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篇:希望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希望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希望感属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心理问题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视角,即通过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主张以人类自身积极力量的开发和应用,来激发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获得美好生活,从而有效维护心理健康。希望是一种心理优势, 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独特的作用,此外,希望的预测作用,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通过灌输希望,树立目标,加强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来提高大学生的希望水平,为人们追求幸福和成功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字:希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从个体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大学时期的个人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特殊,因为该时期是大学生完成学业和完善个性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走出单纯的校园生活,走向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步走向成熟。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需要精神卫生服务,十分之一的大学生因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症状急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总体看来,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其整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倍受社会关注。虽然现阶段不论是量的绝对性还是质的相对性,主流上大学生都是健康的积极的,但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个体对未来的希望水平。那些对未来无望甚至绝望的人,无疑是异常痛苦的。很多研究已证明希望感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力量和个体特质,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内在希望感水平的高低与其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相关希望感是从积极的角度关注个体的成长,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日益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对落后于物质文明,“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 代”,这种负重导致了人们精神越来越空虚,甚至陷入了无希望感状态。大学生属于这个时代最敏感、最精神化的一代人,但却生长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而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的时代,颓废、无聊,甚至自杀等现象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以至于内心燃不起任何希望。而对自己的人生、前途、生活和世界等本应满怀信心和希望的当代大学生,却因希望感的缺乏甚至缺失而使其精神世界陷入了迷惘和困顿,因此,希望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岁月神偷》电影里妈妈在历尽磨难后告诉儿子“人活着总要信„„”;少年pi在沉船后的海上漂流时光里最经常说的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失去希望”。人的生存需要希望,一个学科的进步需要希望,社会的发展需要希望,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世界上一切要去做的事情都需要希望驱动”,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失去所有,但都不能失去潘多拉魔盒里那最后的希望。
二、希望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概念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开始关注“希望“(hope)。其中Snyder及其同事在美国Kansas大学建立起“希望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使希望研究成为心理健康领域引人关注的热点。恩斯特·布洛赫在《希望原理》中将希望看做尚未存在的存在,是具体的乌托邦。对他来说,世界过程乃是“希望的素材”。Dufault和Martoocchis将希望定义为一种多维的、积极的生活力量,是对能达到某种好的目标持有信心但不确定的期望。Miller和Power将希望定义为:“希望是人们基于对美好状态或美好事物的预期和描绘而带来的一种自我提升或者一种从困境中自我释放的感觉,是一种个人感觉自己可胜任,可应对的能力感和心理上的满意度,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目标感、意义感的体验以及对生活中充满无限的`可能性'的感觉。” Snyder C.R.及其同事认为希望不是美好事情将要发生时的情感现象,而是把希望看做是个体的一种积极的品质,这种积极品质能够使其通过不断的努力去积极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对这一概念的具体的论述和演绎就反映在他所提出的希望理论之中。希望在包含认知成分的同时也包含情感成分,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在个体的预期中积极情感越强烈,希望就越大,消极情感越强烈,则产生 相反的体验如无望。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个体会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与追求目标的动机之间产生一种认知,伴随着这种认知判断所产生的一种对行为的情绪调节力量,就是希望。
综上,从情感认知整合的角度采用Snyder对希望的界定:希望是由个体后天学习而成的一种个人思维和行为倾向,它是一种认知特征同时还是一种动力状态。目前对希望的定义依然有很多声音,其中Snyder的定义得到了较多的认可。
(二)相关内涵
1.希望与生命意义的相关
希望水平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面对不利的生活事件,希望水平高的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少的问题行为。幸福感和希望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工作压力较强的行业中,如服务行业,高希望者工作质量较好并且满意度较高时,不易产生工作倦怠,容易坚持。希望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对生活的满意感,体会到史多的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会更高,从而增强了个体对的生命意义体会,同时希望还能够积极预测生命意义。
2.希望与目标的相关研究
希望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克服困难,并寻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拥有希望的大学生通常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制定了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能努力实现目标。目标本身就是希望理论的核心和出发,树立适当的目标可有效提高被试的希望水平,同时希望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使用更多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更少的不切实际的妄想、自我批评和社会退缩,表现出更多的求助意识和求助行为,因此也更容易尽快摆脱忧伤、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的去实现目标。当个体目标明确,并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对未来就会更有信心,从而促进个体对目标的追逐,在这样追逐的过程中就会使个体体会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三、希望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阶段人的抽象逻辑水平、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并逐步提高;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趋于成熟。学生结束了单一的高考生活,步入大学校园,有了更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更多的个人时间、空间。面 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自我的不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业中的挫折,常常感到迷茫、痛苦和沮丧,进而产生自卑、孤独、抑郁或愤怒等消极情绪,若长期得不到疏导,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而希望不仅对大学生的情感方面有所引导,提高其自尊和自信;在认知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意志等,充分挖掘大学生自身积极能量。
(一)希望增强学生前进和目标建立的动力
高希望感的个体在面对焦虑时更能保持对目标的追求。拥有高希望感的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战胜恐惧,降低焦虑,以幽默、积极的方式去应对阻碍和艰难,在情绪和认知上能将负性事件转变成可接受的、正常的事件。认知重建、容忍或接受、寻求社会支持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生活满意度的提升。当学生面临困境时,相信自己能够跨过这道坎,相信未来生活会变得更美好,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事件,对未来也能够满怀憧憬,更加乐观和自信。
(二)希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
希望作为一种心理能量,能够有效调节压力事件,是个体预防心理疾病和应对压力的重要心理资源。希望感的提高使学生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认为自身有能力去解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将遇到的困难阻碍看作生活的挑战和锻炼自己的方式。积极迎接生活、学业中的压力事件,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从而内心不会有紧张感,沉着面对危机。高希望感的人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还会提高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三)希望能提高学生自尊
希望使学生从建立较小的子目标开始,从子目标的实现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感,进而对自己的评价变得更加积极。提高学生的希望感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尊存在密切关系,学业成绩的提高能提高学生自尊,高自尊的学生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评价,有更多的自信去探究、发现和展示自我,也提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四、提高大学生希望感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1、提髙自我学习能力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产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人类的智力和知识。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知识容量在持续扩大,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吸收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全面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正是如此,学会学习是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在远离升学压力的束缚下,享有更多自由和资源的大学,大学生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大学每一门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大学生要能够参与社会竞争,适应社会要求,必须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学会为人处世
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这种能力的培养将让大学生一生都受益匪浅。所以大学生要好好把握机会,在短短的三、四年时光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既要致力于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能力,更要用心领会为人处事这门特殊课程的精髓,培养自己的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人。
(二)建构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1、学会自我支持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个体所处的大学环境和经历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可能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人们常说自助者天助,个体自身所发展的良好的心理应对机制是社会支持系统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他人帮助的基础上,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建立自我支持系统。
2、维持和利用已有支持
一般来说,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由父母提供衣食住行的经济支持和疏导与沟通等方面的情感支持,因此家庭支持是所有社会支持中最稳定、最具影响和最可靠的支持,它是大学生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当他们处于应激之中,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可以给他们力量和信心。主动和父母沟通,和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主动寻求社会资源
很多大学生都明白毕业以后他们都将走入社会,因此他们会通过有意识地挖掘有效的社会资源,构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增强自信。比如参加社会实践,发展社会人际。大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建立并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系统,能有效地提髙大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大学生应切实制定目标,并细化目标
1、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目标
人生目标,是一种期盼实现的结果,是引导个体不断努力的方向。目标的确立是有科学性的,人生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要根据主客观条件来切实际加以设计。希望感的核心部分是目标,它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它既不是百分之百能够轻易达到之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之物。远大的目标,能起到激励作用,但过高的目标,脱离了实际,会因好高骛远而导致失败;而目标太低,不用努力就能实现,目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所以制定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适当的目标可以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明确奋斗的目的,从而不再感到迷茫失望。
2、将目标将具体化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生活中有些目标比较模糊和抽象,这样的抽象的目标是很难进行全面监控的。持有此类目标的人也难以从目标中得到积极的反馈,所以目标应该具体,细化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为整个人生指明方向,短期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前提,没有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短期目标的达成,能让人体验到达成目标的成就感,鼓舞自己向长期目标奋斗。以自己以前的经历作为参照设定当前的目标,并且把长期目标划分成更小的短期目标可提高大学生希望水平;而一次性制定太大的目标,会导致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变小,使人产生焦虑和无望感。因此,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制定适当的目标之后,需要将这些目标细分为更小的短期目标,日积跬步,按计划完成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更易于实现,也可提高实现总目标的信心。
(四)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应该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因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可为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应加强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尤其是不太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实施专业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培养专业化实用型人才的必然。大学生只有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发展自我潜能。所以,高校应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围绕着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经济转型、竞争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的首要工作之一。大学生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尤为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依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致力于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还可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专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心理教育,主动学习心理知识和寻求心理援助,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多种途径的指导和学习可帮助大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涯,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即使遇到一些挫折,也会把挫折当作考验和锻炼来积极地战胜,即希望感得到增强。
希望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在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因此,对于希望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希望并不是直接以较少消极情绪为治疗目标,而是通过提高希望水平让大学生的生活积极有意义,希望更加关注的是人的潜能和价值的提高。在我国,希望的应用研究还刚刚起步,在心理治疗、心理健康、医疗卫生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
[1]陈燕飞,苗元江,王青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希望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 95-99.
[2]胡金凤,郑雪,孙娜娜.压力对“蚁族”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 313-318.
[3]王晓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1-5.
[4]禹玉兰,罗军,李俊娇.大学生希望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 784-787.
[5]曾美容.大学生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2010:1-25.[6]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志,2010 :178-181.
[7]苗元江,朱晓红,龚继峰.转型与建构:积极心理学历史与沿革[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7-11.
[8]陈海贤,陈洁.希望疗法: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1-125.
第二篇:浅析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把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人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完善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培养学生进取向上的态度、体验幸福的能力、快乐豁达的情绪等积极心理,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而且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幸福感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Seligman Sheldon)和劳拉·金(Lawra King),他们定义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1]。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的最大追求是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生活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2]。
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和途径。
二、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诠释
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也包括积极的状态。作为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尝试,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而不是矫治心理缺陷。因此,与以往心理学重点研究心理疾病不同,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的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取的。
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有积极心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个人的幸福感的获得不可能离开社会条件,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是主观幸福感产生的物质前提。物质生活条件的缺失,不会有人的生活,更不会有人的幸福生活。此外,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的成功都是获得幸福感的不可缺少的载体。但是,环境永远具有相对意义,无法确定多少财富才能让人幸福,谁都无法
回避家庭矛盾和事业的挫折。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是人们面对大体相似的环境,但主观感受却大不相同。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心理学家们提出,追求幸福重在发展心智。
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感的获得以人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对生活的认识及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体验,也就是一个对生存环境的认知,是个体在现实活动中运用智慧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缺少产生幸福的条件,而是缺少体验幸福的能力,获取幸福应重在心智的发展。人的认知模式是一个积极的、动态的过程,幸福者与不幸者在如何运用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
幸福是相对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学者在幸福感的研究中,已经注意到了个人的认知结构决定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从而影响幸福体验。心理学家们指出:“人不是被动地体验事件和环境,相反,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是‘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分析和建构,预期与回忆,评价与解释过程,多样化的认知操作与动机过程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3]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在认知结构中,必须确定两种信念:1.清醒地认识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认知倾向决定着情绪的性质;2.在认识生活情境时必须有获取幸福的心向。就是主体积极地把外部的信息与追求幸福的信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当人们具有主动地寻求幸福的心向时,常常会赋予普通的或消极的生活事件以积极的意义,以提高幸福感水平。正是这种心向决定着人们幸福体验的个性差异,有积极心向的人,对环境的评价倾向于正向偏移,即在环境发生积极变化时,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环境发生消极变化时,会更快地消除不幸感。当环境没有变化时,他们能体验到更多的愉快情感。
一个心智发达的人面对客观情境,更多地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对于种种不可抗拒的事件,主动地寻求自身的解脱,这是一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智慧。真正幸福的人是个智者,有积极心向的人才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幸福感教育就是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其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的理念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非常切合;与看似相对立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也不矛盾,它是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当然,幸福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靠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1.开展感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幸福观。感动是人之善心的一种体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并不是不幸福,他们不缺乏感受幸福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而是缺乏感受幸福的能力。就是因为周围的幸福唾手可得,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懂得感受和珍惜。这就需要在高校中运用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同学们具备感受真善美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做到以人为本,把幸福观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2.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仰,确定明确的生活目标。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是学习,只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并把自己的命运与之联系起来,才
能获得有意义的生活。事实上,缺乏幸福感的大学生主要是缺乏理想和信仰。大学生在经历高考后,就失去了目标,理想的缺失,就失去了幸福感。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让学生体会人生目标和理想在实现过程中的积极感受,这也是幸福感实现的基本主体条件。
3.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从关注社会与自然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而完善的人格,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人文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们对幸福的真实把握。所以,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应避免说教的单一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溶入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学科。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优良的环境。
4.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获得幸福的感受。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与不足,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成长进步、友谊与爱情等方面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到既不盲目自负,又不无所作为,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心理技能,使大学生通过自我调适、自我排解,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这都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说[J].心理学探新,2003,(3):6—10 [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版2003,(2):82 [3]高兆明.幸福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第三篇: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摘 要: 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由此对教师、学生和学校提出了实施翻转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设计
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最早使用录屏软件对PPT课件和实时讲解进行录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帮助因各种原因缺课的学生补课,结果收到了超出预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热潮。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在课外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解决和知识内化”。它与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在课堂中进行,知识内化在课后由学生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完成;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知识传授在课前进行,课堂时间主要进行知识内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应用于一身的素质课程,传统教学重知识讲解、轻体验和应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教师应该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帮助学生内化心理知识,增强正性情感体验,维护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翻转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具有以下教学价值:
1.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主体心理获得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体现。学生要将正确的自我认识、新环境的心理适应、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挫折的应对等心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健康素质,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从课前的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到课堂上体验分享和交流讨论,最后进行课后反思与巩固应用,无不需要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主体性的发挥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2.有利于突出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强调用微课视频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但由于知识传授过程是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微课视频要求时间短、效率高,教师必须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设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每个章节都有独特的教学价值,特别是心理调节理论和操作方法,需要学生认真领悟、仔细体验。教师要舍弃“旁枝末节”的知识,选择最需要学生掌握的核心理论进行讲解,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相当普遍,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翻转课堂通过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顺序的颠倒,一方面强调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并完成课前任务。另一方面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强调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探究和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内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4.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可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互动交流等多方面实现碎片化、个性化学习。教师把心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后,学生可根据个人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内容进行“点单式”学习,没必要观看全部视频;还可根据学习需要对视频进行播放、暂停、快进和重放等操作,掌控学习进度;学生在教室、宿舍、校园或者家里都可以进行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随时随处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展开讨论,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包括课前活动设计、课堂活动设计和课后活动设计三个环节。
1.课前设计:重在知识学习。
(1)微课视频制作要“短、小、精、悍”。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是通过微课视频完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课视频可以是教师开发制作的,也可以来自互联网优秀的微课视频资源。互联网上的微课视频能给教师提供现成的资源,但由于其教学目标、内容设计等常常与地方学校的实际要求不相符合,教师需要自行设计并录制微课视频。教师自行设计录制的微课视频应该是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
微课视频的制作应该强调“短”、“小”、“精”、“悍”。“短”指视频时间短,以5分钟―10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15分钟,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甚至不能坚持观看视频;“小”指视频文件体积要小,方便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上传播;“精”指内容精炼,教学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讲解精炼;“悍”指视觉效果强悍,教学效果优质,要求画面美观具有冲击力,教师讲解语言生动,配合插入的动画视频,能给学生愉悦的视听享受。
(2)围绕教学目标设定课前学习任务。
学生课前学习任务不仅仅是观看微课视频,还应包括课前作业、心理测试和提出问题等。课前作业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心理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心理测试是要求学生完成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关的心理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进行自我了解和反思;学生还要根据微视频学习内容提出问题,通过QQ群、微信群、留言板等平台进行交流讨论。
(3)准确把握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
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师根据学生在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情况,可以发现学生的疑问。有些问题比较简单,是由于学生知识经验不足或者对视频理解不透引起的,教师通过公告栏、留言板等进行回应即可解决;有些问题是学生通过一定思考和?论后产生的,往往是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认真总结并探讨解决方案。
2.课堂活动设计:重在心理体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把重心放在激发学生心理体验、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上,这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
(1)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验。
教师首先要营造浓厚的情境氛围,通过情境创设迅速把学生带入情境体验,产生“愤悱之情”,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求知欲。其次,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解决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情境”可来自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案例,也可以是借助视频、音乐、图片等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并有所感悟。
(2)角色扮演,在活动中体验。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效果,可采用心理剧、独白、哑剧表演、空椅子技术等角色扮演方法,由学生以戏剧表演的形式亲身实践案例中的人物角色行为,从而感受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此种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发现问题并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角色扮演体验过程中,学生发生相应的认知改变或者行为改变,产生自我调节的效果。
(3)讨论交流,在分享中体验。
讨论交流是学生启迪思考、碰撞思想、激发体验与分享智慧的核心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引导性问题,注重多向信息传递,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和师生互动等过程中充分表达个人的见解和内心的感受,从而领悟心理健康知识原理,掌握维护心理
希望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2025-01-10 04:41:29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8707.html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3 大作文-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2 微写作-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1 名著阅读-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10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 专题0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简答题)-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