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草案)
教育质量是第一要务,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办法,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十项规定》,结合我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一、开学初教学常规
(一)撰写各类计划:
学校方面: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功能室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新教师培养计划(后三者可合一)等。
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教学现状分析、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具体措施、主要活动逐周安排、制订时间等。
教研组方面:
教研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工作目标、研究主题、工作重点、具体措施、逐周活动安排、制订时间等。(以学区为单位)
个人方面:
学科教学计划,主要应包括:学期教学总体目标、全册教材分析、班情学情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逐周安排、制订时间等。
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师必须制订所任学科教学计划和撰写教学总结;担任两门及以上学科的教师可以综合制订教学计划;
班主任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班级工作目标、班级工作重点、班级工作措施、班级活动安排表,制订时间等。
学困生转化计划,主要包括:学困生情况分析,转化目标,转化措施及方法。
个人成长计划,主要包括:个人情况分析、个人成长目标,达成目标措施和方法,个人活动安排(读书、听课、讲课等)。
所有计划一式两份,一份上交,一份在个人成长档案留存,教学计划要在正式开学前报教务处审阅。
计划是一学期工作依据,所有工作要按计划落实,要实事求是,具有可行性,不能计划和工作两张皮,完全脱勾。
(二)做好课程安排
1、按照国家和河北省三级课程设置规定,每学年初,学校要制定三级课程实施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课程表符合规定)。
方案内容为:学校基本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管理和评价、实施保障、学校课程总表、教师任课统计表等。
2、学校要保证各班级、功能教室课表和总课表一致。
(三)出台制度
开学初要根据上级精神和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各类制度。主要包括:教师综合考评制度、班主任考评制度、学生综合考评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校本研修制度、干部教师听、观、议课制度、专任教师培养制度、“四清”(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制度等。
制度是对日常工作的规范要求,日常工作要按制度执行,按制度办事,最后按制度落实奖惩。工作就不出现被动状态。
(四)超周备课
1、开学前要超周备课,利用好各学科教学通案,每个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练掌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在通案基础上,认真搞好二次备课,详细写出教学个案。
2、个案是结合自己实际对通案的修改和补充,绝不能从左边超到右边,一经查出,检查本人按0分对待,并通报批评。
3、教学个案必须由教师本人设计,坚决杜绝不备就上,先上后补,抄袭他人和用现成参考上课。同时要注重实效,减轻负担,不搞形式主义。
4、要积极探索单元整体备课、复式班表格式备课等实际、实用的方式,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开学初如果通案不到位,用备课本备课。
6、要加强教学反思,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反思日记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搞形式化。
二、平时教学常规
(一)按计划进行各项教育活动。
1、教学常规检查。
教学常规检查要两周一次,大规模学校自己检查,教学点归学区校检查。(包括备课、作业、教研、个人笔记等)
备课做到超周,通案不够节数的要附纸或用备课本补齐,按课程表规定节数检查;作业:语文1课至少1次,作文两周1次,数学1节课1次、英语1小节1次,科学、社会1课1次,安全两周1次,美术1周1次。
教研活动要实际开展,中心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学区要每月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学校1周1次校本研修,做好记录,要求做到“四定四有”即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提高。
德育活动:每周进行升国旗仪式,每天按时做好两操,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2、教师个人成长完成:读书笔记、反思日记、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课外辅导记录。以上两周1次。听课笔记1周1次
3、按制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本文2025-01-07 20:06:07发表“学校管理”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4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