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规定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规定
为了规范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进一步发挥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研内容要求
1.每学期初,教研员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根据安排组织教研活动,避免随意化。
2.教研活动要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有教案,有主讲人。积极推进教研内容的系统化、系列化,实现课程化。
3.开展课例研讨以及经验介绍活动必须事先请示主管领导,经批准后进行。
二、教研时间要求
4.教研活动一般安排教研日进行,上午8:30--10:30,下午2;00--4:00。
5.教研活动的次数根据学段和学科特点安排,原则上中学文化学科隔周进行一次,小学文化学科每学期安排三轮教研。其他学科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
6.负责多个年级的教研员,教研活动要安排到各个年级和各层次教师。
三、教研管理考核
7.教研活动纳入每月的绩效考核和学期考核。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教研活动的扣除当月聘岗工资。学期末没有完成要求的扣除学期奖励性绩效工资。
第二篇: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讲究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机关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和各级人大、政府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审计质量的高低体现出审计机关和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汉工作能力。随着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ao系统的运用,审计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
势,但不可讳言,目前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审计项目质量不高的原因
1、审计准备工作不充分。一是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太少。尤其是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业务流程、关联交易及其内控制度等未作审前调查;二是忽略了制定审计方案时的前置工作。如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未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性复核,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对重要性水平好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三是审计方案过于简单。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四是、对审计的目的不明确。对审计后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没有十分明晰的思路要求。
2、财会业务知识不熟练。一些审计人员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利用会计手段作弊看不出、拿不准、识不破,必然会使其违法乱纪问题蒙混过关,加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
3、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法律法规不熟悉的表现情形有:一是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及其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待到审计碰到问题后,有的回避疑点,轻易绕过,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
4、审计方法不当。有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运用不当或方法单一,抓不住审计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泛泛而审,虽然下了功夫,费时费力,但顾此失彼,审计查得不深不透。
5、审计责任感不强。一些审计人员审计责任感不强,在审计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淡化自己的职责,只求完成任务,不顾审计质量。
二、提高审计质量的几点对策
1、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准备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周全、详细,分工要明确、合理;审前培训工作要到位,要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做好审计分工文件的收集、管理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一是要广泛地收集审计法规文件,指定专人保管,法规被借阅以后要及时追还,二是要做好法规目录分类、整理工作,以便使用时查找。有了足够的法规依据,就可为审计人员指明方向,直击要害。
3、加强质量控制,打造审计精品。一是要认真把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五道关口”(项目计划关、制定方案关、实施审计关、审计报告关、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关等),努力打造一批层次高、质量好,影响大的审计精品;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责任,增强干部责任心。
4、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呼唤高质量的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提高业务能力,坚持集中教育培训与实践练兵相结合,培养专业领军人才;二是大力提倡审计人员进行自学。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打造专业化团队。三是要对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常抓不懈,增强审计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防止审计人员思想滑坡,道德失缺。
5、健全和完善审计激励与约束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质量奖励制度;要强化审计三级复核,严把审计项目质量关;要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对不顾审计风险,工作草率,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
第三篇:提高区级教研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
提高区级教研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
南京市建邺教师进修学校 唐德海
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和组织者,教研活动的本质是教研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或有效研究的活动过程。多年来,教研员在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通过调研,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学科教研员的不同,活动质量却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教研活动质量较高,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有的则不然。那么,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从哪些环节着手可以有效提高教研质量?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主体、分层要落实。一次区学科教研活动,其主要内容是教材分析。活动完毕,笔者与一位中年教师交谈,这位教师说,我年年参加这样的活动,许多内容我们都知道。教研员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分层,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教研员如何分层,如何发挥我们主体作用?这样的活动没有吸引力。
案例二:如此“合作学习”。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对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上看似热闹,收效甚微。课后与教师交流时,这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说,“你们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提出:教学中要组织学生互动、开展合作学习。本来,我并未准备这样上的,因为你们来听课,所以这样调整”。教研活动收到这种效果,笔者听后愕然。
案例三:影响区教研质量的表现。每年一度教研质量问卷调研,许多教师在肯定了教研员工作后,归纳了影响教研质量的表现:
1、教研活动不分层;
2、教师主体不到位;
3、公开课热闹不适用;
4、参与“校本”无准备;
5、活动手段不先进;
6、准备工作不充分;
7、用昨天的问题代替今天的问题;
8、用自己想象中的问题代替教师的问题;
9、用个别教师的问题代替大家的问题;
10、对教研员工作没有评价标准„„。
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教研员如何发挥好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的作用,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笔者认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教研行动——反思提升”是教研工作的四个重要环节。只有牢牢把握这四个环节,教研活动才能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才能得到学校、教师的欢迎。
一、认真调研,发现真问题,是提高教研质量的前提
任何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研工作更应如此。长期以来,有的教研员习惯了面对几
十、几百位老师讲授教材、课程标准;习惯了在办公室伏案勾画理想的课堂,设计理想的教学;习惯了用自己想象中的问题代替教师的问题„„。然而,往往忽视了调研。教研员要反问自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教师的真实问题?哪些是全局性的问题?哪些是个别教师的问题?哪些是观念方面的问题?哪些是教学技巧、策略上的问题?教师喜欢什么形式的教研活动?哪些数据证明我们的工作有效、高效?等等。
由此可见,发现问题,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是教研活动能有针对性的前提。没有调研,心中无数,开展活动必然盲目、低效。为此,我们要到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从根本上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为了了解教师中的真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下几个方式进
1、问卷调查
设计相关量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可以了解某个时段中教学中的问题或教师希望解决的问题,可以了解教研活动质量。对教研室来说,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全区教研工作状态,从而引领教研员更好地为学校、教师服务。近几年来,我区坚持问卷调研(见附件
1),从实际情况来看,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对教研员来说,可以针对教师在教学存在的真问
题,及时生成教研专题,调整教研行为。遗憾的是,目前,教研员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了解教学实情的不多。
2、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这种形式由于个别交流,简便易行。可以用于问题诊断,容易发现教研中的问题,了解教师需要解决的困惑,因而容易被大家接受。但目前在教研员中确定主题,制定访谈提纲,有目的做,在相当程度上还缺乏。我区教研室定期组织教研员到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教研员带着专题,通过访谈,和教师交流,取得第一手教研信息,为教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视导观察
教学视导是教研员的常规工作,通过教学视导,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好的做法,了解校本教研的成功经验,为教研提供鲜活案例。我区的一些教研员,通过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有效,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情况。发现校本教研典型经验,及时通过教研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
4、成绩分析
教学质量调研,是目前教学质量管理的一种常见的手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数据背后的问题,可以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同样一个班级,为什么不同的教师,其学生的成绩为什么不一样?是教学态度的问题,还是教学观念上的问题,还是教学策略、技巧的问题?等等。我区教研员每次质量调研后,通过成绩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到学校跟踪听课,帮助教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受到学校的欢迎。
二、明确目标,精心设计,是提高教研质量的保证
教研目标不明,设计随意或无准备,是教研活动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想、策划,教研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教研活动前的精心设计,是提高教研质量的保证。无数事实证明,教研活动的低效来源于教研目标的不明确,设计的随意,它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教研活动设计要从教师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出发,不能从教研员假想的问题出发。在教研活动的设计时,我们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教师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指导,哪些指导很有必要,哪些指导可能多余?本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有哪些资源可利用?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手段指导效果最好?等等。
1、教研目标要明确
教研活动要有清晰的教研目标,教研目标要能明确告诉人们,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所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制定的教研目标要符合教师的实际,要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及学习兴趣,作为制定教研目标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增强教研内容的针对性。对于某一次教研活动,目标可以较小而具体,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课例,讨论一个案例,或是解决教师教学中一个困惑的问题,从而实现活动目的。如:新课如何导入?差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校本
课程如何开发?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中小学教学如何衔接?等等。我区教研室为此设计了“教研活动备课本”,要求教研员在设计时填写教研目标、活动主题、参与对象、过程设计、活动要点记录、活动反思等,从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的落实。
2、教研设计要分层
我们知道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也不例外。分层教研可以帮助教师缩小差距,并使每一个教师得到提高和发展。事实证明,教研活动不分层,必然会引起一部分教师的不滿,本文中的案例一就是典型的例子。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现象还很严重。分层教研,虽然使教研员的工作负担增加,但能换来了教研效益的最优化。因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更强,不同层次的教师节约了时间成本,从而使教师对教研员的工作更加认可与支持。
教研员要关注不同层面学校的教师,将参加活动的教师分为若干变化的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需要调整设计。在分层教研设计中,首先要关注针对性,就是教研的内容、要求、方法和手段是针对某个特定层面的教师的;其次是主体性,就是在设计中要更多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供怎样的服务和指导;第三是阶段性,就是根据内容的变化和教师的具体需要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在分层设计中,可按教师的需求分层,可根据年龄分层,可根据学校类型分层,可根据教师专业水平分层等等。有的教研员根据教师从教的时间,按“师适应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进行分层教研,收到较好的效果。
3、参与校本要准备
教研走向校本是教研活动的本质要求。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新型的自下而上,上下相结合的教研运行机制,要求教研员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职责。然而,现实中,一些教研员不重视校本教研,参加校本教研时,没有准备,随意性较大。笔者认为,教研员参与校本教研前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首先,要了解校本教研的有关理论。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发生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真实情境”中,教师学习凭自身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以及相互作用的“对话”、“合作”与“人际互动”等。教师在学校工作实践这样的真实情境中,更能有效地进行认知学习和反思,观念变化、经验积累成为可能。教研员只有明确了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从而明确角色定位而不越俎代庖。其次,要了解学校开展本次校本教研目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那些理论支撑?这样,可以事先收集有关理论素材,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做到有的放矢,为教师服务。第三,外引内联,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在校本教研中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的作用,引导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聚焦问题,形式多样,是提高教研质量的关键
笔者认为,聚焦问题的活动,是教研活动务实的重要表现,是提高教研质量的关键。没有实质内容、不能解决教师中的问题,只能无病呻吟,当然不为教师欢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实效性大的教研方式,必将受到教师的称赞。
教研活动要避免出现下列现象:空洞大道理讲的多,解决具体问题的少;教研活动给出结论多,让教师思辨的少;形式的东西多,具体的办法少。教研活动要贴近课改,贴近教师实际,形式多样,在针对性上下功夫。
1、带着问题,听中研
从目前来看,集体性的教研活动还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带着问题,听中研,就是通过一人讲众人听的形式,开展的教研活动。主讲者可以是专家、名特优教师、教研员,但更要发挥教师的作用。通过讲座、报告、主题发言等形式,可以向教师介绍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策
略、教学方法等等。
针对一些教师教与学不同步的问题,我区有的教研员给大家介绍“建构主义理论”,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加速骨干教师的成长,使骨干教师明确发展方向,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的教研员请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讲自己成长的经历,教师听后反响很大;有的教研员在教研活动前,让教师介绍自己最近学习的一篇有关理论文章,时间短,成本低,效果好;我区各学科教研员请名特优教师开设讲座,上观摩课,事后开展“我向名师学到什么的大讨论”,活动效果非常好。
2、提供案例,看中研
提供案例,看中研,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案例,激发并引导教师在学习、讨论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这样教师能够清晰地明辨一个理念或一种策略。这些形式的特点是能引起教师的兴趣,能让教师更好地联系自己熟悉的教学实际,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经验,使大家都多多受益。
我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开展的“大语文”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到学校,看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组织教师观摩后研讨;我区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形成一种教研模式,通过观摩不同教师提供的相同教学内容的课例,找出共性部分,比较优劣,教师感到可看、可学;针对校本教研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校本教研现场会,让学校介绍成功做法,这样的案例,参加者回去后立即可以效仿。许多教师感慨地说,希望教研员今后多提供这样的案例。
3、沙龙研讨,聊中研
区级教研的过程应是教研员和教师互动交往的过程,交往的双方都是主体,教研员要从教研中的管理者、传授者、控制者、主导者,转变为教研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沙龙研讨,聊中研,就是给教师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研究氛围,不机械照搬理论,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根据关心自己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让不同的观点碰撞,比较,鉴别,让彼此的感受、认识、体验、经验进行对接或重构,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研新局面。这样的教研可以照顾到个体差异,让教师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教师创造性思维。
我区承办省教研室的“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立项课题,在此课题的研究中,主要以“沙龙式”的对话形式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讲真话,研究效率高。
4、聚焦问题,做中研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要重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我们常常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试问,教研员又怎样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的呢?笔者认为,自我发展不仅是教师的义务,而且是教师的权利,每位教师都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要关注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的能动作用。这就向我们提出,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要聚焦问题,让教师在实践中去感知、理解和内化教育理论。
为此,教研员通过收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典型的教学事件,形成专题,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研讨。如:如何设疑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重难点如何处理,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二次备课,如何写反思日记等等,由于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他们是具体研究的操作者,这就使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更加明显。
如何把握中考目标,提高复习课质量,是教师关心的问题。我区英语教研员以此为专题,组织各校备课组开展集体攻关,开展了专题研究。通过复习课课件比赛,教师分专题整合了一批教学资源,教研员通过打包分发,将研究成果以电子讲稿(30
多个,近千页)的形式及时发送给全区英语教师,教师非常欢迎,他们说,这些课件是我们自己做的,适合区情,在研制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了复习课的质量,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效、实用,我们愿意参加。
5、合理组合,分层研
合理组合,分层研,就是教研活动的方式上,把统一的教研活动与分层的教研活动相结合,由单一性的教研活动向多层次、自主性活动方式转变。通过分层教研、专题教研、分片教研等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在分层教研中,无论是研究课、集体备课还是调研检测命题等等方面,要发挥区中心组教师、学科教师的主体作用。既要发挥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的作用,也要发挥条件一般学校教师的主体作用。
我们可以按年龄分层,对于新教师,教研员要把教研的重点放在课程标准、教材的解读上以及如何提高组织教学的水平上;对于中年教师,我们可把教研的重点放在教学的策略、方法手段的运用上;对于骨干教师,我们可以重在教学技巧、教学艺术的研讨上,通过与专家面对面,激发他们奋发向上。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有时,教研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小学科,因人数较少,备课组活动进行,教研员应组织成立“校际备课组”,定期检查、指导,提高备课质量。
学校生源差异,必将引发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变化。因此,教研员要重视并引导校际联合体研究活动,这种教研可以缩小学校差距,促进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互助引领,使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近几年来,南京市教研室组织校际联合体的分层教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6、信息技术,网中研
网络教研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改变了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改变了教师成长环境,创造了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会,促进了教研的知行结合,可以做强做大教研。
博客教研在技术层面上是一种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形式,是一种自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共享的教研机制。使教研能够提供面向全体和个性化的服务,促进教研走向校本和师本;使教研得以连续和跟进,促进教研走向深入和提高;使教研能够获得专家的系统引领和深度跟进,促进教研突破难点和制高点。这里,介绍两个常见的教研平台。课例研讨及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开展网上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和课例研讨,帮助教师探究问题、案例写作、专题学习和自我研修,推广成熟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共享教学经验,开展网络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及教科研平台:侧重课题研究及教研信息发布、成果展示、资料形成等方面,利用网络积累资料、优化研究过程。在教研工具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应事先确定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坚持“开发一个,
关于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规定
本文2025-01-07 18:49:24发表“学校管理”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39016.html
- 专题20生活与哲学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20生活与哲学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9文化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9文化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8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8政治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7经济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7经济生活综合主观题-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五年(2019-2023)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