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33
第一篇: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凤台县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
工作总结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XX镇隶属安徽省凤台县,坐落于淮河之滨,是皖北三大古老集镇之一,史称“浮岗镇”,是凤台县经济、文化中心城镇,淮南市“经济十强镇”之一。全镇农业基础稳固,是安徽省商品粮基地镇之一,形成了优质粮食、粮业加工、畜牧养殖、特色果菜四大产业。是全县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示范区、食品工业强镇、科技工作先进镇、水利工作先进镇、文化先进镇和民政工作先进镇、绿化模范镇,综合实力居全县第5位。
XX镇交通便利,凤利路、淮阜铁路穿境而过,村镇道路实现了“水泥化”、“柏油化”,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辖区水功能、林业资源丰富,政策落实、规划有序,村村通水泥路,农田林网化,村庄错落有致,属于淮北平原上典型的生态农业大镇。
这里生态优美,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由于地处淮水之滨,河流水系较为发达,独特的地理位置更凸显这里的天蓝水碧。镇域内水利枢纽永幸河随省道凤利路东西延伸、生态河流苍沟河纵穿于茫茫田野之间,姬沟湖已被全力打造成为林水相映的生态公园,具有独特的田园风光魅力和生态景观特色,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种类。
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同时,我镇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开始制订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把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好国家生态示范镇作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打造和谐魅力新XX”的奋斗目标,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动员和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环境保护行动中,全力抓好环保设施建设,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紧紧抓住永幸河生态治理、工业园区发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和构建社会保障体系4个重点,积极实施水源保护、烟尘防治、噪声监管、固废处置、生态修复、植被绿化、生态家园、生态休闲、清洁能源、绿色产业十大生态工程,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喜人局面,较好地完成了生态乡镇建设三大领域15项指标任务,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镇上下环保意识大大提高,乡村环境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生态乡镇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初步显现,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生态发展道路。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科学谋划,确定目标
近年来,XX镇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特色资源、一流的投资环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按照“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针对镇域内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环保设施不达标,节能减排指标未到位,生态环境建设相对落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建设天蓝水碧、地绿人和、环境一流的生态乡镇,让广大群众及早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受益,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实际,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把“生态立镇”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镇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打好生态牌,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打造和谐魅力新XX”的宏伟目标,要求全镇各级按照“超前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使全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12年把我镇建成经济发展、人民富裕、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国家级生态乡镇。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组织带动作用,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创建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镇党委、政府深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镇党委、政府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在全镇上下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广泛开展、分级负责的良好氛围。
一是提出创建淮南市生态乡镇的工作目标及主导思想。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依赖全镇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我镇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创建目标,专门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镇长为组长,分管环保的党委委员担任副组长,镇直各部门、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设立了办公室,并成立了督查组、卫生组、农林组和综合资料组4个工作小组,分别由主管部门负责人任组长,镇主要领导包抓,各小组确定了专门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规范要求。召开了全镇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动员大会和定期汇报会,从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抽调9名工作人员充实镇环保办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开展。
二是充分论证,编制规划。由县环保局牵头收集整理了编制规划所需资料,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创建环境规划,经镇人大组织讨论后,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进行讨论修改。由省环保厅、市、县环保局主持在XX召开了《环境规划》评审会,顺利通过了与会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反复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经镇政府、镇人大再次审定后印发予以实施。各行政村、镇直各部门依据《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实施方案》和《环境规划》,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子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统筹兼顾,抓好落实。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制定印发了《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实施方案》,将指标体系中的3大类15项指标,分解下达给相关部门和乡镇,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明确了部门环境保护职责,落实环境保护辖区行政村主任负责制,在全镇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协作、环保监管的创建工作格局。镇政府与各村、各直属部门每年签订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将生态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进行考核。形成了层层分解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创建工作有人主管、有人主抓、有人落实,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宣传造势,营造氛围
生态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为了营造一个“全民参与、全党抓创建”的良好创建氛围,XX镇把生态创建宣传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强劲造势,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XX镇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一是突出节日宣传。自2010年起,我们充分利用春节文化活动、科技之春宣传月、法制宣传日、“6.5”世界环境日等有利时机,组织相关部门上街设点宣传,展示版面,悬挂标语横幅,发送《倡议书》、《环境保护实用手册》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咨询,使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突出媒体宣传。在镇广播站增设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环境保护宣传栏目,播放宣讲环保题材文件、环保警示教育片,报道创建工作动态,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督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三是突出阵地宣传。投资50多万元,在桂顾交界、顾马交界、凤利路XX段入口和乡镇主要交通要道处分别设置环保国策牌,在中心区和乡镇主要街道设置了大型宣传牌,在XX新区爱民路建成环保宣传一条路。镇环保办组织编发《创建工作简报》,交流工作经验,扩大宣传效应。
四是突出活动宣传。开展环保知识培训和“绿色XX——环保知识”答题竞赛、“送环保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等活动,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创建知识,使广大群众对创建活动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群众的环境意识有了普遍提高。结合创建绿色单位活动,在中小学和机关单位开展争当“环保卫士”以及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捡拾垃圾、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杂物等义务劳动,引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和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氛围。
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宣传,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法制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掀起了生态创建工作的热潮。
(四)抓好整治,整洁环境
近年来,XX
镇组织力量,多措并举,形成声势,经常性地大规模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管理力度,成立了组织队伍,配备专职人员,针对乱摆卖、乱停放、乱搭建、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对所有在建待建工地实行全面整治,做到文明施工,规范管理。镇政府每年都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清理整治行动,力求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消除脏乱差现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行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镇容管理和清洁保洁工作,努力提高城镇环境卫生水平,确保镇、村环境整洁,防止“白色污染”,收到较好成效。截止2011年年底,共下发与环境保护、镇容整治有关的文件通知50余份,出台有《XX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XX镇门前三包管理办法》、《XX镇秸秆禁烧与利用实施方案》、《XX镇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的通知》、《XX镇文明创建制度》、《XX镇农药、化肥使用控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度。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有利的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城镇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基础建设,夯实根基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积极申请与自筹项目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现代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座,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生活垃圾中转站2座,大型垃圾填埋场3处,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投入、统一收集,做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95%;在建成区修建村民休闲娱乐场所一座,露天健身场所一座,购置建设设施38套;实施了10个行政村共计81公里的农村路网“村村通”工程;启动绿化、亮化工程,建成区主要街道路灯、绿化带、排水管网齐全;启动对镇域内永幸河、苍沟河、姬沟湖等河流湖泊沿岸绿化工程,使之林水相映、飞鸟成群,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全镇设计共有水冲式厕所100座,其中建成80座,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80%、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全镇共建成沼气池926座,全镇使用清洁能源人口占总人口75%;完成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质达标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为100%。
(六)产业调整,特色发展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作首要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生态资源和在发展促进保护的原则,依托地区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按照淮南市生态乡镇标准,拒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不上有较大效益的污染工业项目,不毁林开垦。树立以工业理念抓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高效的农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XX镇结合实际,以农业产业化为先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础,发展农业经济;以文明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和谐XX、绿色XX”,走出了一条“农业强镇、商贸兴镇、特色树镇”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近年来,XX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开拓绿色农产品市场,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稳固。2010年以来,大力推广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粮食作物,大力发展无公害、标准化产品,形成了40000亩无公害水稻新产品生产基地、30000亩绿色食品生产科技型基地,全镇优质粮更新率达到100%,农产品基本实现绿色化,将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与消费推上新台阶。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经济,一个以面粉加工业为主导的粮食加工业生产基地已具地区影响力。取得较大成功的经济与生态共发展的典型企业有以下几个:
1、XX陈醋厂
XX陈醋厂位于XX集镇上,是成立于建国初期的老厂。生产的XX陈醋是全国三大名醋之一(山西、镇江、XX),1993年,日本大山研究所专程到该厂实地考察,当即决定与该厂合作,共同开发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酿醋工艺,同时将日本大山研究所研制的“兀水”这一高新技术应用到酿醋的生产中,使XX陈醋的保健功能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使该醋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酿醋所具有的特色,同时又在降压、降脂、软化血管等方面都有显著功能。近年来,该醋在国内评比中连获多项奖励(获国家级奖三项、获省级奖五项),大大提高了XX陈醋的知名度。
2、XX镇五彩贡米生产基地
五彩贡米是由黑、红、黄、绿、紫五种香稻米科学配成,原产于黑米渊源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由于XX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又地处于淮水之滨,河流水系较为发达,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绿色及有机食品基地标准,XX镇于2000年引种此香稻米稻种。该米含蛋9.56-11.8%,比普通大米高37%,比国际大米质量标准高3.81%;含脂肪2.37-2.8%,比普通大米高1.3-2.5%,比国内大米质量标准高2.9倍;富含16种氨基酸,总含量11.63%,比普通大米8.71%高25%,维生素B1、B2、比普通大米高4-5倍,故称之贡米、药米、长寿米、世界米中之王等美称。目前经XX镇农科所与该基地科技人员精心培育,相继推出以食用为主的黑籼、糯米、黑粳米糯米和黑香糯米等四个品种。2004年,经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审核,XX镇五彩贡米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3、XX镇童郢波尔山羊养殖基地
XX镇童郢波尔山羊养殖基地建于2003年4月,地处XX镇童郢村,占地总面积220亩,其中:养殖区10亩,办公、生活区2亩,草地绿化6亩,优质牧草基地200余亩,投,160余万元。
目前,建成高标准羊舍8栋1200平方米,饲草饲料房1座600平方米,机井1眼,水塔1座。青贮窖600立方米、药浴池1个、人工授精室一套、配套输电线路1公里,排洪渠1100米,生活、办公用房六间。计划年出栏育肥羊2000只,纯收入达40余万元。目前存栏育肥羊600余只,品种以波尔山羊和本地山羊为主,饲草收贮2000余方,现有铡草机2台、草粉机2台,管理人员3名,兽医师2人
目前,该养殖场根据“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益运行”的总体要求,按照“规模适度、突出养殖,林草一体、夯实基础,科技增效、滚动发展”的思路,走以农养牧、农牧并举、林草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实施“科技兴场”战略,力争在五良(良种、良法、良料、良舍、良医)配套等方面取得突破,争创地区一流的山羊育肥场,为全村、全镇乃至全县的舍饲养羊树立样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2011年XX镇实现GDP21.3亿元,财政收入6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03元。
(七)农民培训,提高素质
一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通过“五•五”普法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会议、森林保护和消防宣传会议、计划生育知识宣传会议,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深入宣传低保、房屋保险、家电下乡、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新农合、新医保等支农惠农政策,增强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并从中受益。利用广播电视、党员电教室、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培训新型农民,以农村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和科学理财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种养殖技能以及建房、绿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二是XX镇创建工作坚持整治与管理并重,治标与治本并举,在巩固创建和整治成果及长效管理上下功夫,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与各村委会、站所负责人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责任单位分工抓”的创建机制,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三是人员保障。镇政府专门抽调有一定工作能力基础又熟悉农村情况的干部负责创建日常工作,各村结合实际安排人员作为各村的垃圾清理保洁人员,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协商讨论重新制定村规民约,有力地保证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推进。
四是资金保障。镇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的筹资和群众的出资出力,保障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能切实落到实处。
五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秸杆综合利用率和农用薄膜回收率不断提高,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
(八)存在问题,今后打算
我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政策、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还有待加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不断巩固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成果,全力开展生态区创建工作,把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提升XX镇发展优势的一张亮丽名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继续推进全镇生态建设工作,力争把我镇建成经济繁荣、科教领先、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高标准国家生态乡镇。
一是不断查缺补漏,提升创建水平。继续把生态立镇作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照省市县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在关键问题上添举措,逐项核查,巩固提高,打造精品,铸造亮点,努力把创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强化工作力度,巩固创建成果。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动员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爱护环境、建设环境、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监管,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各项环境保护目标。深入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积极开展生态示范村、十好生态户等创建活动,全面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三是推动生态文明,延伸创建内涵。健全完善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明确新的定位,确立新的目标,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停步、措施不放松,把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推动我镇生态环境建设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升层次、再创佳绩。
针对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全面统筹、和谐发展的路子,着力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整合项目资金,努力实现集镇主次干道人行道硬化,人行道无缺损、坑洼、碎裂、隆起、溢水现象;排水沟通畅,路面无积水,进一步完善排水、照明、环卫等公用设施。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村卫生设施。
二是加强绿化建设。抓好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单位及家庭庭院绿化,保证树木栽种质量和成活率。
三是继续加强集镇和各村卫生清理工作。要不断深入集镇、村,加强集镇、村的卫生清理工作,使之保洁常态化,充分调动全乡群众的积极性,彻底解决排污、垃圾处理问题。
四是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动员工作。要深入持久地组织全镇干部群众对学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
五是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全镇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镇人民的自觉行动。
通过创建,全镇的生态环境更加优良,植被逐年茂盛,动植物种类也在逐年增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表水质、空气质量更加优良,乡村面貌更加美丽,绿化面积逐年增多。通过创建,农村面貌、村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村庄道路实现全面硬化,生活污水实现了暗沟统一排放,村庄主要路段实现了亮化,各村都有了保洁员,做到按时保洁,及时清运。村民的收入、保障制度逐年完善。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态创建带给他们的实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
优美的生态环境,合理的城镇布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夯实了XX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XX镇要以创建国家生态乡镇为起点,把XX镇建设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居生态舒适、人民生活富裕的生态型乡镇,保护蓝天碧水,造福子孙后代!
第二篇: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XX镇位于XX县中部,辖2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人,辖区面积15.86平方公里。是XX县政府所在地和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1月我镇开始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质符合Ⅲ类标准,城镇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9.8%,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83.8%,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272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6.4%,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2008年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环境破坏事件。经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生态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创建合力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认识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增创新优势,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镇把生态环保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了做好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我镇专门成立了“XX镇创建国家级 1
生态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项目办、农业服务中心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村居书记、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位积极配合和各工作组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对创建工作常抓常议,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落实责任、细化方案。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镇政府与8个村(居)、3家规模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定期召开了阶段性工作反馈会、布署会,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三是强化组织,扎实推进。以《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为依据,制定《XX镇环境保护规划》,报请XX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明确领导职责和基本原则,明确各自分工和实施步骤。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
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共组织3次环保专题影片、5次电视专题讲座、5次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居、企业的墙报、宣传栏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集镇主街道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干部主要是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对工业企业,主要是采取分行业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共组织大小培训班25次,参加人次2200余人。三是开展宣传活动。以一年 2
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镇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共贴标语365张,印发倡议书1万份,发宣传单1.5万份,做环保图片36张。使全镇人民懂得创建生态乡镇,是造福当代,涉及子孙的道理。做到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等方式,人民群众对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满意率达98%。
三、实施环保工程,建设宜居城镇
2009年以来,我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和自筹等方式,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生态创建项目,重点做好以下四大工程。一是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镇新建垃圾池26个,新安装垃圾桶158个,新建垃圾中转站3个,全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机制,建立了一支以县环卫站为主体,各村居广泛参与的生活垃圾清理保洁队伍,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2010年,对镇区内主要河流——渔塘溪2.9公里进行清淤、清理河道垃圾,并在河滨路沿岸制作了温馨的提示牌,促进了人们更加自觉保护渔塘溪的卫生环境。二是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2010年8月,我镇对养殖业进行综合整治,拆除禁养区内全部3家规模养猪场,目前,全镇范围内没有规模养猪场,散养农户均配套建设沼汽池,并将沼液充分利用于养渔、种菜等。2010年10月,结合县城管网改造,在镇区范围内铺设了3.8公里的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将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到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确保了生活污水不直接排放到河水中,目前,全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三是环境美化绿化工程。2010年,对主要街道进行路面改造,铺设沥青路面3公里,美化了路面、降低了交通噪音,铺设农村通户水泥路面800米、居民生活小区水泥路面1000米,美化了居住环境。大力开展 3
绿化工作,通过街道绿化、庭院绿地、单位绿地、公共绿地“四管齐下”,构成以绿色家园广场为中心,新村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两旁绿化为骨干,专用绿地为基础的城镇绿化格局。目前,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272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2.5平方米。四是宜居城镇建设工程。按照“小县大城关”战略,将环境保护与城镇建设有力的结合在一起,努力建设宜居城镇。近年来,聘请专家新规划了绿园新村、绿色家园、明珠御苑、万乘华府、阳光新城等一批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极大的改变了城镇风貌,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理念,同时,不断提高XX、红岗、东门等新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结合南关溪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县级重点项目,又规划建设了明珠御苑、阳光新城等5处和谐宜居的生活小区。
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经济
我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经济,树立知名品牌,促进了全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目前,我镇生态公益林保护面积6163亩,我们从退伍军人、村干部中选聘10名护林员,加强监管力度,每月15号定期召开护林员例会,镇政府与各村签订管护责任书,各村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要求护林员每月至少巡山25天,林业站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纠正。严防乱砍乱伐、野外用火,确保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二是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在全镇范围内严禁使用六六粉、甲胺磷等17个农药品种,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使用量。大力实施生物防治工程,积极保护害虫天敌和推广生物农药。全镇病虫害防治面积2009年已扩大到 87公顷,农药使用度为211.5 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83.2%,4
获得较好的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近年来,我镇在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争创绿色品牌、无公害产品方面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依托三明市耿忠农业有限公司等大型农业企业,做好城区“菜蓝子”工程,建设生态蔬菜基地2000亩;以“南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培植繁育的珍稀树苗木和药用植物达12种,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100多个,提供珍稀苗木300余万株,辐射带动全县各乡镇发展生态农业;三是突出提升生态工业。在发展工业方面,着重将工业企业引导进县生态经济区,按照不同功能区的要求,安排企业入驻。注重把好环境保护关,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督促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2009年以来,我们在县环保部门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对镇区内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6项、循环经济项目3个,并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进行了专项治理,目前,我镇辖区内的企业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四是加快开发生态旅游。我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重要抓手,取得了较好成效。我镇拥有“武夷三绝”之一的玉虚洞、有近千年历史的“惠利夫人庙”等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又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如:位于城西村的“水上渔村”,是一个集生态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山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的好去处。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闽西八大干”之首的“XX肉脯干”,“八闽名石”的XX蓝宝石的热销,促进了我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镇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在以下两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构建生态和谐方面。要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集镇环境生态水平。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继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二是强化措施,健全机制。一方面努力提升XX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活力,完善社会事业,构建生态和谐城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推进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在发展中共建和谐,在发展中构建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同步推进。
总之,我们决心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为新的起点,坚持走“生态立镇、科教兴镇”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朝着经济将更加发达、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XX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镇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二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将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特别是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以来,我镇认真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和要求,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西北部,东与本县镇相连,西与镇交界。全镇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37.5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269亩,辖2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446户5672人。2009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95元。245一级公路跨境而过,交通便利。年平均气温 10.5摄氏度,降雨量600毫米,光照充沛,适宜发展佳地。镇政府所在地距县诚22公里,距245省道1.2公里。镇多种经营各具特色,2009年多经产值达4120万元。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苹果、花椒为主导,药材、干杂果、畜牧养殖等相辅的多种经营产业格局。全镇累计花椒留存380万株,已挂果的有260万株,年产花椒120万斤,年产值1800万元。已建成千亩大红袍花椒示范园4个。全镇发展苹果5000多亩,已挂果3400亩,果实套袋2800万只,年产苹果6800吨,实现总产值2600万元。建成了庞家河市级千亩优质苹果示范园,成立了唐藏镇庞家河“凤唐”苹果专业合作社,“凤唐”商标已获国家注册批准。花椒、苹果已成为全镇群众增收的拳头产品。2009年全镇牛存栏1300头,羊存栏1200只,猪存栏2700头,畜牧产值320万元。森林覆盖率达78%,全部为天然林。林地面地292155亩,地下蕴藏着金、铜、铁等金属和煤、石灰石、大理石、云母、花岗石等非金属矿藏。目前已建成水电站两座,黄金采选企业两个,大理石厂1个。
二、创建工作情况
我镇对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农村环保工作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战略来抓。在工作中,不仅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方案、有检查、有总结,而且努力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责任落实三到位,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一是健全机构,组织到位。201
XX镇创建国家级生态33
本文2025-01-07 15:12:26发表“乡镇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32938.html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