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教学案设计
第一篇:《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教学案设计
《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教学案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教材分析】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主要讲述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一、教与学目标
1、记住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知道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手段,掌握遗产继承的方式等。
2、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
3、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二、教与学的重点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三、教与学的难点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四、教与学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系列故事一线穿
五、教与学的过程 课堂序曲:时政播报
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呈现材料】英国老首相威廉皮特在一次演讲时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茅舍,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他的房子,雨可能刮进他的房子,他的房子在风雨中飘摇战栗,但是国王和他的千军万马却不可以随便踏进这间房子。”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这间房子是他的私有财产)
点拨总结:在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同样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哪些权利?怎样保护我们的财产?财产留给谁?我们有没有继承的权利?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共同学习——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设计思路】设计故事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整体感知 信息搜索
1、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归纳本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了解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内容。
〔2〕知道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
〔3〕当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勇于依法维权。(4)了解公民的遗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知道遗产继承的方式。
(5)懂得尊重他人的遗产继承权,依法保护自己的遗产继承权不受非法侵害。
2、请根据教材,完成《综训》“网络填空”部分。
(三)自主探究 交流共享 学习任务一:
1、【呈现材料】系列故事主要人物介绍:刘先生、刘妻、小女儿、刘母、大女儿(刘先生与前妻所生的孩子)
故事前奏:刘先生有房屋一套;凭借位置优势开了家路边小店;刘先生将房屋出租收取租金;因城市规划刘先生同意拆迁可得补偿费60万元 问题:刘先生对自己的房屋(个人财产)行使了哪些权利?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P107,思考并回答问题。(根据具体行为对号入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师点拨并出示相关法律条文(学法知法):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师进一步强化财产所有权概念。
2、【呈现材料】系列故事一:刘先生回老家,去村委会领取60万元的房屋拆迁费。村委会告知刘先生,因其户口已迁出本村多年,拆迁费只能领取40万元,其余20万元归村委会所有。听到这一答复,刘先生不知所措,难道这20万元真的不属于自己?刘先生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点拨总结: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思考:刘先生应该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呢? 学生阅读教材P107,思考并回答问题,发表个人看法。
知识点拨: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插入超级链接)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插入超级链接)
3、【呈现材料】系列故事二:2007年12月的一天晚上,刘先生与朋友一起打麻将。最后,林某输给刘先生5000元钱,由于当时林某钱不够,刘先生让林某打了张欠条。后来,林某拒不认账,刘先生一怒之下凭欠条将林某告上了法庭。没想到,法院驳回了刘先生的诉讼请求。思考: 为什么法院会驳回刘先生的诉讼请求?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阅读教P108,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知识点拨: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
4、【呈现材料】系列故事三:刘先生夫妻专心经营超市,生意兴隆,存款达到一百万,另有他个人财产图书字画。2008年,刘先生心脏病突发。临终前,对全家人说,把图书字画留给弟弟。处理完刘先生的后事,全家人就其遗产继承问题产生了分歧。刘妻:一百万元存款是我们夫妻二人辛辛苦苦挣 的血汗钱,应该全部归我和亲生女儿所有。刘哥:都是一样的兄弟,不能把图书字画都给弟弟,遗产也应该有我的一份儿。女儿:爸爸去世了,我该怎么办?······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10--P111,了解被继承人、继承人、遗产、继承方式、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等相关概念。模拟法庭:法官、诉讼当事人、辩护律师
知识点拨: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方案点评】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呈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
【设计思路】单纯的法律条文解读,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为了将知识有机整合,激发兴趣,特意设计了系列小故事,用故事引领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紧紧抓住学生的思路,类似于让学生看漫画书,寓教于乐。学习任务二:
【知识梳理与观点排查】
【设计思路】财产属于谁,留给谁,属于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的问题,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知识网络:
基本观点:
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
2、公民依法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遗产继承可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4、国家保护公民的继承权不受侵害。
(四)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情景材料题:
郭某乘出租车,不慎将提包丢在出租车上,内有手机和一万元现金,后被出租车司机王某拾得。第二天,郭某和王某见面了------
【情景一】王某确认失物是郭某的后主动归还。① 请你评价王某的行为。
【情景二】郭某要求王某归还失物,王某谎称自己没看见,拒绝归还。
② 请你全面猜测郭某可能采取哪几种办法解决这件事、运用法律知识对猜测进行评析。
【设计思路】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多元化的,要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选择中,运用所学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参考答案:
①王某主动归还郭某的失物是一种拾金不昧的高尚的行为,也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②方法一:自认倒霉,不了了之。这样做自己的权利得不到维护。
方法二:召集几个人要挟、恐吓、甚至痛打王某一顿,要回自己的东西。这样做侵害了王某的生命健康权,是一种违法行为。方法三:起诉王某,依法维权。这样做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是可取的。
(五)达标训练,巩固双基 选择题:
1、金庸先生以一元钱的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了中央电视台,这一行为是金庸先生在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
A.占有权
B.收益权
C.处分权
D.使用权
2、在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
()
①个人储蓄 ②个人收藏的古玩字画
③中彩票的全部所得
④个人所饲养的牲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王某死后遗留4000元钱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王有2个儿子,2个女儿,儿女们经过协商决定平均分配遗产。这种分配遗产的方式属于()A.遗嘱继承
B.遗赠
C.法定继承
D.财产继承
4、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下列属于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的是()A.归学生所有的免费课本
B.居民未取得房产证的住房 C.灾区民政局收到的捐款
D.学校添置的文艺演出服装
(六)总结升华 指导践行
金钱、财产是我们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但是这决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的,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对待金钱问题和财产。切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不做守财奴,不当败家子;任何个人财富都不能成为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毕竟,生命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拥有、去珍惜。【教学反思】
第二篇:《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教案
教学目标
1.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2.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
3.记住财产所有权的内容,知道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掌握遗产继承的方式等。
教学重点
公民依法维护合法私有财产权和合法继承权。教学难点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设置问题情景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搜集典型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名言导入:
“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茅舍,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他的房子,雨可以刮进他的房子,他的房子在风雨中飘摇战栗,但是国王和他的千军万马却不可以随便踏进这间房子。”
—英国老首相威廉皮特
二、新授
第一环节:合法私有财产的含义
公民对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生活剧场1.王华与妻子有一儿子,一家三口生活幸福美满。后来,儿子考上大学,王华夫妻又从灾区收养了一个10岁的女儿。王华夫妻二人积攒了50万元钱,为了接送女儿上学,于是花10万元买了一部小汽车,又把1万元捐给了灾区,39万元存入银行。
请思考:王华夫妻二人对他们50万元的财产行使了哪些权利? 第二环节: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生活剧场2 可是车没买多久,就被偷走,王华及时报了案。经过公安机关一个多月的侦破,终将两窃贼缉拿归案。经查,该车已被两歹徒以2万元的低价卖给李某。事后,两窃贼分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没收其非法所得。李某所买赃车被追回,还被处以罚款。
重新回到了王华的手里
请思考:1.王华的汽车失而复得,说明了什么?
2.两窃贼被判有期徒刑、没收非法所得;李某花钱买的车被没收,并被罚款,又说明了什么?
颗粒归仓:
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予以追究和处罚。
相关连接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民事法律手段,刑事法律手段)生活剧场3.一天,王华开车送女儿上学,被违章驾驶的李某撞了一下,王华的车尾被撞坏„„ 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请你为该情景剧续写结尾,并说明理由。第三环节:公民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我收获我快乐:
当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1.可以与侵害者协商。
2.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
3、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第四环节:公民享有继承权 案例分析:
小英今年15岁,与父亲共同生活。其父徐某有存款3万元、住房一套、小饭馆一家。天有不测风云,徐某突然病故。临终前,徐某留下遗嘱将小饭馆留给经济条件不好的小英的姑姑。
徐某遗留的财产有哪些? 住房一套、存款3万元、小饭馆一家 徐某的遗产应该怎样分配? 小饭馆属于姑姑;住房存款3万元属于小英;
然而,安葬完徐某后,小英却进不了家门了。小英的姑姑强占了住房。小英的姑姑说,小英不是他哥哥的亲生女儿,而且还没成年,不应该享有继承权。
相关连接: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45条: 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小英应该怎么办?
(通过“学乐师生APP拍照、录音,学生大胆发言)提示: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三、练习
为了发展,小英爸卖掉尼桑车后决定买一辆汽车跑运输,钱不够,忽然想起上次打牌时李某输给他2500元钱,当时因为李某的钱不够,就写了欠条。小刘持借条索要,李某以无钱拒绝。小刘将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会支持小英爸吗?为什么?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_____。
2、今后,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和继承权时,我会做到:_______。
3、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对待个人的财产,我将会 :_______。
五、作业
两个月后的一天,小明家的捷达车被盗,小明的爸爸及时报案„„经过公安机关一个多月的侦破终将两窃贼缉拿归案。经查,该捷达车已被两歹徒以2万元的低价卖给李某。事后,两窃贼分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没收其非法所得。李某所买捷达车被追回,还受到相应处罚。小明家的捷达车失而复得。
我思我悟 :
(1)小明家的捷达车失而复得说明了什么?你知道有哪些法律为我们个人的合法财产保驾护航吗?(2)李某所买捷达车被收回,还受到相应处罚,这是为什么?(3)两歹徒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没收其非法所得。这是用什么法律手段对其制裁的?
六、板书
财产属于谁,留给谁:
1.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公民享有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依法对自己的财产 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财产继承权:
受侵害时,依法维权:当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方式:①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②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帮助。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财产留给谁学案
《财产属于谁》学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遗产、继承人、被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教学重难点:
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
1、被继承人、继承人的含义是什么?
2、什么是遗产?构成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什么是继承权?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确立依据是什么?
4、遗产要按照哪些继承顺序继承?
二、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1、依据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那两种?什么是法定继承?
2、在法定继承中,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有哪些?
3、什么是遗嘱继承?这种继承方式有哪些优点?
4、有效遗嘱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在我国现阶段,多数继承采用的是_________,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继承方式。
三、当继承权受发生争议的时侯
1、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怎么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应发扬什么精神?)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和受到侵害时我们应怎么做?
合作探究
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早年丧妻,有一子一女,儿子赵华在外工作,已经出嫁的女儿赵红一直照顾他。赵某有4间私房、10万元存款、一辆小汽车。赵某因病去世后,他的著作又出版了,得到6000元稿费。赵华认为赵红已经出嫁,无权继承父亲遗产,二人因此发生了纠纷。同时,赵某的弟弟赵二也提出了继承遗产的要求。
⑴本案中赵某的遗产有哪些?谁是继承人?谁是被继承人?继承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
⑵赵华认为“赵红已经出嫁,无权继承父亲遗产”,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⑶赵二能否继承遗产?请说明理由?
⑷赵某的遗产应如何分配?赵红应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上海的一位姓吴的老人,老伴在20年前去世,虽有一个女儿,但因居住地离得远等原因,与老人不怎么来往。老人73岁时请了一位农村来的小保姆,对老人照顾得非常周到。老人去世前,将自己的住房、存款、古玩字画等财产全部赠给小保姆,并对这一决定以文字的形式作了公证。老人去世后,他的女儿将小保姆告上法庭,认为:“小保姆不是法定继承人,单凭父亲的遗嘱,无权继承父亲的财产,要求小保姆返还财产。”
⑴老人女儿的观点“小保姆不是法定继承人,单凭父亲的遗嘱,无权继承父亲的财产”是否正确?为什么?
⑵你认为老人的女儿状告小保姆的官司能打赢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选出来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①.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②.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③.必须是公民生前使用的财产④.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李某因车祸不幸去世,留下房产和一大笔现金,妻子.女儿.养子.弟弟.岳母等提出了继承遗产的要求。依法有权继承李某遗产的是()
A.妻子.女儿.养子B.妻子.养子.弟弟
C.女儿.养子.岳母D.妻子.女儿.岳母
3.我国财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有()
①.法定继承②.遗嘱继承③.书面继承④.口头继承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4.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是()
A.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继承遗产B.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C.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双方都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解决财产继承问题
D.避免不必要的遗产纠纷
二.请你来回答
公民李某共有三儿一女,除第二个儿子婚后不久就暴病死亡外,其余儿女都已成家另居。李某生前曾长期患病在床,妻子亦年老体弱,无力照料丈夫,夫妻俩长期由寡居的二儿媳服侍。李某病逝后留下家庭储蓄3万元,房屋4间,子女们为财产继承问题发生了纠纷。
1.解决上述财产继承纠纷的依据是什么?
2.在上述案例中,谁是被继承人?谁是继承人?哪些是遗产?继承应从什么时间开始?
3.李某的大儿子说:“父亲的遗产是只传给儿子的,何况妹妹早已出嫁,所以财产继承只是我与三弟之间的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李某的小儿子说:“虽然二哥已死,但二嫂尚未改嫁,而且她在我们家帮我们服侍父亲,所以父亲的遗产也该分给她一份。”此说法有无道理?为什么?
5.李某的长兄闻讯也赶来说:“我与李某是亲兄弟,他死了,遗产应分给我一份。”这话对吗?为什么?
三.他有权继承遗产吗
15岁的关某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后来再婚,关某与妈妈一起生活。他是一个懂事的孩
子,常去看望奶奶,并帮助奶奶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奶奶非常喜欢关某。奶奶去世后,留下了6间平房,3件金首饰.5万元存款的遗产。在遗嘱中留给关某2万元钱供他上学。关某的伯伯和姑姑认为关某的爸爸
《财产属于谁 留给谁》教学案设计
本文2025-01-10 02:11:50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