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史记》选读《蒙恬列传》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史记》选读《蒙恬列传》(附:对点训练及答案)
蒙
恬
(宋)刘克庄
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
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蒙恬列传》,主要记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迹。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他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做了将军,大败齐军,屡立战功。始皇兼并天下后,他又率领三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北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土地,修筑长城一万余里,风风雨雨、烈日寒霜,驻守上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蒙恬在外担当军事重任;蒙毅在内为始皇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
佞宦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又赦免了他。从此结下怨仇。始皇巡游会稽,中途驾崩,封锁消息。李斯、赵高、胡亥暗中策划,迫使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赵高曾私下侍奉胡亥,深得胡亥宠幸。赵高趁机捏造罪名,日夜毁谤蒙氏,终于把蒙氏兄弟处死。
【说明】: 以下黑色字为原文,蓝色字为注释,红色字为翻译。
蒙恬列传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①。恬大父蒙骜②,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他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③。秦庄襄王元年,蒙骜担任秦国的将领,攻打韩国,占领了成皋、荥阳,设置了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庄襄王二年,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三十七座城池。秦始皇三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了十三座城池。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始皇五年,蒙骜攻打魏国,夺取了二十座城池,设置了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去世。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④。蒙骜的儿子叫蒙武,蒙武的儿子叫蒙恬。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掌管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⑤,与王剪攻楚,大破之,杀项燕。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蒙武担任秦国的列将,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四年,蒙武又攻打楚国,俘虏了楚王。蒙恬的弟弟叫蒙毅。①先:祖先。②大父:祖父。③作置:设置。④书狱:指在审理案件时做记录工作,犹现在审理案件时的书记员工作。书,写,记载。这里是做记录的意思。狱,官司,诉讼。典文学:指负责管理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等项工作。这种工作实际是文书工作。典,主管,执掌。文学,文献典籍。联系“书狱”,这里的“文学”显然不是泛指,应该是指与法律、刑狱有关的文件和材料。⑤裨将军:副将,偏将。裨,辅助。
蒙恬列传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①。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授给他内史的官职。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戌狄 ②,收河南。秦国兼并天下后,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向北驱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③,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④。修筑长城,利用地理形势,设置要塞,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逶迤绵延一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⑤。暴师于外十余年⑥,居上郡。于是渡过黄河,占据阳山,曲曲折折向北延伸。烈日寒霜,风风雨雨,在外十余年,驻守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⑦。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⑧。这时,蒙恬的声威震摄匈奴。秦始皇特别尊重推崇蒙氏,信任并赏识他们的才能。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⑨,入则御前。因而亲近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就陪着始皇同坐一辆车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国君跟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重任而蒙毅经常在朝廷出谋划策,被誉为忠信大臣。因此,即使是其他的将相们也没有敢和他们争宠的。①拜:授予官职。②戎狄:泛指我国西部、北部少数民族。③用:以。制:设立。险塞:犹“要塞”,形势险要的设防要地。④延袤(mào,冒):绵延不断。袤,长,长度。⑤逶蛇(yi,夷):即“逶迤”。弯曲而延续不断的样子。⑥暴(pù,铺)师:指军队遭受风雨日晒。暴同“曝”。日晒。⑦振:通“震”。震动、威慑。⑧贤之:认为蒙氏贤良。⑨参乘:陪乘的人。
蒙恬列传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①。赵高,是赵国王族中被疏远的亲属。赵高昆弟数人②,皆生隐宫③,其母被刑僇④,世世卑贱。赵高兄弟几人,都是生下来就被阉割而成为宦者的,他的母亲也以犯法而被处以刑罚,所以世世代代地位卑贱。秦王闻高强力⑤,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⑥。秦王听说赵高办事能力很强,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⑦。赵高就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导胡亥决断讼案。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⑧。赵高犯下了重罪,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毅不敢阿法⑨,当高罪死⑩,除其宦籍。蒙毅不敢枉曲法令,依法应当判处死刑,剥夺他的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始皇因为赵高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①诸赵:指赵氏王族的各支派。疏远属:远房的亲族。②昆弟:同母兄弟。③隐宫:即宫刑。因受宫刑而被阉割的人需一百日隐于荫室养伤,所以称隐宫。《索隐》引刘氏云:“盖其父犯宫刑,妻子没为官奴婢,妻后野合所生子,皆承赵姓,并宫之。故云‘兄弟生隐宫’,谓‘隐宫’者,宦之谓也。”《集解》引徐广曰:“为宦者”。④刑僇(lù,陆):即“刑戮”,犯法受刑罚或处死。僇,通“戮”。⑤强力:指办事能力强。⑥举:提拔。⑦喻:教、教习。决狱:审理、判决狱讼。⑧法治:依法审理。⑨阿(ē,婀)法:不按法律办理。阿,这里有歪曲、违背的意思。⑩当:依法判处。敦:勉,尽力。
蒙恬列传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①,直抵甘泉,迺(“乃”字的异体字)使蒙恬通道,始皇打算巡游天下,路经九原郡,直达甘泉宫。就派蒙恬为他开路,自九原抵甘泉,山堙谷②,千八百里。道未就③。从九原到甘泉,打通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然而,这条通道没能完成。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④,北走琅邪。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天,御驾外出巡游会稽,依傍着大海,向北直奔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⑤,未反⑥。半途得了重病,派蒙毅转回祷告山川神灵。蒙毅还没有返回。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始皇走到沙丘就逝世了。始皇逝世的消息被封锁了,文武百官都不知道。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这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经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①道:路经,经由。②山:同“堑”。挖掘。堙:填,堵塞。③未就:没有完工。就,完成。④并(bàng,棒):依傍,沿着。⑤祷山川:祭祀山川之神,祈求保佑。祷,向神灵祝告祈福。⑥反:同“返”,返回。
蒙恬列传
高雅得幸于胡亥①,欲立之,赵高平常就得到胡亥的宠幸,打算立胡亥继承王位,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②,又怨恨蒙毅依法惩处他而没有袒护他,于是就产生了杀害之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③,立胡亥为太子。就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划,拥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太子拥立之后,派遣使者,捏造罪名,拟定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④,更置⑤。扶苏自杀后,蒙恬产生怀疑,又请求申诉。使者就把蒙恬交给主管官吏处理,另外派人接替他的职务。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⑥。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胡亥用李斯的家臣担任护军。使者回来报告时,胡亥已经听到扶苏的死讯,当下就打算释放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⑦,怨之。赵高唯恐蒙氏再次显贵当权执政,怨恨他们。①雅:平素,一向。幸:宠爱。②贼心:杀害人的恶毒之心。③阴谋:暗中策划。④属吏:交给主管官吏处理。⑤更置:易换,代替。⑥这一句《史记会注考证》引方苞曰:“‘胡亥’二字衍。”舍人:任有职务的门客。⑦用事:当权、执政。
蒙恬列传
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蒙毅祈祷山川神灵后返回来,赵高趁机表示替胡亥尽忠献策,想要铲除蒙氏兄弟,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①,而毅谏曰‘不可’。就对胡亥说:“我听说先帝很久以前就选贤用能,册立您为太子,而蒙毅劝阻说:‘不可以。’若知贤而俞弗立②,则是不忠而惑主也③。以臣愚意,不若诛之。”如果他知道您贤明有才能而长久拖延不让册立,那么,就是既不忠实而又盅惑先帝了。以我愚昧的浅见,不如杀死他。”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胡亥听从了赵高的话,就在代郡把蒙毅囚禁起来。在此以前,已经把蒙恬囚禁在阳周。丧至咸阳⑤,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等到秦始皇的灵车回到咸阳,安葬以后,太子就登极即位做了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⑥,举劾之⑦。赵高最得宠信,日日夜夜毁谤蒙氏,搜罗他们罪过,检举弹劾他们。①先帝:指始皇。②俞:通“愈”。越,更加。③惑:迷惑、蛊惑。④系:拘禁。⑤丧:丧车,灵柩。⑥求:搜罗,寻求。⑦举劾:列举罪过而弹劾之。劾,揭发罪状。
蒙恬列传
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①,子婴进言规劝说:“我听说过去赵王迁杀死他的贤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②,燕王喜暗地里采用荆轲的计谋而背弃秦国的盟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③。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④。这三位国君,都是各自因为改变旧规丧失了他们的国家而大祸殃及他们自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而国君打算一下子就抛弃他们,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⑤,独智者不可以存君⑥。我听说草率考虑问题的人不可以治理国家,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人不可以用来保全国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⑦,诛杀忠良臣子而起用没有品行节操的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那是对内使大臣们不能相互信任而对外使战士们涣散斗志啊,臣窃以为不可。”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①秦派王翦攻赵,赵遣李牧、司马尚禦之。秦利用郭开“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迁中了秦国的反间之计,使赵葱、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被杀。(详见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燕王喜”句:此句指燕太子丹派荆轲以献秦王仇人樊於期人头和燕地督亢地图的名义刺杀秦王政事。按燕王喜十四年、秦王政六年(前241),秦派蔡泽使于燕,以明秦不欺燕;蔡泽事燕三年后,燕太丹质于秦,以明燕不欺秦。燕王喜二十三年、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太子丹自秦逃归,并着手准备刺杀秦王。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王政十九年(前228)荆轲辞太子丹入秦谋刺秦王(详见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这里不说燕太子丹“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盖燕王喜是当时燕国的国君。阴,暗地里。倍,通“背”。背弃。秦之约,指燕与秦互不相欺之约。③这一句是指前221年,秦伐齐,齐王建听信国相后胜的意见,向秦国投降。详见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故世忠臣,指前代忠臣。④变古:改革陈规、归制。殃及:遭受祸害。殃,祸害。⑤轻虑:草率地考虑问题。⑥独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⑦节行:节操、品行。
蒙恬列传
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①,胡亥听不进子婴的规劝。却派遣御史曲宫乘坐驿车前往代郡,令蒙毅曰:“先生欲立太子而卿难之②。今丞相以卿为不忠,罪及其宗。命令蒙毅说:“先主要册立太子而你却加以阻挠,如今丞相认为你不忠诚,罪过牵连到你们家族,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图之③!”我不忍心,就赐予你自杀吧,也算是很幸运了。你反复地考虑吧!”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④,可谓知意矣。蒙毅回答说:“要是认为我不能博得先主的心意,那么,我年轻时作官为宦,就能顺意得宠,直到先主仙逝,可以说是能顺应先主的心意了吧。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要是认为我不了解太子的才能,那么唯有太子能陪侍先主,周游天下,和其他的公子比起来,相差太远了,我还有什么怀疑的。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先主举用太子,是多年的深思积虑,我还有什么话敢进谏、还有什么计策敢谋划呢!非敢饰辞以避死也⑤,为羞累先主之名⑥,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不是我借口来逃避死罪,只怕牵连羞辱了先主的名誉,希望大夫为此认真考虑,让我死于应有的罪名。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⑦;刑杀者,道之所卒也。况且顺理成全,是道义所崇尚的;严刑杀戮,是道义所不容的。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⑧,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⑨,故立号曰“缪”⑩。从前秦穆公杀死车氏三良为他殉葬,判处百里奚以不应得的罪名,因此,他死后给予评定为‘缪’的称号。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⒀。昭襄王杀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死伍奢。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⒁。这四位国君,都犯了重大的过失,而遭到普天下人对他们的非议,认为他们的国君不贤明。因此,在各诸侯国中名声狼藉。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唯大夫留心!”所以说:‘用道义治理国家的人,不杀害没罪的臣民,而刑罚不施于无辜的人身上。’希望大夫认真地考虑!”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使者知道胡亥的意图,听不进蒙毅的申诉,就把他杀了。①乘:乘坐。传:驿车,传达命令的马车。②难:责怪,非难。③图:考虑。④顺幸:遂顺心意、获得宠幸。没世:死,一直到死。⑤饰词:粉饰言辞。⑥羞累:以牵连先主的名誉为羞耻。⑦贵:推崇,崇尚。⑧杀三良:以三位良臣为秦穆公殉葬而死。见卷五《秦本纪》。三良,指子车奄息、仲行、鍼虎。⑨罪百里奚:百里奚原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从捉住他的楚人那里赎回来并“授之国政”的(见卷五《秦本纪》),其获罪为秦穆公所杀事,不见于史而《风俗通·皇霸篇》有载。⑩立号曰“缪”:谥号叫“缪”。“缪”作为谥号,有二音二义。一是音、义均同“穆”,为美谥;二是音、义均同“缪”,为恶谥,有缪误的意思。蒙毅认为是恶谥。因攻邯郸事,白起与秦王意见不合,被赐死。(详见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太子少傅费无忌以无宠于太子,常谗恶太子,后又诬陷太子谋反,楚平王召太子太傅伍奢责问,伍奢劝平王不要听信谗言而疏远骨肉之亲。费无忌又进谗言,谓不杀伍奢父子终为国患,平王遂杀伍奢及其子伍尚。详见卷四十《楚世家》、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⒀吴王夫差与伍子胥政见不合,太宰嚭日夜在吴王面前谗言蛊惑,伍子胥被赐死。详见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⒁籍:通“藉”,狼藉。引申为名声很坏。一说“记其恶于“史籍”。
蒙恬列传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①,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②。”二世皇帝又派遣使者前往阳周,命令蒙恬说:“您的罪过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牵连到您。”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③。蒙恬说:“从我的祖先到后代子孙,为秦国累积大功,建立威信,已经三代了。今臣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史记》选读《蒙恬列传》
本文2025-01-10 02:19:29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