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旗渠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红旗渠的心得体会
学习木桥溪村党总支带领人民八年决战水困事迹的体会
2016年5月10日,县委发出了向木桥溪村党总支学习的决定以后,县残联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认真学习了《县委关于向木桥溪村党总支学习的决定》(长发【2016】8号)文件,详细了解了人称“空中红旗渠”、高家堰镇木桥溪村党支部带领人民,穿越2个大峡谷,飞跨10余座山头,建成长达40多公里的宜昌最难引水工程—石城安全饮水工程,8年决战水困的事迹。发人深思,本人深受教育。
介绍石城安全饮水工程,还得从木桥溪村的自然条件说起,木桥溪村由原来的石城、建坪及木桥溪三个小村合并而成,其中,原来的石城、建坪都缺水,这条“空中红旗渠”就是通往这两个耸立在高山之上的村庄。石城、建坪,自古都是极度贫水地区。虽然山下水环绕,山上却雨停水断,村民们一直艰难地生活在,“滴水贵如油”的尴尬之中。
水成为困扰石城、建坪百姓的难解魔咒。要解决石城、建坪饮水,就得找到可靠水源。从2011年开始,一根绳、一把刀、一件雨衣成为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必备行头。哪里有沟哪里进,哪里有洞哪里钻,哪里有山哪里爬。3年多时间,北至点军白云山,西到贺家坪的200多平方公里国土上,山山岭岭,大小洞穴,峭壁悬崖,纵横沟壑都留下了他门的找水足迹。在历经两届村委会,两名村主要干部受伤骨折、8人次历险后,最终在贺家坪镇七里坪与龙王冲村交界的王洪井找到了充足的水源,为改水、建水奠定了源头基础。
石城,海拔达800多米,与水源地之间是井阳沟大峡谷,与建坪农户又隔着窑湾峡谷,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专家们确立的最初施工方案为:骡马运料,无人机架线。即在峡谷内4个错位山峰上浇筑锚桩,用无人机牵引架设钢索引线,再上架空管,其所需沙石水泥用骡马驮运。需资金120万元。
临近开工发现,由于峡谷太深太窄,加上有超高压电网越空而过,无人机架线成为泡影。不得不动请省市专家进行设计,一位省级专家在实地勘察后称石城饮水工程堪比河南红旗渠,是“空中红旗渠”。谙熟宜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市水利局专家则认为,它是近十年来宜昌最难的饮水工程。要建设此饮水工程,就得用最原始的方法蛮拼:人工架线,人工运料,主体由专业队施工。不过钢索得由细到粗多架两根,一共得4根引线。运料得先车载、后骡驮、再人扛三次转运。在增加大量劳力投入的同时,经费至少得增加30万元。
为把宜昌最难的引水工程建好,木桥溪村多次召开党员会、代表会,完善施工方案,细化各自责任,招标专业施工队,动员组织劳力开工上马。
石城安全饮水工程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协调。由于管线要跨越两镇四村,涉及近40个农户的山林土地。老实说,经历过318国道改线、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的部分村民,不是很好商量。要么价码天高,要么横竖不让通过。针对这种情况,协调小组不怕低架子,不怕丢面子,自己掏钱带着礼品上门说好话,求让道,行方便。每到一家,对象户干什么,他们都主动帮忙干什么。在帮忙中拉近距离,帮忙中打开话匣,帮忙中动情求人。一位外村村民在协调员帮忙干活的第三天,终于松口让管线通过。对“油盐不进”、横竖不许的村民,协调员则从外围入手,通过亲戚朋友做工作,绕着弯儿想苦法,千方百计使管线通过。
2015年腊月廿九,全长达40050米的石城安全饮水工程终于全线贯通供水。本不富裕的81岁村民吴文高,特意要孙子买了1000多元的鞭炮,亲自挑杆燃放起来。村民们编出顺口溜庆祝:“捧口甘甜自来水,感谢我们好领队。一口甘甜自来水,不知盼了多少辈。而今梦想变现实,多亏咱的村委会。”
学习了木桥溪村两委班子带领木桥溪村人民,修建全长40余公里,管道悬空408米,穿越两大峡谷,串联10余座山头,动用劳力近4000个,总投资达150万元,历时4年谋划3年准备和一整年施工后终于顺利建成,开始润泽一方乡民的动人事迹。领会到“空中红旗渠”的丰富内涵,他们依靠基层党组织、依靠木桥溪村人民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他们这种“吃大苦,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小干部,大担当”的责任意识,“吃大苦,创奇迹”的拼搏精神,“人心齐,泰山移”的集体意志折服了我们。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要把学习和弘扬木桥溪村党总支这种红旗渠精神同当前“两学一做”活动结合起来,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当合格党员。
空中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空中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远去,而是会历久弥新,光彩照人,永驻人民心中。站在新常态新阶段学习空中红旗渠的事迹,想一想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弘扬空中红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把长阳建设成和谐、美丽、富裕的都市后花园作出贡献。
第二篇: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苏建鹏
金秋十月,我披着晨霞,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九三学社市委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首先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接着我们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历史上的林县极度缺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下定决心“宁可苦干、绝不苦熬”誓要劈开挡住漳河水的太行山。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历时10年,他们打地铺、睡悬崖,自带工具、自烧石灰、自造炸药,256人重伤致残,189名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堪称奇迹的红旗渠终于在林县人民愚公移山的韧劲下,修建成功,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这一浩大举世的工程(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学习参观红旗渠,我的心灵接受了红旗渠精神的洗礼,让我有许多思考和启迪,使我净化心灵,我的思想被林县人的坚持和坚毅彻底感染了。如今走进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深刻领悟了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红旗渠的精神使我深深的被震撼被感动,红旗渠的修建,迄今发挥效用造福于人类四十余年,这一工程的伟大享用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当年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相当落后的情形下,能够提出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伟大设想,体现了我们党心系群众百姓千家万户。以杨贵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为彻底改变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干旱缺水的生存状况,带领林县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和胆识,不屈不挠与天斗与地斗,历尽艰辛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十几年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光辉典范。红旗渠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事业的感召力,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振兴中华民族宏伟大业不可缺少的凝聚力。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作为一名优秀社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员积极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倾情奉献自己的力量,热情的为党和人民服务,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要保持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在工作中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要强化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要让红旗渠精神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力,为祖国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苏建鹏平定支社社员
第三篇: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树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执行力。2019年X月X日至X日,经县委同意,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我们来到河南省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实地学习,接受现场教育,内心再一次得到洗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有新的作为,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不断去践行和丰富的重要遵循,只有把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一心为民这些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去,我们的庄严承诺才能掷地有声地实现。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地标,也不仅仅是一代人的精神,它更像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史书,一页页记载着那艰苦奋斗,满腔热血,斗志昂扬的岁月。这部史书故事耐人寻味,时刻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也带给我们一些困惑,九十年代的我们还需要向六十年代的红旗渠儿女学习吗?红旗渠精神是否还要继续传承呢?我想,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红旗渠精神不是一代人的精神,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改革如何变化,思想如何进步,可精神是永恒的,任尔东西南北,任由千锤百炼,它永远象征着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共产主义精神。同时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回过头再看红旗渠这条道路,依然看见的是热血奋进、是众志成城、是砥砺前行;依然坚持的是党的领导、是优秀的干部队伍、是钢铁的作风建设;依然相信的是党的领导方式、是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亘古不变的精神宗旨。
一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先要敢想,只有先把思想放飞,才能让脚步腾飞。我们要有一颗“愚公移山”的心,才能建成一座像罗马一样的城。“引漳入林”这听起来似乎就像天方夜谭,毕竟很多人从不认为,一直以“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林县,有朝一日能够一渠绕群山。然而杨贵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杨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身先士卒带领着林县的干部群众凭着一锤一杆一双手,向大自然发起挑战,十年的艰苦奋战,完成了千年期盼,使得林县人民家不缺水,田不荒旱,粮不绝收。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只吹号角,必须要将战役打响,要走出禁锢思想的牢笼,率先垂范,工作中领好路、带好头,思想上补足钙、注足铁,真正将工作做实做牢,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有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没有固山自守,没有在贫困与荒漠中挣扎,而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山凿石的信心自己去挖渠引水。在杨贵的带领下,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艰苦卓绝的十年里,他们自强不息,建成了举世瞩目的红旗渠,使林县人民摆脱干旱和贫穷,走上了富足的道路。新时代,各个干部群众更是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要难而不惧,直面困难和挑战,迎难而
学习红旗渠的心得体会
本文2025-01-08 00:24:08发表“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62348.html
- 专题20生活与哲学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20生活与哲学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9文化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9文化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8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8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7经济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7经济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