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力量——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五篇范文]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青年的力量——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青年的力量——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温博捷

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岁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对于一个人而言,九十岁早已是耄耋之年,但对于一个执政党,这却是一个成熟而不失激情的年代。

共产主义曾经在世界上遍地开花,拯救了许多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但也有很多政权在各种力量的反扑下凋谢了,唯有中国共产党和少数几个国家依旧绽放,而中共更是一枝独秀,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我从中寻找出一些线索——那就是青年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成立以来,就到处闪耀着青年的光芒。特别表现在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认识和实践方面,有青年的闯劲,也吃过冒进的亏,做过大事,也犯过错误,但最终成功转型,成为一个光荣而正确的党。

第一阶段是照搬学习阶段。早期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心怀赤诚的救国之心,当马列思想从西方引进中国时,他们如获至宝,积极学习,广泛宣传,培养了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人。第二阶段是挫折摸索阶段。建党初期,没有经验,思想不成熟,没能抵御反动势力强大反扑,大量优秀共产党员被杀害,革命进入低谷。第三阶段是磨合胜利阶段。中国共产党是智慧的党,她把马列思想的精髓与中国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紧密依靠贫苦人民大众,夺取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四阶段是探索建设阶段。建国初期,共产党的思想忽左忽右,不能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虽在建设中有所成就,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第五阶段是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充实和发展了共产主义思想。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使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极大发展了共产主义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向着伟大的共同理想前进。

我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后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懂得自我更新。世界变幻莫测,只有更新认识,纠正错误,更新血液,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第二篇: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出版。经中央审定的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的党史普及教育读本,系统、简明、准确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该书一共有12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前言部分,中间的十部分是正文,分十章,最后一部分是后记。

该书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对党所走过的道路、经历的复杂斗争、遇到的艰难曲折、经历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都作了恰当的梳理和反映。尤其是集中叙述了党领导人民所干的三件大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书紧紧抓住党史的主题和主线,用雄辩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该书在系统勾勒党的奋斗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了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探索史、理论发展史和自身建设史。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进程以及所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创新理论成果的伟大意义。全书反映的艰难探索、宝贵经验,无不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坚持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同时也深刻地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此外,该书全面总结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充分展现我们党的崇高品质。其中包括“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等在内的优良作风;包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在内的革命精神,包括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建设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新路、开拓创新等为基本内容的时代精神。这些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和人格魅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该书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充分体现党性原则又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全书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的有关文献为依据,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坚持客观反映介绍党的历史。既充分肯定成绩,也对曾经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作了一定分析。对党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作出了权威的评价,对人们关心的很多问题作出了适当的回答,具有较强的准确性、权威性,是一部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党的历史的基本教材。

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应当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作用,更好的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新时期,想到了现在,想到了未来,想到了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时期,面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大灾害,我们的党和政府从没松懈,决策有力,到位,带领我们奋战在前线,最终我们战胜了天灾。天灾无情,但人间有情,过程不容易,很艰辛,但党和政府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赢得了全世界尊重。在汶川地震抗灾中,温总理深情的说到: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可见,这就是一个真正为人民的党和政府,一个值得我们永远尊重的党和政府,他教会了我们自强,教会了我们百折不饶。我们在感动,我们在思考,我们更需为我们党和政府鼓掌。

回首过去,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十一五”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新的理念和方针不断提出,帮助中国真正走上一条繁荣富强之路。在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温家宝总理作长达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共赢得与会代表委员24次掌声,会场内不断响起的掌声不仅表达了参会者对政府工作的肯定,更传递出中国百姓对政府的信心。物价、房价、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话题,一直位居“两会”期间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排行榜前列,在今年中国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百姓民生,于细微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关切。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会更多,如何在新时期走得更好更快,也将是党和人民肩负的首要任务。“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幅生活更加幸福的美好蓝图已然绘就。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在全中国的人的努力下,幸福会在中华大地蓬勃“起飞”!

第三篇: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读书报告

题 目­­­­­­____《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_________

姓名(学号)冀鹏辉2020011380

院 系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

班级(班号)休体1班

2021 年 6 月 7 日

一、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共产党简史》

责任编辑:任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第1版

二、内容概要

《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百年光辉史。这一百年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情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四篇:“爱党”就是“爱国”-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爱党”就是“爱国”

----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关于“爱党”与“爱国”的关系,经常会有人展开很多激烈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国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每个人,党只是一部分人的利益集团。国家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政党可以多个。党可以通过权力控制国家,国家可以通过人 民更换政党。爱党不等于爱国,爱国也不等于爱党。”有的人认为:“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的事情,而爱党是每个党员的事情。(中国人)可以不爱党,但不能不爱国。”还有的人认为:“热爱祖国就是热爱她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文 化,爱国与爱政党、爱制度没有必然联系。”显而易见,这些理解、看法和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表面的。

我们不回避“爱国”与“爱党”之间存在区别。由于爱国者的政治观点的不同,我们承认存在两个爱国统一战线,即拥护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战线。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是爱国者;不信仰社会主义,但拥护祖国统一,愿意为国家效力,也是爱国者。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包括: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

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在这个联盟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是同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在这个联盟里,求爱国和祖国统一之同,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异。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虽然,不是所有的爱国者都是共产主义信仰者,都是中国共产党的追随者,但是,透过《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我们不难发现,“热爱中国共产党就是热爱中国”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所已经证明的。

《中国共产党简史》 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全书10章 16万字,分为三个部分:从党的创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开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全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的八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今天阅读这本书,我们把它和喜庆建党 90 周年联系在一起,会有更多新的感悟。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最爱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简史》

向我们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族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国人民近代爱国主义的第一个目标——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在近30 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其爱国程度超过我国历史上任何阶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青年的力量——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五篇范文]

第一篇:青年的力量——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青年的力量——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有感温博捷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岁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