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89: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青春中国梦
第一篇:中学生演讲稿: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青春中国梦
中学生演讲稿: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青春中国梦
中学生演讲稿: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青春中国梦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学校七(11)班的***,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青春中国梦》!
我记得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出的是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现代青年又处在了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习总书记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当代青少年的充分肯定和殷切希望,以及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应当把为国家作出贡献作为目标,要达到此目标,首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将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切实执行作为自己处事的标准,因为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让我们在当今社会站稳脚跟,在为人处世方面作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为我们在学习中提供不竭的动力。
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大多数行为却并没有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记得在2014年的春晚上,一个叫做《扶不扶》的小品算是震撼人心了,记得小品中的主角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要是人心倒了,可就想扶也扶不起来了。”一句朴实的话却道出了当今社会的人心扭曲、道德沦陷、信仰缺失。“人倒了,不敢扶”、“放心肉,不放心”、“地沟油,到处有”、“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远亲不联系,近邻不认识”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同学们当中也存在“没有理想懒散成性,无所事事”、“不能吃苦,贪图享乐”、“吃穿追求名牌盲消费,不知勤俭节约”、“男女生交往过密,穿着打扮成人化”、“不识中国传统文化,哈日哈韩现象严重”等不良现象,这都反映了我们这代青年身上浮躁迷茫、信任缺失、价值颠倒的现状和心态,而我们是祖国未来和希望,应当从我们自身做起,切实履行中国核心价值观,将一些不良现象彻底消除。
中国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从国家层面来说,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讲,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看,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是我们如今必须切实践行的。
践行中国核心价值观,我认为首先应树立爱国情怀,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以爱国主义为首位,做到不盲从、不盲目,用坚定的信念去维护我们共同的大家庭——中国!其次,应当拥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也不会自动成真,务实肯干是完成中国梦的前提,践行中国核心价值观决不能只有空口号,而应落实到每一天每一步的具体行动中。
因此,实现中国梦,对我们这代青年来说,就是要明确目标,努力学习,踏实肯干,不怕挫折;要进一步焕发青春热情、释放实干潜能,全身心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重任,任劳任怨,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践行核心价值观 共筑青春中国梦
践行核心价值观 共筑青春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人是国家希望之所在,责任之所在。”青年人的价值观就是未来国家的价值观,那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清晰而凝练的24个字,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了核心价值观的“主心骨”。我们作为学生,毫无疑问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学生是这个群体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挥青年整体的力量,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必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先辈的“接力棒”,把前辈希望实现但是没有完成的伟大事业担当起来,主动接受历史和人民的重托,努力学习本领,不断增长智慧,创造出更加辉煌更加伟大的中国复兴时代,共筑我们的中国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校是成大学问的地方,因此要潜心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科学的思想,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去学习,只有思想提高了,我们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有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是持久并且艰苦的事,这要求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坚定不移的恒心。周恩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那我们是为什么呢?我们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储能,只有储够了能量,才能厚积薄发,积极勇敢的去面对这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把学习和提高思想结合起来,将知识和思想加以传承和创新,形成一股更有价值的文化思潮。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怎样适应,怎样创新,我想只有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静观其变,以静制动,让知识作为我们奋斗的武器,从而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使国家不断发展富强!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00年前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人士梁启超先生已经把我们青少年的历史地位、光荣使命和人生价值做出了精确的定位。我们要牢记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把个人追求和价值观融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去,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拥有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同学们,让我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人民服务之志,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三篇:践行核心价值观,青春共筑中国梦心得体会
践行核心价值观,青春共筑中国梦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中国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3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班
李忆晨
第四篇:践行价值观共筑中国梦演讲稿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升旗仪式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话题。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还信仰什么?还有什么传统美德在我们身上被发扬光大?还有什么时代精神可以深入人心,传承未来?
在2014年的春晚上,有一个名叫郝建的人主演了一个叫《扶不扶》的小品,小品中他说了一句触动全国人民心灵的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要是人心倒了,可就相扶也扶不起来了”。一句朴实的没有任何华丽字符修饰的话,却道出了当今社会人心扭曲,道德沦陷,信仰缺失。“人倒了,不敢扶”、“放心肉,不放心”、“地沟油,到处有”、“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同学们当中也存在“没有理想 懒散成性 无所事事”、“不能吃苦”、“不知勤俭节约”、“男女生交往过密 穿着打扮成人化”等现象,这都反映了浮躁迷茫,信任缺失,价值颠倒的现状和心态。
新的时代,急切地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价值目标。它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价值追求,既深刻影响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行为。只有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有
希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只有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才会激励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营造和谐社会关系,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以及社会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一定范围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状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行为。因此,我们每个公民要注重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增添力量。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涵能为我们在这个浮躁、虚荣、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寻得精神支柱。作为每一位华夏儿女;作为我们每一位安中师生,都应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我们的青春梦、人生梦;实现学校幸福教育梦,实现我们伟大祖国复兴梦。在此,全校师生应努力做到:
1、人人都能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全体师生与学校共荣辱共得失共患难。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学校就是我(转载于:践行价值观共筑中国梦演讲稿)们的家,在家里不随手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破坏物品,那么你在学校里一样能做到。
2、人人都能明礼诚信,团结友善,遵守信诺,以礼貌赢得别人的好感,以信誉赢得别人的信赖,以人品赢得别人的尊重,以胸怀赢得
别人的认同。
3、人人都能艰苦奋斗,唯实唯先。我们不应该好吃懒做,贪图享受,依赖父母,遇难而退,我们应肩负时代使命,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敢为人先。
4、人人都能心存感恩,相互尊重。同学们见到老师、长辈发自内心地问声好,各位教职工对待学生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负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拥有文明、和谐、饱含亲情和人情味的校园。
各位同学,希望我们人人都能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有梦则中国的未来才有好梦。我们必须昂起年轻的脸庞,挺起坚实的胸膛,因为我们将托起中国未来的太阳,最后祝愿我们人人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谢谢大家!2014、11、10篇二:践行核心价值共筑中国梦演讲稿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的升旗仪式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话题。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还信仰什么?还有什么传统美的在我们身上被发扬光大?还有什么时代精神可以深入人心,传承未来?
在2014年的春晚上,有一个名叫郝建的人主演了一个叫《扶不扶》的小品,小品中他说了一句触动全国人民心灵的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要是人心倒了,可就相扶也扶不起来了”一句朴实的没有任何华丽字符修饰的话,却道出了当今社会人心扭曲,道德沦陷,信仰缺失。“人倒了,不敢扶”、“放心肉,不放心”、“地沟油,到处有”、“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远亲不联系,近邻不认识”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同学们当中也存在“没有理想 懒散成性 无所事事”“不能吃苦 贪图享乐”“吃穿追求名牌盲目消费 不知勤俭节约”“男女生交往过密 穿着打扮成人化”“不识中国传统文化 哈日哈韩现象严重”等现象,这都反映了浮躁迷茫,信任缺失,价值颠倒的现状和心态。
人心缺失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损失,新的时代,急切地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这种背景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24字”清晰而凝练,从不同层面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具有精神纽带和精神旗帜的重要作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涵能为我们在这个浮躁、虚荣、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寻得精神支柱。作为每一位华夏儿女,泰山子孙;作为我们每一位长城师生,都应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我们的青春梦、人生梦;实现学校幸福教育梦,实现我们伟大祖国复兴梦。在此,全校师生应努力做到:
1、人人都能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全体师生与学校共荣辱共得失共患难,我们个人的发展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能更好的成就我们。同时,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在家里不随手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意破坏物品,那么你在学校里一样能做到。
2、人人都能明礼诚信,团结友善,遵守信诺,以礼貌赢得别人的好感,以信誉赢得别人的信赖,以人品赢得别人的尊重,以胸怀赢得别人的认同。
3、人人都能艰苦奋斗,唯实唯先。我们不应该好吃懒做,贪图享受,依赖父母,遇难而退,我们应肩负时代使命,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敢为人先。
4、人人都能心存感恩。相互尊重。同学们见到老师、长辈发自内心地问声好,各位教职工对待学生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负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拥有文明、和谐、饱含亲情和人情味的校园。
各位同学,希望我们人人都能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有梦则中国的未来才有好梦。我们必须昂起年轻的脸庞,挺起坚实的胸膛,因为我们将托起中国未来的太阳,最后祝愿我们人人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篇三: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为圆中国梦,需践行核心价值观
泱泱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从伏羲创世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一统到汉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从指南针的运用到火药发明,从造纸到活字印刷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奉献的文明成果,让世人所钦慕、为万国所敬仰。
但同时中华民族的成长也历尽沧桑,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摧毁封建帝制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到几代领导班子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路雄韬伟略,波澜壮阔,回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脚步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昭告了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中国梦的内涵是包含三个层面的三句话:“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因此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圆中国梦,要着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价值目标。它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价值追求,既深刻影响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行为。只有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有希望,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梦内涵的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要圆中国梦,要着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只有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才会激励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营造和谐社会关系,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要圆中国梦,要着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以及社会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一定范围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状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行为。因此,我们每个公民要注重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增添力量。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
同期盼,因此为圆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描绘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这其中,价值观又是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凡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既对内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同时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辐射力、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凝练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因而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 任何远大的理想变成现实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遭遇一个又一个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动员、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持续团结奋斗,尤其离不开强大思想保证和坚实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鲜明体现了一个社会主导性的价值准则,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能最大限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激励其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团结奋斗的作用,因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须臾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应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价值追求,把个体和集体、整体的利益追求更好地联结起来,更加明确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个体的价值目标,为治国理政树立了应遵行的价值准则,同时对提升公民个体的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的保证和支撑作用。
中国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步步落地生根的过程
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深入头脑、心灵,进而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的过程。
思想是人的思想。只有被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思想,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任何思想都非凭空而来,不会轻易在人的头脑和心灵扎根。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说服力应该来自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为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同时,也将逐步彰显强大生命力,触及人们的灵魂深处,使人们更自觉地认同和遵循,进而转化为更积极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有机融合、同步推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接近。坚持“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并非最终目的,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实现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从团结、动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来谋划、来推动。要着力在“做什么”上下功夫。中国梦这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宏伟梦想,实际上联结着无数中国人平凡而真实的“小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团结动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成为制定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决策部署及实施公共管理的价值准则,体现于经济社会各方面政策措施及其实践之中,这方面可做的还很多。
还要着力在“怎么说”上下功夫。人是价值的主体,是先进价值观的承载者、体现者。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除了做好常规的理论宣讲、思想教育,还应重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优势,多做“以文化人”的隐形、软性教育。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百姓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好、传播好,使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真理的魅力,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篇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的升旗仪式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话题。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还信仰什么?还有什么传统美的在我们身上被发扬光大?还有什么时代精神可以深入人心,传承未来?
在2014年的春晚上,有一个名叫郝建的人主演了一个叫《扶不扶》的小品,小品中他说了一句触动全国人民心灵的话“人倒了,可以扶起来;要是人心倒了,可就相扶也扶不起来了”一句朴实的没有任何华丽字符修饰的话,却道出了当今社会人心扭曲,道德沦陷,信仰缺失。“人倒了,不敢扶”、“放心肉,不放心”、“地沟油,到处有”、“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远亲不联系,近邻不认识”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同学们当中也存在“没有理想 懒散成性 无所事事”“不能吃苦 贪图享乐”“吃穿追求名牌盲目消费 不知勤俭节约”“男女生交往过密 穿着打扮成人化”“不识中国传统文化 哈日哈韩现象严重”等现象,这都反映了浮躁迷茫,信任缺失,价值颠倒的现状和心态。
人心缺失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损失,新的时代,急切地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这种背景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典型特征,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一价值理想鼓舞人心,满载我们对于祖国未来的美好期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党和政府不断重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刚才15班同学的演讲也向大家进行了介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
中学生89:践行核心价值观,共筑青春中国梦
本文2025-01-10 02:12:13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