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心得体会

栏目: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发布:2025-01-08浏览:1收藏

学习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决定心得体会

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洽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这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

件。《决定》基于对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客观分析,也体

现了对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敏锐判断。中国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具有中国特色,也带有明显的全球性。应该将中国的国

家治理现代化置于全球化这个宏观历史背景下进行理解。

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得协调国家与国内社会、国际社会的关

系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面对各种新老问题,已经成型的国家权力使用模式,运用驾轻就熟的政策手段都失去了原来的效

力,甚至陷入危机。如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成为各

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因此,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沿着对内和对外双轨进行的。

我们要从协调国家与国内社会、国际社会双重关系的角度出发,来

思考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发展的方向以及着力的重点。在许多情况下,只有通过改进国际乃至全球治理,才能将国内与国际

两种治理资源有效地调动和整合起来,并为国内治理问题的解决创

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凸显了国家变革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家的作用从两个方面凸显出来:一是国

家在公共问题解决中的不可缺性。尽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具有跨

国特征的主体,比如资本、各类跨国组织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

是要有效地解决全球化产生的诸多新的公共问题,依然不能离开主

权国家,因为国家代表的公共权力往往是各种裁决、决定的合法性

确认者、最后执行者,也是领土范围内大部分没有跨国流动能力人

口的保障者,还是大型跨国资本遇到市场无法解决问题时的求助对

象。因此,我们看到,各国政府在减少管制、下放权力、给资本更

大的自由、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的同时,也在承担起更

多新的职能,各国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国家在全球交往中的整体性更加突出。国家在复杂而多样的全球交往关系中,主体意识随着与其他主体交往的扩大和深化得

以确立和加强。对多样化主体的了解,开阔了各个国家的视野,增

加了比较的参照系,有助于各个国家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在全球化进

程中的地位和能力。而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交往,各个国家也会主

动或者被迫地将本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本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关系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相应地协调国内关系,推动

内部整合。这种整合主要表现为各国都更加重视协调国家与社会关

系,平衡国内不同区域、不同利益间关系以及建设整体性政府等工

作,以将内部关系理顺、矛盾减少,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提高整

个国家在全球体系中的行动能力。

国家的功能也随着其全球化水平的提升不断调整和充实,努力

调整其对内和对外的功能。对内,面对更加多元化的国内社会,国

家的秩序维护功能和基本保障功能都在强化。国家基本保障功能的强化是国家面对资本跨国流动的本能性反应。因为相对于资本的流

动而言,国家政权以及国内大部分民众都是领土性的,国家要获得

合法性,必然为国内大部分民众提供基本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同

时,国内民众由于对外部世界了解的加深,会对国家提出更高的要

求。而各个国家为了留住和吸引资本,也会加强公共品和公共服

务,将宜居环境建设与投资环境改善结合在一起,以提髙本国的投

资吸引力。

对外,面向国际社会,国家功能向构建竞争优势和倡导本国价

值拓展。在外部,国家权力的运用面临着其他国际主体的全方位竞

争,国际因素在国家合法性构建中的影响更加明显。这使得国家更

加重视国际竞争功能的发挥,以全面动员竞争资源。许多国家不再

简单地依靠自然禀赋,而是根据自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以及自

己的条件,进行战略性选择,积极构建竞争优势,来改变本国在国

际分工中的地位,把握科技创新带来的新的增长机会。采取这种战

略性行动的国家被称为“竞争性国家”,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有目的地“创造、重构或者加强自己的领土、人口、社会环境、制

度以及经济组织的竞争优势”。

在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国家的竞争功能也突破了经济和科技

领域,向社会文化领域以及制度体系层次拓展,使国家的功能又增

加了价值倡导的维度。之所以如此,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在国际

社会中,美国以及西方所代表的制度、价值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

疑,加快了国际社会中价值理念的多元化;二是各国对于国际制

度、国际规则的建设,国家间关系的调整等都有自己的设想,希望

将自己的理念、利益等投射其中,以更好地实现本国利益与国际社

会发展的结合。各国政府都主动在国际社会中扩大本国制度、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增强自己国际行为的可接受性,争取国际话

语权。

全球化对国家治理的改进提出了要求

尽管国家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进程中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但是

国家只是更加复杂的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中的主体之一。面对国内

外多元而相互联系的关系,复杂多样甚至跨越国界的问题,单单依

靠国家掌握的资源是无法协调和解决的,必须将已经多元化的国

内、国际主体有效地动员起来,突破国家为中心的单一模式,形成多元参与的解决问题新模式。强调多元合作的治理理念由此发展起

来,逐渐成为各国调整国家职能,实现国家变革的方向。如果说

系列现代制度的建立是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的话,那么在全球化背

景下国家从统治向治理的转变则可以视为第二次现代化。

治理作为一种理念被不同领域所接收,虽然各自表述的方式和

强调的重点不同,但是在对治理的基本认识上是一致的,即治理是

多主体参与的、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国家职能向治理方向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整个国家的体制结构、机构设置、人

员能力等,必然会遇到诸多的新挑战。而如何处理国内治理与国际

或全球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无疑是其中最新的一种。这种挑战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是国家行动的自主性有了更复杂的约束条件。国内治理与国

际或全球治理的互动导致了国内问题的国际化,国际问题的国内

化,大大增强了问题的复杂性,这使得国家难以单独作出决定,或

者只依靠强制性手段来加以应对解决,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达成更广泛的共识,获得更大的支持。这使得国家要不断丰富治

理方式和手段,提高平衡利益和协调关系的能力。

二是国家合法性来源的国际化。由于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范围

扩大,程度加深,国际社会的承认也成为国家合法性的来源。这不

仅体现在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行为被接受程度,也反映在国内社会对

本国政府国际形象的关切。显然,一个国际形象差的国家,也会受

到国内民众的批评甚至反对。而一个国家对于国际事务的过度介

入,超过了本国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社会公众的期待,也同样会削弱

国内民众的支持。

三是治理资源的整合。治理重要性的凸显,是为了应对全球化

条件下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但是治理资源是分散在多个主体中

间的,这就会涉及资源的整合问题。虽然在国内治理中,国家依然

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但是由于复杂问题中责任分担难以明

确,各主体之间信任不足等原因,真正的有效治理达成需要更多的配套制度。而在国际或者全球层面上,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更是远

远没有建立,现有的国际组织和机制的权威性不足,各主体之间在责任分配上的巨大分歧等,都直接限制着相关问题治理的效果。

增强中国国家治理变革的全球向度

从广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

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转变

政府职能,培育社会的发展等新举措,国家与国内社会的关系进行着

重塑;而通过对外开放,加入WTO,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国家与国际

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两个关系的转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也使中国的国家改革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治理的方向,并

随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改变,逐渐形成了国内治理改革与国际乃至全

球治理改革紧密联系、互动复杂的局面。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

位的伟大历史转折,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

命运联系起来。因此要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

全会提出要“以开放促改革”这个重要命题,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

制的过程中,将全球化带来的变化转变为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动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心得体会

学习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心得体会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