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记忆方法总结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药理学记忆方法总结

官网:www.

概括归纳记忆

把资料概括总结,再进行记忆,容易记住和保持。

1、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离子障现象的特点“酸酸少易,酸碱多难”。

解释为:“酸酸少易”-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解离少,容易透过细胞膜;“酸碱多难”-弱酸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解离多,则很难透过细胞膜。

例如,临床上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中毒时,治疗时可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尿液,促使药物从脑组织向血浆转移并加速药物自尿 排出,用于解救药物中毒。

2、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中,胆碱能神经兴奋效应:抑制心血管,兴奋平滑肌,缩瞳睫痉挛,促进腺分泌,皆符合此规律,唯有括约肌。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兴奋心血管,抑制平滑肌,散瞳睫松弛,腺体泌稠液,皆符合此规律,肝冠骨括异(肝 脏、冠脉、骨骼肌的血管和括约肌表现不同)。

3、难逆性抗胆碱酯酶抑制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表现:大汗淋漓肌震颤,瞳孔缩小呼吸难,胆碱酯酶七五三。

解释前者为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临床表现,“胆碱酯酶七五三”-根据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判断中毒程度。

70%以下为轻度中毒,50%以下为中度中毒,30%以下为重度中毒。

官网:www.

4、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特点:“三个受体四通路,三大系统有作用。锥体外系反应多,人工冬眠精神病。”

解释为:“三个受体四通路”-三受体指DA、α及M受体。

四通路指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结节-漏斗通路,“三大系统有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系统。

“锥体外系反应多”-帕金森综合征,静止震颤,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人工冬眠精神病”-是临床应用。

数字总结记忆

利用数字的特点,把复杂的内容形象化、整体化,使其简捷易懂,便于记忆。

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特点是“一二三四”。

解释为:“一”-一个峰浓度,“二”-两个支(上升支和下降支),“三”-三个浓度域(无效浓度域、有效浓度域即治疗范围和中毒浓度域),“四”-四个时间(潜伏期、高峰时间,持续期,残留期)。

2、镇痛药吗啡的特点“三镇一抑制一兴奋一缩瞳”。

解释为:“三镇”-镇痛,镇静,镇咳。“抑制”-抑制呼吸。“兴奋”-兴奋平滑肌。

官网:www.

“缩瞳”-中毒时表现为针尖样瞳孔。

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一进、一退、六诱发,突然停药病复发”。

解释为:“一进”-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一退”-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六诱发”-感染、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突然停药病复发”-停药反应,反跳现象。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的特点:“一低二高三不”

解释为:“一低”-低毒,“二高”-高效、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不”-不耐酸、不耐酶、不广谱。

谐音联想记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一个事实,在心中越是与其他大量事实发生联想,就越能很好的记住,留在心中。结合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的特点,对记忆材料进行编码。将枯燥难记的内容,改变成相同或相近的读音。当需要再现记忆时,形象的语言便可使大脑立即联想起于谐音相对的字符。

1、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是广义的,包括许多概念,如副反应、毒性反应等。如何记忆? 总结为一句话,如 “服毒后药变质”。

解释为:“服”-副反应,“毒”-毒性反应,“后”-后遗效应,“药”-停药反应,“变”-变态反应,“质”-特异质反应。

官网:www.

2、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的特点概括为“快点抢救,全能麻醉药”。

解释为:“快”-起效快,“点”-安全范围大,“抢”-穿透力强,“救”-作用持久。

3、解热镇痛抗炎药中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利用谐音总结为一句话“姨为您扬名”。解释为:“姨”-瑞夷综合征,“为”-胃肠道反应,“您”-凝血障碍,“扬”-水杨酸反应,“名”-过敏反应。

4、青霉素抗菌谱记忆枯燥,把它编织成为一句典故使学生难忘,如“链葡螺放白肺炭(廉颇落荒白灰滩)”。

通过说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诈败诱敌“落荒”逃到“白灰滩”一举歼敌的故事,就可以联想记忆起青霉素的抗菌谱包括溶血性链球菌、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和炭疽杆菌等。

第二篇:药理学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考前辅导)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1)诱发或加重感染。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7.四用法: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第三篇:卫生专业知识—药理学记忆技巧

卫生专业知识—药理学记忆技巧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阐明应用药物防治疾病的道理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学过药理学的人们,常常要报怨药理学要求记忆的东西太多。中公教育专家安雅晶老师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记忆技巧,利于记忆。

1.比喻联想法

药物的跨膜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等。这两个概念常常容易混淆。我们把主动转运比喻:“一叶小舟逆流而上”,“小舟”即载体,“逆流而上”即表示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必然要消耗能量,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合理的联想,学生们都能很快掌握而且记忆深刻。

2.总结归纳法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与其它类药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作用、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等更是多种多样,要想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可将其归纳为:54321,“五”是五抗:抗炎、抗毒、抗过敏、抗免疫、抗休克作用。“四”是对四大代谢的影响:使血糖升高、钠水储留,蛋白质分解,脂肪重新分布。“三”是对三个系统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后导致失眠,甚至诱发精神失常或癫痫发作;消化系统的消化液分泌增加,诱发或加重溃疡;血管张力增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心肌抑制因子形成减少,从而防止心输出量降低和内脏血管收缩等循环障碍。“二”是对二种组织的影响:破坏淋巴组织,促进骨髓造血机能。“一”是对一腺的影响:对肾上腺皮质机能的影响。

把糖皮质激素的主要内容象串糖葫芦似的串联起来,很快就能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整体概念,便于记忆和掌握。

实践证明,上述的记忆方法不仅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读者在学习药理学时,如能灵活地使用上述方法,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四篇:药理学总结

药理学总结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第五篇:药理学总结

药理学总结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2.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4.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阐明药物作用机制;(2)提高药物疗效;(3)研究开发新药;(4)发现药物新用途;

(5)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药理学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 F.W.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 P.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明;德国R.Buchhnei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Langley(1905)提出受体学说;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痛药、基因药等。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三)药理学在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的作用 新药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品 新药研究过程分:

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学研究 临床研究 售后调研

(四)学习药理学的参考书

1.杨世杰主编.药理学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杨藻宸主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200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Katzung BG.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7th edition.Stamford, Connecticut, USA: A Simon and Schuster Company, 1998.4.Hardman JG, Limbird LE.Goodman ﹠Gilman’s.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Tenth edition, USA: McGraw-Hill Company,New York, 2001.附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处方药

(1)疾病必须由医生或试验室确诊,使用药物需医师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⑵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吗啡类、中枢性药物等。⑶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肿瘤药。

⑷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2.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s, over the counter drugs, OTC)

二、药品名称

1.中文采用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名称)2.英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INM)

3.商品名(trade mark name)

例:中文名:普萘洛尔 英文名:Propranolol 商品名:心得安,恩得来,萘心安,inderal , angilol, cardinol.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药理学记忆方法总结

第一篇:药理学记忆方法总结官网:www.概括归纳记忆把资料概括总结,再进行记忆,容易记住和保持。1、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离子障现象的特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