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董事长在内控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的88
第一篇:银行董事长在内控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银行董事长在内控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ⅩⅩ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ⅩⅩ年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会议。这是总行机构改革后,就内控与风险管理条线工作召开的首次专业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在新的组织架构体系下,共同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部门合力,推动全行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会儿,跃军监事长会做专门的工作报告。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银行成立以来,内控与风险管理条线的同志们主动融入全行转型发展大局,在支撑业务发展、控制资产质量、夯实管理基础、严格内部控制、规范经营行为、建设流程银行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和艰苦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各方面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初步搭建起了集中、统一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在全行朝着建设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促进了全行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此,我谨代表总行党委、董事会,向大家尤其是长期奋战在内控风险管理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当前风险管理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业经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 化,银行业也普遍出现了利润增速放缓、息差水平下降的情况,全行业不良贷款水平已经连续6个季度上升,各类型案件频出,社会公众对银行的负面评价也明显增多,而且银行体系风险的关联度、复杂性和隐蔽性都在逐渐上升,前几年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将逐步显现,银行发展转型的紧迫性不断加大。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4.7%,同比降低18.6个百分点,而在2008年,银行间接融资比重高达72%,对于这一信号,大家要给予高度重视。
就邮储自身情况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也愈发明显。全行不良贷款率已从年初的0.49%上升至0.64%。截至4月末,全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4.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4%,较上月上升0.01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小额贷款和个商贷款,分别为1.84亿元和0.67亿元。今年各月不良贷款净增额情况:1月份是5.6亿元,2月份是5.4亿元、3月份是6.2亿元、4月份是3.2亿元,从4月份情况来看,虽然不良贷款增速呈现出趋缓迹象,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良率就持续上升,整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目前,邮政金融收入增速已降至银行成立以来的最低点,截至4月末,邮政金融累计实现收入480亿元,同比增幅仅为2.8%;特别是银行自营收入为29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3%,基本持平;银行实现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26.4%。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们这家银行的影响超出了之前的预期,同时上述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也使得全行资本充足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 下降。
三、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经营发展的关系
首先,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风险管理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近年来,我们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了“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这既是遵循银行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前提保障。目前,我行的资本金规模总量还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低资本消耗的发展路径;加之我行尚处在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过程中,风险管理能力和经验都还比较欠缺,这也决定了全行必须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各类风险政策与制度都要以此为出发点。
当前,很多分支机构负责人对“增收不增利”的现状已经有了深刻体会,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资产质量恶化导致风险拨备激增造成的。对于我们这样一家层级多、覆盖面广的机构来说,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思维应该更多地从机制设计层面入手。未来,在考核导向上,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逐步从以追求短期利润为目标过渡到以追求“经风险调整的利润”为目标,注意均衡考核,避免出现短期发展冲动;在拨备政策、定价及授权管理上也要全方位考虑,更多地运用风险拨备、风险定价、限额控制、差异化授权等管理方式和手段,从源头上规避短视行为。各级行领导也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要结合自身管理能力、人员配备、市场环境等因素,既不冒进又不保守,合理地确定业务发展目标。这几 年,各地零售信贷,尤其是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经历充分表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着眼长远,才能确保业务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在业务发展初期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但由于问题发现和暴露得较早,通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后期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也有部分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乐观情绪和短期行为,前期由于发展速度较快,掩盖了一些矛盾和不足,但一旦发展速度放缓,长期积累的问题也逐步暴露,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系统性风险和大面积违规情形,少数二级分行甚至面临经营难以维系的困境;但也有一些地区,长期坚持比较稳健的经营思路,风险控制得当,基本没有出现过恶性违规事件,实现了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平衡,既取得较好的当期财务效果,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处理好风险策略与发展阶段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甚至是针对不同的业务产品,风险策略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在确定具体的风险偏好或者风险容忍度时,一是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在经济环境不景气或处于下行周期时,风险偏好要略为谨慎、保守一些,防止局部风险、单体风险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转化;在经济处于企稳回升阶段时,可以适当调整风险策略,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二是要结合同业竞争情况、机构经营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情况来推行更加精细化的差别授权;三是要适应银行发展转型的整体安排。当前,全行面临二次转型的艰巨任务,具体到业务层面,我们提出要做好零售升级、公司拓展和同业创新,那么,在风险策略上也应当体现这一工作思路。比如,在资 金运作方面,今年以来,总部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以往,我们在同业领域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工、农、中、建等大银行,今后要学习借鉴其他商业银行做法,适当多选择一些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议价能力。对此,请总行相关部门多做一些研究,并抓紧推进。
第三,要处理好风险管理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要综合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判断不同客户的风险程度,为市场细分、精细化管理和挖掘客户潜在价值提供依据;要明晰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的合理边界。在“业务合规、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大方向内,积极鼓励各地开展产品创新。前期,总行已将一些信贷产品创新的权限下放给了部分一级分行,未来,我们还会加大“简政放权”的工作力度。当前,从全行范围来看,经验不足和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形还同时存在。具体来说,管理不足集中体现在制度空白点较多,经营管理的标准还不够统一,各地自定规矩,甚至各自为政的情况还不少;部分领域存在事前管理有余,事中、事后监督力度不足。管理效率不高集中表现在部分业务流程环节还比较繁琐,审批时间过长或者同类业务的风险容忍度远高于同业,因而造成服务效率低、客户体验差。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既要防止因片面追求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忽略核心领域的风险控制,也要善于找准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兼顾成本、效率和客户感受等因素,支持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同业竞争力。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外,总行包括一级分行的机关部门都要提高工作 效率,不断增强为经营服务、为一线服务的意识。
四、集中精力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加快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治理架构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行内统一、邮银协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年初,通过对总行高管层成员的补充,我们确立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责权清晰、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夯实了风险管理基础。近期,总行初步完成了组织机构调整优化,按照监管要求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的需要,在借鉴同业全面风险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行发展阶段和管理实际设计了“营销与产品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支持与服务部门”三大板块,实现了前中后台有效分离,初步形成了协调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下一步,还要逐步健全完善。各一级分行也要持续加强辖内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行各类专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强化对全行资产质量及重点风险问题的监测预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切实发挥资产负债管理资源配置作用,促进管理精细化,确保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目前,全行资产规模已达5.2万亿元,随着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在优化资源配置、平衡调节业务发展总量和结构、实现全行价值最大化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也是总行机构改革将资产负债部单独设立的重要考虑。下一步,总行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各级机构也要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政策、计划“下得去,管得住”,不要挑战政策执行的严 肃性。这几年,我们积极借鉴同业经验,综合运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管理等工具,调控全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还应继续把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贯彻下去,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细。资产负债管理担负着“管规模、管价格、管资金”的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政策调整,都牵涉到各个条线、各级机构、各类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同志一定要对这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要有“烹小鲜”的谨慎心态和高超技艺,提出的任何政策建议,都要统筹考虑、通盘考虑,作出的决策要经得起检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当前我们存在的突出矛盾还是信贷额度不足,对此,总行正在思考如何加快补充资本金问题,同时积极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争取一些相关政策,提高信贷规模。
三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与营运管理的职能的作用。商业银行的营运管理体系,是衡量一家银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银行成立之初,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网络庞大,“一网两制”等特殊性,我们在营运管理方面与同业相比是有差距的。这次总行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会计部门的营运管理职能,主要就是考虑到业务会计与营运工作都与银行业务发展密切相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促进邮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有利于支持“一网两制”的经营模式。经过去年的“921”工程,目前我们已基本构建起了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会计、清算、现金管理体系的IT系统框架。下一步还要从有利于提高交易处理能力和效率,有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角度来推进集中处理工作,加快 整合上收和系统改造力度,通过持续监督与管理集中来强化内控。总之,就是通过IT支持,做到前台更简单,做好客户服务;中台更集中,做好支撑;后台更专业,做好管理。
四是严格控制资产质量快速下滑趋势。今年以来,总行开展了针对资产质量管理的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加大规范化管理和贷款清收、核销力度,资产质量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从数据来看,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其中,小额贷款是不良资产最为集中的领域,年初,总行就这个问题还专门召开会议安排资产质量管控管理工作。应该说,小额贷款这款产品设计的重要机制就是通过小额、独立和分散的理念来避免系统性风险,一些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部、单体风险,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现象。但部分分支机构急功近利,营销模式不科学,流程控制不严格,考核机制不严密,监督管理不到位,出现了违规发放贷款、顶冒名贷款甚至是内外勾结等恶劣情形,有的管理者还直接参与或授意员工违规,使得部分机构风险持续暴露。下一步,我们既要加大清收力度,完善资产保全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呆账核销工作,不断强化抵债资产管理;也要从全局的视角,围绕内控、管理和政策等多个层面来统筹考虑,真正落实“内控先行、合规经营”的要求,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
大家应该认识到,在银行成立初期,确立了由小额信贷产品入手来推动整个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总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学习其他先进银行在小额信贷上的经验和方法,应该说我们小额信贷整体发展思路和产品设计包括 管理制度都是比较科学的,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产品定位和制度要求去做,不应该出现区域性、大规模的风险暴露。当前,部分地区之所以连续出现问题,很重要的就是没有坚持严格执行制度。小额贷款和公司信贷虽然都是大信贷概念,基本的流程看起来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业务性质大不一样,小额贷款业务的重要风险防范机制就是通过大量客户的独立性来规避系统性风险。因此,“垒大户”思维与小额贷款业务的基本经营规律是相违背的。令人担心的是,当前,我们部分地区出现了为了所谓的“加快发展”模式,行领导默许甚至授意主动违规。这类“垒大户、假冒名”发展业务,严重违规发展业务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尽管我们的初衷是为了发展业务,但是如果我们的领导、信贷人员、中后台管理部门都习以为常,所有的制度、风控体系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同时,这里也引申出一个问题,银行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合规文化,不管银行的文化内涵有多么丰富,但首要前提都是建立在合规文化的基础上。因此,各级领导要首先带头强化自己的政策意识和合规意识,少走旁路、少搞变通,树立一种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五是做好案件防控工作。近年来,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我行的案件防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将案件发生数量作为了解、判断我行改革、发展成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对我们来说,发生案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案件本身带来的经济损失,轻则会影响到机构、业务准入,让我们错失发展机会,重则会损害我行的社会声誉,甚至影响到改革成果。对此,我们部 分省分行已经是感同身受,因为发生了一些案件,监管机构已经在业务准入和机构准入方面亮了红灯。因此,全行各业务条线和前中后台都应各司其职,将案件预防和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将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案件发生频率,尤其要有效防控大案要案和简单低级案件的发生。总部也将考虑加大案防工作的考核力度。此外,大家也要充分认识安保任务的艰巨性,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加大基础性投入,加强邮银协调,形成合力。
六是要加快审计工作转型。银行成立前,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吸收储蓄存款,办理汇兑和代收付业务,审计资源主要是放在网点监督检查和防控传统案件方面,通俗讲就是“审计干了合规的事”,甚至干了业务条线的事。随着银行的发展,只注重传统操作风险和员工道德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精力放在强化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和高管履职的审计监督上来,在总行和一级分行层面,还应当逐步加大对下级机构的财务收支审计力度。下一步,审计工作要向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延伸,同时也要处理好传统合规检查和新型银行业务审计监督的关系。
七是加强邮银协调,提升代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自营+代理”是监管部门给予我们的一项特殊政策。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自营+代理”充分发挥了邮政企业的网络优势和邮储银行的牌照优势,促进了整个银行和邮政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在这一模式下,银行支付给邮政企业一定的代理费,但邮政企业给银行带来了3万多亿元的稳定资金,同时帮助银行管理了3万多个代理网点和 超过15万人的代理储汇队伍,使银行同志有足够的精力抓好资产类业务,抓好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这是我们跟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但是,代理机构也还面临着点多、面广、线长,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等现实情况,对风险合规的认识不足,管理经验欠缺,迫切需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监管部门对此也非常关注。因此,邮银之间要建立“银行方面主导、代理机构自律,邮银融合”的内控合作机制,从加强日常业务管理,配好网点负责人,强化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安防设施投入,推广风险等级评定、强化监督检查以及整改考核工作等多个方面入手,持续提升代理金融网点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消除风险隐患。一方面,邮政企业要通过充实检查人员,规范检查内容、频次与程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银行的业务、运营、审计监督等管理也都要覆盖代理机构,加大对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这一点,集团公司党组已经明确,对代理机构的风险控制实行“银行主导,邮政企业配合”的模式。因此,银行各相关部门要把代理金融机构的发展、代理网点的风险控制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去年,我行发生了重大突发风险事件,近一个时期以来,负面舆情也不少,尤其是代理机构出现了不少存款变理财、存单变保单事件,严重影响了邮政金融声誉,引发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家从媒体上也能了解到,只要我们出现一点案件,或者出现什么情况,一些媒体和个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总会拿我们的管理说事。应该说,银行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没有哪一家银行的行长敢保证不出现案件,更何况我们又是网络规模最大的一家银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风险管控的力度,尽量少出各类事故,避免发生大案要案。我们这家银行处于成长初期,同时也是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关头,抵御来自方方面面压力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坚持比较稳健的发展思路还很有必要,我们要逐步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我想,一旦我们渡过了这个难关,发展稳定了、规模壮大了、经验积累了、社会影响提升了,即便是出了个别大案,社会的包容度也会更高一些。各级机构要从全行改革、发展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进一步规范舆情管理,加强舆情监测,提前做好沟通、解释和化解工作,做好应急处理预案,特别是针对互联网负面舆情,更要分秒必争地阻止其扩散。对此,总行也将加大对各分行声誉风险、舆情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提示一下。近期,全球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选择降低利率以刺激本国经济,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对此,央行和外汇管理局高度重视防止通过银行渠道流入热钱,加大了监管检查力度。因此,希望我们的国际业务条线(包括个人外汇的西联汇款、邮银汇款,以及对公国际结算业务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外汇管理局有关要求,不能撞监管部门的红线。
五、强化内控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 银行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当前,金融从业经验不足,专业风险管理人才缺乏,是我行结构性缺员的突出表现之一。我们需要逐步将一些业务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专业人员适当向 内控风险管理部门倾斜,发挥他们定政策、出标准、把关口的作用,逐渐培养和锻炼起一支“懂业务、精风险、善管理”的内控风险管理队伍。
全行上下要不遗余力地加强合规文化建设。要在弘扬邮政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银行业运行规律,培育树立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让各级人员更好的认识与理解银行运行规律,掌握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措施工具,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恪守合规底线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要将合规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让“全员合规,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领导授意、默许信贷人员违规操作;部分中后台监督检查部门,不但不按规定履行相应职责,甚至还直接参与作假。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说明我们在合规文化建设上还存在很大不足。希望这次会议之后,全行上下能择机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活动,从行长到员工都要牢固树立起“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
同志们,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大家会后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时,也希望全行干部员工积极主动、认真扎实地履行好岗位职责,为邮储银行第二个五年的转型发展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第二篇:李国华董事长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3年内控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国华董事长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3年内控风险
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5月17日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3年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会议。这是总行机构改革后,就内控与风险管理条线工作召开的首次专业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在新的组织架构体系下,共同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部门合力,推动全行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会儿,跃军监事长会做专门的工作报告。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银行成立以来,内控与风险管理条线的同志们主动融入全行转型发展大局,在支撑业务发展、控制资产质量、夯实管理基础、严格内部控制、规范经营行为、建设流程银行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和艰苦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各方面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初步搭建起了集中、统一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在全行朝着建设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促进了全行规模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此,我谨代表总行党委、董事会,向大家尤其是长期奋战在内控风险管理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当前风险管理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业经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银行业也普遍出现了利润增速放缓、息差水平下降的情况,全行业不良贷款水平已经连续6个季度上升,各类型案件频出,社会公众对银行的负面评价也明显增多,而且银行体系风险的关联度、复杂性和隐蔽性都在逐渐上升,前几年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将逐步显现,银行发展转型的紧迫性不断加大。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4.7%,同比降低18.6个百分点,而在2008年,银行间接融资比重高达72%,对于这一信号,大家要给予高度重视。
就邮储自身情况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也愈发明显。全行不良贷款率已从年初的0.49%上升至0.64%。截至4月末,全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4.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4%,较上月上升0.01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小额贷款和个商贷款,分别为1.84亿元和0.67亿元。今年各月不良贷款净增额情况:1月份是5.6亿元,2月份是5.4亿元、3月份是6.2亿元、4月份是3.2亿元,从4月份情况来看,虽然不良贷款增速呈现出趋缓迹象,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良率就持续上升,整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目前,邮政金融收入增速已降至银行成立以来的最低点,截至4月末,邮政金融累计实现收入480亿元,同比增幅仅为2.8%;特别是银行自营收入为29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3%,基本持平;银行实现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26.4%。总的来说,利率市场化 进程对我们这家银行的影响超出了之前的预期,同时上述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也使得全行资本充足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三、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经营发展的关系
首先,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风险管理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近年来,我们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了“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这既是遵循银行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前提保障。目前,我行的资本金规模总量还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低资本消耗的发展路径;加之我行尚处在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型过程中,风险管理能力和经验都还比较欠缺,这也决定了全行必须坚持稳健的风险偏好,各类风险政策与制度都要以此为出发点。
当前,很多分支机构负责人对“增收不增利”的现状已经有了深刻体会,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资产质量恶化导致风险拨备激增造成的。对于我们这样一家层级多、覆盖面广的机构来说,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思维应该更多地从机制设计层面入手。未来,在考核导向上,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逐步从以追求短期利润为目标过渡到以追求“经风险调整的利润”为目标,注意均衡考核,避免出现短期发展冲动;在拨备政策、定价及授权管理上也要全方位考虑,更多地运用风险拨备、风险定价、限额控制、差异化授权等管理方式和手段,从源头上规避短视行为。各级行领导也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要结合自身管理能力、人员配备、市场环境等因素,既不冒进又不保守,合理地确定业务发展目标。这几年,各地零售信贷,尤其是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经历充分表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着眼长远,才能确保业务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在业务发展初期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但由于问题发现和暴露得较早,通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后期逐渐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也有部分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乐观情绪和短期行为,前期由于发展速度较快,掩盖了一些矛盾和不足,但一旦发展速度放缓,长期积累的问题也逐步暴露,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系统性风险和大面积违规情形,少数二级分行甚至面临经营难以维系的困境;但也有一些地区,长期坚持比较稳健的经营思路,风险控制得当,基本没有出现过恶性违规事件,实现了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平衡,既取得较好的当期财务效果,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处理好风险策略与发展阶段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甚至是针对不同的业务产品,风险策略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在确定具体的风险偏好或者风险容忍度时,一是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在经济环境不景气或处于下行周期时,风险偏好要略为谨慎、保守一些,防止局部风险、单体风险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转化;在经济处于企稳回升阶段时,可以适当调整风险策略,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二是要结合同业竞争情况、机构经营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情况来推行更加精细化的差别授权;三是要适应银行发展转型的整体安排。当前,全行面临二次转型的艰巨任务,具体到业务层面,我们提出要做好零售升级、公司拓展和同业创 新,那么,在风险策略上也应当体现这一工作思路。比如,在资金运作方面,今年以来,总部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以往,我们在同业领域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工、农、中、建等大银行,今后要学习借鉴其他商业银行做法,适当多选择一些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议价能力。对此,请总行相关部门多做一些研究,并抓紧推进。
第三,要处理好风险管理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要综合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判断不同客户的风险程度,为市场细分、精细化管理和挖掘客户潜在价值提供依据;要明晰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的合理边界。在“业务合规、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大方向内,积极鼓励各地开展产品创新。前期,总行已将一些信贷产品创新的权限下放给了部分一级分行,未来,我们还会加大“简政放权”的工作力度。当前,从全行范围来看,经验不足和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形还同时存在。具体来说,管理不足集中体现在制度空白点较多,经营管理的标准还不够统一,各地自定规矩,甚至各自为政的情况还不少;部分领域存在事前管理有余,事中、事后监督力度不足。管理效率不高集中表现在部分业务流程环节还比较繁琐,审批时间过长或者同类业务的风险容忍度远高于同业,因而造成服务效率低、客户体验差。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和服务流程进行梳理,既要防止因片面追求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忽略核心领域的风险控制,也要善于找准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兼顾成本、效率和客户感受等因素,支持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同业竞争力。除了需要进一 步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外,总行包括一级分行的机关部门都要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为经营服务、为一线服务的意识。
四、集中精力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加快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治理架构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行内统一、邮银协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年初,通过对总行高管层成员的补充,我们确立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责权清晰、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夯实了风险管理基础。近期,总行初步完成了组织机构调整优化,按照监管要求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的需要,在借鉴同业全面风险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行发展阶段和管理实际设计了“营销与产品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支持与服务部门”三大板块,实现了前中后台有效分离,初步形成了协调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下一步,还要逐步健全完善。各一级分行也要持续加强辖内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全行各类专业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强化对全行资产质量及重点风险问题的监测预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切实发挥资产负债管理资源配臵作用,促进管理精细化,确保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目前,全行资产规模已达5.2万亿元,随着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在优化资源配臵、平衡调节业务发展总量和结构、实现全行价值最大化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也是总行机构改革将资产负债部单独设立的重要考虑。下一步,总行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各级机构也要强化执行力,确保各项政策、计划“下得去,管得住”,不要挑战政策执行的严肃性。这几年,我们积极借鉴同业经验,综合运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管理等工具,调控全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还应继续把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贯彻下去,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细。资产负债管理担负着“管规模、管价格、管资金”的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政策调整,都牵涉到各个条线、各级机构、各类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同志一定要对这项工作怀有敬畏之心,要有“烹小鲜”的谨慎心态和高超技艺,提出的任何政策建议,都要统筹考虑、通盘考虑,作出的决策要经得起检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当前我们存在的突出矛盾还是信贷额度不足,对此,总行正在思考如何加快补充资本金问题,同时积极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争取一些相关政策,提高信贷规模。
三是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与营运管理的职能的作用。商业银行的营运管理体系,是衡量一家银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银行成立之初,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网络庞大,“一网两制”等特殊性,我们在营运管理方面与同业相比是有差距的。这次总行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会计部门的营运管理职能,主要就是考虑到业务会计与营运工作都与银行业务发展密切相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促进邮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有利于支持“一网两制”的经营模式。经过去年的“921”工程,目前我们已基本构建起了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会计、清算、现金管理体系的IT系统框架。下一步还要从有利于提高交易处理能力和 效率,有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角度来推进集中处理工作,加快整合上收和系统改造力度,通过持续监督与管理集中来强化内控。总之,就是通过IT支持,做到前台更简单,做好客户服务;中台更集中,做好支撑;后台更专业,做好管理。
四是严格控制资产质量快速下滑趋势。今年以来,总行开展了针对资产质量管理的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加大规范化管理和贷款清收、核销力度,资产质量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从数据来看,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其中,小额贷款是不良资产最为集中的领域,年初,总行就这个问题还专门召开会议安排资产质量管控管理工作。应该说,小额贷款这款产品设计的重要机制就是通过小额、独立和分散的理念来避免系统性风险,一些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部、单体风险,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现象。但部分分支机构急功近利,营销模式不科学,流程控制不严格,考核机制不严密,监督管理不到位,出现了违规发放贷款、顶冒名贷款甚至是内外勾结等恶劣情形,有的管理者还直接参与或授意员工违规,使得部分机构风险持续暴露。下一步,我们既要加大清收力度,完善资产保全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呆账核销工作,不断强化抵债资产管理;也要从全局的视角,围绕内控、管理和政策等多个层面来统筹考虑,真正落实“内控先行、合规经营”的要求,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
大家应该认识到,在银行成立初期,确立了由小额信贷产品入手来推动整个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总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学习其他先进银行在小额信贷上 的经验和方法,应该说我们小额信贷整体发展思路和产品设计包括管理制度都是比较科学的,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产品定位和制度要求去做,不应该出现区域性、大规模的风险暴露。当前,部分地区之所以连续出现问题,很重要的就是没有坚持严格执行制度。小额贷款和公司信贷虽然都是大信贷概念,基本的流程看起来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业务性质大不一样,小额贷款业务的重要风险防范机制就是通过大量客户的独立性来规避系统性风险。因此,“垒大户”思维与小额贷款业务的基本经营规律是相违背的
银行董事长在内控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的88
本文2025-01-07 13:01:48发表“银行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22237.html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青海省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 9下试卷历史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