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栏目:学校管理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XX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及省市劳动教育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具体目标。

用3年时间,统筹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具有息烽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二、工作任务

(三)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釆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各学校根据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加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完善地方及校本课程研修,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劳动特色,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形成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体系。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与通用技术教育课程,加大劳动观念和生活态度的培养,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四)确定劳动教育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初高中(职校)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1.校内劳动。在上好每周至少1节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活动。校内一切劳动任务尽可能归于学生,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竞赛,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2.校外劳动。各中小学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

3.家务劳动。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校每周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明确一定家务实践劳动任务,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五)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一是开展班级学生劳动课展示活动;二是开展校内劳动教育主题汇报评比活动;三是开展县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与最美劳动基地等评选活动。多举措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劳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三、实施机制

各中小学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劳动教育机制,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

(六)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教会孩子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七)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新时代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组织实施好劳动课,有序安排学生的集体劳动。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

(八)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积极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以及学校所属乡(街道)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XX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XX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