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如何让群众“听得进”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大道理”如何让群众“听得进”

“大道理”如何让群众“听得进”“现在的群众工作真难做,你跟他讲大道理,他咋也听不进去。”时下,一些基层干部常常抱怨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认为群众很刁蛮、很难缠,总觉得自己工作做了不少,道理讲了一通,群众却听不进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大道理”群众“听不进”,说明我们的群众工作还是没有做到点子上、还是没有把准群众的脉搏、还是缺少群众视角和群众意识,其责任还是出在干部身上。

“大道理”如何才能让群众“听得进”?笔者以为,能否做到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一要摆正位置。领导干部只有摆正位置,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以普通朋友的姿态和群众沟通,与群众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果自视甚高,架子很大,站在群众面前需要人仰视,这样的“大道理”讲得再动听,也会让人有距离感,不愿接受。二要通俗易懂。与群众谈话,必须善于讲群众语言,要习惯于“打开窗户说亮话”,把“大道理”转化成群众感兴趣的“小道理”,这样才能使讲的人轻轻松松,听的人明明白白。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要在熟练掌握政策的基础上,把讲道理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让群众听懂干部的语言,干部更要听懂群众的语言,如果大家都能用喜闻乐见的群众语言,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启发群众,就一定能把“大道理”讲清、讲实、讲活、讲明白。

三要满怀感情。群众能否“听懂”大道理,乍一看似乎是干部的能力素质问题,实质上折射出的是干部的作风问题。各级干部在面向群众时,只有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顾民情、知民需、解民意,满怀感情,讲民生问题、讲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问题、住房问题、看病问题、子女读书问题„„这样群众才愿意听、乐意听。

四要注重实效。“群众认干不认说”,倘若我们只和群众讲大道理,不为群众办实事,牛皮吹上了天,工作却没进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大道理讲得再好,群众也不会买账。因此,说一千道一万,“为民办事”才是最大的“大道理”。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让老百姓心里感到温暖,老百姓才愿意坐下来听你多说话,大道理才能讲的入耳入心。

第二篇:如何让群众 听得进大道理(定稿)

如何让群众 听得进大道理

时间:2012-6-11 17:26:25来源:云南日报

十堰日报十堰晚报秦楚论坛25度生活十堰房产在线秦楚微博

宛诗平

“现在的群众工作真难做,你跟他讲大道理,他咋也听不进去。”时下,一些基层干部经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抱怨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认为群众很刁蛮、很难缠,总觉得自己工作做了不少,道理讲了一通,群众听不进去是群众的责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大道理”群众“听不进”,说明我们的群众工作还是没有做到点子上、还是没有把准群众的脉搏、还是缺少群众视角和群众意识,其责任还是出在干部身上。不是吗?现实中有的干部面对群众时,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一口气下来个把小时,结果是贴近实际少,空发议论多;有的干部在群众面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群众想什么他根本不懂,自说自话,官腔十足,结果是群众非但听不进去,甚至还很反感、抵触;有的干部与群众谈话,不是平等交流、协商互动,而是疾言厉色、发号施令,在自己与群众之间筑起一道思想和感情的藩篱,群众非常厌恶。所有这些,都背离了密切联系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的初衷,自然是事与愿违,虽然大道理讲了一箩筐,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同。“大道理”如何才能让群众“听得进”?笔者以为,能否做到以下四点至关重要。一要摆正位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人。领导干部只有摆正位置,带着责任,不以“官老爷”自居,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既和群众面对面,更和群众肩并肩,以普通朋友的姿态和群众沟通,与群众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果自视甚高,架子很大,站在群众面前需要人仰视,这样的“大道理”讲得再动听,也会让人有距离感,不愿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

二要通俗易懂。与群众谈话,要善于讲群众语言,习惯于“打开天窗说亮话”,把“大道理”转化成群众感兴趣的“小道理”,这样才能使讲的人轻轻松松,听的人明明白白。这就要求各级干部在熟练掌握政策的基础上,把讲道理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善于学习一些方言土语,既要让群众听得懂干部的语言,干部更要听得懂群众的语言。如果大家都做“有心人”,多讲一点“方言”,多有一些“民味”,用群众语言教育、启发群众,就一定能把大道理讲清、讲实、讲活、讲明白。

三要满怀感情。群众能否“听懂”大道理,乍一看似乎是干部的能力素质问题,实质上折射出的是干部的作风问题。各级干部面向群众时,只有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满怀感情地讲民生问题、讲老百姓最关心的“柴米油盐”问题、住房问题、看病问题、子女读书问题„„这样,群众才愿意听、乐意听。如果脱离群众,与群众的疾苦和心声“绝缘”,所讲的话必然脱离实际,群众当然听不懂、听不进。

四要注重实效。“群众认干不认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倘若只和群众讲大道理,不为群众办实事,牛皮吹上了天,工作却没进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大道理讲得再好,群众也不会买账,更谈不上“听得进”了。因此,说一千道一万,为民办事才是最大的“大道理”。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让老百姓心里感到温暖,老百姓才愿意坐下来听干部多说话,大道理才能听得入耳入心。

第三篇:“三进三同”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三进三同”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干部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件一举三得的好事,它历练了作风、锻造了党性、服务了群众,对于搞好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进三同”历练了作风。党员干部要仆下身子,重走艰苦奋斗路。重新深入农村,不断接受老百姓的教育,劳动人民给予党员干部的,是一种根基和养料来源,党员干部切不可脱离群众。我们的干部要在艰难繁重的工作面前,要有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韧劲。作为领导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

“三进三同”锻造了党性。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党性如灯,只有不断加强锻炼,才能保证党性不退化,才能使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才能促进党员在新时期坚定理想信念,我们的党性光辉之灯才能长明。“三进三同”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巩固了执政之基,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进三同”服务了群众。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对于地处偏远的山区群众,部分还是很艰苦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展起来,已经很落后了,对于此

类不易得到帮扶的贫困群众,我们要发挥党组织的力量,帮扶之,才能真正让社会全面小康。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把握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办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政绩。

第四篇:进农家服务群众

进农家 服务群众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福建省南安市乘着省委“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东风,迅速在全市打响了“民生工程战役”,深入开展为期两年的“五进农家”活动。

深入调研,问需于民,筑牢“五进农家”活动基础

组织广大党员进村入户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调研活动,为“五进农家”活动的开展提供第一手的翔实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大道理”如何让群众“听得进”

第一篇:“大道理”如何让群众“听得进”“大道理”如何让群众“听得进”“现在的群众工作真难做,你跟他讲大道理,他咋也听不进去。”时下…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