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范文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范文

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2.B 3.B 4.D 5.D 6.A 7.B 8.C 9.D 10.D11.A12.C 13.D 14.B 15.A 16.C 17.C 18.B 1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CE22.ABDE 23.AC 24.AD 25.ABC 26.ABCD 27.BCDE 28.ABC 29.ABCDE 30.B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双方借助于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1分)

作用:(1)为投资、筹资提供场所,通过交易实现资金融通,促使企业在资金供需上达到平衡,保证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2分)(2)通过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活动促进社会资金合理流动,调节企业筹资和投资的方向和规模,促进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分)(注:可根据考生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32.存货功能:(2分)(1)储存必要原材料,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2)储备必要在产品,有利于组织均衡、成套性生产。

(3)储备必要产成品,有利于产品销售。存货成本:(1)采购成本(1分)(2)订货成本(1分)(3)储存成本(1分)(注:上述三项存货功能中,考生答对任意两个即可给2分)

33.企业购并的含义:企业购并是企业收购与兼并的总称,它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2分)

企业购并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四种:(1)承担债务式购并;(2)购买式购并;(3)吸收股份式购并;(4)控制式购并。(注:上述四种方式,考生答对三种即可给3分)

34.含义:企业对外投资就是企业在满足其内部需要的基础上仍有余力,在内部经营的范围之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2分)

分类:(1)按企业对外投资形成的企业拥有的权益不同,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1分)(2)按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1分)(3)按企业对外投资投出资金的收回期限不同,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1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5、36题每题5分,第37、38题每题10分,共30分)

35.(1)甲方案付款的现值现值=18(万元)(1分)(2)乙方案付款的现值现值=4+4×3.312=17.25(万元)(2分)

或:乙方案付款的现值=4×3.993×(1+8%)=17.25(万元)

(3)结论由于乙方案付款现值小于甲方案付款的现值,企业应选择乙方案付款。(2分)

36.(1)企业2008年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000×40%×10%=40(万元)(2分)

(2)企业财务标杆系数 DFL==(2分)=1.25(1分)

37.(1)年折旧额=200/5=40(万元)(1分)(2)第0年年末净现金流量=-200(万元)(1分)

第1年年末净现金流量=0(万元)(1分)第2年至第6年每年年末净现金流量=100×(1-25%)+40=115(万元)(1分)

(3)包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1+(200/115)=2.74(年)

或:不包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200/115=1.74(年)

(4)净现值=115×

或:净现值=115××-115×-200=115×3.791×0.909-200(2分)=196.29(万元)(1分)-200=115×4.355-115×0.909-200=196.29(万元)

(5)由于该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所以具备财务可行性。(1分)

38.(1)利润=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1200-1000)×20000-1000000(1分)=3000000(元)

(2)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1000000÷(1200-1000)(1分)=5000(件)(1分)

(3)保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量=(1000×20000+1000000)÷20000(2分)=1050(元)

(4)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利润+固定成本)÷销售量=1200×(1-5%)-(3000000+1000000)÷20000(2分)=940(元)(注:若考生只写出计算公式,没有列出计算过程,可给1分)

第二篇: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自考资料V1297755429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

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

2.达尔文认为,雄鸟有能力欣赏雌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

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

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

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

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

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

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

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这句话中的“美”是指

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

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既()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

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

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

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

8.下利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

B.荒国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

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

A.理性主义

B.神秘主义

C.科学主义

D.人本主义

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我的欣赏。”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

A.内在感官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

D.畅

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

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

D.集体无意识说

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

A.形式

B.意象

C.主题

D.情感

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

A.艺术欣赏

B.艺术品

C.艺术家

D.艺术技巧

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A.艺术想象

B.艺术鉴赏

C.艺术体验

D.艺术敏感自考论文V1297755429

15.和“艺术搡作与技巧”相关的是

A.手中竹

B.眼中竹

C.胸中竹

D.山中竹

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

A.抽象型

B.原始型

C.写实型

D.浪漫型

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

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B.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

D.提出“寓教于乐”

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

A.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

B.音乐是古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

C.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

D.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0.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思想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席勒

C.马克思

D.恩格斯

21.关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A、审美活动能够满足人的心灵需要

B、审美活动能够帮助人们领悟人生真谛

C、审美活动包含着对“美”的追求

D、审美活动包含着对“善”的追求

E、审美活动是对主体存在的充分肯定

22、“模仿说”的缺陷忽视了()

A、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B、艺术创造的主体性

C、艺术创造的表现性

D、艺术自身的审美特性

E、艺术自身的创造性

23、对“自然天才”表述正确的是()

A、凭借自然才华

B、按规则行亊

C、无需技艺和学识

D、重视技艺和学识

E、强调模仿与借鉴

24、对“以道制欲”表述正确的是()

A、是对人的感性欲望的束缚

B、是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和净化

C、弘扬人的感性欲望

D、有助于心灵的和谐健康

E、体现了美育情与理的统一

25、接受者在美育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为()

A、通过道德约束自己

B、无条件接受

C、有自觉的追求

D、体现着一定的制造性

E、能获得广博的知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交感巫术

27、崇高

28、超验意境层

29、期待视野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

31、简述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32、简述符号层在艺术品层次结构中的作用

33、简述划分艺术形态的三种标准

34、简述美育化性起伪的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为什么美学应当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

36、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唐阎立本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尔'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乎? ’明日又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自考资料V1297755429

试以这段话为例,说明审美经验中评价活动的特点。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037)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毎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B 4.A 5.B

6.C 7.A 8.D 9.C 10.B

11.D 12.B 13.B 14.D 15.A

16.D 17.A 18.C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毎小题2分,共10分。

21.ABCDE 22.BCD 23.AC 24.ABDE 25.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毎想3分,28、29小题毎题4分,共 14分。

26.(1)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出的的概念。(1分)

(2)指通过信念来使物体不受时空限制而相互作用。(2分)

27.(1)是一种基本的审美形态。(1分)

(2)崇高的对象具有粗犷、博大的形态,劲健的力量,雄伟的气势。(1分)

(3)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能让人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1分)

28.(1)是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之一。(1分)

(2)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的形而上的人生哲理。(2分)

(3)能够把艺水品推向更高层次。(1分)

29.(1)是接受美学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1分)

(2)是指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1分)

(3)是在接受者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基础上形成的。(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毎小题 6分,共30分。

30.(1)劳动先于艺术。(2分)

(2)人的心理本性中潜在地包含着审美的要求,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之转化为现实。(2分)

(3)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并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2分)

31.(1)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到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提出了悲剧冲突的概念。(2分)

(2)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体现为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冲突。(2分)

(3)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2分)

32.(1)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2分)

(2)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分)

(3)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2分)

33.(1)根据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2分)

(2)根据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2分)

(3)报据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2分)

34.(1)是荀子提出的美育思想。(1分)

(2)性是人生就有的自然本质,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2分)

(3)“化性起伪”是指通过艺术与环境对人进行塑造,使人的自然本性转化为人性。(3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3分,共26分。

35.(1)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包含着存在论维度,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构成了美学的哲学基础。

(2)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

(3)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

【评分参考】以上3点各占3分,论述充分,酌情加1-4分,共13分。

36.(1)审美评价是一种反思判断,需要主体从特殊对象出发寻找到普遍的原则。

(2)审美主体在评价活动中所把握的意义来自于对象的深度,这种深度隐藏在对象的外现背后;

(3)对于审类对象的深度体验需要借助于交感思考,这种思考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双向交流。

【评分参考】以上3点各占3分,视其与具体例证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第三篇: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04729)试题答案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 04729)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A4.C5.A

6.D7.C8.D9.B10.C

11.D12.B13.B14.A15.B

16.D17.A18.A19.B20.B

二、多项选择题

21.BDE22.ACD23.BCD24.BCE25.BCE

三、词语解释题

26.称王。

27.用木匣盛装,名字动用。

28.分开,区别。

29.把民众看作是自己的子女。

30.后代。

31.搁,放置。

32.有一定的原则。

33.片刻,极短的时间。

34.因技艺高而出名。

35.身居高位的官僚。

四、简析题

36.A.黄河之神河伯;海神海若。

B.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C.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为渲染文章主旨作了形象的铺垫。

37.A.《项羽本纪》;人物传记。

B.悲歌“虞兮”;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

C.众叛亲离。

38.A.既对朝廷昏暗、仕途艰难愤懑不平,又执著追求理想、坚持未来。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路途艰险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险。

C.借举止抒情: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借典故抒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9.A.人民当家做主。

B.政治专制黑暗,民众革命一触即发。

C.直抒胸臆,象征。

40.A.体现了其有所觉悟却又找不到自身生存位置的悲凉。

B.行为举止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C.简洁生动。

五、作文题

41.略。

第四篇: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答案

小提示:试题答案右侧的红色文字是答案所在章节和教材页码,例如1-17表示:本答案在教材第1章第17页中。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03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在(C)2-17 A.1949年 C.1956年

B.1954年 D.1958年

2.一般来说,国家武装力量领导机关隶属于国家(B)3-41 A.立法机关 C.审判机关

B.行政机关 D.检察机关

3.“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体现了我国选举制度的(A)4-53 A.平等原则 C.秘密投票原则

4.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A)5-80

A.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及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B.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C.国务院部委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5.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2-18 A.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全面加强 C.人民民主得到全面发展

6.中国国家结构形式是(B)3-35 A.一般单一制国家 C.联邦制国家

B.复杂单一制国家 D.复合制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全面加强 D.多党合作制得到全面提高 B.直接选举的原则 D.普遍原则

7.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B)4-49 A.16周岁 C.20周岁

B.18周岁 D.22周岁

8.张卫是新华市江东区(县级)人大代表,因其不称职,原选区选民要对他提出罢免,原选区选民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罢免案须有(D)4-52 A.20名以上选民联名 C.40名以上选民联名

B.30名以上选民联名 D.50名以上选民联名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A)2-13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1页-A.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0.我国的《选举法》规定,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全国人大代表(A)4-49 A.1名 C.3名

B.2名 D.4名

11.在世界各国国家元首的法律地位的类型中,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如美国总统,既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又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领导政府的是(B)7-115 A.议行合一制国家 C.议会制国家

B.总统制国家 D.议会制总统制国家

12.指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的是(A)8-126 A.马克思 C.列宁

B.恩格斯 D.毛泽东

13.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还是社会主义的“议行合一”制度,国家行政都强调其(C)8-128 A.立法性 C.执行性

B.司法性 D.监督性

14.2004年前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A)6-103 A.3年 C.5年

B.4年 D.6年

1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中央政府统率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实行(A)9-157 A.垂直领导 C.地方自治

B.协商民主 D.民族自治

16.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D)10-196 A.民族团结 C.民族歧视

B.民族融合 D.民族区域自治

17.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地区,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B)10-191 A.60% C.64%

B.62% D.66% 18.第10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期间,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312亿元人民币,建设(B)10-211 A.107个项目 C.127个项目

B.117个项目 D.137个项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合理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和平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基本战略方针是(B)11-213 A.议行合一 C.党政分开

B.“一国两制”构想 D.依法治国

20.我国现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规定的最高军衔是(D)13-285 A.大元帅

B.元帅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2页-C.大将 D.上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军事工作部门是(A)13-283 A.国防部 C.总装备部

B.总参谋部 D.总后勤部

22.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及其候补委员名额的是(A)14-305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C.中央政治局

B.中央委员会 D.总书记

23.1949年12月在上海成立并提出以“发扬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该党宗旨的民主党派是(C)14-322 A.中国民主同盟 C.中国民主促进会

B.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致公党

24.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D)14-305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C.中央书记处

B.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D.中央委员会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C)2-13 A.1945年1月在重庆召开 C.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B.1948年5月在西柏坡召开 D.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26.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B)16-357 A.2年 C.4年

27.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A)16-352 A.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C.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B.有选举权的村民2/3以上多数通过 D.参加投票的村民2/3以上多数通过 B.3年 D.5年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是(A)2-13 A.毛泽东 C.刘少奇

B.周恩来 D.朱德

29.侦查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方法是(B)12-261 A.拘留 C.取保候审

B.拘传 D.监视居住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为(C)13-277 A.3年 C.5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有(CDE)3-43

B.4年 D.6年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3页-A.高度自治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E.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B.集中统一原则 D.议行合一原则

3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ACDE)5-74 A.国家主席、副主席 C.中央军委主席 E.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3.按照《地方组织法》规定,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主要有(ABCDE)9-162 A.执行权 C.管理权 E.保障权

34.国家行政的客体包括(AC)8-127 A.国家政务 C.社会事务 E.企业事务

35.国务院及各部门总的职能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ABDE)8-134 A.经济调控职能 C.家政服务职能 E.公共服务职能

36.“三司”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第一级政府机构,它们包括(ABD)11-225 A.政务司 C.民政司 E.社保司

37.我国律师事务所的种类包括(ABCD)12-266 A.国资律师事务所 C.合伙律师事务所 E.行政律师事务所

38.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拥有的职权有(ABCDE)14-304 A.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B.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C.修改党的章程 D.选举中央委员会 E.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9.即使具有律师资格也不予颁发执业证的人员有(ABDE)12-263 A.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B.合作律师事务所 D.个人律师事务所 B.财政司 D.律政司 B.市场监管职能 D.社会管理职能 B.家庭事务 D.单位事务 B.制令权 D.领导与监督权 B.国务院总理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本套试题共分6页,当前页是第4页-C.因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D.被开除公职的 E.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40.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处分包括(ABCDE)14-308 A.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E.开除党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41.简述政治制度的特点。1-1 答:(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42.42.简述全国人大立法权的内容。5-73 答:(1)《宪法》第58条规定和《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2)全国人大具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的权力。

43.43.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范文

第一篇: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范文2009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