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68(范文)
第一篇:风筝,教案(范文)
篇一:鲁迅《风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读写文中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诉学生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文章思想深刻,学生理解主题,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如歌中所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每次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我们便会想到我们天真烂漫的童年。多么想重走一回童年,只因为风筝带给我们很多快乐,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来了解一段鲁迅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首先,让咱们先来了解了解本文的作者——鲁迅先生。
(二).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三)、进入课文:
请大家带着问题(全班读/抽读/默读)全文。
任务:在读过程中划出段落序号;找出文中生字词;思考课文的中心内容;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下记号。生字教学
shí huáng sâ 什 物 惊 惶 瑟缩 shù 宽 恕
chà líng dīngxián wù bǐ 丫 杈伶仃 嫌 恶可鄙 zhìnûâ duî 掷 虐 杀 堕 yì
苦心孤诣
qiáo cuì mú wú gōngchãng 憔悴模 样 蜈 蚣惩罚 多 音 字
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shí 什物 mï 劳模 什 模 shãn 什么 mú 模样 â凶恶 ě恶心 wù 嫌恶 内容概要(可以先让学生试着概括)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毁掉了弟弟的风筝,二十年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段落划分第一部分(1—2)写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3—4)当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第三部分(5—8)时过境迁,“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第四部分(9—12)我想讨小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我更加悲哀。
(四).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③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时候,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④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五)课文分析 思考: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我”受封建的老幼尊卑的家规思想的影响,认为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文章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整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烘托出我的悲哀 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悲哀)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章内容
二、分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时过境迁,二十年过去了,一切只是往事,所以说是久经逝去。现在,在北京,看见天空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二)第二部分(3—4自然段)
1.找出文中对小兄弟入迷情状的描写的词句,说说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第篇二: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一、唤起情感,激趣导入
1、谈话:童年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经常充满欢声笑语,你觉得童年生活中哪件事最让你快乐,快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吧!(出示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全班抽查、齐读。
2、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3、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做风筝的事情?(第二自然段)
三、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文中的我们在做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把你能够体会到心情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2、谁来说说文中的我们在做风筝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读一读你体会到的心情的句子。
3、出示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1)指名读
2)大家看精心这个词,想一想“精心做着”是怎样做的? 3)同学们,你们曾经在什么时候也精心地去做一样东西呢? 4)谁来有感情地读读“精心”所在的句子 ?指名读 5)请你在文章的空白处“精心”地写好这个词。
4、刚才我们精心地写好了这个词,文中的我们精心地制作着一个蝴蝶样的风筝,看到小伙伴们这么投入地做风筝,老师也被感染了,我也忍不住想做一只风筝,你们想不想做一只风筝呀?我先来做一个好吗?师读:
我想做一个蜜蜂样的风筝,希望它飞得高高的,飞上蓝天,与小鸟欢唱,与白云嬉戏。假如让你做一个风筝,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
生交流:我想做一个()的风筝,希望它()。
5、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你们说到的这些梦想,就是课文中的哪个词?(板书“憧憬”)1)带着你的梦想读这个词,带着你的向往读这个词,带着你的憧憬读这个词?? 2)带着你所有的向往美美地朗读这句话??
6、引读: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但是我们————接读
不是什么都不像吗?怎么又被称作“幸福鸟”呢?(因为在小伙伴们的眼里,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快乐的心情。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心灵的自由与快乐都是最幸福的事情。)
8、指导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集体读(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一份憧憬与甜蜜一起来读这一段。)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好,就让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憧憬,与无限的幸福,一起去放风筝吧!
2、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可以读读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4、看到这些小伙伴们放风筝的高兴劲儿,你的脑海中是否忆起了某一个诗句?引导读背:《村居》
5、你一定放过风筝,当你牵着线奔跑在空旷的广场上,看到那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生交流)
6、文中的那群放风筝的孩子也像我们一样的快乐,你能读读文中最能体现快乐心情的句子吗?(板书:快活)
出示: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你能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读这一句吗?指名读,集体读
7、这么欢乐的场面,老师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还有谁看到了?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究竟是怎样地说呢?
8、想不想去看看那只翩翩飞舞的“幸福鸟“,想不想感受一下放风筝的欢乐的场面?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9、想读这一段吗?请你带着这份伙伴们的快乐和村里人的羡慕一起读这一段。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过度: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风筝不见了,他们的心情也有了变化。轻声读读4——8自然段,想想,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把能够体会到心情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出示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1)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了?板书:大惊失色
2)你从大惊失色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 吃惊得脸都变色了。3)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着急? 板书:千呼万唤 这里的“千”和“万”表示的意思是很多,“呼”和“唤”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喊了很多遍。)4)像“千呼万唤”这样的组成方式的,有很多词语,你能再举个例子吗? 5)是呀,孩子们,你们心爱的风筝不见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3、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风筝,然而却让小伙伴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足以看出他们对风筝的喜爱。你还从哪句话中体会到小伙伴们当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1)请你读这句,读出伤心的心情。
2)还有谁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小伙伴们的心情?指导读句
5、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板书: 希望幸福理想 快乐 童真)
6、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的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生交流)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这些孩子一定可以找到的是——(指板书)希望、幸福、理想、快乐和童真。
四、升华情感
风筝是我童年的憧憬,风筝是我童年的快乐。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心,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 《风筝》教学设计
沙包中心小学 王桂叶
2011.10篇三:风筝教学案例 语文第五册《风筝》教学案例 金凤区第一回民小学 朱东琴
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新、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做一些铺垫;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
(2)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2、读中悟情(学习第三自然段)
(1)风筝做好了,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干什么? ①同学们,你放过风筝吗?你是怎么放风筝的?
②课文中的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来。
③谁来读一下这段话,其他同学也有任务,边听边用三角符号标描写人物动作的词。④多么生动的词语,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动词的正确运用,把放风筝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抓住人物动作具体描写的方法我们要学习。
⑤风筝飞起来了,孩子们的心情怎样?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出示句子)如果你就是那些孩子,你们会喊什么?叫什么?(“幸福鸟”,请你飞得更高些吧!“幸福鸟”,你飞得好高啊!“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吧!)
⑥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那就让我们快乐、幸福地读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都是快活的,其实我们的快乐还不止这些呢!接着读下去,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快乐的心情呢? ①生读第四自然段的1、2句。
师:风筝飞到了云彩上去了,把我们的快乐也牵到云彩上去了!这样激动的心情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看来做风筝、放风筝的确是孩子们童年时最大的快乐。就在孩子们享受着风筝越飞越高带给他们的快乐时,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表示“极快地”意思,是哪个词?(倏地)你还可以换个什么词?(一下子、唰地)
②风筝一下子没了踪影,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快速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出示句子)
什么是大惊失色?(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此时,他们又会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刚才他是在呼唤,但是千呼万唤吗?怎么叫千呼万唤?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就是千呼万唤。
师:多好的两个成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想读读这句话,读出孩子们的心情。
4、学习找风筝
过渡:千呼万唤,却唤不回飞走的风筝,最亲密的伙伴飞走了,你们甘心吗?不!想怎么样?去找风筝!
①请同学们快来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他们有没有把快乐找回来。
师:孩子们找到了吗?他们用心找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师:四处寻找了半个下午,依然没有结果。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表达他们的心情吗?(垂头丧气)做一下垂头丧气的样子 师:同学们不要垂头丧气,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没找啊?
生:有!水磨坊!
师:赶紧去啊,说不定风筝就在那里呢!快,快!
(出示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
②师:后来找到了没有,课文没有写出来。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如果让你们接着写,会怎么写?
学生交流:找到了!找到了!风筝真的就落在这里!我们欢呼起来?? 没有!依然没有风筝的踪影!我们又一次大哭起来!
师小结: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你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一个的快乐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最亲密的朋友!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朋友——风筝!
4、课后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描写心情的词语,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也写几个,比比谁写得最多。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憧憬希望 快活
放风筝快活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第二篇:风筝教案
风筝
授课时间: 课时:2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和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自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学(3分钟)
1.导语: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们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大家分享吗? 2.出示课题: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样也有着快乐的童年,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3、明确本节课目标。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学习生字。
(1)认读“我会认”的生字。
(2)认读我会写的生字,口头组词。(3)抄写下列生字。
精、希、却、依、拼、命、奔、村、抖、丧、磨、坊
3、认读下列词语。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
4、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憧憬 倏地 垂头丧气 千呼万唤 大惊失色
三、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四、展示提升(15分钟)(1)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达标检测。
1、辨字组词。
争()班()黑()坊()
筝()斑()墨()访()
2、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地奔跑()地飞走()地喊叫
轻轻地()甜甜地()悄悄地()
3、多音字组词。
磨{ 丧{ 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放风筝时的高兴和找风筝时的难过。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2分钟)
1、回顾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风筝》这篇课文,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这篇课文。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画好后读读这些词语和句子。
2、“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跑去后,找到“幸福鸟”了吗?心情又是怎样的?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三、小组交流(8分钟)
四、展示提升(15分钟)
1、师: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知识预设:学生可能找出下列句子: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2)我们快活地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3)我们都哭了„„
(4)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2、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放风筝时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3、带着高兴、难过的感情读相关段落。(教师相机引导)
4、“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跑去后,找到“幸福鸟”了吗?心情又是怎样的?(学生想象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五、达标检测(10分钟)
1、小小书法家,比比谁写得最工整
jīng xīn xī wàng yī rán chuí tïu sàng qì pīn mìng()()()()()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Bēn()mï()fáng()奔 磨 坊
bân()mî()fāng()
3、我能填
()的风筝()地奔跑()地飞走()的木轮()地转着()地做着
4、下面是描写心情的词语。你能填写完整吗?
()惊()色()瞪()呆()惊()跳()花()放()飞()舞()战()惊()冒()丈()头()气()喜()狂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事情发展顺序
充满憧憬 满怀希望
自由自在 拼命奔跑
垂头丧气 千呼万唤
高兴
快活
难过
《风筝》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知识链接
1、在中国,风筝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
2、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也在潍坊。
村 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学习提示: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学习生字。
(1)认读“我会认”的生字。
(2)认读我会写的生字,口头组词。(3)抄写下列生字。
精、希、却、依、拼、命、奔、村、抖、丧、磨、坊
3、认读下列词语。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
4、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憧憬 倏地 垂头丧气 千呼万唤 大惊失色
5、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第二课时
6、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画好后读读这些词语和句子。
7、“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跑去后,找到“幸福鸟”了吗?心情又是怎样的?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第三篇:风筝教案
一、导入新课 :
听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简介文常:
★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课文选自《鲁迅全集》
三、正音释义
1.扫除字、义障碍
2.勾画文中的注解(音、义、文常)
四、阅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1、范读:注意文中生字。
2、朗读:思考问题
①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由什么引发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什么故事?
中年
北京
风筝
小时候
家里
不许弟弟放风筝,折断撕毁弟弟的蝴蝶风筝
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你认为该怎样划分,理由是什么? 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2),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第二部分(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第一层(3、4段),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第二层(5、6段),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的懊悔。第三层(7—11段),“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第三部分(12、13段),由景衬情,即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开头。第二课时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思考问题:
1.“我”为什么不让弟弟放风筝并毁坏他苦心制作的风筝?(用原句作答)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2.“我”和弟弟对待风筝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对象
比较点 弟弟 “我”
平时对风筝的态度 张着小嘴、呆看、惊呼、跳跃 笑柄、可鄙
“我”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时 惊惶、失了色瑟缩着 愤怒、折断、掷、踏 结果 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傲然走出
3.第三段对弟弟进行了哪些描写?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形象。4.第四段对“我”进行了哪些描
风筝,68(范文)
本文2025-01-08 00:05:10发表“教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59039.html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