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

栏目:学校管理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初步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要站在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认直组织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相关工作,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积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要求

1、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采取措施,全面实施国家规定的小学至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证充足的课时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课时,初中阶段要按照《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要求,从基础性发展素质评价、专门性发展素质考查和综合实践与创新

活动评价三个方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创新活动的综合评估。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学校要保证三年中学生有

270个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按每周3学时单独排课使用,也可采用弹性的形式安排,即将一个学期的学时安排在一个时间段或几个时间段集中使用,社会实践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总的教学时间不少于一周,约为

课时,高中三年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时总数不得少于三周。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社区服务时间以高中三年为单位安排三年不少于

个工作日。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课时与研究性学习可以相结合使用,分配到高一、高二两年四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而保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

23个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

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

学分。

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2、广泛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为目标,结合实际,以师

生创造性地开发活动主题、创造性地展开活动过程、研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教材,来有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课程模式。

校内课程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与双爱好活动相结合,满足学生的特长需求,如乐器乐理、实用美术、摄影、体操、剪纸、绘画、科技制作、工艺制作、科学实验、航模海模车模制作、厨艺、动漫制作等。要通过学生获得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校外课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和组织师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等,聆听音乐会、欣赏高雅艺术等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可组织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激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

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