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施工方案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一、编制说明:

30万吨/年含硫废水制酸项目—排水预处理池,由于水池地坑较深,施工难度大,为保证安全施工及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特编制此方案,以指导施工。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地质勘察报告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建筑施工手册

三、工程概况:

水池有罐区综合池、装置区综合池、初期雨水池、污水提升池地坑最浅的为-4.200m最深的-6.500,施工底标高分别为-5.150米、-5.550米、-4.200米,-6.500米,采用C30

抗渗混凝土浇筑,抗渗强度≥0.8Mpa。

四、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准备

编制确实可行的方案及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及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2.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机具、机械、材料均已进入现场。

五、施工方法:

1.施工程序

降水

放线

挖土

垫层混凝土

底板钢筋、模板

底板混凝土

侧壁钢筋、模板

侧壁混凝土

顶板钢筋、模板

顶板混凝土

回填

2.施工方法

2.1降水

2.1.1施工工艺流程

定井位→钻孔→成井→洗井→下泵→布管→抽水

⑴定井位:按着井位布置图放线,确定降水井的具体位置。

⑵钻孔:根据地勘报告,采用人工钻进行成孔,试验孔如果人工钻不能满足要求,则换用反循环钻机进行成孔,钻具直径为400mm,成孔直径为500mm.⑶成井:钻孔成孔后,下入直径为300mm的水泥管成井。最下边一节管用不带渗水孔的实管,管长度为650mm,然后用带渗水孔的水泥管,上部用实管到地面,高出地面30cm。水泥管下完之后,在水泥管周围填充滤料至地面,降水井完成。由于基坑东侧距工地围墙只有2.0米,基坑开挖时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以保护降水井。

⑷洗井:成井之后采用污水泵洗井,把沉积在井管内的淤泥抽出,直至抽出清水,洗井完成。

⑸下泵:用铁线把潜水泵放入井底,再提起0.5~1.0m吊牢即可。

布管:沿降水井周围布置主排水管,管径为12cm铁管,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至市政下水道。由于本工程的位置距离市政下水很远,比常规要增加主排水管200~300m。

⑺抽水:由于地下水量大,水泵的控制采用自动控制和人工维护相结合,能达到理想的降水效果。

2.1.2降水井养护

降水系统完成之后,进入了抽水养护阶段。工人分成两个班组,每个班组配备4名工人,24小时进行抽水养护。以保证水位控制在坑底标高以下,确保施工。

2.2土方开挖

四个水池长宽分别为6.6米×9.6米两个、6.6米×6.6米一个和2.6米×2.6米,分别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挖土两种形式,基坑最深处为-6.5,最浅处为-4.2,挖土时分两层开挖,挖出土方用汽车运走。深6.5m长宽为2.6m×2.6m的水池使用机械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故采用人工挖土,由于水池较深,人工挖土需进行二次倒土施工。

由于地坑较深、土质松软,极其容易塌方,为防止塌方,挖土过程中,应立刻在地坑四周支设护壁,防止土方坍塌。

1)

垫层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垫层的同时在垫层上铺设预埋铁件,便于安装模板固定架,铁件为100×100×6,一排三个,排与排间距1000mm。

2)

地坑施工

地坑分三段施工:底板,池壁,顶板。砼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A.

底板施工:底板支模带起500高池壁,施工中尽量避免留置施工缝,施工过程中如不可避免需留置施工缝,应在施工缝处安放钢板止水带(钢板2mm厚,300mm宽,长度与施工缝相同,焊接长度

100mm)。

浇注时由一侧向另一侧进行,用振捣器振捣密实。浇筑次序从较低部位开始,顺序向上浇筑,避免出现裂缝。

B.

池壁施工:池壁内模采用木模支模,外模由于场地狭小,借用挡土砖墙做模,墙面抹1:2水泥砂浆20厚,支到梁下。池壁模板支设在池内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内外模板间用通扣止水螺栓固定(间距300×600)。拆模后将露出的螺栓割去。套管埋设要牢固稳定,内堵泥土。在施工缝处安放钢板止水带。

钢筋一次绑扎好,内外钢筋之间用连接筋固定。钢筋连接采用搭接。

砼浇注从中心部位开始向两侧对称进行,每层300,以免模板向一侧倾斜。为确保整体性和抗渗性,争取一次浇筑完成,避免留施工缝。

C.

顶板施工:顶板为有梁顶板,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砼浇筑时要在钢筋上架设跳板,不能直接踩压钢筋。

六、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及质量要求

1.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

为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砼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

2)

为满足抗渗要求,在施工缝处埋设镀锌止水钢板。施工混凝土前清理施工缝杂物。

2.质量标准

1)

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要求按每次浇筑并不多于100m3做一组试块,并做一组抗渗试块。

2)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并在搅拌混凝土前计量砂、石含水率,做好记录。

3)

检查混凝土到浇筑地点时的塌落度。

4)

施工前对班组进行质量交底,使班组明确质量标准。前道工序必须认真自检,填写自检表后,报项目部QC工程师和监理进行专检。

5)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强度未达到1.2Mpa,不准上人进行下道工序操作,浇水养生7天。

3.安全技术措施

1)

进入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2)

电器设备必须设专人开关。

3)

挖土时,挖掘机回转半径内不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水池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30万吨/年含硫废水制酸项目—排水预处理池,由于水池地坑较深,施工难度大,为保证安全施工及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特编制此…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