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三单元测试总结
第一篇:小学第三单元测试总结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总结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总结内容简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咱班孩子的听讲效率有提高,很多孩子已经能够做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抬起头来听,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抬头看老师,看黑板,才能少走神,积极思考,多数走神的孩子都是上课的时候无所事事,小学第三单元测试总结由九象整理 详见范文
这次单元测试,孩子们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班里有三十多个孩子得了A,只有三个孩子是在B以下。总结一下孩子们进步之处:
1、听讲效率提高了,所以很多课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都记得比较清楚。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咱班孩子的听讲效率有提高,很多孩子已经能够做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抬起头来听,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抬头看老师,看黑板,才能少走神,积极思考,多数走神的孩
子都是上课的时候无所事事,低着头,天马行空的乱想。再一个就是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多关注孩子回答问题的情况,每次下了课都会给回答问题的孩子盖小印章。
2、基础知识掌握的比以前要准确、牢固了。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组词等对题率比较高,我想只要孩子们每一次老师布置听写时都能按要求去做,平时注重积累,考试时基础知识部分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不妨对孩子提高要求,每次测试,基础题部分必须要都做对才行,会得就要保证做对。
存在的问题:
这次测试,有一个孩子没写名字,这种现象在平时也常见,发下本子获纸张不写上名字,等找不到了再找老师,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
1、不审题。这和漏题的情况差不多,都是没有读完整题目要求就做题,这次测试的第二题,题目要求是画横线,有10个孩子都画成了对号,这个比例还
是比较大的。我经常给孩子们说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读题目要求,读完之后先不要忙着做题,而是先问问自己这道题让我干什么,明确了之后再思考问题。
2、漏题。这一点很可怕,明明卷子上有这道题就是看不见,说明我们的孩子在做题的时候不是很踏实,做题审题的习惯不好,多数漏下的题是去文中加标点画线的题,很多孩子做题不是按序号来,而是去找空,一看没有要求填的空,就连读都不读,结果就漏题了。我经常给孩子们说,书上和卷子上没有多余的字,静下心来每个字都要读到。平时做大本,也有漏题的现象,我想还是要多关注孩子的做题习惯。
3、不会检查。现在孩子们考完试后能够低着头检查,但是多数孩子只是漫无目的的看,检查不出错来,不会检查,发下卷子去有些孩子就非常懊悔:怎么没发现这里写错了呢?其实很多错误如果孩子检查了是完全可以避免出错的。所以检查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以上几点,结合最近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我就要说说孩子在家学习时家长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大本:刚刚说了做题的习惯问题,那怎么培养呢?大本其实就是培养孩子做题习惯的一个途径,现在我们的孩子大本作业完成的不是很好,一方面是大本上有时候题目出的不是很好,孩子回答起来有难度,一方面是孩子不审题,不检查,所以,经常有些孩子大本得B得C,其实如果孩子静下心来思考,做题,写完后检查一下,全做对是不成问题的,一些相对有争议或者难的题第二天我都会再讲一讲的。
2、关于听写:如果布置的作业中有听写这一项时,希望家长一定亲自给孩子听写并签字,这既可以保证孩子是听写而不是抄写,还可以帮助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听写完了,不是第二天拿来给老师批的,您亲自或者让孩子对照着书,把错的或者不会的在下面再写三遍或者五遍,这时候是孩子记忆的最
佳时间,写几遍就记住了,所以希望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再改写几遍,第二天到了学校来我再听写一遍,孩子就巩固住了。
最近我主抓的就是作业的书写和检查情况,为此我还给孩子们制定了奖惩措施,如果作业书写认真并且全对,下次作业就可以减免几道题,如果是书写不认真,出错较多得了C,就要重写。但这毕竟是第二天来的事,最重要的还是当天作业完成情况,希望家长给孩子签字的时候看看孩子书写认真吗?不认真的就直接让他重写,有些家长总是寄希望 于老师,这样是非常不可取的,他写的不好您依然签字,这等于是默认他在您面前可以这样做的,那以后他还会认真写吗?长期这样下去,您在孩子面前说话的威信还有吗?等孩子再大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候,您说什么他能听呢?到时候谁替您教育他呢?其次,到了学校里,老师可能会让他重写,那他什么时候写呢?课间就10分钟,喝
点水,聊会天,上上厕所,发发作业,改改错,时间就过去了,哪有时间写呢?留下他写?为了不让家长在外面多等,从开学到现在,我坚持的原则是尽量不留孩子补前一天的内容,那什么时候写呢?这是我会让他重写的情况,如果当天的事情比较多,可能也顾不上让他重写,那么孩子就钻了空子,作业就会时好时差的,学习成绩就会很不稳定。希望家长能体谅一下老师的工作,您面对的是1个孩子,我面对的是50个孩子,很多在您看来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我这里就要乘以50,就变成了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您就可想而知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尽量细致的关注到每个孩子,但是和您在家就对着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而且您看,平时家长关注孩子学习的,要求严格一些的,孩子的学习就是比较稳定,而且名列前茅,与此相反,家长偶尔看看孩子学习情况或者只是应付性签上字的,孩子的成绩确实不太理想,而且情绪浮躁,稳不住神儿。
最后一点,希望孩子每天在家有一定的读书时间,读书多的孩子,语文学习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是如鱼得水,不光是对语文的学习,对孩子的成长,认识世界,了解社会都有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应该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朋友,不读书的孩子思想是贫瘠的,认识事物是肤浅的,读书多的孩子思维是敏捷的,看待事物有她非常独到的一面,这一点孩子越大,您会体会的越深,希望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中年级的孩子课外阅读总量应该是不少于40万字的。不然到了高年级语文的学习是迈不动腿的。
还是那句老话,我们计较的不是那几分,而是寻找孩子学习中存在的疑难和不足,帮助孩子找对方法,不断进步!
第二篇:第三单元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检测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节、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惋转(wǎn)栀子(zhī)栖息(qī)发髻(jì)
B.竦峙(sǒng)寥廓(liáo)应和(hé)桕树(jiù)
C.清洌(liè)酝酿(rǎng)看护(kàn)镶钳(xiāng)
D。憔悴(cuì)梦寐(mèi)枯涸(hé)黄晕(yùn)
2、形似字组合全对的一项()(2分)
A.谄(饼谄)陷(陷害)眩(眩晕)弦(弦耀)
B.缝(缝衣)蓬(船蓬)梢(树梢)稍(稍微)
C.踹(踹开)湍(湍急)搏(胳搏)博(博士)
3、填空(6分)
(1)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字。《济南的冬天》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气候的特点。
(2)《春》节选自《》。
(3)《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作者描绘了、、、、五幅图画。
(4)山尖全白了。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6分)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5、为下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 这样D.对
(2)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
(3)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
(4)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B.灵活而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D.空旷灵巧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外出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令样子柬,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出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1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第1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2、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3分)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3分)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3分)
a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
“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 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5、对上题中你所认为的句意理解错误的两项重新进行分析。(6分)
6、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4分)
7、请在文中任意找出两个能够表明“我”对父爱的理解或感谢的句子。(4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感动
提示:生活中总有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或事物,有时母亲头上的一根白发,父亲脸上的一条皱纹,朋友的一声问候,教师的一句安慰,兄弟的一次谦让……都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着实动了情。只要我们的心还没有麻木,我们总是被感动着……
请记下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场景。愿你的文章能带我们进入你的真实经历,让我们也感动一回。(字数500字以上)
(二)秋 颂
罗兰
(1)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2)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3)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4)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5)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6)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7)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8)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9)“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10)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11)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请找出本文中的词语:(2分)
答:
2、文中的(8)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2分)
答:
3、文章从、秋、秋、秋、秋等方面颂秋。(5分)
4、作者用以颂秋的几个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分)
答:
5、作者认为秋之“美”是什么?(2分)
答:
6、说说什么样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2分)
答:
7、请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及喜欢的理由。(至少写两句)(4分)
答:
8、写出两句关于季节的诗词。(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D2、B3、(1)舒庆春,舍予,温晴。
(2)朱自清全集。
(3)散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4)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略
5、(1)B(2)A(3)C(4)A
二、阅读理解。
(一)1、不能。“好像”一词是“我”的自我感觉,其实父亲还是很爱我的,只是“我”年少无知,并未察觉,体会到。若删去,则表达不出这效果。
2、为后文表现深沉的父爱作铺垫。
3、无言的父爱感化不了无情的岁月,却能感动“我”的一片赤子之心。
4、B C5、选项A不是父亲才开始关心我,而是我开始理解父亲,读懂父爱。选项D“父亲的奢侈”实际上是父爱的厚重,“我的不习惯”其实是瞬间的感动。
6、亲情的力量已经打动了每一个人。
7、(1)、“我双手捧着……心啊”(2)“我扑过去抚摸……爱惜自己”或其他的也行。
(二)1、俗世繁华、耐人寻味、一尘不染、闲云野鹤、可望而不可及
2、解释说明
3、树、日、云、风、雨
4、它们都具有作者心目中的秋之“美”
5、作者认为秋之“美”是闲和逸
6、那些取得了“成功”,却把“功名”看得很淡的人
7、(略)
8、(略)
三、作文(略)。
第三篇:第三单元测试
12级语文第三单元练习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12题,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燠热(ào)笨拙(zhū)奖券(juàn)自惭形秽(huì)....B.租赁(lìn)誊写(tãng)诺言(nuò)一模一样(mú)....C.大氅(chǎng)磐石(pán)衣褶(zhě)休戚相关(qì)....D.携手(xiã)寒碜(chen)通衢(qú)向隅而泣(ǒu)....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慎重枷锁履行瀚海B.鉴署萎缩缔造漂泊
C.吊唁技俩吪斥兑现D.诘问气慨印戳歧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他终于装好了,慎重(严肃)地把红套子交给我。..B.游落在外的游子(在外游玩的人),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C.他不想让颠沛(困顿、受挫折)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D.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了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不聪明,反应迟钝),..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真是“一劵在手,希望无穷。”
B.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满意。”
C.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D.“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她想了几秒钟,合计出一个数目,考虑这个数目提出来,不会这个节俭的科员吃惊的叫唤和立刻的拒绝。
(2)在阔太太中间露穷酸相,没有比这更的。
(3)她在镜子跟前试这些首饰,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
A.导致难看犹豫不决B.招致丢人迟疑不决
C.导致丢人迟疑不决D.招致难堪挑三拣四
6.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空白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
①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②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③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④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A.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影片中的超人具有特异功能,视力非常好,眼睛居然可以望穿秋水。....B.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C.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D.他完全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好了,别吵了,她平时对你不错,你也挺关心她。” ....8.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B.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C.这样的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他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D.现在是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他们的命运同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自由同我们的自由息息相关。
B.如果国家依然我行我素,那些希望黑人只需出出气就会心满意足的人将会大失
所望。
C.然而有一天傍晚,她丈夫带着目中无人的神气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
D.给中小学生“减负”让人如此牵肠挂肚,是因为它既关乎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明天,又关乎千家万户的孩子。
10.下列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评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明确演讲词的中心,即“美国的梦想”,其内涵是主
权、民主、平等、自由。
B.《我有一个梦想》要从头到尾贯穿一条“我有一个梦想”的主线,演讲之中“梦
想”内容没有随便转移。
C.以“我有一个梦想”做标题,既有美感,又与主要内容一致;“梦想”的内容
在演讲词的一开头就由作者提出来了。
D.《我有一个梦想》主张稳健地开展民权运动,要采取暴力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因短篇小说《羊脂球》
一举成名。其他短篇小说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B.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是以美国宪法和《解放宣言》为依据的,指出游行示威的诉求的合理性。
C.《好雪片片》以典故为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感悟,生活时
时处处都有美。
D.《项链》这篇作品让我们看到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格尊严要付出巨大
代价。女主人公面对金钱是无奈的,对人格的追求也是无奈、失败的。
12.《我有一个梦想》开头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事情写起,下列
对这个材料的演讲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丁•路德•金所选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B.马丁•路德•金所选的材料有助于创设演讲氛围。
C.马丁•路德•金的开场白能扣人心弦,引发听众的共鸣。
D.马丁•路德•金所选的材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填空题:(每空0.5分,12格,共6分)
13.《信客》选自所著作品集,他是当代著名的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戏剧教育家。他的作品集还有等。
14.《好雪片片》作者是(地方)散文作家,文中的主人公
是,“好雪片片”实际指的是。
15.莫泊桑是国文学家,我们本学期学过他写的文章,是一篇
(体裁),他一生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享有的美誉。
三、阅读题:
(一)有一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去走走,舒散一星期来的疲劳。这时候,她忽
然看见一个带着孩子在散步的妇人。那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还是那样年轻,那
样美丽动人。
路瓦栽夫人无限感慨。要不要去和她说说话?当然,一定要去的。而且自己
现在已经把债务都还清了,完全可以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
她走上前去。
“你好,珍妮。”
那一位竟一点也不认识她了,一个平民妇人这样亲昵地叫她,让她非常惊讶。她磕磕巴巴地说:
„„
“你一定还记得你借给我的那挂项链吧,就是我戴了去参加教育部晚会的那挂。”
“记得,怎么样呢?”
“怎么样,我把它弄丢了。”
“哪儿的话,你早已还给我了。”
“我还给你的是另外一挂完全相同的。你看,我花了十年的工夫才付清了它的代价。你知道,对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不过现在总算是还清了账,我倒是很高兴了。”
佛来思节夫人停下脚步:
“你是说你买了一挂钻石项链赔我吗?”
“对呀,你当时没有看出来?简直一模一样。”
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手: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我那一挂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
16.第二段中写玛蒂尔德想向佛来思节夫人诉说些什么,对她此时的心理分析准确的是()
A.十年艰辛,使她成为粗壮耐劳的人,成为生活的强者,她急于向别人倾吐自己的感受。
B.十年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她心里轻松了,急于向当事人诉说自己的感慨。
C.十年艰辛,终使认识到“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她急于向好友倾诉自己的认识。
D.十年艰辛,使她明白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是导致不幸的根源,她急于向朋友畅谈自己的感受。
17.这一段文字体现的情节是()
A.借项链B.还项链C.识项链D.遇旧友
18.关于本段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A.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
B.表现了玛蒂尔德的诚实、天真、坚强的性格。
C.佛莱思节夫人是一个贪图财富、爱慕虚荣的人。
D.玛蒂尔德为自己毅然借债赔偿项链最终还清欠债感到欣慰。
19.文章到最后才点明项链是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使结构更完整。
B.对虚荣心受害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使主题更加丰富。
C.更有力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使主题更加鲜明。
D.增加了故事的波澜,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深思。
20.项链有假,作者在前文中已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借项链时,女友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说明女友并不看重那条项链。
B.买项链时,店老板“查了许多账簿”以后说“只卖出这只盒子”,说明盒子与项链本不是原配。
C.丢项链时,玛蒂尔德夫妇四处找寻后没有马上告诉佛莱思节夫人。
D.还项链时,女友竟“没有打开盒子”,说明项链不贵重。
(二)然而,今天美国显然对她的有色公民拖欠着这张期票。美国没有承兑这笔神圣的债务,而是开始给黑人一张空头支票----一张盖着“资金不足”的印戳被退回的支票。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会破产。我们决不相信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宝库会资金不足。
因此,我们来兑现这张支票。这张支票将给我们以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正是万分紧急的时刻。现在不是从容不迫悠然行事或服用渐进主义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走出幽暗荒凉的种族隔离深谷,踏上种族平等的阳关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现在是使上帝的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时候。
„„
但是,对于站在通向正义之宫艰险门槛上的人们,有一些话我必须要说。在我们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切不要错误行事导致犯罪。我们切不要吞饮仇恨辛酸的苦酒,来解除对于自由的饮渴
我们应该永远得体地、纪律严明地进行斗争。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抗议沦为暴力行动。我们应该不断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
21.本段文字节选自国的文章 《》。
22.第一段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比喻B.反复排比C.比喻反复D.拟人比喻
23.文段中提到“兑现诺言”,下列陈述属于诺言内容的一项是()
A.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B.美国历届总统关于民权的许诺
C.美国宪法与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D.美国部分白人统治者的诺言
24.美国黑人对政府不能兑现诺言义愤填膺,下列具体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黑人不能进入各类高层机构,不能从事智力性较强的活动
B.美国黑人不能与白人享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与自由活动,不能参加投票与选举
C.美国黑人大部分都在社会底层挣扎,承受的是繁重的劳役、接连的迫害与生活的苦难
D.美国黑人生命与生活毫无保障,沦为白人的奴隶,没有一点人身自由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却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25.下列读音正确的一组()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③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A.shuaìshângbìB.shuaìchângbǐ
C.shaìshângbìD.shaìshânbǐ
26.下列四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奉)B.居则曰(闲居)..
C.如或知尔(了解)D.以吾一日长乎尔(成长)..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B.以吾一日长乎尔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毋吾以也 ..
C.如或知尔D.如或知尔 ..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节选自《论语》,是由孔子所著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
B.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是孔的四个弟子,“侍坐”的意思是侍候孔子坐下。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D.《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合称为“四书”,《诗》《书》《礼》《乐》《春秋》合称为“五经”。
29.翻译句子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四、实践题:(8分)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2改为;
(3改为(4。
五、作文:(30分)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过很多陪伴者。
“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等,也可以是物,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等。“你”可以是实指的,如高山大河、田园风景、诗词歌赋等,也可以是虚指的,如真诚、善意、青春、热情、纯洁、美德„„
“真好”是一种主观感觉,是让人愉悦的,催人奋发的,引人向善的,令人感动的„„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充实,有生动具体的记述。(言之有物)
2.主题明确,或令人感动,或给人启迪。(言之成理)
3.注意行文结构和条理,不少于600字。
第四篇: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6*3=48分)1、2016年6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别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国资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中期报告。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B)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报告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 ②全国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③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具体指导其他国家机关开展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被市民视作“后花园”的郊野公园经常“受伤”,园内桌椅破损、健身设施失修、指示牌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北京市两会期间,东城区代表团的20位市人大代表集体就此提交了一份议案,提出应为郊野公园的维护和管理设立独立资金账户,保证其能够及时“疗伤”。此举反映了人大代表
①按法律程序行使提案权为郊野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总结
本文2025-01-10 02:16:32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