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35--党建促和谐

栏目:乡镇工作总结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第一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

西平古寨,理学之乡

—上模乡再奏和谐曲

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东邻水槎、沙村,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枧头、芦源交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118个自然村,11000余人口。党委下辖15个支部,共有党员317名。上模地处半山区,东南群山起伏,西北丘陵密布,中部成缓坡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古称西平,有屯兵守田,历来文风鼎盛,明朝罗钦顺官至吏部尚书,后辞官归田潜心研学终成一代理学名家。

一、背景

上模是最典型的贫困乡。由于经济薄弱思想落后,各项工作也一直落后。2011年4月乡党委换届后,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各方群众意见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乡情确立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模”的总体目标。一年来,乡党委以深入开展各项“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载体,大造声势,营造正确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凝聚各方力量,为上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励精图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抓党建,固根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就是党的根基建设。根基不牢,地动山摇。2011年4月换届后,乡党委以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建为重点,以“三平台一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强化乡村两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打造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先进性阵地形象,以党建工作的创新,为上模营造求和谐谋发展的大环境。换届一年来,领导班子率先示范,带头争创,制定了争创方案,明确争创目标,并依据我乡实情,研究、制定、开展了“三走三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各村党支部对照标准,联系实际,都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营造了上下联动、乡村联创的良好氛围。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举措与“三走三看”(班子集体走村部看党建,班子成员走村庄看变化,党员干部走农户看民情)活动相结合并落到实处,确保三年内有大变化。

2、抓作风,树形象。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是密切干群关系、朔造公仆形象的关键。干部作风的好坏,可以衡量一级组织的战斗力。首先,坚持把机关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真正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办事,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造一个务实的、合作共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管理,制订一系列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完善了乡村干部目标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乡镇干部联系点,积极开展“为民服务”、“三走三看”等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九〃十”教师节期间,乡党委分别走访困难党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共计79户,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广大干部利用农村群众早、中、晚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本村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班子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对摸排梳理上来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建立台账,定人员、定责任、定解决问题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限时给群众答复。

3、抓经济,促发展。经济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要促进上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上模乡村两级党组织。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措施就越重要,越重要面临的任务就越紧迫、繁重、困难。为此,我乡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中心,通过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建设,增强本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顺利完成我乡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建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党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共奏和谐之曲。一年来,引进园区进园项目3个,完成工业税收700多万元,大力支持了“三力”泰和的建设;乡向上争资立项18个,已完成项目建设18个,累计投资600余万元,较大的完善了上模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乡貌;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就医和养老的压力;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1起,已调解29例,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4、抓创新,构和谐。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乡党委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研究和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为才有作为。为得到社会协同和引导公众参与,一年来,党委开展一系列的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一部分困难群众、党员、老干部、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与社会各界认识接朋友,拉近了与群众特别是一些上访人员的关系,成为了群众的知心朋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自身也从群众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在化解“泰和信访第一大难题”刘娥英越级上访事件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驱车到广东找刘娥英的子女做说服工作,有些同志仅2011年就上门做刘娥英工作20多次,用实例说服他们,用真情感动他们。最终在2012年2月27日签订了停访停诉协议书。在处理油洲村水泥路硬化过程中,由于修路委占用部分耕地,有少数群众不同意。最后村理事会成员提出用自家责任田来补偿修路土地,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停工一年之久的工程,于2011年12月底以高质量的标准圆满完工,油洲村和冠朝文塘理事会将“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乡政府。党委、政府在不断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化,营造了上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启示和体会

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改胜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永葆生机的执政党,在作决策、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问政于民;必须深入群众,了解民意,问需于民;必须深入群众,吸取民智,问计于民。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取民智。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心甘情愿地做群众的小学生,就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复杂问题时能正确处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他们也一定会舍自己的小利益来支持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2、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制。现在的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本乡知名人士都会把能为家乡建设出力当成一项无限光荣的工作。因此党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虚心听取他们对家乡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处理化解问题的建议,利用他们与群众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侧面向群众做工作,这样,言语更贴切、群众更信任、问题更好解决。

3、坚持干部工作面向农村深入一线。基层干部工作既要苦口婆心,讲政策讲法律,又要满腹技能,能传经送宝,在工作中要增进修养,讲究方法,增强韧性,满带激情。化解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中,首先自己要满怀信心和激情,要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认真扎实的工作,问题一定能解决。其次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群众工作强调的是要有耐心,做到和风细雨,群众发牢骚时认真听,群众表诉求时认真记,以最真诚的态度来争取群众的理解。要增强工作韧性,不厌其烦的上门做说服解释工作,在群众困难时尽最大力量提供支持帮助。

4、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安邦之要,是我党、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社会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党的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危害党的事业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要禁止取缔。

第二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

西平古寨,理学之乡

—上模乡再奏和谐曲

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东邻水槎、沙村,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枧头、芦源交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118个自然村,11000余人口。党委下辖15个支部,共有党员317名。上模地处半山区,东南群山起伏,西北丘陵密布,中部成缓坡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古称西平,有屯兵守田,历来文风鼎盛,明朝罗钦顺官至吏部尚书,后辞官归田潜心研学终成一代理学名家。

一、背景

上模是最典型的贫困乡。由于经济薄弱思想落后,各项工作也一直落后。2011年4月乡党委换届后,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各方群众意见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乡情确立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模”的总体目标。一年来,乡党委以深入开展各项“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载体,大造声势,营造正确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凝聚各方力量,为上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励精图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抓党建,固根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就是党的根基建设。根基不牢,地动山摇。2011年4月换届后,乡党委以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建为重点,以“三平台一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强化乡村两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打造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先进性阵地形象,以党建工作的创新,为上模营造求和谐谋发展的大环境。换届一年来,领导班子率先示范,带头争创,制定了争创方案,明确争创目标,并依据我乡实情,研究、制定、开展了“三走三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各村党支部对照标准,联系实际,都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营造了上下联动、乡村联创的良好氛围。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举措与“三走三看”(班子集体走村部看党建,班子成员走村庄看变化,党员干部走农户看民情)活动相结合并落到实处,确保三年内有大变化。

2、抓作风,树形象。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是密切干群关系、朔造公仆形象的关键。干部作风的好坏,可以衡量一级组织的战斗力。首先,坚持把机关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真正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办事,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造一个务实的、合作共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管理,制订一系列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完善了乡村干部目标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乡镇干部联系点,积极开展“为民服务”、“三走三看”等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九〃十”教师节期间,乡党委分别走访困难党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共计79户,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广大干部利用农村群众早、中、晚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本村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班子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对摸排梳理上来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建立台账,定人员、定责任、定解决问题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限时给群众答复。

3、抓经济,促发展。经济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要促进上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上模乡村两级党组织。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措施就越重要,越重要面临的任务就越紧迫、繁重、困难。为此,我乡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中心,通过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建设,增强本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顺利完成我乡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建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党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共奏和谐之曲。一年来,引进园区进园项目3个,完成工业税收700多万元,大力支持了“三力”泰和的建设;乡向上争资立项18个,已完成项目建设18个,累计投资600余万元,较大的完善了上模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乡貌;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就医和养老的压力;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1起,已调解29例,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4、抓创新,构和谐。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乡党委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研究和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为才有作为。为得到社会协同和引导公众参与,一年来,党委开展一系列的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一部分困难群众、党员、老干部、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与社会各界认识接朋友,拉近了与群众特别是一些上访人员的关系,成为了群众的知心朋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自身也从群众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在化解“泰和信访第一大难题”刘娥英越级上访事件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驱车到广东找刘娥英的子女做说服工作,有些同志仅2011年就上门做刘娥英工作20多次,用实例说服他们,用真情感动他们。最终在2012年2月27日签订了停访停诉协议书。在处理油洲村水泥路硬化过程中,由于修路委占用部分耕地,有少数群众不同意。最后村理事会成员提出用自家责任田来补偿修路土地,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停工一年之久的工程,于2011年12月底以高质量的标准圆满完工,油洲村和冠朝文塘理事会将“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乡政府。党委、政府在不断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化,营造了上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启示和体会

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改胜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永葆生机的执政党,在作决策、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问政于民;必须深入群众,了解民意,问需于民;必须深入群众,吸取民智,问计于民。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取民智。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心甘情愿地做群众的小学生,就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复杂问题时能正确处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他们也一定会舍自己的小利益来支持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2、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制。现在的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本乡知名人士都会把能为家乡建设出力当成一项无限光荣的工作。因此党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虚心听取他们对家乡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处理化解问题的建议,利用他们与群众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侧面向群众做工作,这样,言语更贴切、群众更信任、问题更好解决。

3、坚持干部工作面向农村深入一线。基层干部工作既要苦口婆心,讲政策讲法律,又要满腹技能,能传经送宝,在工作中要增进修养,讲究方法,增强韧性,满带激情。化解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中,首先自己要满怀信心和激情,要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认真扎实的工作,问题一定能解决。其次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群众工作强调的是要有耐心,做到和风细雨,群众发牢骚时认真听,群众表诉求时认真记,以最真诚的态度来争取群众的理解。要增强工作韧性,不厌其烦的上门做说服解释工作,在群众困难时尽最大力量提供支持帮助。

4、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安邦之要,是我党、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社会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党的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危害党的事业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要禁止取缔。

第三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

西平古寨,理学之乡

—上模乡再奏和谐曲

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东邻水槎、沙村,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枧头、芦源交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118个自然村,11000余人口。党委下辖15个支部,共有党员317名。上模地处半山区,东南群山起伏,西北丘陵密布,中部成缓坡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古称西平,有屯兵守田,历来文风鼎盛,明朝罗钦顺官至吏部尚书,后辞官归田潜心研学终成一代理学名家。

一、背景

上模是最典型的贫困乡。由于经济薄弱思想落后,各项工作也一直落后。2011年4月乡党委换届后,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各方群众意见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乡情确立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模”的总体目标。一年来,乡党委以深入开展各项“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载体,大造声势,营造正确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凝聚各方力量,为上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励精图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抓党建,固根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就是党的根基建设。根基不牢,地动山摇。2011年4月换届后,乡党委以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建为重点,以“三平台一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强化乡村两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打造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先进性阵地形象,以党建工作的创新,为上模营造求和谐谋发展的大环境。换届一年来,领导班子率先示范,带头争创,制定了争创方案,明确争创目标,并依据我乡实情,研究、制定、开展了“三走三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各村党支部对照标准,联系实际,都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营造了上下联动、乡村联创的良好氛围。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举措与“三走三看”(班子集体走村部看党建,班子成员走村庄看变化,党员干部走农户看民情)活动相结合并落到实处,确保三年内有大变化。

2、抓作风,树形象。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是密切干群关系、朔造公仆形象的关键。干部作风的好坏,可以衡量一级组织的战斗力。首先,坚持把机关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真正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办事,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造一个务实的、合作共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管理,制订一系列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完善了乡村干部目标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乡镇干部联系点,积极开展“为民服务”、“三走三看”等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九〃十”教师节期间,乡党委分别走访困难党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共计79户,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广大干部利用农村群众早、中、晚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本村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班子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对摸排梳理上来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建立台账,定人员、定责任、定解决问题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限时给群众答复。

3、抓经济,促发展。经济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要促进上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上模乡村两级党组织。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措施就越重要,越重要面临的任务就越紧迫、繁重、困难。为此,我乡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中心,通过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建设,增强本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顺利完成我乡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建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党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共奏和谐之曲。一年来,引进园区进园项目3个,完成工业税收700多万元,大力支持了“三力”泰和的建设;乡向上争资立项18个,已完成项目建设18个,累计投资600余万元,较大的完善了上模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乡貌;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就医和养老的压力;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1起,已调解29例,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4、抓创新,构和谐。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乡党委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研究和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为才有作为。为得到社会协同和引导公众参与,一年来,党委开展一系列的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一部分困难群众、党员、老干部、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与社会各界认识接朋友,拉近了与群众特别是一些上访人员的关系,成为了群众的知心朋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自身也从群众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在化解“泰和信访第一大难题”刘娥英越级上访事件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驱车到广东找刘娥英的子女做说服工作,有些同志仅2011年就上门做刘娥英工作20多次,用实例说服他们,用真情感动他们。最终在2012年2月27日签订了停访停诉协议书。在处理油洲村水泥路硬化过程中,由于修路委占用部分耕地,有少数群众不同意。最后村理事会成员提出用自家责任田来补偿修路土地,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停工一年之久的工程,于2011年12月底以高质量的标准圆满完工,油洲村和冠朝文塘理事会将“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乡政府。党委、政府在不断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化,营造了上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启示和体会

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改胜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永葆生机的执政党,在作决策、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问政于民;必须深入群众,了解民意,问需于民;必须深入群众,吸取民智,问计于民。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取民智。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心甘情愿地做群众的小学生,就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复杂问题时能正确处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他们也一定会舍自己的小利益来支持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2、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制。现在的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本乡知名人士都会把能为家乡建设出力当成一项无限光荣的工作。因此党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虚心听取他们对家乡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处理化解问题的建议,利用他们与群众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侧面向群众做工作,这样,言语更贴切、群众更信任、问题更好解决。

3、坚持干部工作面向农村深入一线。基层干部工作既要苦口婆心,讲政策讲法律,又要满腹技能,能传经送宝,在工作中要增进修养,讲究方法,增强韧性,满带激情。化解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中,首先自己要满怀信心和激情,要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认真扎实的工作,问题一定能解决。其次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群众工作强调的是要有耐心,做到和风细雨,群众发牢骚时认真听,群众表诉求时认真记,以最真诚的态度来争取群众的理解。要增强工作韧性,不厌其烦的上门做说服解释工作,在群众困难时尽最大力量提供支持帮助。

4、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安邦之要,是我党、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社会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党的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危害党的事业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要禁止取缔。

第四篇:非公党建促和谐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35--党建促和谐

第一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西平古寨,理学之乡—上模乡再奏和谐曲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东邻水槎、沙村,北接冠朝,南、西分别…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