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栏目:学校管理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爱国,既是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也是一种扎扎实实的行动。落实《方案》,必须认真抓好《方案》明确的五项重点任务,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方案》指出: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故事、战“疫”故事、先进典型事迹以及形势与政策要闻等鲜活素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挖掘各学科育人资源,统筹地方和校本课程,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也是各科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学科教学要在有机渗透上作足文章:语文学科要紧紧围绕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深刻挖掘各类文学作品中可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借助文学和艺术的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中可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更是比比皆是,数理化等学科中也不乏典型材料。各科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寻找学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不断丰富德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激发爱国主义真挚情感。爱国主义不是思想政治课的标语口号,更应是一种行动,要让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方案》要求:丰富德育活动内涵,组织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发挥仪式教育作用,注重节庆纪念日教育,发挥团队组织教育功能,激发情感共鸣,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增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西方的两种道德教育传统对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启发:一个是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品格—习惯”教育模式,告诉孩子美德是什么,在实践中怎么做;二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传统,即理性的思辨教育模式,可以先不告诉孩子什么是道德,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理解什么是道德,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二者虽然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既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又要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内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在春风化雨式的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积极运用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文化具有规范人、凝聚人和发展人的强大作用。《方案》指出: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创建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加强网络德育工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爱国,既是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也是一种扎扎实实的行动。落实《方案》,必须认真抓好《方案》明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