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点20 步入近代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栏目:章程规章制度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一、步入近代

(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①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②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l

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农业方面:

①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②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③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3)手工业方面: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①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②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③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l

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富裕农民:

①背景: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贵族将地产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学科&网

②结果: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

①形成: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②政治权利的扩大:富商巨贾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二)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

(2)兴起: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时间

14—16世纪(延续近300年)

实质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方式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意义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但丁

(1)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

(2)国籍:意大利。

(3)代表作:长篇诗作《神曲》。

l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4)地位: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l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

(5)地位: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4.莎士比亚

(1)背景: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学科*网

(2)国籍:英国。

(3)成就: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4)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l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三)探寻新航路

1.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历史因素:

①经济根源:

A.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B.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

②社会根源: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描绘,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③商路因素:

A.亚洲的商品要先汇聚到地中海地区,再转运欧洲各地,中间要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的层层转手,商品到达欧洲后,价格已经涨了8—10倍。

B.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客观条件:

①地圆学说的流行: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有的学者还能大致勾画出地球的自然轮廓。他们断定,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一些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

②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A.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B.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

C.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载重量增加;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2.探寻新航路的活动

航海家

资助国家

时间

航行路线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1488年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年

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1493年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年

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l

哥伦布到达了美洲,但他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3.探寻新航路的意义: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四)早期殖民掠夺

l

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他们用葡萄牙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人的黄金。

l

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西班牙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背景:

①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②英国位于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才能向海外发展。

(2)过程:

①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②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学科.网

l

“三角贸易”: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3.荷、法、英殖民争霸

(1)荷兰:

(1)背景: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殖民争霸概况:进入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

①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②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

③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

④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

⑤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2)法国: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也加入殖民争霸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3)英国与荷兰、法国的争夺

①目的: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②时间:从17世纪下半叶起

③结果: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4.殖民掠夺的影响:

(1)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传统原则:

①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发《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②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议会与王权的对立: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来自苏格兰,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学科&网

2.革命的发生

(1)背景:

①继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②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l

《权利请愿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2)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3)初期成果: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4)克伦威尔的统治:共和国的权力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3.《权利法案》

(1)背景: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查理二世的继任者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是个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2)“光荣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

。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3)《权利法案》颁布:

①时间:1689年。

②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③主要内容:

l

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l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4)其他限制: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5)影响: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二)美国的独立

1.独立战争的序幕

(1)北美概况:

①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

②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③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

④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2)独立战争的序幕:

①导火索: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②开始标志: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

2.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背景:来克星顿的枪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抵抗热情,各地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武装支援波士顿。

(2)第二届大陆会议

①时间:1775年5月。

②参会者: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

③地点:费城。

④主要人物:华盛顿。

⑤主张:武力反抗英军。

⑥成果: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发展: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④主要内容:

A.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B.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⑤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⑥地位:《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⑦局限性: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事实上,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2)萨拉托加大捷

①背景:《独立宣言》发表后,大陆军与英军的战争仍在进行。法国支持美国独立。

②概况:1777年,一支6000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

③地位: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④影响:之后,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欧洲各国也因与英国的矛盾结成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陷入孤立。

(3)独立战争结束

①约克镇战役: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②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4)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1787年美国宪法

①背景:《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学科%网

②制定: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③内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④意义: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旧制度的危机

(1)政治概况: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2)经济概况: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概况:启蒙运动。

①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②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③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法国大革命

(1)背景:

①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②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2)导火索: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强自身的政治权利,并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l

按照原来的方式,三级会议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都只有一票表决权。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强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支持制宪议会。

(3)过程

①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②纲领文件: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③制定宪法: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曲折: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学科*网

⑤建立共和国: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⑥处死国王:国王呼吁外国君主军事干预的信件随即被发现,巴黎民众强烈要求惩办国王。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⑦高潮:

A.外部: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的革命。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

B.内部: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

C.应对: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结果:雅各宾派的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结果罗伯斯庇尔等人也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不久,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

(4)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拿破仑帝国

(1)建立:

①背景: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②政变: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③拿破仑的统治

A.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B.制定《拿破仑法典》。

l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

C.在战场上,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一次次败在拿破仑手下。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他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④建立帝国: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⑤覆灭:

①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

②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③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考向一

文艺复兴的实质

在封建社会内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新的思想文化来冲破教会的桎梏,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来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不是简单地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其产生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前提,是以反对封建教会为重要内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属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所以,恩格斯说:“这个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典例引领】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文艺复兴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

B.文艺复兴没有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文艺复兴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文艺复兴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答案】C

考向二

多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典例引领】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②伴随着殖民扩张与掠夺

③促进了各大洲经济的繁荣与交流

④传播了欧洲的先进文明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考向三

比较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典例引领】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都是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革命最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D

考向四

全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关于拿破仑对外战争,分两个阶段分析。

以1806年为界,此前战争主要是针对反法同盟国家,是为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正义战争。通过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法军所到之处,推翻了一些小邦的封建王朝,废除其农奴制度,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这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806年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战争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战争性质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给欧洲各国人民包括法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拿破仑帝国在各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之下,逐渐走向衰败。学科#网

【典例引领】“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下列有关对拿破仑扩散“1789年瘟疫”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反法联盟的主要国家

B.拿破仑是靠政变夺取政权的C.拿破仑帝国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和领土

D.拿破仑对外战争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对象是欧洲封建主,他们最害怕的应该是资产阶级思想。所以答案选D。

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B.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C.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D.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诗人但丁曾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也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的,而是自为的。”可见文艺复兴

A.肯定封建的门第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D.推动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3.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A.完成环球航行

B.到达印度

C.到达今天的美洲

D.“发现”好望角

4.世界文明是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拜占庭帝国灭亡

D.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5.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和伊斯兰教的创立

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的开辟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6.新航路开辟后,在连续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深重的地区是

A.欧洲

B.亚洲

C.美洲

D.非洲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国王

A.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掌握了征税权

C.权力受到了明显制约

D.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利

8.下图是某部法律文献部分内容的摘录。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点20 步入近代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步入近代(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①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