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ERP原理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教学大纲-ERP原理

《ERP原理与实施》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信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必修课,信息处理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信息化的基础,两者的结合就是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体现,企业资源计划(ERP)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之一,本课程专门介绍此内容。因此,本课程在电子商务、管理等类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ERP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企业使用ERP软件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掌握ERP的原理其相关的先进管理理念。重点掌握ERP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的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以及利用ERP处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ERP概述

【教学要求】

掌握ERP的概念及特点;了解ERP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阶段;了解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教学内容】

1.ERP概述;

2.ER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ERP给企业带来的效益。4.ERP在企业中的应用

第二章 ERP原理

【教学要求】

了解ERP的发展历程;掌握订货点法、基本MRP、闭环MRP、MRPⅡ、ERP各发展阶段的核心思想。

【教学内容】

1.订货点库存控制法原理;

2.时段式MRP原理;

3.闭环MRP的原理;

4.MRPⅡ的原理;

5.ERP的运营。

第三章 生产类型及ERP术语 【教学要求】

了解制造企业的各种生产类型;理解制造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掌握ERP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术语。

【教学内容】

1.制造企业的生产类型;

2.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3.ERP的重要术语。

第四章 生产计划大纲(PPS)

【教学要求】

了解生产计划大纲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掌握PPS的编制步骤、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1.PPS概述;

2.PPS编制流程与内容;

3.PPS的编制案例。

第五章 主生产计划(MPS)

【教学要求】

理解主生产计划(MPS)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掌握主生产计划(MPS)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

1.MPS概述;

2.MPS相关术语;

3.MPS编制的原则、对象、数据、和策略; 4.MPS编制的思路、流程和步骤; 5.MPS的维护、实施与控制;

第六章 物料需求计划(MRP)

【教学要求】

理解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

1.MRP概述;

2.MRP相关元素;

3.MRP计算模型;

第七章 能力需求计划(CRP)

【教学要求】 了解能力需求计划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掌握CRP的分类和计算模型;掌握生产能力计划的计算;掌握能力需求计划的编制原理及步骤。

【教学内容】

1.CRP概述;

2.CRP的分类和计算模型;

3.CRP的编制方法;

4.工作中心数据的建立与维护; 5.生产能力计划;

第八章 车间作业计划(PAC)

【教学要求】

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理解ERP中车间作业计划(PAC)的生产管理原理及基本模式;掌握ERP系统处理生产管理日常业务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1.PAC概述;

2.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3.PAC的编制; 4.精益生产模式;

第九章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教学要求】

了解企业采购、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管理思想;理解ERP中的采购、库存管理原理与基本模式;掌握ERP系统处理采购、库存日常业务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1.供应链概述;

2.供应链管理概述;

3.采购管理; 4.销售管理; 5.销售计划管理;

第二篇:《ERP原理与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ERP原理与实践》 实 验 教 学 大 纲

课程编号:1333238 课程名称:ERP原理与实践 实验学时:40学时 实验一 销售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体验销售系统的业务流程;

2)掌握销售计划编制、编制报价单、编制订单、销售发货、销售退货、销售发票、销售回款、统计报表等操作。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销售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二、实验二 生产计划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流程

2)对生产计划模块组成有深入了解和体验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生产计划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三、实验三 采购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并模拟对采购业务过程,进行采购业务的组织、实施与控制的管理过程

2)对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和系统组成有深入了解和体验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采购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四、实验四 库存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理解库存管理相关业务,如物料的出入库和移动管理、库存物料盘点、库存物料管理信息分析等;

2)对库存管理业务流程有深入了解和体验。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库存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五、实验五

生产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企业生产车间管理流程

2)对生产管理模块组成有深入了解和体验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生产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六、实验六 固定资产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固定资产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相关的内容;

2)掌握对企业固定资产卡片、台帐进行全面管理,对固定资产变动历史进行跟踪;能够按多种方法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固定资产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七、实验七 应收应付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工业企业ERP系统的应收应付帐款的特点;

2)熟悉核算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往来款项,通过应收应付单据的录入,对企业的往来帐款进行综合管理,及时准确的提供客户、供应商的往来帐款余额情况,帮助企业合理的进行资金调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应收应付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八、实验八 成本核算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工业企业ERP系统的成本核算的特点;

2)熟悉核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核算对象在消耗材料、在管理过程中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对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核算对各核算对象成本费用指标,尝试分析提供给企业决策者有效的决策数据。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成本核算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九、实验九 财务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工业企业ERP系统的财务与单一化的财务软件的不同;对财务管理相关的应收帐管理、应付帐管理、总帐管理、财务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有所了解;

2)了解企业应收系统的管理流程;掌握对应收款项的结算业务进行核算及计算结存余额,涉及的单据主要有代垫费用单、其他应收单、收款结算单、应收票据等单据。财务账主要有明细账、总账、客户余额表、账龄分析表操作;

3)了解企业应付系统的管理流程;掌握对应付款项的结算业务进行核算及计算结存余额,涉及的单据主要有其他应付单、付款结算单、应付票据等单据。财务账主要有明细账、总账、供应商余额表、账龄分析表的操作。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十、实验十 人力资源管理

1、实验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1)了解人事管理的相关业务,包括工种、职位的管理、人员的调动、职位调整、离职管理、假期管理、考勤管理以及人事档案管理、住房管理等;

2)熟悉设置工资类别、公式、标准表,对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提供的强大的查询功能,从多方位了解工资数据。

3)通过采用ERP系统中计算机辅助考核系统,了解相关的人员考核方法更具有科学性的方法。

2、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

3、实验类型与要求:验证型 必修

4、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 人,4学时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预习20%,实验过程 40%,实验报告 40%。

6、本实验课配套教材:自编实验指导书

7、实验报告要求

教研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执笔人:吴 伟 系主任审核签名:

第三篇:ERP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 ERP原理与应用 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ERP原理与应用实验

(英文):Experiment of ERP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0.5学分 课程总学时:15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课 实验项目数:6 实验项目类别和数量:1个验证性实验、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 前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物流管理、ERP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ERP原理与应用课程配套实验课程,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ERP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以及利用ERP处理解决企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要求学生综合利用ERP原理结合企业应用实例,在具体的ERP软件上模拟企业实施ERP的全部流程。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加深对ERP原理理解,基本掌握ERP软件运行的业务流程,初步理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ERP系统软件功能的要求,基本懂得如何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特点设计ERP软件的实施流程并在ERP软件上具体实现,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系统的应用维护提供初步的实践锻炼。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实验一:基础数据设计(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ERP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和基本操作,掌握ERP软件中公共基础资料设置,理解物料资料中各参数的具体含义,掌握ERP软件期初数据录入。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ERP系统的公共基础资料设置和期初数据录入

实验二:生产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基础资料主要内容和作用,掌握其设置操作,了解工艺路线作用,掌握其设置操作,了解BOM表的含义和作用,掌握BOM单录入、查询、修改和维护等功能操作,了解工厂日历的作用,掌握其设置操作。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生产数据操作与管理

实验三:采购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主生产计划(MPS)的内容和功能,了解产品预测的含义和作用,了解主生产计划计算方案各参数的含义及计算原理,掌握产品预测单、采购订单的录入、审核、查询等功能操作,掌握MPS计算、维护、查询等功能操作。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实验四:库存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物料计划的对象、作用和优缺点,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原理,理解物料需求计划计划方案各参数的具体含义,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维护、查询操作。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实验五:销售管理模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粗能力计划的对象、作用和优缺点,生成系统粗能力清单,了解粗能力计划的计算过程,掌握粗能力清单的查询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计算机机房(70台)ERP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粗能力计划编制

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六:某企业ERP系统业务流程与控制体系设计(5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设计,要求学生将《ERP原理与应用》的所有知识串联起来,通过对某一具体企业的ERP系统业务流程及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ERP原理的认识及理解,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针对某一具体企业设计ERP系统业务流程及控制体系

(三)作业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成绩评定:出勤考核(10%)+上机操作(40%)+实验报告(5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程控,革扬编著,《MRP II ERP原理与应用(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周玉清,刘伯莹等编著,《ERP原理与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Thomas A.Curren, Andrew Ladd:SAP R/3商业蓝图——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第二版 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Pearson Education 出版集团,2003 4.汪清明主编,《EPR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相关网站资料 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用友公司:www. SAP AG:

www.

第四篇:《ERP原理与实施》教学大纲-信管

《ERP原理与实施》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RP Theoryies and Implementation 课程编码:06122130

学分:3 上机学时:16

大纲执笔人:孙金凤

一、课程目标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是源自市场竞争的需求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它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课程,在当今高等院校开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对ERP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软件的功能进行综合学习,真正把握一个ERP软件系统,充分理解ERP真正的价值所在,运用ERP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二、基本要求

1.本课程是在学生有一定的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设立的,实行理论结合案例的教学方式。

2.随着应用ERP企业的增多和ERP应用的逐渐深入,企业往往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需要用到ERP的比较深入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而且,ERP的理性应用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更要借鉴扎扎实实的实践经验。要求学生全面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ERP实施和应用的相关知识。

3.紧密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上机实验,重点掌握ERP软件的基本结构及软件功能运行情况。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 ERP概述及理论发展

本章的重点难点:ERP的定义、ERP基本思想、ERP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ERP理论发展

2.ERP的定义及组成 3.ERP与现代管理思想 4.ERP的发展趋势

5.中国企业实施ERP的现状

案例:神州数码“南方第一单”和“北方第一单” ERP应用纠纷。第二章 ERP基础数据管理

本章的重点难点:物料清单、计划展望期。1.物料主文件 2.物料清单(BOM)3.提前期与计划展望期 4.工作中心

5.工序与工艺路线

6.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

第三章 ERP软件总体结构

2学时 本章的重点难点:ERP软件功能模块、ERP软件总体结构—用友ERP-U8生产制造系统。1.ERP软件系统概述 2.ERP软件功能模块

3学时

参考学时:48 实验学时:16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系(教研室)主任:高学贤

2学时 3.ERP应用结构与连网

4.ERP软件总体结构—用友ERP-U8生产制造系统 案例:SAP R/3系统内部结构剖析

第四章 需求管理

本章的重点难点: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 1.企业产品的需求与销售预测 2.客户订单的录入与分析 3.预测消耗逻辑 4.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 ERP的计划原理

4学时

2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教学大纲-ERP原理

第一篇:教学大纲-ERP原理《ERP原理与实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高专信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电子商务…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