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课报告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听课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1
昨日在我校,举行了达标课赛课活动,针对低年级学科,聆听了本校王老师讲授的《棉花姑娘》,课后回味起来觉得教学效果甚好,给广大良师益友分享一下。
在学习课文的环节中,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王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自由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学生边听边想象,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课文,比较体会棉花姑娘生病前的心情和棉花姑娘病愈后开心的心情和美丽的样子。并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到拓展。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并从中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本领。
在课堂上王老师抓住语言文字、分角色朗读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喜角色之喜、忧角色之忧、急角色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学生方面,王老师采取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去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鼓励的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进步。比如在今天的教学中,当老师说谁愿意到台上来表演时,有个平时胆子很小的学生想举手却又有些犹豫,王老师果断地叫他到台上来表演,虽然他表演得不是很好,让我看到他似乎不易他的进步,从心里为他高兴加油,或许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是无比宝贵的记忆和成长经历。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2
不学习就会退步,就会痛苦,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在我的工作中,时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每当这些让我头疼的问题缠绕我的时候,我会痛苦不堪,急于去解决,听课是我最常用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听课——这个业务上的学习,我解决了许多让我感到头痛欲裂的难题,正是这样的方式,我得到了进步。
观摩其他老师的课,我总结了她们的有点:
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们备课都非常用心,对课本的内容了解的很透彻。
二、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武老师在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英子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三、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四、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刘老师《让小草生生不息》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五、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赵主任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今后的职业道路上,我会努力吸取这些老师的宝贵经验,以长取短,避免在教学上的不足,必须不断地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业务上的这些直观听课学习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了很多的宝贵经验,让我烦恼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烟消云散,让我在以后的职业道理上更加轻松,也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水平。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3
听了陆静老师的《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我被这样的语文课深深吸引了。这堂语文课好像是说话课又好像阅读课,更觉得像写作课。陆老师先把课文的背景让孩子了解的这么深透,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陆老师善于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适时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词语或句式进行反复的品位、以达到不断积累和最终的运用。在陆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通过读书又从10个“就”字上理解,对课文的认识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对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过读的训练,陆老师这节课至始至终地重视和落实了这一点。
同时,陆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到位,也很独特,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抓得很准。只有教师读懂了文本,读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本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正像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自己的文本需要我们自己解读。”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作好充分的准备,该注意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要预设明确的练习点,训练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备无患,训练到位扎实。总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让语文学科姓“语”,引导孩子在文本的解读中,达到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学性的互融互进,凭借丰富动人的语言文字敲击孩子们的心灵,让语文的“语言”的魅力打动孩子们的心。陆老师带领孩子一起在语文的世界里遨游,一起和孩子们入情入境,一起感受祖父园子里的快乐,悠闲和惬意。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4
《从现在开始》整篇课文富有童趣,故事情节比较吸引小朋友。课文洋溢着现代的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既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发。把朗读与理解结合起来。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朗读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道里,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谐相处的道理。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猫头鹰的神气和袋鼠激动的特点,指导学生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能抓住儿童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浓郁的童话中。例如:借助各种小动物的图片,狮子请谁来当大王。导入自然,符合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有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人为本,感悟体会
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从现在开始》一课的执教中,如教师讲到猫头鹰发号令时,引导孩子你一句,我一句,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实践活动,拓展思维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实践平台,扮演小动物,发现她的生活习惯,说说她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理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理应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道理。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5
陈淑老师执教的《乌塔》是一堂“自主式”的课堂,该课成功地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陈老师的任务非常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感悟,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来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体表现在一下几点:
1、充分阅读,感悟体验
陈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始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只有学生充分的读书,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当陈老师提出“她一个人去旅游欧洲,跟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很有关系?陈老师不要求学生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边读边找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出乌塔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学生自读、自疑、自学、自答、自悟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意识。
2、抓重点问题,开展讨论
这节课抓住两个问题“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通过感悟体验,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个巧妙地问题设计,学生在自悟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的难点,这才是阅读课文的最高效率的方法。
3、创设情境,畅所欲言
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辩论赛的形式,尽管反方没有学生参加,但是正方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畅所欲言。这样的设计,很好的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学得轻松,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学中,陈老师反复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6
我们学校开展了教科节活动,我听了沈美凤老师的语文课,深有感触。沈老师上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课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同时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这里,谈点看法。沈老师注重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
语文教学的特色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即语言训练。语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学语言的直接感知以积累为主,让他们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说,要想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实践。所以,本课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诵读“你最喜欢的地方,读出西沙群岛物产的美丽、可爱”。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改变了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西沙群岛海底这一段课文,尤其在看完海底的录象后,会由衷的发出感叹,海底的鱼真多、真漂亮!对海底世界产生喜爱、赞叹之情。这时,学生再去读书,必然能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读出文章的神韵感受,语感也便随之产生了,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而适当的情境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印象深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情境,从多种感官给学生以刺激。沈老师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这种情境教学的氛围。如在讲海水、海底这两个地方,沈老师把从网上查找到的有关图片向学生播放。当学生从屏幕上欣赏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便由衷的发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当学生看到了海底的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时,再一次使这些孩子从视觉、从直观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感受到了大海的神奇。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7
4月12日,我们一行人观摩了在xx小学部举行的'“长春杯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活动。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
小学语文听课报告
本文2025-01-10 02:01:19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