而洪战辉还在资助着别人。这样的拒绝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质,一种坚毅。一位网友说:“同是80年代出生,你让我觉得自己好渺小!”
第三大另类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坚强。妈妈伤了,妹妹死了,弟弟懵了,父亲疯了。面对这样一个残缺的家庭氛围,12岁的洪战辉用他那特有的“奥斯特洛夫式”的坚强,承载起家庭的重担。在高中读书时,洪战辉为了生计,整日到校园中销售书籍,被学校门口的一书店老板所嫉恨,就把洪战辉打了一顿,就是在那次毒打中,洪战辉的一只眼睛落下了眼疾,几乎看不到东西。怀着不屈的信念,经过不懈的拼搏,洪战辉以收费最低廉为选择标准,最终考取xx学院。而时下有的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动辄要死要活,与洪战辉相比,真该汗颜!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感谢社会这个大课堂培养和锻造了洪战辉这样的好青年,我们生存并悲喜着的这个社会因此而感到荣耀,还是感到耻辱?正像洪战辉所说,不是他感动中国,而应该是所有人被自己感动,因为所有人都心存责任。洪战辉的出现绝不是社会的荣耀,我们需要这样的另类,然而,我们却更愿意看到一个健全救助体制,带给需要救助的人们永久的、真正家的温暖,不应该让一个自己都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大学生扛着残缺与苦难。洪战辉的事迹因爱而美好,为这样的爱,为这样的美好,我们不应该只有感动。
第二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心得体会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心得体会
事迹简介: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责任大爱,永恒地感动中国
万应慧
2005年就要划上句号,一个叫洪战辉的人,一个贫苦青年的“责任大爱”感动了中国。目前,在央视“感动中国”的评选中,洪战辉的人气最旺。
12年前,年仅13岁的洪战辉父亲疯了,妹妹死了,母亲走了,而其疯父又捡来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他用稚嫩的肩膀毅然承担起养育捡来的小妹妹的重担,他把小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靠做些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家计与学业,还给父亲治病。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也曾“向天长啸,伏地呻吟”,但他后来明白了:“长啸无用,怨恨无能。”
现在,携妹求学的大学生洪战辉的爱心已经“感动中国”,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短短几天之内,河南籍青年、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的事迹在全国众多报章上传播,引起强烈反响。
一种责任大爱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感动了中国,让善良的人潸然泪下,草根百姓的心灵被击中。苦难以极为残酷的方式锻造了洪战辉的责任大爱。
责任大爱最能感动中国。在道德迷失的水渠,我们需要道德坚守者的堤坝。不需要遮掩,当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道德已经遗落在一些人等的迷走神经中。几年来,传媒在形容“可怕的群体”的“可怕的行径”之时,已经悄悄把“极少数”的“极”字去掉了。
洪战辉与妹妹和其他兄妹之间没有什么不同,每天和普通人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在内心中,他把照顾妹妹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有豪言,更没有壮语。真正感动我们的恰恰就是这种平常心,琐碎的平凡撞击着人心。
听闻过“愿嫁富婆”、“卖身救某”的求救,此时见识洪战辉的自强更有一番韵味。他拒绝了来自各方的帮助,因为靠个人努力已经能够养活妹妹和给爸爸买药了。他说:“比我困难的人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已经知道了怎么去养活自己。”
在超女、韩剧已经成为上世纪80年后新生代精神生活和精神偶像的一个固定符号的时候,洪战辉在公众面前被逐渐推上一种榜样的位置显得有些突兀。这个年轻人极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洪战辉这种人格和精神太弥足珍贵了。
有一种平凡叫做感动,有一种责任叫做不离不弃,说他不让人感动,除非你是草木。
洪战辉的故事刺痛了我们的心!
看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8日有关河南籍大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打工求学12年的故事,我很难过。
我首先是被洪战辉的事迹所感动。12岁那年,甚至更早,小小洪战辉就遭遇了家庭和人生的巨大不幸,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且还承担起抚养捡来的妹妹的责任,长期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这是一个正常的成人都难以想象和承担得起的,可洪战辉做到了。直到今年,他23岁,上了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带着妹妹上小学,并希望把妹妹送进大学的校门时,他的故事才被媒体挖掘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有着太多的不易,带着太多的辛酸。
在被他的故事感动的同时,我心里堵得慌,感觉更多的还是难过。
这难过,不光是因为洪战辉。他确实太苦了,苦到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只要看看他的苦难命运,人的心总是收得紧紧的,轻松不起来。可是,一个幼小和瘦弱的肩膀,居然把那一切苦难都扛过来了:他为还在吃奶的妹妹讨吃,去工地打工,在校园“经商”,用微薄的收入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直到上了大学,一切依旧。
更让我难过的是,当他在童年面临那一系列打击和苦难的时候,本应得到正常的救助和应有的援手,但却没有得到。作为一个极度贫困家庭的学生,他的基本生活应该得到政府的保障,上学也应该享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资助和减免;虽然他能主动承担起自己和妹妹生活、读书的责任,但这些原本不应完全成为他个人的事。
是他没有主动去求助吗?从报道中不得而知。但是,即使他没去主动找当地政府和社会求助,他和他妹妹都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此活生生的两个孩子,如此活生生地被遗忘,不能不说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失职。
试想:假如故事的主角没有洪战辉那样坚忍不拔的超人毅力和勇气,结局会是个什么样子?更让人不忍面对也有些担心的还有: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洪战辉,会造就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和心态?还需要问一问的是:像洪战辉和他妹妹那样生活着的人,在中国现在到底还有多少?我们的保障机制还存在不少漏洞,还需要完善。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头版头条说的正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家庭与社区支持”关爱儿童项目在中国实施的新闻。该项目官员张亚丽说:“这个项目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在更高的层次上产生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儿童权利公约》,使中国的每一个儿童,不管他是生活在哪个地方,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是啊,洪战辉和他妹妹的童年,太不美好。他们如小说般曲折的故事,刺痛了太多人心,让人无法不难过。真希望现实的世界,能如海外版这天头条新闻的大标题说的那样:“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
我衷心地为他们祝福!
中国为何因洪战辉而感动
慕毅飞
时近岁末,媒体照例要盘点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与事。此时,一个叫洪战辉的青年走进人们的视野。( www.)他生长在河南周口的农村,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23岁的年龄,却带大了一个12岁的妹妹。这些年来,他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供养着自己和妹妹,支撑着一个爸爸生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的家;这其间还因为影响了别人的生意,被人打伤了眼睛,落下严重的眼疾。他在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艰难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用五年时间,带着妹妹读完高中,又带着妹妹走进了大学。12月1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以头条新闻刊播了洪战辉的事迹,焦点访谈则分两期做了洪战辉的节目,标题叫《震撼心灵的故事》,——洪战辉有足够的理由感动中国。
洪战辉的出现,让无数饱食终日的生命失去了份量。尤其是在那些貌似富足,动不动玩深沉、玩品味的同龄人面前,同样是大学生的洪战辉,以他特有的方式,显示出精神的富有与人格的伟岸。北京有位大一学生,每月一次把穿脏的衣服邮寄到兰州,让母亲洗干净后再寄回到北京;南开大学外语系发起了一个“阳光晨读”活动,仅为了让“晚上通宵玩,早上不起床”的学生能够早起……即使在这样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年轻人争说“郁闷”,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怨天尤人。脆弱成为时代病,同情与理解成为时尚的呻吟,洪战辉却使这一切变得矫情与苍白。不幸本身不是财富,战胜不幸的过程却可以创造财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但战胜困难所需要的精神却是相同的。用洪战辉的话说:“只要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中国要有未来,民族要有未来,这未来只有靠洪战辉这样的肩膀才能担当得起来。
洪战辉也知道苦,也感觉到累,也咀嚼过无助与绝望的痛苦;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能抓住不放。妹妹是父亲抱回来的弃婴,但没有一个可靠的人能够收养,他就义无反顾地哺养起来;他以12岁的年龄,支撑起上有病父、下有幼妹、另有胞弟的一个家的时候,他出乎本能地被一个叫“责任”的东西支撑着。责任,在洪战辉这儿,是信念,是使命,更是行动。因为是“责任”,他就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不幸,却不惜以最艰辛的活法,谋求自己的活路;因为是自己的“责任”,当他尚有自救之力的时候,他就不假思索地拒绝这样那样的捐助,理由是还有更需要这种帮助的人。当他稍有宽裕的时候,他汇寄了600元钱,帮助一个和他当年一样不幸的学生。——这也是“责任”,是一种深知回报与感恩的更高境界的“责任”。同样具有洪战辉这样的学识与体魄,面对生活的艰辛,有的人甘于跪乞于路人,或动辄以卖身乞怜于世,甚至于不惜争当富翁的“小蜜”、富婆的“小白脸”——这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应该为洪战辉而感动。
因为有了洪战辉,父亲的病情稳定了,出走的母亲回来了,打工的弟弟找到了女朋友,还要寄钱回家盖房子了;而一个毫无血缘的妹妹,却亲如同胞地把自己的未来与洪战辉连在了一起:她长大要考大学,要赚钱治好哥哥的眼病……爱心,弥合了一
个破碎的家,重造了一个险遭遗弃的生命。人类最本能的善良,在有些人那里,几乎被铜臭剥蚀殆尽;冷漠与狡诈,反倒成了普遍认同的信条。最近的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许多中学生眼里:诚实意味着吃亏。缺德见怪不怪,道德却成了奢侈品。洪战辉的出现,让人们见到了久违而亟需的东西。
为洪战辉而感动,其实就是对社会道德的吁求与拯救。只望这种拯救,不只停留在善良人的愿望中。要有切实的制度安排,不再让洪战辉孤立无援;要有执着的舆论支持,不再让社会道德的路标蒙尘生垢。中国为洪战辉而感动,这是莫大的好事;能将一时的感动转化为更多人长期的行动,那才是更大的好事。
洪战辉不仅仅让我们感动
陈家兴
这些天,洪战辉的事迹传遍了中国,感动了世人。人们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这样一个平凡的青年,甚至因他而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早早降临在十来岁的洪战辉身上:家贫如洗,父亲患病,母亲出走,一个捡来的女婴嗷嗷待哺。洪战辉小小的年纪,就要独立支撑起一个家……
洪战辉的遭遇,绝大多数人不曾有过。洪战辉的毅力,更让人们自愧弗如。12年来,他一直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并尽可能地替父亲治病。他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想尽了一切办法,使生活和学业得以正常延续。
这样的苦难,让人感喟;这样的抗争,令人感动。对于洪战辉来说,虽然他不希望遭遇苦难,虽然战胜苦难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他勇敢地面对了苦难,并在战胜苦难中成长成熟起来。这样的经历,将是他今后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
洪战辉的命运,引起人们的怜惜。洪战辉的大爱,让人们充满敬意。同样触动人们心弦的,还有他勇对苦难的意志和战胜苦难的毅力。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意志和毅力是最可宝贵的素质。因为,生而在世,我们不可能总处在顺境中,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能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丧气,勇于面对,攻克难关,甚至愈挫愈奋,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这种素质。
洪战辉的经历让我们一些人感到汗颜:是我们生来就缺少他的这种素质,还是因为安逸的环境和条件使这种素质逐渐退化?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了一点点的困难,一点点的挫折,许多人就会埋怨,就会叫嚷,很少想到要去勇敢面对并战胜它。而在改革和建设各项任务面前,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人们多一些这样的意志和毅力,困难是不是要比当初预想的小一些,工作是不是会开展得更顺利一些,步子是不是会迈得更快一些?
洪战辉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鉴见自己的缺失。有网友因此说,他为社会所做的道德和精神贡献,胜于百万、千万的捐款。但我们回馈给洪战辉的呢?在获知了洪战辉的故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施以援手。但洪战辉艰难跋涉的这12年,他以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许多不属于他的责任的12年,却映照出社会救助机制的缺失。洪战辉终究是幸运的,12年后终于为社会知晓,但还有那些人们无从知晓的有此类似遭遇的人呢?尽可能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在与生活顽强抗争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解读洪战辉的“三大另类”
润无声
为洪战辉事迹而感动,已让我记不清是在上周的什么时间和什么网站上,看到一位大学生带着妹妹艰难求学的新闻,我以时评人那种特有的敏感,觉得它有嚼头,我不写肯定有人写。可这种感觉只是一掠而过,甚至只是看了一下标题,连内容都没有细看,就去找新近落马的贪官和动辄耍大牌的演艺大腕。事后想来,当时考虑到这样的新闻不时有一些,如背着病重的母亲上学校等,并不会有什么轰动效应。真的没想到,洪战辉,这样一名80后出生的其貌不扬的大学生能让全中国十几亿人为他而感动。
这两天,我已经不止一次看“洪战辉带妹求学记”的报道,越读越觉得他的形象非常突出,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第一大另类是他顽强的生存能力。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学生都有经商理念。大学生们利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节假日走街串巷当家教,有的能挣回生活费。而洪战辉的经商与他们根本不同,他从初中就开始打工,高中开始经商,不仅供养自己读书,还要保证捡来的小妹妹能顺利上学。洪战辉上高中时,在校园里利用课余时间卖起了圆珠笔、书籍、英语磁带,用微薄的收入来负担整个家庭生活。有一次,有位老师对他小小年纪一心赚钱的行为非常恼火,将他毫不留情地赶出教室:“你家庭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让父母去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在高中校园靠做文具小生意救济家用,谁能理解这样的经商?这样的生存理念?
第二大另类是他婉言谢绝了捐助。令公众意想不到的是,洪战辉在向关心他与妹妹的人表示感谢的同时,明确提出他可以养活自己和妹妹,不需要社会捐款。洪战辉在写给读者的信中说:“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而洪战辉还在资助着别人。这样的拒绝是一种美德,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质,一种坚毅。一位网友说:“同是80年代出生,你让我觉得自己好渺小!”
第三大另类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坚强。妈妈伤了,妹妹死了,弟弟懵了,父亲疯了。面对这样一个残缺的家庭氛围,12岁的洪战辉用他那特有的“奥斯特洛夫式”的坚强,承载起家庭的重担。在高中读书时,洪战辉为了生计,整日到校园中销售书籍,被学校门口的一书店老板所嫉恨,就把洪战辉打了一顿,就是在那次毒打中,洪战辉的一只眼睛落下了眼疾,几乎看不到东西。怀着不屈的信念,经过不懈的拼搏,洪战辉以收费最低廉为选择标准,最终考取湖南怀化学院。而时下有的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动辄要死要活,与洪战辉相比,真该汗颜!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感谢社会这个大课堂培养和锻造了洪战辉这样的好青年,我们生存并悲喜着的这个社会因此而感到荣耀,还是感到耻辱?正像洪战辉所说,不是他感动中国,而应该是所有人被自己感动,因为所有人都心存责任。洪战辉的出现绝不是社会的荣耀,我们需要这样的另类,然而,我们却更愿意看到一个健全救助体制,带给需要救助的人们永久的、真正家的温暖,不应该让一个自己都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大学生扛着残缺与苦难。洪战辉的事迹因爱而美好,为这样的爱,为这样的美好,我们不应该只有感动。
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旭莲
焦点访谈12月13日报道了湖南怀化学院大学生洪战辉的事迹,他的经历的确感动了许多人。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一副稚嫩的肩膀,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他却已经挑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了,他一直坚持着。那么,面对洪战辉,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该珍惜人间真情。洪战辉从13岁起,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抚养毫无血缘的妹妹10个年头,他们兄妹间的那份亲情,不能不让人感动。然而,现实生活中,不愿意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的父母大有人在,面对生活困境,他们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不愿意对父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也大有人在,他们为了追求自己小家的所谓“幸福”,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都不愿意对父母尽孝心,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有的甚至让父母衣食无着落,流落街头,父母不得不与子女对簿公堂。对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做什么了。面对洪战辉,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人间真情,为所有该付出真情的人付出真情。
面对洪战辉,我们应当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家庭困境,洪战辉这名年仅 12岁的少年没有被吓倒,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砥砺了乐观坚强的性格,他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心得体会范例(合集五篇)
本文2025-01-08 01:01:06发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69998.html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