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

栏目:其他总结发布:2025-01-07浏览:1收藏

第一篇:2021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2021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科研攻关及推广示范适应技术,为我州污染防治提供了应有的科技支撑。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科技项目

我局新增省级节能减排科技项目x项,积极推进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污染防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

项目名称:“里伍铜锌多金属尾矿高海拔低氧高新生物浸出关键技术及其浸渣资源化研究”,经费xx万。节能减排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水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意识

我局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送科技下乡、精准扶贫工作等各类活动,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发放《健活知识》、《牦牛养殖实用技术》《科学养猪》等科普小册子和低碳生活、水污染防治等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树立健康、低碳、保护水资源的生活理念,知晓健活方式,提倡节能减排的生活习惯。

此外,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深入企业实地指导督促科技节能减排的落实工作,将企业节能减排指标是否落实,污染防治作为科技项目立项、验收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5〕109号

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国土资源厅(局),科技厅: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现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参照执行。附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保总局 国土资源部 卫生部

二○○五年九月七日

主题词:矿山 生态 污染防治 技术政策 通知

抄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附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不包括从事放射性矿产、海洋矿产开发的企业。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等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三)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

1.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2.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具体包括:

(1)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

(2)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

(3)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4)矿山废物按照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

(四)实现目标

1.2010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新、扩、改建选煤和黑色冶金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新、扩、改建有色金属系统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75%以上;

(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力求达到65%以上;

(3)已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大中型煤矿,其瓦斯利用率应达到当年抽放量的85%以上;

(4)煤矸石的利用率达到55%以上,尾矿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

(5)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20%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75%以上。

2.2015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选煤厂、冶金选矿厂和有色金属选矿厂的选矿水循环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3%;

(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大中型煤矿瓦斯利用率、煤矸石的利用率、尾矿的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5%;

(3)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

(五)考核指标体系

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下述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1)采矿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指标;

(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煤矿瓦斯抽放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指标;

(3)土地复垦率、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率等生态环境修复指标。

(六)清洁生产

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优先选用采、选矿清洁生产工艺,杜绝落后工艺与设备向新开发矿区和落后地区转移。

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

(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6.禁止新建煤层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

(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三)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1.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

2.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废弃地复垦等。

3.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阶段,应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建立矿区的水文、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状况数据库。

同时,应对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

4.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阶段还应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矿产资源开发设计

1.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工艺与技术。

2.应考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倡煤-电、煤-化工、煤-焦、煤-建材、铁矿石-铁精矿-球团矿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

3.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

4.选矿厂设计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并同时考虑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5.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时,宜考虑采用封闭运输通道运输矿物和固体废物。

三、矿山基建

1.对矿山勘探性钻孔应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安全。

2.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施。

3.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

对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废弃地复垦时的土壤重构用土。

4.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

四、采矿

(一)鼓励采用的采矿技术

1.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推广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2.对于水力开采的矿山,宜推广水重复利用率高的开采技术。

3.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技术,提倡废石不出井,利用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

4.推广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如条带开采、分层间隙开采等技术。

5.对于有色、稀土等矿山,宜研究推广溶浸采矿工艺技术,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

6.加大煤炭地下气化与开采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广煤层气开发技术,提高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水平。

7.在不能对基础设施、道路、河流、湖泊、林木等进行拆迁或异地补偿的情况下,在矿山开采中应保留安全矿柱,确保地面塌陷在允许范围内。

(二)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

1.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

在干旱缺水地区,鼓励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林灌溉,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2.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

3.宜采取灌浆等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

4.研究推广酸性矿坑废水、高矿化度矿坑废水和含氟、锰等特殊污染物矿坑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

5.积极推广煤矿瓦斯抽放回收利用技术,将其用于发电、制造炭黑、民用燃料、制造化工产品等。

6.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三)固体废物贮存和综合利用

1.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1)应根据采矿固体废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宜采用水覆盖法、湿地法、碱性物料回填等方法,预防和降低废石场的酸性废水污染;

(3)煤矸石堆存时,宜采取分层压实,粘土覆盖,快速建立植被等措施,防止矸石山氧化自燃。

2.大力推广采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1)推广表外矿和废石中有价元素和矿物的回收技术,如采用生物浸出-溶剂萃取-电积技术回收废石中的铜等;

(2)推广利用采矿固体废物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生产铺路材料、制砖等;

(3)推广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如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水泥和肥料、制砖等。

五、选矿

(一)鼓励采用的选矿技术

1.开发推广高效无(低)毒的浮选新药剂产品。

2.在干旱缺水地区,宜推广干选工艺或节水型选矿工艺,如煤炭干选、大块干选抛尾等工艺技术。

3.推广高效脱硫降灰技术,有效去除和降低煤炭中的硫分和灰分。

4.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推广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直接销售、使用原煤的比率。

5.积极研究推广共、伴生矿产资源中有价元素的分离回收技术,为共、伴生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创造条件。

(二)选矿废水、废气的处理

1.选矿废水(含尾矿库溢流水)应循环利用,力求实现闭路循环。未循环利用的部分应进行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

2.研究推广含氰、含重金属选矿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

3.宜采用尘源密闭、局部抽风、安装除尘装置等措施,防治破碎、筛分等选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三)尾矿的贮存和综合利用

1.应建造专用的尾矿库,并采取措施防止尾矿库的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1)采用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尾矿库溢流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尾矿库坝面、坝坡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滑坡和水土流失。

2.推广选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1)尾矿再选和共伴生矿物及有价元素的回收技术;

(2)利用尾矿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作水泥添加剂、尾矿制砖等;

(3)推广利用尾矿、废石作充填料,充填采空区或塌陷地的工艺技术;

(4)利用选煤煤泥开发生物有机肥料技术。

六、废弃地复垦

1.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矿—排土(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2.矿山废弃地复垦应做可垦性试验,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废弃地复垦。

对于存在污染的矿山废弃地,不宜复垦作为农牧业生产用地;对于可开发为农牧业用地的矿山废弃地,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

3.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

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

4.鼓励推广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利用尾矿、废石充填采空区等技术,减轻采空区上覆岩层塌陷。

5.采用生物工程进行废弃地复垦时,宜对土壤重构、地形、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对物种选择、配置及种植方式进行优化。

第三篇:某企业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某企业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环境保护管理,防治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以下简称三废一噪)污染以及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车间及相关部室。

第三条 防治三废一噪、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以及减少产生量、充分合理利用和有害废物无害化处置的原则,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第四条 各车间负责本单位的三废一噪、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预防、控制和减少三废一噪、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达到规定要求。

第五条 公司安全环保部对各车间三废一噪、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环保工作进行统一指导、监督和考核,其它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三废一噪、危险废物、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环保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污染防治

第六条 一般管理规定

1、公司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单位,都必须在查清污染源和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2、对现有设备工艺,要严格管理,消除或减少跑、冒、滴、漏,加强管理,取得环境效益。

3、对可回收的“三废”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达到“三废”资源化。

(1)、对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热、可燃可用废气,不参加化学反应或反应过剩的化学物质,有价值的要回收利用。(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要积极用来生产新产品。

(3)、对浓度高的废酸、废碱或有机溶剂,要努力回收,循环利用或经处理另做它用。

4、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必须把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作为重要目标,所选技术方案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排放“三废”少的工艺和设备。(2)、尽量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的原料和催化剂。(3)、新项目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必须达到国家标准。

5、对有毒有害物品使用、运输、贮存等设备装置,设备部和使用单位,应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造成环境污染的,要追究其责任。

6、进行涉及污染物排放的作业,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在相应的记录簿上如实记载。确定污染事故容易发生的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非正常工况下的处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七条 废水污染环境防治

1、机修车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高效运行,严格控制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均达到回收利用水平。严禁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外排,提倡处理后的废水循环使用和资源化利用。并于每月月底将本月全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放量、治理量、利用量以及同比减排量上报公司安环部。

2、各单位要认真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降低生产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3、生产运营部要监督各单位按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废水回用的原则搞好节水工作,减少污水排放量。

4、各车间负责管好本车间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雨水的按其各自管道正常排放。

5、各单位的管理及操作人员要认真检查环境保护设施,发现故障要及时报修。能源装备部要及时安排检修单位检修环境保护设施,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环境保护设施运转率达98%以上。

6、各单位发生不正常排污时,要迅速通知生产调度和安环部,并立即设法解决,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7、未经允许,各车间的装置、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排放废水和污水,不得擅自变更排放系统,非正常的临时性排水或改变排水流向,必须报安环部批准。

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向下水井或路边沟倾倒有毒有害废水或工业垃圾、杂物等。因作业落入下水道、下水井的杂物或沉淀物,作业单位要及时清理。同时要及时回收辖区范围内及下水井、管道内的积油,避免大雨冲跑造成损失和污染环境。

9、若发现废水违规排放,将对相关责任人视情节严重给予1000-5000元处罚。若因此对地表、地下水造成重大污染,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八条 废气污染环境防治

1、各车间要发动职工认真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气体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减小污染。

2、各种易挥发物料的贮存,应采用能防止物料挥发的容器。

3、对各种易挥发物料的装卸,需采取密封化措施。

4、各车间要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减少异常和紧急情况的发生。

5、各车间要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跑、冒、滴、漏,防止污染。

6、要加强锅炉的管理和操作,使锅炉烟气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7、车队的汽车按时年检,确保尾气排放设施符合要求,尾气符合《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8、有废气处理设施的车间,应做好处理设施台账,按时对处理设施进行巡检,做好相关记录。

9、在环境监测时,相关车间要做好配合工作,以便监测能正常进行。

10、废气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车间要及时采取消减措施,并报安环部和能源装备部,能源装备部应尽快安排检修。

11、对废气污染物超标的设备,安环部、生产运营部要提出可行的整改方案并组织落实。

12、相关单位要强化对无组织排放的管理。煤炭、矿石、石灰等的场内储运要优先使用封闭仓、封闭栈桥,采取洒水、绿化并辅以人工清扫等措施防止二次扬尘扬尘。

13、装卸易产生粉尘的末煤、灰渣、矿石、石灰等工业固体废物,应当采取定时洒水、清扫等防尘措施,运输上述工业固体废物时还要采取加盖篷布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第九条 噪声污染防治

1、在新建项目的“三同时”工作中,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设计卫生标准,做好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审查,控制和减少高噪声源。

2、职工暴露于作业场所LAeq,8≥85dB的,应当优先考虑采取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的噪声。

3、各单位要根据作业环境噪声性质和基本情况,分别采取设置隔音监控室、对强噪声机组安装隔声罩、对混响声较强的场所做吸声处理、在声源或声通路上装配消声器和对设备进行隔振处理等措施。

4、供销部门在购买、引进或加工制造时,要选用低噪声设备、零件和新工艺,代替旧的强噪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同时对消除噪声危害的劳动保护设施必须同时购买、引进、投用。

5、在安装大型设备的建筑物时要进行基础减震,合理布置振动设备并采取隔振措施,空压机、锅炉、气化炉等要安装消声器;高噪声车间要安装吸声材料,采取隔声措施等。

5、未经安环部的批准,任何单位不准随意拆除消音处理设施。噪声控制设备必须经常维修保养,确保噪声控制效果。

第十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1、生产运行部在安排生产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安排相关车间按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分质处置。

2、沉降车间需严格控制生产,降低赤泥附水率,产生的赤泥存临时堆存厂满2/3时,及时通知企管部,联系运输厂家,及时外运。

3、企管部在与赤泥运输厂家签订合同时,需注明赤泥要及时运输,并且运输过程中,负责厂内运输路线的卫生清理工作,否则将给予一定的处罚,企管部监督其执行情况。若因此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公司将追究企管部及运输厂家责任。

4、生产运行部、煤气车间需根据生产工艺,调整设备及指标,减少灰渣产生量,并在暂时堆存处采取防扬尘措施。供销部在外售灰渣过程中要做好统计台账,并于每月月底将统计数据报安环部。

5、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企管部及相关责任部门须报公司环保主管部门、主管副总审核批准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一条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1、本办法所指的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物质,主要包括医院临床废物、医药废物、废药品、废矿物油、废酸、废碱、有机溶剂废物、精(蒸)馏残渣、爆炸材料废物、防腐材料废物、废弃铅酸蓄电池、废汞开关、废弃的含多氯联苯的电力设备及其他有毒有害废物等。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率要达到100%。

2、产生危险废物的车间,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三防”措施(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并将危险废物的危害告知本岗位员工。

3、危险废物原则上采用厂家回收、送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采取焚烧、填埋及其它方式处置危险废物的,必须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经公司领导审核,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要求实施。

4、供销部在销售危险废物时,必须卖给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并在每次转运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要求,执行转运联单制度。并做好相关统计工作,于月底将本月危险废物转移量及转运联单复印件交安环部备案。

第十二条 放射性污染防治

1、本办法所称放射性污染防治主要指在使用射线装置的过程中发生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活动,包括射线装置及放射性废物的管理。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废放射源,受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材料、劳保用品、工具设备,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液(大于37Bq/L)及其他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率要达到100%。

2、公司在购置新放射源时,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核同意、集团公司安环部批准后,方可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办理;新源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前,须经过环保部门组织的验收。

3、电仪车间需对所有放射源建立管理档案,并报安环部备案。

4、射线装置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建设安全可靠的辐射防护设施。

5、暂时不用的放射源或废旧放射源,由电仪车间上报安环部,安环部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处置。

6、任何车间均不得擅自处置放射性物质。产生放射性废物的车间应及时上报安环部,安环部按国家规定联系相关单位对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收集、包装)后,一律交有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或原生产厂家集中处置。

7、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应及时收集、包装,收集、包装、暂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放射性废物应分类收集,并装入带有分类标记的专用口袋(容器),专用口袋应密封,不破漏。

2、严禁将放射性废物混装到一般垃圾中,也不得将一般垃圾混入放射性废物中。

3、废放射源应单独存放。

4、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液,应用不锈钢或玻璃钢罐贮存。

第十三条 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1、新建、扩建、改造项目都必须严履行环保部门的各项审批制度。

2、新建、扩建、改造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生产中改变原材料,辅助材料或代用材料可能造成污染物增高时,必须报安环部批准后,方可进行。

4、施工单位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如粉尘、噪声及废物,必须有防范措施。

5、安环部要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建设计划和施工计划的讨论、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监督检查“三同时”执行情况,对违反“三同时”的情况,安环部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告公司领导。

第三章 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公司要做好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环保设施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有关技术工人及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防治污染设施工艺流程及原理,要有应对突发事故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 公司定期对高管、中层管理干部进行环境保护专业培训,并将环保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计划中。操作工人上岗前须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才能上岗,在岗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第十六条 相关车间若违反本办法规定,环境保护设施没有运转或不正常运转,由公司安环部责令其限期纠正。预期不纠正者,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安环部及相关职能部室有权对各车间存在的环保隐患提出整改,提出的口头整改的,车间需立即进行整改,下达书面整改通知的,需在整改期限进行整改,否则,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应执行标准的,或者超过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相关部室及车间应及时治理,同时向公司领导报告。情况严重的,将采取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等措施,消除污染。

第十九条 由于车间不按照规定执行,造成污染事故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严处理。

第二十条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管理,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污染防治设计方案都必须由安环部上报集团公司,征得集团公司的同意。变更污染防治设计方案的,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方可变更。

第四章 环境监测

第二十一条 在我公司无监测能力时,公司将委托登封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并出具相应的监测报告,各相关车间及部室要配合好环保局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

第二十二条 当公司有监测能力时,监测人员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污染物监测,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环境监测布点、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等应严格遵守监测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伪造、篡改污染物监测数据。

定期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建立规范的污染因子监测台帐,并上报安环部,有安环部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第二十三条 做好环境监测报告的定期上报工作。安环部每季度末把经县级以上政府环保部门认可的正式环境监测报告报集团公司安环部。

第二十四条 公司的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未经公司领导或上级公司环保主管部门同意,监测相关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向外界提供。

第四篇:2020年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工作总结

2020年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嘱托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工作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定力,按照省州工作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达到了省州规定时序要求。

一、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情况

(一)坚决落实“党政同责”,压实整改政治责任。县委县政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始终把抓好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深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政策措施的具体实际行动,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站在为全县人民谋幸福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高度,强化统筹协调,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全县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县政府常务会、环保督察整改专题推进会等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整改方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赴乡镇、企业等实地督导整改工作,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级级夯实整改责任,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抓整改、抓落实。县委副书记、县长丁瑞毅同志,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赵庆珊同志赴省生态环境厅,衔接汇报相关工作,积极争取省直单位鼎力支持,助推打赢环保督察整改“歼灭战”。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密切协作、强化联动,紧盯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细。

(二)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时召开集中学习会,认真传达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精神,深刻吸取“媒体报道木里矿区非法采煤”事件教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树牢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保护红线意识。县委县政府将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大事项,全面纳入党委政府研究议题范围。先后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的意见》《同德县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方案》《同德县开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系统部署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现实问题和作风问题整治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培训专门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因受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态势影响暂停举办)。各级党组织、县委党校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纳入理论学习计划,加快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理念,自觉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资源开发与经济规模相适应、污染物排放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相匹配的绿色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方式正在加快形成。

(三)加快长效机制建设,奠定生态保护基础。认真配合落实省政府关于编制全省“三线一单”的决策部署要求,经与省州业务部门多轮次衔接,为科学制定同德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准入清单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成果经省政府同意,与全省成果统一发布。制定出台《同德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督查考核制度》,修订完善《同德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分工发方案》,发布实施《青海同德石藏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初步形成《同德县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思路,初步拟定《关于努力推动同德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的实施意见》。同时,在客观总结“十三五”期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快相关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21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2021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2021年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