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最终5篇)

栏目:学校管理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第一篇: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社会视角下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创新性的锻炼与提升,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科研活动、竞赛模式等参与度,全面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本文针对社会视角下高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实现现代化、专业化的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词:社会视角;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创新创业理念的提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项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基于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更应该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需要大学生拥有过硬的理论性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一)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实践教学类型

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是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在社会视角的'影响下,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式的综合性教学法:首先是实验,主要对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其二是实训,主要以锻炼与提升学生技能为主,包括信息资料处理、外语交际、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和软件操作、业务处理等专业技能。其三是实习,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从专业、毕业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实现实习目的。最后是毕业论文或设计,这是实践教学中的最后环节,可充分呈现出学生能力、知识、素养等多方面水平程度,也是对实践教学效果的最后总结与评价。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狭义实践教学体系观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枯燥、乏味,对培养人才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将实践教学模式融入到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中,不仅能提升教学水平,还能使学生得到更多方面的锻炼。思想解放、能力培养、技能锻炼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若是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竞赛模式等相融合,会使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更具有宏观特点。实现宏观教学体系,可提高对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处理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

二、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误区分析

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教育工作,在教学中理念与实际操作非常重要,然而这两个层面却成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教学的误区。

(一)理念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高校中经济管理教学理念主要是以理论传授、知识讲授为重点,却忽略能力锻炼、素质培养、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统的灌输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认为只要把该讲的知识都讲一遍就可以,至于学生能否明白与接受,只能看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缺少互动性环节。

(二)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的误区

实际操作中,缺少系统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认为学生只要参与操作就可以,没有对活动内容的考核与评价环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教学设施与设备过于陈旧落后、甚至一些设备已经无法使用,完全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认为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实际操作技能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因此,校外实习也成为了形式。

三、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引导学生实现理性的抽象向理性的具体发展

在实际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多数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方式相结合,然而两者构成比重非常关键,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环节若是占据整个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就会使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减少。而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应加以重视,并合理策划课程安排;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的新型培养方式,使学生理性的抽象学习转变成理性的具体学习,更容易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二)构建完善的实习基地

由于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际操作存在思想上的偏差,使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健全,实习基地准备不完善、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锻炼。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从经费、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实践教学;建设完善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提供较全面的软硬件系统,建立完善的模拟数据系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特点,实现现代化、专业化的实验室,并配套相关的管理制度。

(三)提高教学模式规范性

规范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可以促使教学方式方法的进步,发扬优点,改进缺点。而在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本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教学观念来更好的提高教学环节设置与计划,与时代性、变化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了解。实训环节要加强对现代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培养,促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变化。

(四)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控制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制度和机制作为基础,应当借鉴ISO质量管理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主张通过ISO质量标准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完善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监督和考核、规范实践教学运行、搭建实践教学网上管理平台等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事实上,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高校建构符合自身校情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落实质量评价工程以真正实现实践教学培养之目标。

四、结语

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针对人才培养在理念和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的误区,提出在理念上要辩证地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操作层面要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树林,李姝影,赵发兰.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xx,32(5).

[2]朱清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xx(4).

第二篇: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攻坚时期,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支撑保障作用更加凸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管理创新成为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而拥有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1我国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转型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然而,一方面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是经济管理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原因。

1.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化发展的定位指针,据调查发现,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需要的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经济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而当前该校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为培养适应于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高层管理人才和科研型经济管理人才,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市场的需求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济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实践,以应用性为指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侧重理论,对实践型的课程不够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偏高,教材内容和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却没有机会在实践中应用,课程内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另外,部分高校课程的设置存在课程间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只是将课程进行简单地堆砌,无法使课程形成一个整体,导致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无法对以前学习过的课程做进一步深化理解。

1.3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行的教学中,虽然多种教学方法被采用,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但是,在课堂上对这些方法的运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对经济管理专业的评价大都采用考试成绩,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实践证明,只采用成绩是不适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2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管理人才作为社会科学人才,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在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不断尝试新思想、新方法、新思维并付诸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前提和先导,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先进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深入分析经济管理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组织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经济管理类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教学计划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活动。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对以实务性为主的人才需求量特别大,高校应该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实践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与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高校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要面向多样化需求,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还需要统筹教学资源,使教学管理手段更加系统化、现代化,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氛围,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创新成为师生的共同行动。

2.2课程设置

高校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按照培养企业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开发职业素养课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模块、公共文化课程模块及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形成准员工培养课程体系,在公共文化课程模块中,开设《就业指导》、《准员工教育》;在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中,开设《演讲与口才》、《礼仪》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人文素养课的教学,制定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高校可开设《创新、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等有关创新知识的课程,让学生对创新有着正确的认识,意识到创新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通过介绍掌握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组织相关的创新活动,逐步训练学生基础的创新思维能力,培育他们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意识。

2.3大力发展实践性教学,构建能力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平台

为适应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要与企业实行深度合作,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培养育人的长效机制,双方共同组建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开展有关教材及教辅资料的编写工作,共建人才培养合作开发基地,强调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专业对接产业及职业岗位、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帮助学校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

2.4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学校实际做好师资培训计划,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灵活运用在职培训、脱产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除了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之外,还可邀请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开展专题讲座,介绍经济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为学生提供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必备技能的机会,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5改革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过程创新

教学过程也要融合创新思维的特点,按照“做中教,做中学”的思路,将项目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问题链教学法、课题引入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丰富教学方法,将专业领域的创新、创意理念融入专业教育当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探索分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教育教学方式,构建起一个理论与实践、隐性与显性、情景与实战相交融的教育生态圈,不断提升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和教材,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组织教学,想学生之所想,创设情境,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来展开教学,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教学,让教学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3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经济管理人才的价值,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为此,高校要依托学科特色,根据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等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魏文静.创新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5).[2]刘辉.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宝鸡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

第三篇: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论证文化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并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文化视角提出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明确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原则;以精神层文化建设为核心,凝练实践创新文化精髓;以制度层文化建设为保障,构建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沃土;以物质层文化建设为载体,改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硬环境基础

关键词:文化;农林经济管理;实践创新、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1-0046-04

DOI: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5.01.013

实践创新人才是指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校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和任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作为农林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学科,承担着为国家、社会输送大量既懂农业、林业,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实践性创新人才的责任[1]。尤其随着农业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改革瓶颈逐渐凸显,对富有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因此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应该加强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大学一直是社会文化的领路者,承担着文化建设、传承、育人的使命。没有明确统一的文化,就设有大学蓬勃发展的未来,所以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基础[2]。因此,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基于文化视角,唯有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1 文化、实践创新能力内涵与内在关系1.1 文化的内涵文化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典章、制度等对人进行感化、改造、塑造的过程和结果,是以价值观系统为核心的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3]。广义上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层文化是文化构成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高校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校园价值观、校园精神、校园风貌等意识形态的综合。制度层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和载体,包括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制度、考核制度、招生制度等。物质层文化是南高校全体师生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包括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成果以及学校建筑等。1.1.1 实践创新人才内涵实践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有关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解目前有两个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另一种认为实践能力按照发展历程可分为基础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实践创新能力属于实践能力范畴,是实践能力达到高级阶段的集中表现[4]1.1.2 文化与实践创新能力内在关系

①文化是大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在激励。文化能使人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倡导实践创新文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寻求和了解自身学习、生活的意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逐渐萌发实践创新行为动机、因此要提升大学生投身实践创新行为的热情,必须构建以实践创新为价值观的校园文化。

②文化是引导大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灯塔、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中的愿景、价值观、精神等是每个人奋斗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能够让组织中的每个人感受到工作和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育对象会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得自身目标与,学校或学院目标相一致.因此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③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良性循环。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在高校内部起作用,也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高校文化的社会辐射效应越强,企业知名度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社会、企业对高校的扶持力度也就越大,外部氛围越好越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开展实践创新活动。而实践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校同实践创新文化,因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校园文化与时俱进的保证。大学文化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校园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也就是说文化也要创新[5]。那么如果校园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强,则说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实践创新意识,愿意接收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能够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思索、奋进,也必然带动校园文化的不断更新和进步。2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2.1 实践创新意识较弱,主动参与性不足

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注重人的主动性、主体性,只有自身具有主动创新意识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创新性成果。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是因为没有考虑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对大学人才培养满意度降低;二是长期以来国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遏制了学牛创新性思想的发挥;三是实践环节缺位,导致学牛适应力下降,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加上长期应试教育影响而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明显的依附心理和盲从意识,使得大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所剩无几,即使有学生有一些独特的想法,也常常因不自信或太多顺虑而采取沉默不语的处理方式。为比人们呼唤以人为小的文化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出现,并借此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2.2 实践教学学时少,质量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诉求目前,实践教学基本上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实验课几乎一都是理沦课的一部分,结合理论内容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演示,由于对实验结果要求的一致性,导致学牛操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的束缚,并没有完全起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实习学时数较少,经常意犹术尽时实习活动就已结束。此外由于外出实习工作量大,且学生安全难以保证,鉴于此池校的教学组织部门和实习教师都不是很乐于组织校外实践教学,导致部分实习有走马观花之嫌,课程实习质量大打折扣。毕业实习几乎都南学生自己外出寻找接收单位,由于大学生实习时间短以及部分企业工作内容不愿外露等原因,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会拒绝大学生实习,因此出现部分同学托关系找实习数据而不亲身实习的现象,实习质量难以保证。2.3制度与文化脱节,实践创新文化没有落地生根

制度与文化是互动耦合关系,文化必须借助制度来彰显,也就是说文化制度化是践行校园文化的关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农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出台的各项制度,并没有完全体现实践创新文化精神。

首先,考核制度无法真实地考察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灵活性高、答案不唯一等特点,不适合采用标准答案试卷方式进行考核。但是目前考试依然采用应试考试试题,每套试题都有标准答案和详细给分点,使得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只能死记硬背。其次教学管理制度也没有充分体现实践创新文化。一是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依然是基于专业知识传授为导向,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中理论学时较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过大,实践教学比例过小,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培养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二是教材管理不够严格,部分教师依然沿用部分内容陈』日教材,没有跟上国内外农林经济管理的新发展;三是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启发式教学,学生学习知识的被动性强,主动性弱。2 4校园硬环境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创新活动需求,实践创新文化载体建设不到位校园硬环境是学校为了培养人才而建设的宿舍、教室、实验室、实践或创新基地、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很多实践创新活动或者实践创新项目的实施都需要良好的网络平台以便学生快速、自由地查阅资料,都需要实验室或者研究室供大家讨论、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都需要实践或创新基地给予扶持和帮助。但是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由于大部分都设置在农林院校,长期以来经费的紧张导致物质建设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宿舍条件差,网速慢;研究室数量少且面积小;实践创新基地寥寥无几,网络平台建设跟进速度也较慢,学生对此颇有微词。3 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科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源于对实践创新文化重视不够,没有以文化为核心开展相关工作,因此本文从文化视角探寻农林经济管理类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与对策。3.1 明确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原则3.1.1 文化引领、注重价值塑造原则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活动之前,必须文化先行。根据文化的构成要素来看,校园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所形成的大学精神、理念、校风、校训等。因此要培养实践创新性人才,无论学校层面还是学院层面都应该从上到小熟悉、接受并自发宣传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活力、奋进的校园氛围。为此学校要善于借助一切媒体宣传校园文化,尤其是对实践创新先进个人和先进团体进行大量报道;此外学院要组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围绕实践创新校园文化开展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会,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在讨论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寻求实践创新机会。3.1.2 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原则以人为本是尊重人、重视人,以人为先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的趋势。作为引领未来教育的价值取向,农林院校应切实做到把教育对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个性禀赋、充分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潜能,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3.1.3顸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统一原则目前实践创新文化建设面临很多难题,亟需顶层设计来推动,同时改革需要教育对象和工作人员的参与,因此还要注重基层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贯彻文化精神和制度建设力度,逐渐形成从上至下层层落实,从下至上层层推动的良好局面。3.2 以精神层文化建设为核心,凝练实践创新文化精髓目前农林院校优良的实践创新氛围远未形成,而精神层文化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首先要在校园文化中确定创新、实践、自由等元素。实践创新需要宽松自由灵活的环境,故自由的文化也应在校园引起重视;其次学校发展和科研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服务于社会改革,保持学校发展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先进性;三是校园或学院文化建没要有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必须结合学校、学院和专业特色,打造出具有个性的创新文化。3.3 以制度层文化建设为保障,构建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并应保证学牛每学期都有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总学时数也应该有所减少,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便于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寻求实践活动;其次教材选用制度应该进一步规范,保证每门课教材定期进行更新,避免出现常年采用一本教材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制度,定期选派教师到对口企业或机构从事相关实践工作,或者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设校企项目合作平台,以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四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五是出台实践创新激励制度,具体包括成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办公室,负责实践创新活动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培训和相关指导工作;每年一次校级和院级实践创新项目成果展示与物质奖励,并为有发展潜质的项目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扶持;进一步增加创新项目立项数量,提高大学生参与积极性。3.4 以物质层文化建设为载体,改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硬环境基础一是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少且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大学生实践要求,为此学校和学院领导应提高实践基地建设重要性认识,加快实践基地数量和质量建设,二是加快信息校同建设。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和普及的速度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广大师生进行实践创新最基本的条件,而农林院校长期以来经费进展,信息化建设步伐与同级院校相比有稍许落后,冈此要加快信息校园、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同时时、处处都能进行信息流通。三是增加研究室面积与数量。由于没有研究室,很多实践创新活动无法开展,为此学校应拿出一部分教室或者闲置的空间作为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租借空间,满足大学生实践创新物质要求。参考文献:[1]王平祥.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3):51-03[2]李鹏虎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在依据及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16-19[3]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80[5]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1-16[责任编辑:郑德胜]

第四篇: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最终5篇)

第一篇: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