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两院有感(法院和检察院)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参观两院有感(法院和检察院)

与踏实坦荡交朋友

普法实践的第三天,阳光灿烂,似乎在为我们的实践加油助威。沐浴在阳光下,我们要去参加法院和检察院的心情更加地浓烈,越加的兴奋。

上午,早早地,我们便来到了洞头县人民法院,等着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法院。当我到达法院的正门口时,心里立马有一种庄重肃穆感。随后,一抬头,便看见正门口上的五星国徽,那么金光闪闪,那么引人注目。我心里暗想,或许他就是庄严的象征吧。想到这里,我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摆正了自己的身躯,昂首阔步地走去。

进入法院,很幸运,今天刚刚有一起酒驾的案件在受审。只在电视上看过案件受理的我便满怀兴趣悄悄地坐到位子上观摩整场案件的受理。一开始,简单地进行了案件的概述。原来是被告人刘某因为在驾车前喝了10多瓶啤酒,在回家的路上而被交警抓获。整场案件受审中,被告人没有找辩护律师,而是态度很好的承认罪行,最终被告人最终也因为酒后醉驾的罪名,而被判一个半月的刑。看完了案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既是因为觉得案件受审没有电视剧里来的惊心动魄而有点失望,却也因为开庭后每个人都恪守法庭纪律,保守安静,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见声音的氛围感到惊讶,更因为自己终于亲身体会到了法院受审时的庄严肃穆、公正公平而感到赞叹不已。旁听完整个案件后,我思考着:正处于青春妙龄的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要学会遵法守法、公平公正,就像这些法院的法官或者工作人员一样。不仅如此,我们更要大力宣传,使身边的人懂更多的法律,让他们成为一个懂法守法的人。

随着旁听案件的结束,我们参观法院的旅程也随之结束了。下面即将开启的是参观洞头县检察院的行程了。

下午,我们来到了洞头的检察院。一开始,里面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那些曾经身居高位却贪污腐败、受贿行贿的人;那些身处要职却利用手中的权利和工作之便,知法犯法的人的受审问的地方。也听工作人员给我们讲了那些机关人员由于聚敛钱财,无视国家法律,最终都成为了阶下囚,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的故事。随着参观一个个的审问室,我想着要是所有的人都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该有多好。随后,又观察了检察院工作人员的休息和娱乐场所,还有检察院的历史一览馆。看着历史馆里的老照片,思绪万千:如果一个人对名利过于追求,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不能自拔。正如一位哲人讲过:“人的欲望是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伤己”,欲望过度,失去理智,心理失衡,最终会成为人民的罪人。所以说,要树立正确的名利意识,特别是对于这些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大学生,如果我们从小就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抵制不住诱惑,毕业后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身处在学校的我们只有正确地对待名利得失,见财物心不痒,见美色脑不昏,才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否则估计可能会被请到检察院坐上一坐。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天的旅程也就在参观法院和检察院的过程中结束了。经过了这么一天,我暗下决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等到我们回首往事之时,可以毫无愧疚地看到自己身后留下的那一串串踏踏实实、坦坦荡荡的脚印,或许那会是我们一生最好的见证。

第二篇: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

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

2004年8月1日,我院全体干警,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外闻名的林县红旗渠。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在红旗渠纪念馆,我们参观了修渠时的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大家看到了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全院干警被40年前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深深的震撼了。很多同志都是眼捧着热泪,听完了讲解员的讲述。

在青年洞,我们亲眼看到,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的山头,凿通的隧道,架设的渡桥。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了十年时间,硬是在太行山上建成了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的历史,也创造了人间的奇迹,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通过参观,我庭室人员受到了深刻的激励和教育,更深的领会了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内涵。大家一致认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民族气节。在长达10年的修渠岁月中,林州人民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一副铁肩,一身志气,以“没有资金自己找,没有工具自己(请登陆政法秘书网)造,没有房铺住山岩,粮食不够吃野菜”的毅力和韧劲,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伟大奇迹。相比之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何足挂齿呢!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林县干旱缺水,在历史上长期困扰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每一个林县人,如果没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想林县人民也只能永远望山止步、望水兴叹。因此,修建红旗渠更多地展现了林县人民藐视困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红旗渠精神虽然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其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质永远不会过时。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把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道德建设自律的重要内容,把“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相结合,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在“无私奉献”中。弘扬红旗渠精神,就应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

这就是红旗渠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篇:法院干警参观红旗渠有感

200X年X月X日,我院全体干警,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外闻名的林县红旗渠。在红旗渠纪念馆,我们参观了修渠时的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大家看到了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全院干警被40年前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很多同志都是眼捧着热泪,听完了讲解员的讲述。

在青年洞,我们亲眼看到,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的山头,凿通的隧道,架设的渡桥。勇敢的林县人民,用了十年时间,硬是在太行山上建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查看成了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的历史,也创造了人间的奇迹,留给了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通过参观,我庭室人员受到了深刻的激励和教育,更深的领会了红旗渠精神的实质内涵。大家一致认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民族气节。在长达10年的修渠岁月中,林州人民硬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一副铁肩,一身志气,以“没有资金自己找,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房铺住山岩,粮食不够吃野菜”的毅力和韧劲,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伟大奇迹。相比之下,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何足挂齿呢!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林县干旱缺水,在历史上长期困扰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每一个林县人,如果没有团结协作、无私奉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献的精神,我想林县人民也只能永远望山止步、望水兴叹。因此,修建红旗渠更多地展现了林县人民藐视困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红旗渠精神虽然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其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质永远不会过时。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把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道德建设自律的重要内容,把“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相结合,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在“无私奉献”中。弘扬红旗渠精神,就应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

这就是红旗渠精神给我们的启示!

第四篇:2012年湖南省法检两院(法院、检察院)考试申论真题

2012年湖南省法检两院(法院、检察院)考试申论真题

材料一:

2011年11月10日中午放学时分,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

不少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学生们说:“成绩好的戴红领巾,成绩差的戴绿领巾。”

有些家长对孩子戴绿领巾表示尴尬,但孩子们说:“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

“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啥好事情。”家长苏女士认为,此举对孩子心理有极大创伤,学校这种做法有些奇怪。苏女士的女儿读一年级,她说孩子看书、写字挺认真,就是反应有些慢,成绩一般。

学校冯老师解释,设计绿领巾的初衷是对孩子加强教育培养,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一年级学生不是全部同时加入了少先队,一般分成两个学期完成。优秀上进的孩子肯定属于第一批,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一些家长曾提出孩子回家不高兴,希望老师能考虑其他变通方法帮助教育。“绿领巾的含义,就是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学校相关负责人称,作为一种教育探索,这种做法还没给上级部门汇报过,学校把这部分学生称为“苗苗少先队”作为预备培养,对佩戴绿领巾的要求和红领巾一样。

就在前两天,2011年11月8日,在江苏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的其中考试中,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被安排在走廊考试。四楼及五楼的楼道上坐满了学生。当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气温下下降,尽管有棉衣,但考生们仍然冷得瑟瑟发抖。

材料二:

2012年4月20日是某小学其中考试的日子,四年级学生李华在教学考试开考前去上厕所。在快开考的时候李华急忙赶去考试,但被几个同学叫住。原来那几个同学怕去晚了被老师批评,所以一起进去,壮壮胆。李华等人站在门口喊了一声报告,监考老师没有回应。他们又喊了一声报告。

“滚滚,滚得远远的!”监考老师暴跳如雷。

于是他们就去找班主任,想让班主任求求情让他们参加考试。但班主任不管,让他们自己和监考老师说去。

“班主任让我们问你能不能让我们参加考试”。学生将班主任的原话转告给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没让他们进去,也没有回答他们的话。于是他们就站在教室门口等。五分钟,十分钟,老师最终剥夺了他们参加考试的权利。

后来班主任来看考场,发现他们还在教室门口,于是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两节课,并一一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长。

学生回到家里挨了一顿批。

材料三:2012年4月27日,是辽宁省锦州市国和小学的春季运动会。早上5点多钟,校园里就开始热闹起来,校门口竖起两道彩虹门,校园内也立起了门柱,就连教学楼的5楼和4楼窗口,也垂下数米长的红色条幅,上面分别写着“一年级(4)班祝运动会圆满成功”、“二年级(1)班祝运动会圆满成功”等字样,这些条幅都是家长自发送给学校贴的。8点30分左右,一名家长趴在门上跟保安商量,想把手机送进去给孩子照相用,保安拒绝了,称可以让老师或者孩子来取。过了几分钟,一个家长捧着一纸箱的雪糕说要送给班级,保安放行。其他家长见此纷纷效仿,你送一箱矿泉水,我送一箱冰茶,你送20个挥舞棒,我送几十个气球。一些孩子的家长还在为送啥闹心,太贵的负担不起,太便宜了拿不出手,还怕和别的家长送重样了。

国和小学校长说:“家长自愿给给运动会作贡献,我们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同一天,在江西省九江市郊区一户家境殷实的农户家里,因为9岁的儿子前天晚上去网吧玩游戏没做作业不敢去学校,气愤的家长边追边打,结果一个失手,不慎将孩子打死。事后,家长去派出所自首时,气犹未消的说:“这种不爱学习的儿子,想起就伤心,如今一下打死,我就是坐牢也值得!”

材料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比国家规定的时间少了1小时23分,他们比美国、意大利、瑞士的同龄人每天要少睡四五十分钟,在高中阶段,这个差距扩大到了一个小时以上。

在中国,因为勤奋学习而少睡,常常被誉为“废寝忘食”,(原文)家长觉得自豪,亲友交品称赞,老师好评如潮,同学视为榜样,媒体加以鼓励。中国的无数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无能为力。实际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暂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家长们依然有选择的余地。家庭到底是给孩子提供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

“中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杨东平说,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曾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考了44种证书。在北京,一些小升初学生的推荐材料厚达100多页,各种获奖证书、证明琳琅满目。“这是好的教育吗?”这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吗? 材料五:

一位身患绝症的台湾父亲,临死前给六岁的女儿留下了这样一封遗书:

可爱的女儿:

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来了。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要躲好久好久。

你先不要找,等你十六岁(还要吃完十次蛋糕)的时候,再问妈妈,爸爸躲在哪里,好不好? 爸爸要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爸,对不对?不过,爸爸不能随便跑出来,不然就会输了。

如果还是很想爸爸,爸爸就会变魔法出现。

因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现,所以不犯规,爸爸不算输。爸爸的魔法是,趁你自觉的时候,跑到你梦里大玩游戏,在你画爸爸的时候,就是爸爸,不管好不好看,你觉得是爸爸,就是爸爸,当你拿爸爸的照片看时,爸爸在偷偷地看你„„ 材料六:

前不久,在武汉大学院校长刘道玉如今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幽默地指出,大学生世俗化很厉害,过去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现在一些学生在校园里泉水就已经浊了。朱清时也是这个观点,贪腐之风进入校园,高校首先高地已经失守,社会上很多腐败现象都可以在大学里找到。高校对学生应该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首先的全面培养,而文凭泡沫让高校背离了教育的本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连专业课都是一个“混”字!“教育需要乌托邦”。年近八十的刘道玉说,柏拉图设想的由“哲学王”治理的理想国,终究没有建立起来;卢梭设想的爱弥尔式的理想公民,也没有培养出来,但《理想国》和《爱弥尔》却成了2000多年来人们仍然阅读的教育经典。卢梭曾经说,“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留存在世,纵然所有教育著作被毁,教育园地依然还是馥郁芬芳。”这就是理想的作用,它们会激励人们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

材料七:

在英国人眼中,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素养。在英国的教育中,会教导孩子尊重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有人和朋友,还应该对所有生命都有爱心和责任感。

在教育学界,很多学者认为尊重生命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英国的教育机构开发出很多关于尊重生命的故事和教案供老师选择。在教学前线,从幼儿园你就会听见孩子们煞有介事地讨论“尊重和敬畏生命”这样的大课题。这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参观两院有感(法院和检察院)

第一篇:参观两院有感(法院和检察院)与踏实坦荡交朋友普法实践的第三天,阳光灿烂,似乎在为我们的实践加油助威。沐浴在阳光下,我们要去参…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