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四)(Word版,含答案)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四〕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日参省乎己〔参:检查〕

郯子之徒〔徒:徒弟〕

声非加疾也〔疾:劲疾〕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老师〕

B.假舆马者〔假:临时〕

开荒南野际〔间〕

挥斥方遒〔遒:强劲有力〕

漫江碧透〔漫:满、遍〕

C.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跟〕

圣益圣〔益:更加〕

圣人无常师〔平常的〕

而绝江河〔绝:横渡〕

D.木直中绳〔中:合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全面〕

非能水也〔水:游泳〕

峥嵘岁月稠〔稠:多〕

2.以下句子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那么物与我皆无尽,而又何羡乎!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慈父见背

见:看见。

B.舅夺母志

夺:改变。

C.除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D.责臣逋慢

逋:拖延。

4.以下句子中划线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忧懈怠,那么思慎始而敬终。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以下选项中划线的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证〕

彼且恶乎待哉〔何〕

B.大母过余曰

〔看望〕

假设望仆不相师〔怨恨〕

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全都〕

已为墙,凡再变矣〔总共〕

D.渔父莞尔而笑〔美好〕

而后乃今培风〔凭借〕

6.以下各项句式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B.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C.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

〔状语后置〕

D.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

7.划线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汝岂得自由          D.回忆乳母

8.以下各组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

9.以下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10.以下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贾不请而擅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

②请救于魏

③客辄以报臣

④故隐屠间耳

⑤始有宠于灵公

⑧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⑦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⑧而如姬最幸

⑨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⑩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A.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⑥⑩                                   B.①②⑩/③④⑦/⑤⑧⑨/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⑥⑩                                   D.①②⑩/③④/⑤⑦⑧⑨/⑥

二、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假设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假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1〕.以下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而征一国者

征:信

B.而御六气之辩

辩:同“辨〞,分辨

C.愿以境内累矣

累:使……劳累

D.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相:做相国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B.庄子往见之

及其所之既倦

C.彼于致福者

而母立于兹

D.王以巾笱而藏之庙堂之上

教以慎于接物

〔3〕.以下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比起前四种人,宋荣子和列子能够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区分荣誉和耻辱的界限,但都没有真正到达“逍遥游〞的境界。

B.“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充满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心灵绝对自由的愿望。

C.?秋水?中,庄子拒聘,讥讽惠子,说明庄子是一个不求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思想。

D.庄子的散文往往通过多个寓言故事,阐述深刻的哲理,文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②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5〕.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局部断句。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逍遥游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那么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假设是那么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那么芥为之舟;置杯焉那么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那么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那么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假设泰山,翼假设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陈情表〔节选〕

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此亦飞之至也

至:到,到达

B.众人匹之

匹:比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夸耀、自夸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察

〔2〕.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有33篇,包括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

B.“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C.晦朔:月末和月初。朔,阴历每月的最初一天。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名铿,历舜、禹、夏、商、周,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

〔3〕.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庄子认为什么人才到达了逍遥的境界呢?只有无名、无功、无己的人,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是真正的逍遥者。

B.作者紧紧扣住小与大的相对关系展开议论。说明,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需要外界的凭借,都“有待者〞,唯有如此才能到达逍遥的境界。

C.?陈情表?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个中心,向晋武帝阐述了忠孝的关系,做到了以情说理,融情于理。

D.李密在?陈情表?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假设是那么已矣。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沉着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其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钢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那么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假设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B.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曾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C.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D.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六艺,儒家的六种经书——?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者称为“孝廉〞。

C.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D.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辞的委婉说法。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张衡聪颖明慧,善于广泛学习。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洛阳到太学参观、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穿六艺。

B.张衡品格高尚,不慕世俗虚荣。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三公的公署征召,都没有就任;皇帝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为郎中,他也没去。

C.张衡“善机巧〞,造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形状、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巧制〞、测定时的效验都表达了他高超的制作水平。

D.张衡不畏权贵,为政机智果断。河间王和很多豪族大户,胡作非为;张衡担任河间相后严厉治理,先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然后一下子同时逮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验之以事,合契假设神。自书典所记,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四)(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四〕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部正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