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
第一篇: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
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以Q市为例
刘鸿雁等(1996)12利用四普数据对北京和上海的独生子女比例及其对未来婚姻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由此估算出至2030年两地区中有60%的家庭由独生子女组成的,随着这类家庭比例的上升,大多数家庭将面临赡养老人的问题。
包蕾萍、陈建强(2005)13根据上海的问卷调查发现独生子女认为两个孩子最理想,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父亲和母亲理想的生育年龄分别为28和25。
马小红(2006)14调查了北京城市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家庭的生育意愿,发现:独生子女理想子女数以一孩为主,明确表示愿意生育二孩的占全部独生子女的1/4,特别是超过1/3已生育的家庭愿意生育二孩;双独家庭的理想子女数平均为1.3个,35.9%的家庭理想子女数为二孩;44.6%已生育一孩的双独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近1/3的愿意生育二孩,24.1%不能确定。就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和二孩生育意愿以及双独家庭的理想子女数而言,较2002年均有所提高。
侯亚非等(2008)璩依据2002年和2006年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专门分析了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从生育意愿来看,女性独生子女的意愿生育水平偏低,二孩生育意愿有所上升,“政策2孩”生育愿望增强,无显著的性别偏好,自主决定意识强烈。
本研究得到下面一些结论:
一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总体上倾向于生育一个或两个孩子,而
以一个孩子为主。这样一种理想子女数的特征与城市80后独生子女对国家相关生 育政策的态度与评价、自身就业与职业状态、已婚者目前的生育状态、家人意见、经济原因及孩子教育与成长因素有关。总的说来,对国家生育政策评价越高者,其理想子女数越少:对独生子女及家庭的物质奖励政策评价越高,越倾向于生育 一个孩子;收入水平越低、工作稳定性越差、福利待遇越低的人越倾向于少生孩 子;已婚未育者的理想子女数高于正怀孕者,而低于已婚已育者,其中已育一个 男孩的理想子女数最多;已婚者的理想子女数与配偶、双方父母的意见具有较大 的相关性;经济原因是主张生育一个孩子的主要原因;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是主张 生育两个孩子的主要原因。
二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已婚者明确的二胎生育意愿并不强烈,且双独家庭二
胎生育意愿明显低于单独家庭。与理想子女数相一致的是,城市80后已婚独生子 女较低的二胎生育意愿也受到生育政策、经济压力的影响。此外,目前已生育孩 子状况、配偶职业也是影响二胎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压力是城市80 后已婚独生子女放弃二胎最主要的原因;对双独政策评价越高者,二胎生育意愿 越强烈,反之亦然;对国家独生子女奖励政策评价越低者中,愿意生育二胎的人 数也越多;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评价越高者,二胎生育意愿越弱;已婚已育者的 二胎生育意愿高于已婚未育者,而处于怀孕阶段的二胎生育意愿最低;配偶职业 越不稳定、收入水平越低的人,二胎生育意愿也越不明显。
三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的男性偏好并未完全转变,但己明显减弱,“生男生
女一样好"观念深入人心,且“儿女双全”是他们追求的理想家庭孩子性别组合。这样一种性别偏好不仅受到配偶、自己父母、配偶父母性别偏好的影响,还受到 传统的偏爱男性生育观念与现代生育观念的综合作用。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城市80后独生子女性别偏好包含着现代与传统生育文化的色彩。
四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理想婚育间隔为l至2年,平均年限为1.74年;理想胎次间隔以3-_4年居多,总体较政策规定的胎次间隔缩短了一倍。理想婚育间
隔与本人年龄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同时,配偶职业、居住类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理想胎次间隔受到本人年龄、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五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在现行政策条件下的实际生育数量大部分也为生育一 个或者两个孩子。虽然与传统家庭相比,城市80后独生子女对于孩子数量的需求 降低了,但是对于孩子依然有一种基本的偏好和需要,他们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 孩子。随着收入的增加,孩子的其他效用会逐渐减小,但是孩子的消费效用并不 减,消费效用的存在是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孩子的重要原因。同时,孩子生育 的成本大小、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也都会影响家庭的实际生育数量。
六是根据Q市80后已婚独生子女现意愿生育水平估计,放开二胎政策后的城 市80后独生子女未来生育水平明显高于现行生育政策下的水平,但都在更替水平
2.1之下,并且会随着双独家庭比例的增加而上升。同时,根据目前他们的生育意 愿现状,放开二胎政策将可能带来性别比的上升、“四二二一家庭数量的适当增加 及人口增长时间的缩短。
综上所述,城市80后独生子女在生育决策过程中,根据在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经济结构和水平、文化背景,其他个人或家庭因素不同影响下形成的个人或 家庭相关方面的具体特征来对自己生育孩子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从而决定是 否生育第n个孩子。第一,作为我国范围内的家庭计划生育不可以忽略社会制度 和政策框架下生育政策的影响,包括相应的惩罚和独生子女的奖励政策。这主要 是因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实现人口发展目标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限制人口增 殖的政策,给予计划外生育者严重的经济,甚至行政方面的处罚,而对独生子女 家庭也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及政策优惠。人们根据个人或家庭对相应惩罚的承 受能力的大小和对奖励政策需求的程度做出生育数量的选择,也即对政策外或政 策内生育成本和孩子效用进行衡量。这个衡量的过程体现在他们对相关生育政策 的评价中,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第n个孩子的选择。而文化教育水平的 整体提高也使得城市80后独生子女对于政策具有较好的认识,以至于能够较好地 遵循政策的规定。第二,受社会经济结构和水平影响的经济压力是影响城市80后 独生子女理想子女数量、二胎生育意愿、理想胎次间隔及实际生育数量的重要因 素。从生育孩子的成本角度而言,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问接成本,由于城市80 后独生子女整体的文化水平较父辈们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不仅带来他们个人收入 及家庭收入的提升,也相应地带动孩子价格——生育孩子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的上升。孩子目前依然是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重心,他们的成长和教育花费占据 了家庭中大部分积蓄。可以说,80后的一代在沉重的房价、昂贵的车价之后,又 面临着扰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在孩子生育成本上升的同时,孩子的效用,诸如劳
第二篇: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问卷
你好,感谢你参加本次调查问卷!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组织此次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婚姻及生育的看法,以便预测社会的人口发展。本卷将花费你3-5分钟的时间,本问卷不存在隐私,你所提交的问卷对正确预测今后人口及家庭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给予配合认真填写以下信息,我们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你的性别是
A男B 女
2,你的名族
A汉族B 少数民族
3,年级年纪
A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4,你的专业类型
A文科类B 理科类
5,你入学前的户籍类型
A农村B 城镇
6,你有几个兄弟姐妹
A 无B 一个C二个D 三个E其他
7,你是否为单亲家庭
A是B 不是
8,你父母的最高学历
A 初中及以下B 高中C大专及本科D硕士及以上
9,你的个人预期学历
A 本科B 硕士C博士
10,你是否会结婚
A 会B 不会C未考虑
11,你是否打算生小孩
A 是B 不是
12,在没有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你的理想子女数是
A 一个B两个C 三个D 四个及以上
13,你的理想生育年龄是
A 22岁及以下B 23-25C 26-29D 30-34E 35及以上
14,如果只能生一个孩子,你希望的性别是
A 男B 女C 无所谓
15,你未来选择抚养孩子的模式是
A 由男方父母带孩子B 由女方父母带孩子C 任意一方均可D 自己带孩子 16,你选择孩子的原因是(可多选)
A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B 养儿防老(老有所养)C 巩固夫妻感情D 增加家庭乐趣E 增加家庭劳动力F 父母、社会压力G 喜欢孩子H 完成人生责任 17,现实生活中,影响你生育的因素有(可多选)
A 是否结婚B 结婚早晚C 身体状况D 工作压力E 经济与居住条件F 养育孩子的费用G 父母、社会的压力H 国家生育政策I 限制自由
第三篇:农村人口生育意愿问题
农村人口生育意愿问题及社工干预————以山东省菏泽市乡镇为例摘要:根据“菏泽市乡镇人口生育意愿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结合的调查分析方法,阐述了菏泽人口的生育意愿现状,包括意愿子女数、意愿性别偏好、意愿生育时间及生育目的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乡镇人口生育意愿的现状,揭示出在目前的生育意愿下,生育政策与生育权益、家庭保障间应作出平衡统筹。
关键词:乡镇意愿人口生育
正文:
一. 研究背景
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要求,我国计划生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把高生育率降到了低生育率,而且总和生育率多年保持在更替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群众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规模的主动放弃或推迟二胎生育现象。这一具有相当规模的特殊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农民群众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准确把握这些情况有助于正确估计今后农村人口的发展形势和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山东菏泽市乡镇人口生育意愿变化来对生育意愿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化提供依据和借鉴。
二.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菏泽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06年9月进行的“菏泽市乡镇人口生育意愿调查”问卷资料。,该调查由菏泽市人口和计划生委员会具体实施,对21个乡镇
548个村和132个社区采用非比例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
三.研究资料分析
1.理想子女数统计分析
2.性别取向
3.生育时间
4.生育动机
四.结论与讨论
五.参考文献
《中国统计年鉴 1998》《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及健康教育》《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山东医刊》《人口与计划生育》《中国人口科学》《计划经济研究》《人口学刊》 《中国人口鉴》《中国经济时报》《山东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人口研究》 《科学发展》《求索》《人口与经济》《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应用心理学》《唯实》《中国计划生育期刊》
第四篇:独生子女父母生育情况证明
独生子女父母生育情况证明
同志系单位(存档单位)、社区、(居、村)委会人员,(生于年月日、身份证号码:)与同志(生于年月日、身份证号码:)于年月日结婚,该夫妻于年月日生一男(女)孩,系独生子女。该子女为()原配夫妻()再婚夫妻所生,有血缘关系的父母未再生育和收(抱)养其他子女。
单位、居(村)委会审核意见
计生专干和负责人(签字)单位、居(村)委会(公章)
联系电话201 年月日
街道、乡(镇)计生办审核意见单位(盖计生办章)
经办人:联系电话201 年月日
区、县级计生部门盖章联系人:电话:
注:由单位(存档单位)盖人事或计生章,无单位盖社区(居村)章,所在单位意见必须注明本人是否是独生子女,否则证明无效。父母死亡的也要开具证明已死亡。()原配夫妻()再婚夫妻所生,请在括号内打√
第五篇:80后独生子女生育观念变革——毛邓三作业
80后独生子女生育观念变革
——以北京市为例
小组成员:赵倩(073517205)
张媛媛(073517213)高垚(073517219)班级:07级体育经纪与管理2班
一、调查背景
自2010年开始,所有的80后全部迈入了奔三的行列,处于生育旺盛期的20岁至30岁的青年男女,人们的生育观念受到年龄、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前些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80后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一代,绝大多数80后都是独生子女。曾有人预言,80后是垮掉的一代,因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并且缺乏同伴意识和集体意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80后的独生子女们每日都面对着巨大的物质诱惑,缺乏艰苦的环境来锻炼自己。这样的观念颇为偏颇,事实证明80后已经在逐渐成为社会坚实的脊梁,担负起国家的经济建设,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然而,正因为80后担负的责任大,所以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
据调查显示,北京市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一致的。在20世纪的后半叶,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20年。继发达国家人口普遍老龄化之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正在大量增长,且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目前,全球62%的老年人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将超过全球老年人口的70%。中国也同样进入了长寿时代。我国于1999年10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并以年均3%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5%,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渐突出。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也就是说,在我国经济尚未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却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比例,而且绝对数大,1989年65岁以上老人达6450万人,就已经成为世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也就是说,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全面建立实施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每两个孩子就必须要赡养4位父母,这样的经济压力让80后的独生子女感到沉重。
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其特殊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控制了人口的过速增长。加上80后很多年轻人不愿生育,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年轻人的比例会不断的下降,老年人的比例相应上升,其结果便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与全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相比,北京要快得多(老年人口从8%上升到10%,北京只用了5年,而全国需要15年)。北京市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是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的平均出生率为37.6‰,60年代为27.5‰,在这两个时期出生的大量婴儿,60年后将形成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70年代以后,为控制人口规模,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年出生率降到了14‰左右,使1968年到1982年15年内出生婴儿数比1950年至1964年15年内生的婴儿数减少39.51%,少生了128万人。1979年出生率为13.67‰,1989年为7.49‰,1999年直降到0.90‰。在80年代后,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力度大,导致很多”80后”不愿生育,害怕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迫使北京市人口0-14岁年龄组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重大幅度下降。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收缩,人口老龄化迅速形成。
在人口老龄化这个大背景下,还有有更多的社会问题需要80后去面对。经济的压力,社会的不绝对公平,资源的分配不均等等,都在困扰着这些涉世未深的80后。同时,因为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80后不得不每天对着电脑,身体长期面对电脑辐射;转基因食品端上餐桌,而对后代的影响却还不得而知。在面对种种问题时,多数80后们出奇的一致,选择了“不生育”。然而,是自己选择,还是被迫选择仍存在很大差异。
二、调查目的
80后作为在计划生育国策下出生、成长并深受其影响的一代人,他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和生育观上的意愿,将在近几年内逐步作用在他们身上,并成为影响其一生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80后的婚育意愿也将对社会造成相当的影响力。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将会对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因此对他们开展相关方面的调查,其实也就是对未来中国主流意识方向的一项预测。我们对80后婚育观念中较为热点的问题开展个案采访和分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于我们了解80后的婚育意愿很有借鉴意义。现在的社会从争着生孩子到少生孩子,再到不想生孩子,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北京正发生着生育意愿的“渐变”。不可否认,低生育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发达的经济生活水平和较高的城市化程度,比如欧洲的许多国家以及邻近的日本,都已进入低生育率时代。但另一个侧面,它给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也带来了影响甚至“阵痛”。我组调查旨在了解80后的生育变革的原因,同时分析这一社会现象深层次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方法
1、问卷法
调查人群:80后独生子女
调查问卷数量:300份(其中男、女各150份)
回收问卷数量:290份(其中针对男性调查问卷140份,针对女性调查问卷150份)
调查问卷有效率:95%
2、访谈法
访谈人群:80后独生子女(已婚、未婚)、80后独生子女父母
四、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数据经过四舍五入)
1、最大的敌人是经济:80%的网友会因为经济压力推迟生育。1.你会因为经济条件、工作原因推迟生育吗? 会 79% 不会 21% 点评:“不生”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压力。在这个问题面前,将近80%的被调查者在经济、工作的压力面前,都选择了“推迟生育”。虽然比例让人略微吃惊,但也反映出无奈的事实。还记得我们的父辈,因为来自于生活工作的压力较小,对子女抚养压力也较小,生孩子几乎是结婚后顺理成章的第一程序。而我们这一代,生不生?何时生?更多是取决于夫妻双方的物质基础。只有不到2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无论压力与否,该生就生”,我们的生育态度,更加现实和理智。
2、“丁克”非主流:只有30%的被调查者考虑过“不生孩子”。2.你有没有考虑过做丁克,不要孩子? 考虑过 30% 没考虑过 70% 点评:尽管身边经常媒体关于“丁克”的讨论,似乎丁克之风愈演愈烈。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考虑过不要小孩”,而有70%的被调查者旗臶鲜明的表示,“没考虑过不要小孩”。综合第一题的调查结果,尽管现代生育面临经济、工作、生活、教育各方面的压力,绝大多数80后还是会选择生孩子。
3、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爱情结晶”位列生育价值选项第一位!3.你认为生育的价值是?(可多选)为家族传宗接代 15% 自我生命的延续 23% 爱情的结晶 32% 维系家庭稳定的必须 21% 为老年生活和养老考虑 9% 点评: 在生育价值的选择中,“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位列选择第一位,占32%。第二位是“自我生命的延续”23%,紧随其后的是“维持家庭稳定的必须”21%。传宗接代的观念,在80后身上基本消除。只有15%的被调查者选择。另外9%的被调查者选择“为养老考虑”。可见,80后面对生育选择,更加自主自由,“为爱而生”的观念,也更让人感动。
4、恐育心理第一位:说真的,我怕无法好好养育他
4.你曾“恐育”过吗?你有过下列哪种“恐育”心理?(可多选)怀孕和生产太辛苦 16% 孩子会破坏夫妻感情 2% 孩子会给我带来经济压力 20% 怕没时间没条件好好养育孩子 24% 孩子会让自己的人生不再自由 12% 一旦婚姻不稳定,孩子怎么办? 12% 我没有“恐育”过14% 点评:恐育心理选择第一位的是“怕没条件好好养育孩子”24%、第二位是“孩子会给我带来经济压力”20%、第三位“怀孕和生产太辛苦”16%。其次,有12%的人考虑“婚姻不稳定,孩子怎么办?”,只有12%的人考虑过“孩子会让我不再自由”。可见,“想自由不要小孩”并不是80后的基本思想,优育大于优生,80后更加担心的对孩子的抚养教育问题。
6、最佳生育年龄?65%的被调查者支持30岁之前!6.你有没有为自己设定过生育年龄? 25岁之前 6% 30岁之前 65% 票 35岁之前 20% 40岁之前 1% 没有计划过 8% 点评:65%的被调查者都想在30岁之前生孩子,而第二位只相隔五岁的“35岁之前”,支持率低至20%。只有8%被调查者选择“没有计划过”。看来,80后理想的生育年龄依然是30岁之前,而结合第一题,30岁之前的我们,又不得不因为工作和经济推迟生育。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纠结,似乎是每一代人的通病。
7、综合调查问卷的前两项数据分析得出,在未婚人士中,女方不愿意生育的占多数。而在已婚人士中,男方不愿意要孩子的却比女方要多。未婚的女方不愿意要孩子的原因多数是怕身体走形或是生育的疼痛,而已婚的女方显然已经做好为爱奉献的精神准备。而在已婚男方中,男方因为担心经济压力而不要孩子,同时也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显现出担忧。由此可见,由男人负担养育家庭的责任这样的思想并没有随着女权增加而做过多改变。未婚新女性更愿意与丈夫一同负担家庭的责任,而在婚后,女人因为需要为生育和教育问题分心后,养育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回了男方身上。【总结】:在这期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80年代这一代,普遍被认为肩负的压力最大,也曾被认为缺失责任心,但80后的生育观,依然是很积极很理想化。“一定要生个孩子,并且是在30岁之前生,并且,孩子是当之无愧的两人爱情结晶!”这是80后普遍的心愿描述。而另一方面,最大的压力和挑战,来自于经济基础方面。为此,80后不得不推迟生育。而“不能生孩子,我依然会爱他”的观念,让人感到80后普遍对于爱情的重视。在这一代身上,传宗接代的色彩基本消失,生孩子,就是因为我爱你。
五、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一
接受访谈者:80后独生子女母亲
接受访谈者基本情况:被访者有一独女,属于80后,已婚,丁克一族 访谈地点:火车上偶遇
(访谈记录根据聊天记录整理,就重点问题做摘录)
被访谈者是一个年近60的王女士,精神状态很好很健谈,这次是要去北京看自己的女儿及女婿。女儿结婚两年,和女婿都有固定的工作,但属于北漂一族。“老太太”此行目的就是为了劝说女儿尽早生子,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替他们带带孩子,帮他们减轻负担。
访谈者:赵倩(Z)被访谈者:王女士(W)Z:您女儿为什么不想要孩子啊?
W:她总说工作很忙,压力很大,顾不上要孩子。Z:那您女婿的态度呢?
W:女婿没啥态度,两个人挺统一的。
Z:现在年轻人挺多都不要孩子的!本来工作已经很忙了,带孩子更增加负担。
W:是啊,所以才说要趁“老太太”我现在还有精力的时候,他们生我给他们带。
Z:那你女儿婆婆那边不说着催两人赶紧要孩子?
W:她婆婆今年刚退休,和她公公商量着两人一起出去旅游呢。也没听见我女儿和我提这样的话。人家自己的日子过得可自在了。
Z:那您也赶紧学学他们的生活方式啊,趁您现在精神还好,赶紧出去旅游啊。W:“老太太”我一辈子没怎么转悠过,现在也没那个福分四处转悠去。Z:您是很喜欢孩子吧?带个孩子多累啊。W:累是累点,可是多个孩子热闹哇。
Z:那如果您和您女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冲突怎么办? W:这还能有啥冲突,我咋教我女儿咋教我外孙呗。
Z:现在小孩上个幼儿园就开始教英语了,您也不会,她爸妈也顾不上教她,这不就有冲突了吗?
W:(王女士若有所思的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好像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Z:您这次去您女儿家住多久啊? W:小半个月吧。
Z:和您女儿住一起啊。W:恩。
Z:那您放心您老伴一个人在家呢?
W:不太放心。他老也记不住关水龙头,关火啥的,我要不在,他那饭定半夜(方言:意思是不一定什么时候)才吃一顿。
W:那您女儿要有孩子,您是把孩子带回老家呢,还是和您老伴一起在北京帮他们带孩子?
W:我是想在北京帮他们带孩子呢哇,可是我们过年的时候来住了段时间,就和女儿发生了点矛盾。她爸爸有心脏病,晚上睡觉可轻了,他们小两口每天可晚才睡。这不这回她爸爸就没来嘛!
Z:那您觉得您女儿愿意让您把孩子带回老家么? W:估计不愿意。访谈结束后,我组成员根据王女士提供的大致情况得出一系列分析。王女士的女儿和女婿在北京刚刚买房,两人还负担着极重的房贷,在这种情况下两位80后年轻人显然不愿意再增加开支。同时,显然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国城市80后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的实证研究
本文2025-01-10 02:04:39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