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和水
第一篇:沙子和水
沙子和水都是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随形而变,有许许多多的变化。古人说上善若水,水在道的世界里早已成了智慧的化身,它的柔滑,它的清濯,它的力量和或清泠低吟或浑浊雄壮的自然之音,让多少沙子和水古往今来的人们咏叹。沙子和水的不同在于它可以被人抓在手里,经受风吹日晒,或扬或夯,都不会隐遁无形,总保持一副憨厚朴实的样子。
对于孩子,来自大自然的东西,越是简单他们就越是喜欢,如沙子和水。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给孩子带来的欢乐总不如带来的脏乱那么明显,所以,沙子和水在许多家长那里是被禁止的。
有人建议,在城市的小区里应该辟出一块空地,堆上沙子,让孩子们尽情玩耍。在我们这个把表面功夫做到极致的国度,这样的建议是不可能被采纳的,因为我们绝对不能允许泛光的水泥地上有细沙飞扬。我们情愿给孩子们买许许多多的玩具,然后把他们锁到房间里,留一份自己的清静;或者,就用电视这个魔盒,利用不断变幻的画面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这样的后果是,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都会下降,他们体会不到用手创造的乐趣。
对沙子和水,我们家小乐是情有独钟。他两岁的时候学会了走路,妈妈在洗衣服,他就过去蹭水玩。小手在水里划来划去,或者拿着个什么小玩意给它洗澡,不几下,袖子就湿了一大截。那时是秋冬季节,凉意渐浓,我们生怕小乐湿了衣服会着凉,所以总是十二分小心。可气的是,好几双眼睛盯着,小乐还是能找到玩水的空档,等我们发现时衣服早就湿了。
给他换好衣服,我们告诉他,玩水打湿了衣服就会生病,生病了就要打针。再问他以后还玩不玩了,他摇摇头,非常肯定地说,不玩了。可是,第二天如果有机会他还是会把手伸进清泠的水里。我命令他把手伸出来,在上面狠狠地拍一巴掌,然后气势汹汹地把他抱到角落里站着。如此一两回,有我在,小乐就不敢玩水。有时候他玩得正是起劲,妈妈一喊爸爸来了,他就会像受惊的小鸟一样逃离。
春去夏来。有一次带小乐逛商店,看到店里摆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水枪,就想给他买一把。我让他自己挑。挑好了,我们就装上水射击。马路,墙壁,树叶,停好的车子,这些都成了我们射击的目标。阳光亮得刺眼,屋外面到处都白晃晃一片,细细的水线喷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然后在白板一样的马路上印下一堆零乱的符号。在水线落地的一瞬,似乎可以听到滋地一响,有轻烟若隐若现,不一会儿,路又恢复了原状。
小乐的力气小,射不远,时间长了就索然无味。在我的默许下,他干脆搬来脸盆装上水,在盆里玩起了水军大战。他找来许多容器,把水装进去又倒出来,反反复复,乐此不疲。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小乐迷上了注射器。经不住死缠烂扭,他妈妈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带他跑诊所讨要注射器。要到了就开心得不得了,抽水,射水,只听得水声滋滋,杯盆交碰,不亦乐乎。他玩得开心,我们才有所自在,或读书,或看电视,才能做一些有意味的事。有时,小乐非要我陪他一起玩水不可,塞一支注射器给我,两个人比赛着看谁抽水又快又多。他还会模仿医生的样子给我打针,抽满一针筒的水,再将没有针头的注射器对准我的静脉一点点喷射。沁凉的水在手背和手心流溢,淡淡的凉意从手上渐渐释放到全身。小乐模仿起来有模有样,涂酒精,拍静脉,十足一副医生的派头,做得认真,玩得有味。
院子里的沙堆也给小乐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只要天不下雨,小乐一起床就会带上他的随身工具到沙堆上铲沙。买奶粉送的勺子都成了他的宝贝,是挖沙的必备工具。我们还给他搜罗了一些漂亮的瓶子和杯子,玩沙时这些都是要派上用场的。他有时一勺一勺地铲,把沙子从沙堆上运到另一个地方;更多的时候,他会先把沙子装进瓶瓶罐罐,然后再倒出来。有时他玩兴渐起就会忘了规矩,把沙子撒得到处都是。
最要命的是,一个人玩不过瘾,小乐还一定要我和他一起在那方洒过他尿水的沙堆上耕耘。他给我一根勺子,我不要是不行的,两三个回合还不接受他必定生气。他就像一个事无巨细精明至极的包工头,怎么挖,挖哪里,装到哪里,倒到哪里,全得听他指挥。他挖不动,我挖得快,而且勺勺实在,三下五除二,装沙的罐子就满了。他跟不上我,就命令我慢点,我就在旁边看着他挖,他看我没动又开始催我。
蹲累了,我把勺子往沙堆上一插,小乐就不乐意。他会把勺子拔起来再塞到我的手里。我把勺子藏起来,放到比小乐还高几个头的窗台上,谎说找不到了。小乐想也不想就能指出它的位置。没办法,我只有耍赖皮了,一个人跑到房里看起电视来,任凭小乐哭闹。你不理他,自然也就过去了。
小乐的孤独我们是知道的,他特别希望能有小朋友来和他玩。对玩伴,他可以拿出自己最好的玩具。如果有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他是再高兴不过了,手里的玩具立马就会送出去,还会提醒我们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可以拿出来。
邻居的小女孩比小乐大,小乐却总要叫她妹妹,怎么改都改不了,我们大人也只好跟着统一称呼。妹妹来了,小乐最好的招待就是把手里的勺子塞到她手里,然后两个小孩就忙碌了起来,挖沙,装罐,运载,有条不紊。妹妹不小心摔倒了,小乐热情地把她扶起来,还给她拍拍身上的沙土。小乐的热情和细心令我们高兴,但他热情和细心背后的孤独却又令我们心酸。
对沙子的热爱,小乐坚持了很长时间,哪怕寒冬腊月,只要天不下雨走得出去,他都会拿起勺子一个人默默地玩着。沙堆在房子的北面,冬天朔风呼啸,我都冷得走不出去,小乐还能强顶着寒冷继续着他的运动。看着他单薄弱小的身影,我就会感受到他对玩伴的强烈渴望。
他的孤独,我是有愧的。
第二篇:微型党课讲稿——石子·沙子·水
微型党课讲稿——石子·沙子·水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宁波市公安局的黄喆尔,非常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的微型党课——《石子·沙子·水》。看了题目可能很多人会奇怪,这三者又有什么联系呢,那么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放视频30秒)
刚才,我们是不是看到石子、沙子和水依次灌入,使得原本全空的杯子变得充盈,原本虚弱的杯子变得结实,如果把这个杯子比作党员群体,那么,我们每一个党员在其中又是什么角色呢?
※
石子
有人说这世上最美最昂贵的石头莫过于“完璧归赵”里的和氏璧了,也有人说最坚硬的肯定就是每个女生都爱的钻石了,但在我心里最美最坚硬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用鲜血用生命用石子垒成的勇士之碑。在这座肃穆丰碑上,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呐喊,有冲锋号吹响后的进击,有临刑前对幼子轻声的呼唤,有穿行雪域的足迹……革命战争年代,约有2000万烈士为祖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都是丰碑之石,这就是一种无比崇高的担当精神。李大钊挥臂高呼血洒刑场是对民族的担当,毛泽东逐日寇平内乱是对国家的担当,周恩来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是对人民的担当,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
※
沙子
细小而坚实的沙子散落杯中各个角落,却紧紧围绕着石子,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着。
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张宁波开往厦门的火车票,也是一趟永远无法成行的旅途。车票的主人就是我的同事徐鉴华,去年8月5日晚,他在执勤中被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撞倒并碾压,因伤势过重,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女儿说:“从小到大,我一直在等,等着爸爸带我去公园玩,等着爸爸接我放学,可是我都没有等到,这周末我一定会等着爸爸来看未出生的外孙!” 这次他却又食言了……
从徐鉴华警官到人民好书记杨善洲、雷锋传人郭明义,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心中的担当,他们是杯中的沙子,是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成长的榜样。
※
水
一水之渺,用以饮而不能解渴,用以灌而不能活一草,用以洗而不能洁一菜。但是,正是这一滴滴水,汇集成洋,可翻滔天之浪;涌动成江,可载千人之航。“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也是千千万万我们普通党员默默奉献的写照。
小时候的我第一次知道共产党员这个词,是因为外公,一个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印象中的外公是个沉默寡言的军人,妈妈总是开玩笑地说外公就是个只知道闷头干活的大黄牛。那时的我只知道党员就是“好人”、“会干活”。现在我长大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已经离世的外公,我也是个党员了!据统计,截止2014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他们来自各个年龄层,来自各行各业,汶川地震抗险救灾有他们,远赴西部开发有他们,高精尖产业研发有他们,务农捕鱼放牧还有他们,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担起了实现中国梦的重担,千千万万的我们在努力、在奋斗。
石子、沙子、水,角色不同,职责不同,但贯穿其中的是同一份担当,同一份对国家的忠诚之心,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对百姓的赤子之心。正是这份担当,凝聚成一股坚韧不屈的强大力量。也许,年轻的我们很难成为石子,但我们甘当一滴净水,努力成为一粒细沙,在实现十三五的征途上扬帆起航,铸就辉煌!
第三篇:沙子
沙子﹒贝壳﹒珍珠
李
——教学手记
忠
民
垣曲县英言初中
1.个人简介
我叫李忠民,于1967年出生在垣曲县英言乡柏底村,1987年毕业于稷山师范,同年,到英言初中任教物理课,至今已经二十个春秋。于1995年被评为县级物理教学能手,2002年被评为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在这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的了解学生的喜怒爱乐,钻研初中物理的各册教材,探究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将一些知识编成顺口溜、相声、小品、抒情诗、歌曲等文体。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说、唱、做来巩固、理解、掌握知识。现在我把这些文体汇集此处,望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来完善知识的精确性、准确性。
本套文体节目,对知识来说通俗易懂,概括性强,涵盖面广。无论在新课讲授方面,还是复习阶段都可使用。对学生来说喜闻乐见,积极性很高,便于自学和接受。但是自己的文学造诣不高,难免会出现用词不确凿之处,希望各位同仁不惜指导。
2.抒情诗(两首)
目的:通过学生的朗读、理解,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努力学习,同时渗透着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
一、中国的物理学家在哪里?
翻开初中物理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 意大利国家的 伽利略的运动和静止 托里拆利的大气压的值
英国的 牛顿的运动定律 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 法拉第的发电机 瓦特的蒸汽机 法国的
帕斯卡的液体压强传递规律 安培的电流周围的磁场关系
德国的 著名的欧姆定律
奥托﹒格里克的大气压发现
古希腊国家的 阿基米德定律 小小丹麦国的 奥斯特实验 ……
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 你的物理学家在哪里?
有人曾自豪的说: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有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 有科学史上的“四大发明” 有很多、很多
我们该睡在祖先的功劳薄上吗?
象阿Q一样高谈阔论: 我们的祖先比你们强多啦 我们回到现实
中国的近代、现代、未来的科学史上
物理学家在哪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主
二、我的理想
——-成为物理学家
十四岁的年龄 天真烂漫的年龄 富于幻想的年龄 编制五彩缤纷的年龄 我的美丽王国 是成为一个物理学家
我要象奥斯特一样
细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物理现象
人里
要象法拉第一样 不厌其烦的实验 要象欧姆一样 坚持不懈地努力 要象安培一样 专心致志的刻苦学习要象牛顿一样 谦虚谨慎,着迷研究 要象爱迪生一样 大胆创新,探究成才 要像伽利略一样 创迫世俗,坚持真理 要象帕斯卡一样 知难而进,勇攀高峰 要象奥托˙格里克一样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的理想 永恒的理想
我相信文明的中国人 具有五千年的聪明才智 智力决不会低下与外国人
同学们,努力吧 二十一世纪
是我们大显身手的世纪 是东方之龙腾渊的世纪
让我们与外国人一决雌雄吧
3.顺口溜
目的:让学生快捷、熟练掌握知识 特点:概括性强,寥寥数语。
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一、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总结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二、惯性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且惯性只与质量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总结为: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
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三、容器里装液体
容器里装上液体,要求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学生一般不会区分,掌握不了规律。
总结为:容器装液体,器底受压力。
先算底压强,再乘底面积。
容器装液体,桌面受压力,大小看总重,压强除面积。
四、电动机比内燃机的优点
便宜体小,构造简单。开关方便,只按电键。效率较高,没有污染。
五、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总结为:三线一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六、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和其它透明介质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总结为:三线一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
七、电阻连接电热体
总结为:电阻连接电热体,加热保温要具体。
加热并联效果好,保温串联效果佳。
常用加热用电器,串联不如单个的。
单个不如并联的,电阻减小提效率。
八、凸透镜成像规律
总结为:一倍焦距分界点,内成虚象外成实。
二倍焦距分界点,内成放大外缩小。物距变小像变大,物距变大像变小。
九、平面镜成像规律
总结为:像与物以镜面为对称轴对称
4、相声
一、各抒所长
目的:该节目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初中物理所学版块,了解电学知识对人类的贡献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甲:这两年你去哪儿啦?(亲切的握手)乙:我去学物理啦。甲:这么巧,我也去学物理啦 乙:我学的知识可多啦,跟你说说吧? 甲;我说。乙:我说。甲:我们俩比着说。乙:好吧。
甲:我学了力学、声学、热学。乙:我学了电学、能源、光学。
甲:力学里有重力、浮力、压力、动力、阻力和摩擦力。乙:电学里有电流、电压、电量、电阻、电功和电功率。甲:声学里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乙:光学里有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甲:热学里有汽油机和菜油机。乙:能源里有氢弹和原子弹。
甲:力学里有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焦耳、帕斯卡、伽利略、托里拆里、阿基米德。
乙:电学里有著名的物理学伏打、安培、欧姆、焦耳、奥斯特、法拉第。
甲:力学里有我国古代的桔槔。
乙: 电学里有我国古代的司南。
甲:光学里有我国战国时期墨翟的小孔成像。乙:电学里有我国宋代沈括的磁偏角。
甲:内能能使“神州六号”飞上蓝天,浮力能使核潜艇潜入大海。
乙:电流能使人千里说话,万里见面,核能能使世界毁灭在一瞬间。
甲:杠杆、轮轴、斜面能使人干活省力。
乙:电动机、电磁继电器能使人干活只按电键就可以。甲:我们调节频率,可以把音调提高八度。乙:我们调整物距,可以把物体放大十倍。
甲:我们用热值较大的燃料,在短时间内把铁块熔化。乙:我们用较大的电流,顷刻间将铁山化成水。甲:我不信你学的电那么厉害。
乙:这还不算,就拿电动机来说吧,比你学的热机强多啦。甲:怎么样?
乙:开关方便,只按电键。便宜体小,构造简单。效率较高,没有污染。甲:是吗?我想去看看。乙:好,我带你去参观。
二、电族家属
目的: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理解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巩固电功、电功率的一般求法;初步掌握电学习题分析的方法。
电压:我姓电,叫电压
今年刚好正十八
弟兄三人是老大
常在导体两端哪 电流:我姓电,叫电流
今年刚好正十六
大哥存在我畅流
大哥消失我没有 电阻:我姓电,叫电阻
善交朋友心有数
大哥二哥在不在 我的大小不用改 电压:我为和时在串联
我相等时在并联 电流:我相等时在串联
相加之和在并联 电阻:相加之和在串联
倒数之和在并联 电压:导体串联电路里
我与三弟成正比
导体并联电路里
大小相等不考虑 电流:导体串联电路里
大小相等不考虑
导体并联电路里
我与三弟成反比 电阻:串联大哥成正比
并联二哥成反比
大小都看我的哩 电压、电流、电阻:
弟兄三个为一体
对外战线要统一
要统一
电阻:要求电功电热量
电压、电流:
我们之积乘小t 电阻:要求电器电功率
电压、电流: 我们两个来乘积
电阻:电功热量电功率
假如不考虑小t
串联与我成正比
并联与我成反比 电压、电流、电阻:
朋友要做电学题
要把电路来分析
电源电压常不变
电阻关系属第一
属第一
三浮力趣谈
目的;使学生达到对浮力产生的条件、三要素、四种求法、浮沉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甲:愁啊愁,愁就白了头
自从我学了物理后
我就把那浮力愁 乙:邻家就是龙王庙
为何大旱不求雨? 甲:什么意思?
乙:你不知到我的浮力学的好吗? 甲:那我来考考你 乙:随便考
甲:浮力是因为什么产生的?
乙: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而产生 甲:浮力的三要素如何?
乙:方向是竖直向上,作用点一般画在重心,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随它们的增大而增大。这样的问题太简单了。甲:四种求法呢?
乙:
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吗 请听:什么情况下物体在液体中不受浮力?
2、实验称量法:F浮=G-F拉
3、浮体平衡法:F浮=G物=ρ物gv物
4、阿基米德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甲:他知道的还挺不少,问他一个偏僻的看他知到
乙:
1、物体下表面没有液体
2、重力很小的物体放在密度很大的液体表面上
甲:真实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今天决不能输跟他。物体的浮沉决定于什么?
乙:决定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甲:船从长江进入大海时是下沉,还是上浮?为什么? 乙:上浮,因为海水密度大于江水密度
甲:问他一个难题,非把他难住不可。听好了:水面上浮着一块冰,冰溶化后水面有何变化?冰中有木块或铁块呢?冰块在盐水中呢?
乙:叫一声老伙计,这题不难,虽说题繁,答案简单。冰中有无木块,熔化前后水面不变;冰中有铁块,熔化后水面下降;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水面上升。
甲:你真行,我算服了你了。
乙:学无止境,我只是学了一些皮毛知识,我们以后需要更加努力,共同进步。
三、混蛋儿子
目的:提示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的应用十分广泛。假如没有坚实的物理基础,在生活中将搞的笑话百出,降低人格。
儿子:(放学回家)今天考试得零分,回家要受老子 训,想好办法来搪塞,无理也要辨三分。爸爸,我回来了,饭做好了吗?
爸爸:(正在烧火做饭)整天光知道吃,听说你今天考试了,考得怎么样?拿过来让我瞧瞧。第一题:你的爸爸又多高?答:2厘米。儿子我怎么这么低?
儿子:1厘米跟我的课桌一样高,我说你2厘米,还是把你夸大了呢!
爸爸:混蛋,那是1米,1厘米只有一根手指那么宽。第二题:你的爸爸有多重?答:100吨。儿子,我就那么重吗?
儿子:你吃的那么胖,我想应该和咱家刚卖的猪一样重,它可是100吨呀!
爸爸:混蛋,那是100千克。儿子:千克不等于吨吗?
爸爸:1吨=1000千克,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第三题:你家的房子有多高?答:5千克。混蛋,你怎么用质量单位代替长度单位呢? 儿子:我这样做是课程改革呢!
爸爸:课程改革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改革,并不是张冠李戴的乱用单位。
第四题:火车的速度是40km/h,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速度是100m/s,谁快?答:小轿车。
儿子,你整天看电视,还不知道火车和汽车谁快吗? 儿子:这100不大于40吗?
爸爸:混蛋,你没有看单位不同吗?1 m/s=3。6 km/h呢!
第五题:小名从学校回家的速度是3 km/h,来校的速度是5 km/h,问这一来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4 km/h。
儿子,这又是怎么回事?
儿子:3加5再除以2等于4,怎么错了?
爸爸: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这样做简直太混蛋了。
儿子:混蛋、混蛋,应该先有大混蛋才有小混蛋。爸爸:这个逻辑还差不多。怎么,你敢骂我,看我打死你。
5、小品:安电
目的:使学生对雾、白气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和透镜的折射,充分利用太阳能,电笔的正确使用,家庭电路的组成及正确安装方法,保险丝的作用都有巩固和理解。男:(用大花轿调唱)昨夜气温真是寒,蒸汽遇冷把水柱变,早上起来雾满院,我急忙去把新居看。
女:(用大花轿调唱)我的丈夫真能干,平面反射透镜散,凌晨傍晚透光线,取暖做饭真方便。男:(转头)问:你怎么来啦?
女:(说):你一向粗心大意,我不放心吗!怎么还没有接电呢?
男:这好办,我马上就来,(取东西)噫!怎么少了一个灯口呢?你去买一个吧。女:好的,你可要小心。男:(说):你放心的去吧。
(开始安电,愉快地用打靶归来唱):电笔在我手中握,用它安电最安全,手按笔尾金属片,笔尖接触被测线,氖管若发光,证明是火线,氖管不亮是零线。线进电表过铡刀,穿过保险并排走,通过电键进灯口,灯口插座要并联,35635——65312灯口插座要并联。1、2、3、4 女:接好了吗? 男:快了。
女:你怎么没有接保险丝呢? 男:不要它也可以。
女:(唱)说你窝囊没说错,你何必来问我,没有保险要失火,难道你没学过?还说你电学精通,安电没有错,可没想到你这么粗心,新居要失火。
男:(唱)叫声太太消消火,你何必动肝火,气坏了你的身子骨,你还得把药来喝,常言说人生在世谁能没有错,请你饶我这一回,我马上来改错。
6、快板
一、机械能的概念及之间的转化
目的:使学生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
能够做功具有能 运动物体有动能 被举物体有势能 弹性形变有势能 重力势能和动能 它们之间转化能 高度降低减势能 速度增大加动能 高度变大加势能 速度减小减动能 匀速升降变势能 不变之量是动能
弹性势能和动能 它们之间转化能 物体形变加势能 没有外力减动能 物体恢复减势能 没有外力加动能 动能势能转化能 不变之量机械能 已被人们利用能
自然水能和风能。
二、属性和特性
目的:使学生纵观初中物理提炼出是物体属性和特性的物理量,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质量电阻和惯性
都是物体的属性,的属性 不论物体动与静,状态形状的变动,位置温度的变更,它们大小无反应,无反应
密度比热和磁性,都是物体的特性,的特性
只要物质不变动,其他变化无反应,无反应
热胀密度要变小,冷缩密度要变大,要变大。
7、歌曲
一、在校十二月(用狱中十二月调唱)目的:使学生对内能、密度、电、误差、热量、杠杆、摩擦力、磁与电、速度、平衡力概念有所了解,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因素做到初步掌握。
正月里,正月正,年轻朋友学内能,内能变化温度显,我的哥们呀,内能改变能做功啊唉嗨吆。
二月里,龙抬头,我们大家学密度,密度物质特性一,我的哥们呀,何种物质能鉴定啊唉嗨吆。
三月里,三月三,老师教我来学电,电的应用很广泛,我的哥们呀,照明做功全靠电啊唉嗨吆。
四月里,到十八,年轻朋友学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我的哥们呀,人与工具有关系啊唉嗨吆。
五月里,午端阳,我们大家学热量,热量存在热传递,我的哥们呀,c、m、Δt的乘积啊唉嗨吆。
六月里,再不闲,老师教我学杠杆,平衡条件来贯穿,我的哥们呀,省力不能省距离啊唉嗨吆。
七月里,七月七,我来学习摩擦力,物运方向有关系,我的哥们呀,压力物面论大小啊唉嗨吆。
八月十五月儿圆,我们学习磁和电,有了磁性能生电,我的哥们呀,电流周围有磁场啊唉嗨吆。
九月里,九月九,我们大家学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我的哥们呀,等于时间除距离啊唉嗨吆。十月里,十月一,我来学习习近平衡力,运动状态不用变,我的哥们呀,匀直运动和静止啊唉嗨吆。
十一月,下大雪,老师教我学声学,声调响度和音色,我的哥们呀,振动频率和振幅啊唉嗨吆。
十二月,数九天,课本知识已讲完,师生感情似海深,我的哥们呀,同窗友谊似黄金啊唉嗨吆。
二、计算十不改(十不改调唱)
目的:提示学生在五种计算题中常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计算中避免错误,正确计算。
一不该来二不该,你不该把密度习题做得快,习题做快也没关系呀,你不该不分物质乱用密度来。
三不该来四不该,你不该把压强习题做得快,习题做快也没关系呀,你不该乱用高度代替深度密度来。
五不该来六不该,你不该把浮力习题做得快,习题做快也没关系呀,你不该把V排看作物体体积来。七不该来八不该,你不该把功的习题做得快,习题做快也没关系呀,你不该错用重力当作动力来。
九不该来十不该,你不该把热量习题做得快,习题做快也没关系呀,你不该把温度变化看作初温来。
三、巧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用颖河故事调唱)目的:使学生在记住该规律的同时能升华成一种能力,把一倍焦点和二倍焦点的分界线搞清楚,把物距的变化和像距的变化关系搞清楚。
同学们常说物理难,说实在的物理并不难,光学透镜能成像,成像的规律不麻烦,不麻烦。焦距以内成虚像,焦距以外成实像。焦距以内成虚像,焦距以外成实像。成虚象,成实象。同学们记住这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同学们记住这分界线。
同学们常说物理难,说实在的物理并不难,光学透镜能成像,成像的规律不麻烦,不麻烦。二倍焦距分界线,里面放大外缩小,二倍焦距分界线,里面放大外缩小,放大像,缩小像,同学们记住这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同学们记住这分界线。
同学们常说物理难,再难没有成像规律难,成的虚象为正立,成的实像为倒立,为倒立,物距变大像变小,物距变小像变大,物距变像也变,同学们记住这距离变,距离变像也变,同学们记住这距离变。
四、学机械能(用九月九的歌调唱)
目的:使学生深刻记忆与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有关的因素。
又是物理课,课堂上,细思量,动能的大小质量和速度,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乡也有动能,也有速度。
又是物理课,老师讲,学生想,重力的势能质量和高度,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乡也有势能,也有高度。弹性的势能,看材料,看程度,弹性的势能决定于程度,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也有机械能,也有势能。
五、物态变化(用中国娃调唱)
目的:通过该节目的演唱,使学生对物态变化里的熔化、凝固、汽化、升华、液化、凝华六种变化的概念、吸、放热的情况 进行掌握和了解,同时对常见的自然现象中雾、露、霜的形成属于的物态变化有所了解。
最先学的变化是固体的熔化,不定温度吸收热量固体就熔化,最易分的是那晶体非晶体呀!有无熔点清清楚楚一点不搀假,晶体溶解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化,分子运动速度、动能大小却增大。
最易学的变化是液体的汽化,不定温度吸收热量液体就汽化,最好分的是那沸腾和蒸发呀!剧烈缓慢吸收热量被迫和自发,沸点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增大,温度高低气流大小影响着蒸发。
固体吸热变气体名字叫升华,这个过程吸收热量完全靠自发,樟脑消失钨丝变细都属于升华!由固变气明明白白一点不搀假,气体放热变固体名字叫凝华,霜和雹的形成过程都属于凝华。气体放热变液体名字叫液化,它有压缩体积降低温度方式呀!雾和露的形成都属于液化呀,由气变液放出热量一点都不假,凝固是液体到固体的变化呀,(晶体)放出热量液体凝固温度无变化。
六、压力和重力(用幸福在哪里调唱)
目的:使学生能清晰的区分压力和重力的概念,了解它们间的关系。
重力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物体上,也不在物体下,它在物体的重心里,方向竖直向下的,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
压力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物体上,也不在物体里,它在物体的接触面,物体运动相反的,啊---------压力,物体运动相反的。
压力非重力,朋友啊告诉你,它不仅方向异,也不同施力体,物在水平表面上,它们的大小才相等,啊---------压力,关系实在狭隘的。
七、亲人情(用沂蒙颂调唱)
目的:使学生对燃料的热值和焦耳定律里电流的加热跟电流的大小有关。
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热汤。添一瓢甘泉水,情深
意长,需一种好燃料,炉火更旺,愿亲人早日备好课,为祖国树人才身体健壮,啊-------身体健壮。
电路丝,放红光,我为老师熬鸡汤。添一瓢甘泉水,清澈透亮,有一种强电流,炉火更旺,愿亲人早点有准备,为祖国树人才贡献力量,啊-------贡献力量。
初中物理教学拾零
李
忠
民
关于“密度的应用”教学有感
初三物理教材第十章第五节只用篇幅很小的一段内容,蜻蜓点水地说它在社会各界中的应用,却用了大量的篇幅讲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何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等。其实我认为课本的第一段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后面的知识只需了解就可以了。
作为没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的篇幅来划分课堂上的时间,被动的解释课本。这样做其实是主次不分,因为他忽视了“学以致用”的科学思想。
密度的概念作为初学者来说,既陌生又含糊不清,从生产和生活中抽象出它的具体应用,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社会各阶层中它的具体应用。
在农村生产中:农民伯伯的麦场扬麦子是根据石子、麦子、麦颗及杂草的密度不同把他们分开的,提示学生如果刮西风,落在最西面的是什么?中间的是什么?最东面的是什么?还可以在引导学生联想用簸箕簸粮食子时的情景,什么样的物质被簸走?什么样的物质被留下?如果有石子的话会在什么地方?交通方面:航天技术材料用铝合金代替钢、铁,是由于铝合金的密度远远小于钢铁的密度,根据ρ=mv可知,减小了航天器材的质量,可以增加载重量。为了增加车辆的稳度,降低重心,把底座做的重一点,往往使用密度较大的金属来做的。演艺界需要房屋倒塌将演员砸在底下,我们想一想演员能承受的压力,真实的房屋材料能行吗?不行的话,应采取什么办法?工业生产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浓度来算密度,鉴别牛奶、酒精度、血液等。
这样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生产,开动脑筋,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使他走进考场游刃有余,走向社会“左右逢源”,机动灵活的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不至于成为“腹有万卷书,不知何处用”的书呆子。
关于“质量”教学的一点建议
教材中讲了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换算、测量。特别是托盘天平的使用讲得十分详细,也可以说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编排得很好。但是,把质量的性质给忽视了,它的具体内容是“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性质无论是在考场上,还是在生活、生产应用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不仅要补充讲,而且还要讲得详细。
“形状”:例如某工厂铁块被压成铁板,做成铁钉质量变吗?运动员把乒乓球被踩扁了,它里面的空气质量变了吗?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的燃气质量变了吗?“状态”:在不考虑汽化的情况下,冰箱里的水结成冰质量会变吗?工厂中熔炉里的铁块化成铁水质量会变吗?“温度”: 在不考虑汽化的情况下,-30˚的冰块被加热到-10˚质量怎样变化?我们再把它加热到50˚其质量又怎么变化?“位置”:从市场上买了5千克的蔬菜到家中变成了多少千克?我国的“嫦娥一号”在月球上取到了3千克的实验样品,带回到地球表面变成了几千克?等等,必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质量这一性质有深刻的印象。
关于“运动和静止相对性”教学的一点补充 本节内容比较简单,除了使学生了解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外,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如何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的,但课本上只用“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选它门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寥寥数语结束此课。但是跟我们教师留下了很多任务:
1、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以参照物而言的,充分显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引导学生总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况不一样。
3、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总结判断运动和静止的方法: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没有距离和角度的变化,如果有,则为运动,如果没有,则为静止。
4、古诗词
沙子和水
本文2025-01-10 02:00:38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