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师德教育案例总结(推荐阅读)

栏目:学校工作总结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第一篇:小学课堂师德教育案例总结

导语: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因此从一开始选择了教师职业,也就意味着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堂师德教育案例总结,欢迎阅读。

小学课堂师德教育案例总结

俗话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原则。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作为一个小学教师,近二十年的教育生命告诉我: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师德师风学习、培训,对老师的师德师风有了更深的理解,总结如下:

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们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某些老师从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以良好的师德擎起教育的蓝天!

【小学课堂师德教育案例总结】相关文章:

1.小学师德教育总结

2.职业教育师德总结

3.教育师德建设总结

4.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师德修养总结

5.小学教育课堂工作个人总结

6.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故事案例

7.最新师德教育个人总结

8.校外教育师德工作总结

第二篇:师德师风教育案例总结

师德师风教育案例总结

六师二附小 戴莉娜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品质。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是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居主导地位。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是师德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

在全社会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人说,教师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那么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乃至肩负着整个社会发展的重任。在学校,学生生活中主要的接触对象就是老师,有时甚至超过了父母,教师的形象常常有意无意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教师自身的行为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为人师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良好的道德素质的直接体现。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不错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大示范性,教师只有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有一种无声的强大教育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伴之以生动透彻的说理,才能产生感染、陶冶学生情感的力量。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人。”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学生常常把教师看作是知识、智慧、理想人格的化身。所以,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具备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言传身教的良好道德品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质在老师身上活生生的体现出来,才会信服、仿效,才会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奉献,它不仅需要满腔热忱、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有时还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

良好的道德素质还表现在对学生爱。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奥秘。虽然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种爱,有时比母爱更高尚、更理智、更无私。这种爱能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乐于接爱教育、主动承担责任。

爱学生、爱事业是每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每一位教师做好工作的心理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个人的狭义的偏爱,这种爱是从社会、学校、家长的重托出发,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教师爱学生,要体现在尊重学生不同的性格、志趣上,不对任何教育对象偏袒、歧视。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不能采用生硬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教师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

二、热爱学生,协调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依据。一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学生入学之后,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减弱,与学校的关系开始加强。在对人际关系上,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就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喜爱或轻视,成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教师的语言行为,认识自己行为的对错好坏,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信息反馈和期待。教师的行为都在不言不语中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期待和评价。而长期相处后学生会把教师的评价和期待转化为自我评价和期待。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无爱的教育犹如离开水的鱼,不能生存。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崇高道德情操,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教师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更乐于主动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好地接受教育;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奋发向上。相反一个学生总是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就会产生”我是差生,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的思想负担,从而破罐破摔,失去前进的信心。所以,真挚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它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达到教育效果的途径。教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学生明白教师所指的正确道理,却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的情况。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真诚地关心学生,学生爱老师,信任老师,师生之间有了感情,学生才会接受教育。我们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学生阳奉阴违,对老师的话置之不理,甚至当面抗拒顶牛。学生不听教师的话,原因很多,但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教师与学生没有感情基础,没有取得情感的沟通。如果教师热爱学生,他教育学生时,学生会认为”老师是为我好“,从而愉快地加以接受。

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影响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展。教师的爱施加到学生身上,这种爱应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主动的爱,内化为个人品质,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这样的爱是持久的、永恒的,它影响每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体验到教师的师德魅力,能从中体会到教师的深厚感情,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就能促使他们乐观向上,奋发进取,培养出自尊、自信、积极豁达的性格和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另外教师的爱也是学生获得积极的肯定性情绪体验的重要来源。当学生按照自己的道德认识来知道自己的行为,教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时,就会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确认这种道德认识的正确,逐渐形成道德信念。反之,如果学生的正确行为没有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者受到不公平的批评,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绪体验,怀疑道德认识的正确性,当然不可能建立道德信念。21世纪是信息与生命大发展的“精神文明世纪”。回顾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这些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我们作为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名人民信赖的人

民教师,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

第三篇:小学2013师德教育总结

龙湖区上头合小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师德教育工作总结

“育人者育心,育心者必自育”。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区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活动。厉行师德规范,强化动力机制,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投身教学教改,尊重关爱学生,遵纪守法,廉洁从教,举止文明,严谨治学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要做了下面工作:

一、进行学习动员。8月下旬,学校组织一堂师德教育专题讲座,诠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的丰富内涵,引领教师努力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教师正确的育人理念,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效率,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组织教师进行对照自查。9月上旬,组织教师进行“怎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的讨论。讨论内容为:学校发展与我、学生成长与我、校园环境与我、家长满意度与我、教师、学生、家长和谐关系与我。组织教师进行对照:是否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论、是否有进行有偿家教、是否有体罚学生行为、是否有搞第二职业的行为。通过讨论、学习,全面理解“人民教师”的内涵,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当一名教师的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加强文化引领,建立事业态度 我们深知,没有文化的学校就没有内涵。如果教师能把教书这个职业上升到是一种事业的话,这个学校就会有生机。因此,对学校的文化引领始终是我们常抓的重要工作,促进教师把职业变成事业。

1、深入开展师德专项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政策法规。在学习方法上我们采取了自学、专题讲座、网上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力求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果。同时结合本校实际,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做学生的表率。

2、加强班子建设。坚持每周四的行政例会制度,各行政领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增强主动性,提高执行力,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认真履行职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建立了一支团结务实、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为学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四、营造教育氛围,强化群体素质。

良好的氛围能够影响人、激励人,我校一贯重视良好氛围的营造,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1、环境氛围。我们在学校宣传橱窗刊 “学校特色”,“教师风采”;在办公室布置师德专栏,让教师对规范的内容深入理解,对师德的要求耳濡目染。在教室内外、走廊布置名人名言,努力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师德教育氛围。

2、文明氛围。大力倡导师生相见互相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小学课堂师德教育案例总结(推荐阅读)

第一篇:小学课堂师德教育案例总结导语: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因此从一开始选择了教师职业,也就意味着时刻严格要求…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