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责任观调查m(大全五篇)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责任观调查m
当代大学生社感责任感调查报告
--基于对广东农工商房产专业学生215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
摘要: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从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五个层次全面分析和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调查报告
调查组:第四组。
组员:陈俊谋、姚仰桂、冯耀昌、严杰、钟泽庆、陈俊达、陈未光.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各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在当代,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可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完善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所以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一直不断;据笔者观察,现有资料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对缺失,这种论断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但2008年以来,在中国先后遭受的南方特大雪灾,藏独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挠,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冲突与灾难面前,我们发现,在祖国利益受到侵犯,在我国同胞遭受苦难时,大学生们都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并凭借自身的力量表现出了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因此,为了真实、全面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本项目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分层研究的方式,以其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选取广东农工商房产专业学生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11年4月期间,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5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率为86%,达到了研究分析的要求。样本构成情况见表: 年级 男生 女生 合计 大一 50 55 105 大二 48 62 110
表1:问卷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从样本构成情况表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群体涉及范围较仅限于房产专业,涉及人数占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能够较真实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问卷所采用的社会责任感结构理论依据是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下)》。段志光指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结构与分类可以按逻辑结构、内容结构、层次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划分。按照层次结构,社会责任感从系统论角度可分为: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我们依据这五个维度,在主要参考赵兴奎编制的USSR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中筛选修改出适合这五个维度的选项,自主编制了调查问卷。
另外,为了弥补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的不足,调查组还对部分学生、老师进行了个别访谈,力图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调查结果
(一)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责任感是指个体具有的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履行分内职责和道德义务的社会责任感。它是个体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通过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发生关系,从而形成的对自己与家庭关系的感性认识。以下是四道与家庭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结果: 题目: 1不管物质条件如何,我都会赡养父母()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选择A占84.6%
B占14.1%
C占0.7% D占0.3%
E占0.3%
2我经常过问我的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的身体状况
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1.7%
B占39.0%
C占16.9% D占26.0%
E占6.5%
3如果家庭经济困难,我会选择先工作后考研
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选择A占35.4%
B占21.5%
C占10.2% D占15.4%
E占17.5%
4即使我将来的妻或夫经济地位比我低得多,我也一样对她或他好
选项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选择A占57.7%
B占29.5%
C占5.1% D占7.7%
E占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不管物质条件如何,我都会说赡养父母”这一说法,84.6%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14.1%的回答者选择了“比较符合”,只有1.3%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赡养父母的责任是持比较明确的肯定态度的。
对“我经常过问我的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的身体状况”这一说法,选择“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的回答者仅占50.7%,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祖辈的关心明显不足。中国的老人最善良,他们把儿女子孙看得比什么都重,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孩子。关爱老人,让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应该成为每一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如果家庭经济困难,我会选择先工作后考研”这一说法,只有35.4%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而31.7%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容易使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对此,教育者应当加以及时的引导,防止少数人的自我责任感走向以个人为中心的极端。
对“即使我将来的妻或夫经济地位比我低得多,我也一样对她或他好”这一说法,57.7%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29.5%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尽管当代大学生仍处于“婚姻责任豁免期”,但这种认知情况无疑将有助于他们将来对婚姻家庭责任的承担。
(二)当代大学生的他人责任感
他人责任感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以下是四道与他人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表3:当代大学生他人责任感情况 题目
1.我愿意为购买环保产品而多支付一点钱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11.9%
B占12.6%
C占39.8% D占20.2%
E占16.5% 2.我认为“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76.5%
B占17.3%
C占3.8% D占2.1%
E占0.3% 3.我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1.8%
B占2.1%
C占3.3% D占5.0%
E占87.8% 4.我认可国际社会中存在的以强凌弱现象
A很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选择A占24.0%
B占29.5%
C占18.6% D占15.7%
E占12.2% 如题3所示,对“我做错了事,我能主动承认错误”这一说法,只有10.1%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而选择“比较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49.4%、31.6%、7.6%、1.3%。可见,当代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对主动承认错误、自觉承担责任缺乏必要的志向和勇气。
对“见到朋友情绪低落,我会主动去劝慰”这一说法,77.2%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说明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还是关心他人的。对“乘车时,我会主动让位给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这一说法,51.9%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40.5%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对“虽然我很敬佩见义勇为的人,但我是不会那样做的”这一说法,仅有15.2%的回答者持否定态度,而超过50%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为了分析其原因,我们在随后的访谈中与部分回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探讨,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
1.几乎所有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对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毫不顾及个人安危的英雄表示了崇高的敬意,而对于那些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旁观者,也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和谴责。
2.见义勇为应“量力而行”。他们当中的很大部分人认为:见义勇为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现实的可能性,而那种“以一对多”、“孤军奋战”的行为是不够“明智”的选择,是有勇无谋的表现。3.见义勇为在现实中较难做到,而且现今社会缺乏这种精神。不少受访者尽管对见义勇为表示认同,但是对这种行为的后果又考虑较多,认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或者是带来损失,于是心存顾虑。总之,尽管他们对见义勇为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他们一致认为见义勇为肯定不会过时,应该一直提倡,说明见义勇为的精神还是有着很坚实的社会基础的,社会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人们去把它发扬光大。
(三)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集体责任感是指个体在所属集体生活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而言,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组织、宿舍等。以下是四道与集体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
表4:当代大学生集体责任感情况: 题目:
1.我有时在图书馆的书上写写画画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3%
B占2.5%
C占6.3% D占21.5%
E占68.4% 2.上自习时,班上乱哄哄的我会加以制止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3.8%
B占20.3%
C占34.2% D占30.4%
E占11.4% 3.我总是乐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5.2%
B占30.4%
C占29.1% D占16.5%
E占8.9% 4.我想入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7.7%
B占35.4%
C占21.5% D占13.9%
E占11.4% 100 表4中,对“我有时在图书馆的书上写写画画”这一说法,68.4%的回答者选择了“很不符合”,而仅有3.8%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自觉维护公共财产方面,自我感觉良好。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批注”“涂鸦”等图书破坏现象却并不少见。为了验证该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项目组对某高校图书馆的三位馆员进行了采访,他们表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还是好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能对图书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的,'批注''涂鸦'的确属于少数大学生所为。”但他们也提出了他们的担忧与建议,“'批注''涂鸦'现象虽属个别,但对后续的读者在阅读中会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的是诱发性的,即后续的读者在看到别人在图书上的'作品'以后,第一反应不是阻止自己出现类似的行为,而是诱发类似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借阅规则教育和借阅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杜绝这类行为仍非常有必要。”
对“上自习时,班上乱哄哄的我会加以制止”这一说法,仅有3.8%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而76.0%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仅停留在“不损人”的“不作为”层面,而没有达到主动参与、以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如果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能提高到积极主动的“作为”层次,他们仍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识不放,那社会的整合将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社会的凝聚力将难以形成,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也将很难实现。
对“我总是乐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这一说法,仅有45.6%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对社团的责任感淡漠。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中去体验成功的荣耀和失败的遗憾,学习承担社会责任。
对“我想入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这一说法,仅有25.3%的回答者选择了“很不符合”或“不太符合”。也就是说,近75%的回答者对“入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是不持否定态度的。可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利己性,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命运,是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进而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现实负责,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实惠、优越、丰富的个人生活,而对集体、社会和国家考虑太少。因此,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是教育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
(四)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责任感
国家(民族)责任感是指个体在所属国家或民族生活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国家(民族)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下是四道与国家(民族)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 表5:当代大学生国家(民族)责任感情况: 题目:
1.我赞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32.9%
B占40.4%
C占20.3% D占6.0%
E占0.4%
2.我偶得一幅古代名人的书画,我会卖给博物馆收藏而不是高价卖给他人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3.6%
B占23.1%
C占41.7% D占13.9%
E占7.7% 3.我愿支助失学儿童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26.7%
B占45.5%
C占16.6% D占10.5%
E占0.7% 4.我了解2008年初发生在南方的雪灾并为灾民担心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不太符合 E很不符合 选择A占13.9%
B占54.5%
C占17.7% D占10.1%
E占3.8%
如表5,对“我赞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观点,73.3%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而仅有6.4%的回答者持否定态度,表示“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主观上并不否认自身应承担社会责任。但一旦涉及具体利益时,他们又往往表现出明显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如在对“我偶得一幅古代名人的书画,我会卖给博物馆收藏而不是高价卖给他人”这一观点的回答中,就仅有13.6%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而在另外86.4%的回答者中,近一半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社会责任时,既想承担社会责任,又希望使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矛盾心理。而当无法在个人利益和社会需要之间找到折中点,必须舍弃其一的时候,如何适时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自觉地放弃个人利益,主动地服从社会整体利益,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我愿支助失学儿童”这一观点,选择“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的回答者占了总人数的近75%,而仅有0.7%的回答者选择了“很不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还是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各大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捐款、捐物、义卖、义演、义务献血等活动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我了解2008年初发生在南方的雪灾并为灾民担心”这一观点,除23.7%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外,另有高达44.2%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可见,当代大学生还是自觉关心他人生命安全,关心国家大事的。尽管校园与社会尚有一墙之隔,但他们这种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无疑为他们对国家、民族责任感的承担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小结 多难兴邦,面对今年的种种**或灾难,我们当代大学生们应该展现可贵的爱国情怀和人性光辉;常言道:时穷节乃现,患难见真情;当代大学生们在事关祖国利益、民族忧患的重大际遇时刻,所迸发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此次的调查结果正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大学生们的主流精神风貌是崇尚自我却并不极端唯我,张扬个性也同时尊重规则,追求时尚也并不否定传统;只不过沉重的学业、就业压力让他们更多的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远大于理想主义色彩,但青春的热血依旧。当然,当下高等教育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研究,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组织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理解社会主导的价值观;最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报告
《思政社会实践课》报告
姓 名: 学 号: 见正文第一页 系 别: 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2年8月26日
二〇一二年八月
-0
女生:小学开始初恋的有1人,占3%;初中开始的有15人,占52%;高中开始的有7人,占24%;大学开始的有2人,占7%;还没开始的有4人,占14%。
题目
3、您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基本看法是?
男生:认为应禁止的有1人,占3%;认为应限制的有1人,占2%;认为应任其发展的有11人,占26%;认为应正确引导的有29人,占69%。
女生:认为应禁止的有1人,占4%;认为应限制的有0人,占4%;认为应任其发展的有5人,占17%;认为应正确引导的有23人,占79%。
女生:希望通过朋友介绍的有4人,占10%;希望通过网上交友的有0人,占0%;希望通过校园工作或校园活动中的有11人,占27%;希望通过相亲的有0人,占0%;不强求的有22人,占53%;其他的有4人,占10%。
题目
6、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目的是?
男生:认为毕业后建立幸福家庭的有10人,占24%;认为满足生理需要的有1人,占2%;认为满足心理需要的有20人,占48%;喜欢这个过程的有10人,占24%;想证明自己魅力的有1人,占2%。
女生:认为毕业后建立幸福家庭的有9人,占31%;觉得好玩的有1人,占4%;认为满足心理需要的有7人,占24%;喜欢这个过程的有12人,占41%;认为满足生理需要以及想证明自己魅力均为0人。
男生:认为弊大于利的有1人,占2%;认为利大于弊的有2人,占5%;认为因人而异的有39人,占93%。
女生:认为弊大于利的有1人,占4%;认为利大于弊的有3人,占10%;认为因人而异的有25人,占86%。
题目
9、您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是?
男生:认为无不良影响的有5人,占12%;认为有不良影响的有2人,占5%;认为有促进作用的有6人,占14%;认为无法预测的有29人,占69%。
为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责任心的占24%;其他的占6%。
题目
11、您觉得大学生谈恋爱的坏处?
男生:认为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的占17%;认为成功几率低的占17%;认为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的占29%;认为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占20%;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7%。
女生:认为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的占15%;认为成功几率低的占13%;认为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的占30%;认为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占27%;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5%。
题目
12、您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男生:认为不好,自己坚决不这么做的占7%;认为很正常,自己也会这么做的占41%;认为可
题目
14、您认为婚姻与恋爱的关系是什么?
男生:认为专享于爱情,结不结婚视情况而定的占21%;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的占60%;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占5%;其他的占14%。
女生:认为专享于爱情,结不结婚视情况而定的占24%;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的占55%;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占0%;其他的占21%。
题目
15、假如让您选择,您会选择?
男生:48%选择喜欢自己的人;52%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0
题目
17、您觉得自己网恋的原因是什么?
男生:认为摆脱功利,倡导精神恋爱的占10%;认为不必负责任的占10%;认为失恋后需要关爱的占7%;认为新鲜的占7%;追求一种感觉,寻求一种体验的占26%;其他的占40%。
女生:认为摆脱功利,倡导精神恋爱的占10%;认为不必负责任的占4%;认为失恋后需要关爱的占7%;认为新鲜的占10%;追求一种感觉,寻求一种体验的占31%;其他的占38%。
题目
18、您在选择配偶时,愿意选择对方综合条件?
男生:14%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79%选择和自己差不多的;7%选择比自己低一点的。
题目20、如果谈恋爱,您父母态度是?
男生:6%的男生家长反对但是不强行干涉;55%支持,认为孩子成年了;29%如果两个人可以共同进步一起奋斗就不反对;2%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反对并且强行干涉。
女生:24%的女生家长反对但是不强行干涉;24%支持,认为孩子成年了;52%如果两个人可以共同进步一起奋斗就不反对;0%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反对并且强行干涉。
题目
21、您在选择配偶时如何考虑父母的意见?
男生:50%会以父母意见和自己感觉综合;48%以自己感觉为主;2%以父母意见为主。
题目
23、您认为什么时候结婚最佳?
男生:3%认为大学时候最佳;83%认为在步入社会找到稳定工作之后;12%认为该随缘;其他的占2%。
女生:0%认为大学时候最佳;83%认为在步入社会找到稳定工作之后;10%认为该随缘;其他的占7%。
题目
24、您认为男女双方结婚时的年龄为下列哪种情况最好?
男生:38%认为男大女小最好;33%认为男女差不多;29%认为随缘。
题目
26、您理想的家庭结构为?
男生:43%希望父母、自己、配偶、子女三代人一起住;26%认为自己和配偶;31%希望祖父母、父母、自己、配偶、子女四代人一起住。
女生:38%希望父母、自己、配偶、子女三代人一起住;48%认为自己和配偶;14%希望祖父母、父母、自己、配偶、子女四代人一起住。
题目
27、您赞成下列哪些行为?
男生:40%赞成婚检;15%赞成夫妻对方收入自理;15%赞成谈恋爱时花费AA制;2%赞成子女随女方姓;28%赞成婚后家务均担。
女生:学历占7%;样貌占8%;能力占18%;道德品质占19%;家庭背景占9%;相同城市,方言占11%;志趣相投占14%;亲友意见占7%;恋爱史占7%。
题目
29、如果您不谈恋爱,原因是什么?
男生:31%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人;5%怕家里人反对;55%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9%因为以学习为重。
女生:66%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人;3%怕家里人反对;24%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7%因为以学习为重。
0
女生:73%看情况;7%一定不会告诉;10%一定会告诉;10%应该会告诉。
题目
32、您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存在美好的爱情吗?
男生:9%认为基本不存在;55%认为少量存在;36%认为一定存在。
女生:3%认为基本不存在;38%认为少量存在;59%认为一定存在。
题目
33、您认为维持一段感情重要的是?
女生:认为爱情的占21%;经济占35%;相互需要占31%;双方父母支持占10%;其他的占3%。
题目
35、那么假如您失恋了,您会怎样与过去恋人相处呢?
男生:45%感觉有些尴尬,但可以争取好好相处;7%就此消沉,分手以后不再联系,也不再相信爱情;10%没经历过,无法想象;14%说不清楚;19%依然相信爱情,分手以后还可做好朋友;5%怨恨自己的恋人,从此成为陌路人。
说是件很幸福的事。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间的爱情逐渐与物质密不可分,对于男生来说他们对现在大学爱情的看法有认为没有世俗的虚伪,很真挚很单纯的;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但是还是很单纯的也有大部分人;不过也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物质化了,掺杂了很多物质的成分的。而对女生来说现在大学的爱情认为没有世俗的虚伪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不过她们还是相信爱情是很单纯的。可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认为现在大学生的爱情已经和物质挂钩,但是还是很单纯的,这也许就是青春年轻人单纯的心灵看法吧!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都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都是因人而异的,是好是坏是看自己如何让去对待它,如何去看待它。因此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你可以说它对你没不良的影响,你也可以说它可以给你带来促进作用,也可以说它会带来良的影响。凡事有利必有弊,大学谈恋爱有好也有坏,如果大学生在恋爱中处理得当的话,是由很多好处的,例如恋爱可以称谓学习的调剂和两人进步的动力;大学生在恋爱中可以学会改善自己,包容别人的;有信任的人为自己分担快乐与悲伤;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责任心等等。反之恋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浪费很多时间,且走到最后的成功几率低;由于大学生心理并不完全成熟会因此影响人际关系等不良影响。
说到婚恋观,那么婚姻与恋爱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调查得知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都认为相爱后要结婚,婚姻是恋爱的另一种形式,是持续彼此爱情的见证;也有人认为爱过即可,没必要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每一对恋爱的人都希望彼此可以走到最后,希望自己的爱情可以开花结果。在现代社会因恋爱而发生性行为的也很多,但我们知道婚前发生性行为对女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有认为不好,自己坚决不这么做的男生占7%,女生占34%;认为很正常,自己也会这么做的男生占41%,女生占7%;认为可以接受但不会这么做的男生占33%,女生占45%;可见大部分女生还是比较爱护自己的,因为婚前发生性行为对女生的伤害比较大,一旦男方不要她了,那么她该怎么面对自己以后的幸福;而男生如果有责任心的、深爱对方的话一般不会做出伤害自己心爱的人的行为;所以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要为自己的以后负责,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想想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般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大部分男生会选自己喜欢的人,而女生则会选择喜欢自己的人,因为女生需要的是男友的呵护与关心,而男生喜欢自己的女友可以被自己保护,自己不但可以做她的白马王子还可以做她的骑士,给她想要的幸福;也只有男生自己喜欢的人他才会为此付出比较多,因此这样女生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大部分人在大学谈恋爱是为了希望可以找到了解自己并且可以一起奋斗的人,但男女生对自己恋爱对象的要求又不一样,男生一般会选择能力和自己差不多的,因为这样两者的话题比较多;相反的女生一般会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男生,因为这样的男友会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很有成就感;但也有小部分认识不这么想的。还没上大学时谈恋爱总是怕被父母知道,因为在大部分父母眼里谈恋爱会阻碍学习的进步,但上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在谈恋爱时都会视情况而定来看要不要告诉父母;不过在选择配偶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考虑父母的意见,因为子女的幸福是他们最牵挂的事,父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所以我们的配偶当然要经过父母的审核,再结合自己的感觉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
我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总会考虑许多的因素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历、样貌、能力、道德品质、家庭背景、相同城市,方言、志趣相投、亲友意见、对方的恋爱史等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有些人喜欢自己以后可以嫁给富二代,少奋斗几十年,但大部分人还是比较看重对方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只有懂得如何做人才会做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
青岛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学 院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自本143班 姓 名 李硕 杨蒙
学 号 201428377,201428369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
一、调查项目
1、调查任务和目的 :现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从而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的多样化,为了加深对大学生今后走向的一个初步了解,我们选择了这个题目。调 查 时 间: 2015年6月10日
调 查 地 点: 青岛理工大学ABC区、食堂、图书馆、二教 调 查 对 象: 青岛理工大学在校生 调 查 方 法: 问卷调差 调 查 人: 杨蒙、李硕、2、制订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分工合作制定总方案 调查项目调查问卷的设计修改和制作 : 杨蒙、李硕 发放问卷 : 杨蒙 统计资料。数据录入 : 杨蒙 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杨蒙 演说: 李硕
3、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抽选大学生总共50人。按随机原则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此次就业调查。据调查目的,设计问卷内容。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最后总共选了10个单选题。(调查问卷见附件)
二、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特殊的难题。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政府、社会、学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学生则年年撞的“头破血流”。为此,我们经此调查做出了如下的分析与总结。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毕业去向情况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如今大 学生的就业情况,只要耽误你一点时间。希望你能积极配合,你的回答没有对错,只要真实的给出你的答案,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1、你所处的年级()A.大一 B.大二
2、您毕业以后打算在哪里发展你的职业?()
A.家乡所在地 B.大学所在地 C.沿海发达城市
3、您现在是否经常关注各类媒体就业信息?()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请问您毕业后考虑()
A.深造 B.马上工作 C.边工作边深造 D.出国深造 E自主创业 F.考公务员
5、您上研究生选择学校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A 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潜力 B 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及排名 C 师资力量 D 专业排名 E 与就业有关
6、您认为找工作要专业对口吗?()A.要 B.不要 C.在考虑
7、现在除了上学是否有兼职?()A.有 B.没有 C.在考虑
8、您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业?()
A.熟人介绍 B.现场招聘 C.学校推荐 D.网上招聘
9、您会选择去什么企业?()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中外合资或外企 D.不计较
10、(可多选) 当您选择工作单位的时候.您会注重那些方面?()A.福利 B.个人发展空间 C.薪金 D.交通 E.其他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总体分析:由调查结果得到,在总共50份的有效问卷中:
选择工作的有19人,38%;考研的有15,占30%;出国的有5人,占10%;边工作边深造的8人,占16%,;自主创业的有3人,占6%。根据数据可以发现考研和就业占的比重相当大。其中大三各方向相差最悬殊,以考研和就业为主。大一和大二各方向相差相对小一些。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不同、学习和社会经验积累的不同,对待未来的态度和意愿也有不小的差别。进而有针对各个毕业后走向的不同特点和原因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2、出国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出国的总人数5人,其中大一1人,大二3人,大三1人。出国的原因:
可以看出所有同学对于出国的原因是十分明确的,没有人选择随大流这一项,其中大一和大二的同学选择以出去锻炼自己,增长知识为主要原因,而大三则的同学选择出国深造为主要原因。由此看出,大三的学生相比于大二和大一的同学目标更为具体,更为现实。
3、就业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比例为54%,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想直接去工作,而且大三同学的工作意愿明显高于大
一、大二,主要是因为他们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更加了解社会与自身的能力,更加成熟和现实。我们认为大一的比例比大二的还高的原因,是刚入大学的新生觉得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前景会很好,而大二的同学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
接下来,我们按所调查的问题逐个进行分析:
(1).大多数学生选择就业主要考虑的原因为:想早点工作,积累工作经验,认为上研究生意义不大。
他们认为工作能力比学历更为重要,他们更加重视工作经验和机遇,他们不再束缚于学校这座象牙塔中。
而就“成绩不好,没有信心上研究生”这个原因,大
一、大二没有学生考虑,而大三则考虑了这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成绩不好越来越成为他们选择考研的限制因素。
(2).就业方向 对于就业方向,大多数学生心里并不明确,可见,大学生心中迷茫,对于自己未来就业的憧憬十分暗淡,他们是最矛盾、最彷徨的群体,他们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却更加悲观,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是最有必要的。另外,我们自动化学院学生希望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大约为三分之
当代大学生责任观调查m(大全五篇)
本文2025-01-10 02:04:07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