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栏目:学校管理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儿童心理学”练习三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1.视觉偏好法:视觉偏好是指婴儿注视具有某一特点目标的时间明显超过注视其他目标的时间的现象。位于婴儿上方的观察者将婴儿注视每一目标的时间记录下来。如果婴儿注视一种形状较长,就可以假定,婴儿喜欢这种形状。

2.知觉整合能力:指能够根据新事物或者陌生对象的感觉特征,确认此前已经知晓的熟悉事务或形式的能力。

3.感知运动图式: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4.“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

二、选择题

1.视觉悬崖是吉布森等人用来研究婴儿发展的经典实验设计。

a视觉

b听觉

c深度知觉

d感觉

2.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是在两岁左右逐渐出现的。

a回忆,再认

b记忆,再现

c再现,再认

d再认,回忆

3.18—24个月时,婴儿能逐渐理解,即便看不到妈妈,妈妈也存在,只是他不知道她在哪里。说明这时婴儿获得了。

a客体永久性

b守恒

c自我中心

d前概念性

4.皮亚杰关于儿童的自我中心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研究。

A黄花与花的实验

b守恒实验

c视觉悬崖实验

d三山实验

5.3-4岁的幼儿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小草被踩了会疼的,布娃娃有一天也会睁开眼睛叫妈妈了。幼儿由己推人,由人推物,世间万物都具有了生命。这一现象说明处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具有的特点。

a自我中心性

b前概念性

c泛灵论

d直觉思维

6.皮亚杰用著名的守恒任务来研究幼儿的。

a自我中心

b直觉思维

c客体永久性

d分类能力

7.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因为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如“奶”代表着“我要喝奶”,因此我们称之为“”。

a简单句

b被动言语

c主动言语

d单词句

8.成人:浩浩,你长得这么胖、这么可爱,你小时候是吃什么长大的?浩浩(4岁):我是吃妈妈的牛奶长大的。浩浩的反应说明了幼儿词汇发展过程中。

a词汇量的变化

b自我中心的特点

c词义的过度扩张

d词义的过度缩小

9.“我们跟狗狗一起玩”,会被幼儿表达为“狗狗玩”;幼儿在亲吻妈妈时会说:“亲亲妈妈”,而当要求妈妈抱她时,她会说:“妈妈抱”。这种句子被称为“”。

a单词句

b电报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10.幼儿在遇到不认识的字,会使用一些猜读策略,如认读半边字的现象,如把“倩”读成“青”,这些都反映了学前儿童书面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现象。

a过度规则化

b自我中心的特点

c词汇的过度扩张

d词汇的过度过度缩小

11.认为人类大脑中天生有一个“语言获得装置”(简称LAD),这个装置就像一个能够学习英语或日语或汉语或其他语言的电脑程式。幼儿听到的语言,经由“语言获得装置”的处理,就会产生一套适用于母语的规则。这是的观点。

a

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班杜拉

d乔姆斯基

12.当儿童说:“要牛奶!”时,妈妈说:“哦,你要喝牛奶了。”这时,妈妈使用的回应方式是a。

a扩充

b重新塑造

c澄清问题

d重复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答:同化就是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当儿童能利用已有图式来解释新的刺激时,他就会用同化的方式来作用于这个物体。(4分)8、9个月的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把它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图式中。(1分)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4分)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

2.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

答:(1)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婴儿主要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外界环境。(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2个月后,婴儿开始不断地重复某些动作,形成一些简单的习惯。

(3)次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4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有意识地重复这些动作。婴儿的动作不仅仅只涉及自己的身体,还涉及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4)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8—12个月):8个月以后,婴儿出现了目标指向性行为,行动的目的性更加明显,他们开始使用已知的方法来应付新的环境。但该阶段还没有新手段的发明与创造。

(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1周岁后,婴儿开始用“尝试错误”的方法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6)心理表征阶段(18个月—2岁):1岁半以后,儿童获得了符号—表征能力,他们能用符号或表象来再现不在眼前的物体和过去的事件。符号—表征能力的出现还使婴儿延迟模仿、象征游戏和语言的发展成为可能。

3.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大作业网考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儿童心理学”练习三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1.视觉偏好法:视觉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