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职业倦怠感受教师幸福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克服职业倦怠感受教师幸福

克服职业倦怠

感受教师幸福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工作,影响人的工作,导致工作恶化,于是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继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工作状态,导致进一步的工作恶化,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我认为首先应认真分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本。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社会的原因;二是体制的原因;三是自身的原因。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原因很多。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为了提高升学率,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的企盼,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一点差错;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与授课数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彻头彻尾的谎言,让老师们的身心备受煎熬。加之当前对校生,师生间矛盾的处理解决上过分的强调对学生的维护,忽略了学校和老师的正当权益,形成了一股不正当的维权风,加速了校风学风的堕落,形成恶性循环,让老师们压力倍增,工作起来战战兢兢。最后的结果是不敢望其项背,罢了,罢了。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体制原因主要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放不开,依然是以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而事实上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教师的教育水平,教育效果的好坏不是在短期内就能作出评判的。烦心的职称晋级,揪心的工作调动,伤心的工资待遇,寒心的福利发放,就连基本的考试也让老师们感到太多的不公平。教师的过多兼职也让人心力憔悴,老师不光是老师,还是保姆、保安、侦探、调解员,法官。

导致教师倦怠的原因还关乎到教师的个人的素养。教师职业倦怠虽然由工作引发,但也与教师的不正确认知和不良人格特征有关。教师对教师“完美形象”的认知误区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教师个体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有关。如有的教师往往把专业能力的现状归结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放弃主观努力,导致越来越丧失信心。拥有这种人格的教师,其性格中的不良方面,如怯懦、孤僻、狭隘、缺乏耐心等容易使教师在面临压力时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应付,久而久之,形成教师职业倦怠;教师个人的期望与工作现实的矛盾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

教师本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要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能力锻炼的绝佳机会。我们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松有驰,不能凭一时的工作热情,在一次任务中就耗尽心理、生理上的能源,以致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倦怠,丧失激情。

教师首先应学会认识、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爱自己。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怎样关爱自己?总体来说,教师心里要有一张“时间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到了休息的时间,要让紧张的神经细胞得以休息,疲惫的身体予以恢复,这既是对教师本人负责,同时又是对学生负责。在这里我不想多谈一些大道理,只想给大家提供一点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办法,让大家能够努力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愉快的状态工作。、关注自己的外表,努力把自己修饰的高雅、大方、得体。

关注自己的外表,首先就是对自己服饰的关注。每天出门前一定要照一照镜子,把自己简单打扮一下,挤出不到10分钟的时间为自己施点淡装,整理一下衣服,擦干净鞋,就可以让自己优雅得体,干净利索,充满自信、精神抖擞的走出家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之中。不要忽视得体的服饰,教师服饰的最大功能不是让自己变的漂亮,而是提高教师的自信能力。有调查证明,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度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能力、知识渊博,教师的服饰所反映的外在形象明显有关。加拿大形象设计师提出,女人穿着不当,保证他一定失败。(有的老师真是不舍得这点时间,恨不得多睡一会,蓬头垢面的面对学生和家长,你的威信还有吗?我作为家长,看到我女儿的老师的观点可以借鉴,孩子也效仿你的打扮)修饰自己,不仅仅取悦于学生及家长,还有你的丈夫和家人。记得有句名言:女人,对自己下手要狠点。我认为此言有理。当工作压力大时、心情郁闷时怎么办?和学生、家长甚至家人生气时怎么办?只生闷气是没用的,和也不能天天发牢骚倾诉,而我们这个职业注定每天的烦恼是推不掉的,就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节。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大家去逛街买衣服,把钱当作出气筒,钱花出去了,新衣服穿上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很多,就是一种发泄和调节的手段。对自己狠点是有用的,也是我和我的好朋友们常用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加强身体锻炼,攒好革命的本钱。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是每天真要我们拿出一小时锻炼,确实很难。怎么办,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挤时间。“时间像海绵的水,只要想挤,一定会有的”我们可以忙中偷闲,充分利用大课间操的半个小时时间出去走走。快步的行走是最简单易行而有效的锻炼方式,大家一起行走的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沟通感情,发泄不快,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心理调节的方式。最近我校的一些老师的确提升了健身的理念,已经实施了这样的健身方式,我看效果很好。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生活!、增强自信心,以开放的心态走出自己狭隘的天地。

女人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必须善待友情。交几个好朋友,及时倾诉烦恼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

不要心里只有孩子和老公,而没有自己。要用心交几个好朋友,创造闲暇的空间和她们一起或逛逛商场,或在家小聚,或出去吃饭,寂寞无助时让她们陪一陪,在美酒茶水中把知心话儿一吐为快,即使发泄烦恼,也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的天空是狭小的、单调的,而友情织成的天空是广阔的,也是灿烂的。友情,能给你的生活增添情趣,让你更多地洞悉外面的世界。忧伤时,有朋友与你同担,伤痛会减掉几分;欢乐时,有朋友与你共享,欢乐会更加浓郁。友情是人生中一笔无价的财富。、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攀比心理

克服虚荣心理,不要和别人攀比家庭,老公和孩子,不比自己的老公的工资和学识,不比孩子的学习。只要自己的丈夫懂得体贴关心你,孩子知道努力学习,全家健康和快乐,那么你拥有的幸福就是真实的。感到心理有落差时,就去找比你生活状况差的女人聊聊天,感受一下他们的辛苦、豪放、自信、满足,你会觉得你也该知足了。

5、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松弛有度。

每周偶尔抽空上会网,或聊聊天,或玩会游戏,该自己提供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机会。(我们很多妈妈每天的时间都是在孩子身上,连周末都不给自己放个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等到自己老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

6、学会自我保健,培养疾病防御意识

要了解一些医学常识,防止常见病的发生。尤其是中年女教师,一定要定期进行妇科体检,防止妇科病的发生。中年女教师更要时常有个好心情,防止更年期提前到来。(每半年自己体检一次,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要等疾病到来时才想去看医生)

7、养成清洁的好习惯,每天要换内衣,每天洗澡,要常去看牙医,不要让口中成为臭味的发源地。在卫生方面,要做个敏感的人,要常问自己:是否对别人的嗅觉造成的污染?

8、重视充电,提升自身素养

有闲暇是时间,读读书,提升知识素养,拓宽视野(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多读书,带动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们的知识很匮乏,如果不及时充电,容易被淘汰。

9、学会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善于微笑也是调节心理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我们的职业病造就我们不喜欢微笑,尤其是对学生,由于长期板脸,以至于日久面部神经麻木,不会微笑了。为了自己心情愉悦要强迫自己学会微笑,看到同事时要笑,看到朋友、熟人一定要微笑,在笑的同时就排遣了一些烦恼,大家一定要尝试。

综上所述,让自己拥有职业的幸福感,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最种要的还是要从主观做起,从爱自己开始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以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感!

第二篇: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

很多人认为,教师是个很好的职业,工作比较清闲,收入也颇稳定,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可实际情况并非他们想象的如此,据研究资料显示,全国大约有16%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问题,而农村教师所占比例又大于城市教师。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它主要有三个维度组成: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降低的自我成就感。情绪衰竭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学生;自我成就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工作意义的肯定。

克服职业倦怠的办法。

第一,管理者方面。

1、教育主管方面,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近两个月来,连续发生的校园伤害暴力事件,引起了各地各校的高度重视,顿时,校园安全在全国范围内拉响了警钟。但我以为,目前,我区中小学师生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校园安全隐患。从全国大范围来看,每年大中小学因为心理问题导致老师或学生自残或伤害他人的事件也是屡见报端的。

其实,我区不乏业务骨干和教学能手,这与近年来,我区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与业务能力的培训有很大关系,但据本人了解,恰恰是这些业务骨干和教学能手,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的现象。作为老师,大都有较强的成就动机,为了适应大环境的需要,教师一般都会主动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我以为,教育主管部门除了要重视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外,更应该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2、学校方面,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因为老师,在学校工作时间较长,周而复始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长期下来,自然会觉得枯燥,心生厌倦情绪。所以,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多开展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老师在集体活动中不仅能放松情绪,缓解压力,也能融洽同事关系,增进和谐。

第二、自身方面。总的来说,教师要善于修炼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态积极乐观了,压力定会有所缓解,职业倦怠心理也会渐渐消除。

1、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即使我们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再艰苦,管理再严格,对大家都是一样的,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环境时,就要积极的去适应,这也能帮助你减少一定的抱怨或不满情绪。

2、更新传统的育人观念,真正的关爱每个学生。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老师应该更新传统的育人观念,淡化学生的成绩,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长,因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分数更重要。带着这样的观念,你就会发现,每位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闪光之处,你也就不会为学生一次考试的失利而耿耿于怀,郁闷不快了。如果你能真正地做到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每个孩子,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包容每个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坚信这些孩子的本质并不坏,他们都有成才的机会和可能,你也就不会为学生的违反纪律而大动肝火了。

3、热爱自己的职业,善于从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到别样的乐趣。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你喜爱的职业,那么你就没有一天是在工作。那是在干什么呢?在享受啊!教师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当你带病坚持上课,收到学生的问候小纸条时,当各种节日来临,你收到学生的贺卡或短信时,当你的关心呵护,让你的问题学生渐有进步时……你能说你不快乐,没有幸福感吗?所以,作为老师,只要你热爱你的职业,你一定每天都能从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到这些超物质的乐趣。

4、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有生活的情趣的人,才会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珍惜生命。我们有许多老师虽然有职业倦怠心理,但又不得不做,因为我们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生存。乐观的人,一定会在工作之余,再做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或是养花、垂钓,或是读书、写作,再或是摄影、旅游等。因人而异,每个乐观的人都会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体味到别样的情趣,精神的满足,自然而然地,生活质量也就提高了。悲观的人,恰恰相反,既做不好自己的工作,也不会调剂自己的生活,整天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怨天尤人。

5、让宽容和感恩充满心胸。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世上无完美之人,也无尽善尽美之事,宽容能让我们善于理解别人,也能悦纳自己,不过分苛求,也不斤斤计较。宽容和感恩的心时刻充满心胸,我们定会倍感幸福,并且也会把这种幸福传递下去。?

“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总得心中有阳光。”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愿我们每位教师,在领导的关心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努力消除职业倦怠心理,做一个“阳光型”老师。

第三篇: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问明“怠”因 对症下药 ■ 小 慧

教书的倦怠,大致出现在两年或三年后,这时正好是一个新教师开始感觉不再“新”的时候,自觉该遇到的“事”都遇到过了,该学会的东西也都学会了,教育教学过程不再有新鲜感,整日里重复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订正、辅导”之中。当一个人感觉在机械重复做事时,倦怠就不可避免。这时,继续工作惟一的支撑点就是为了生活。

然而,各人产生倦怠的原因并不相同,要解决倦怠问题必须各自反省,搞清产生倦怠的原因。方法很简单,只有弄清是什么让你觉得最烦的,这烦恼事就是造成倦怠的最大原因,排除它,我们就能会再生新意,又会充满激情。

笔者也曾倦怠过,那段时间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颇高,周围教师中差不多无人能比了?该得的奖都拿过、又被评为“准”名师?,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和希望。那时,感觉天天都在机械重复,完成日常事务后,就是聊天、看电视和玩,寻找消遣,直至有一天在媒体上读到孙维刚老师的事迹后,被他的成就深深触动,他的七个月教学胜过别人的三年教学成绩让我一下子惊醒。山外有山楼外楼,在孙维刚面前顿觉自己“渺小”,从此,我又有了追求:我要成为一名高效教学能手。

后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我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一个小进步都会由衷地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想多了,自然有成绩,有了成绩自然就想写下来,写多了就成了一个写手。文章的多发又进一步地促进我向更高层次攀登。

一直以来,我为此努力,为此奋斗,不知疲倦,不敢懈怠,相信小成功的累积便是大成功。(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中)

关爱学生,幸福自己 ■ 李瑞婷

优秀教师,之所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希望,感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美德和思想境界。他们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己主要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从工作中获得乐而忘忧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做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感,获得幸福感,就要学会关爱自己的学生,使自己在关爱学生中,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关爱学生是对学生的成长寄予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是高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要关爱学生,就要求我们:经常的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当学生的身心、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挺身而出。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成功„„。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与学生同喜,与学生同忧。

当过老师的教育部周济部长曾寄语广大教师:“当老师的,要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幸福的事情。”的确,只有我们树立了关爱学生的情感和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才能作出优异的成绩,才能为学生所爱戴,才能为社会所称道,才能真正从中体验到做教师的幸福与快乐。(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李家埠一中)

解决“有心无力” ■ 张秀梅

所谓“有心无力”,是指某些教师虽然有着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热情,事业心也比较强,但是,或因系民办转公办未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或因身处偏僻乡村很难接触新信息、新理念、新经验;或因学校和家庭比较困难,现代教学手段无条件应用,因而功底浅、知识少、能力差。虽然这部分教师主观上有“一腔热血”,但在具体教学上总是“捉襟见肘”,乃至与表扬无缘、奖励无份,成绩上不去。久而久之,棱角磨平,干劲消减,于是自甘平庸,沦为职业倦怠一族。对于这部分“有心无力”者,最好的办法是实施“助力工程”:或通过有关部门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或把这类教师分期分批送出去培训充电,打牢他们的知识基础;或多让他们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教研活动,培养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或有意识地在评先树优中给其一席之地予以激励,使他们通过不断的成功,积小胜为大胜,在自己文化知识、业务能力、理论功底都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重新树立信心,告别平庸,从而消除职业倦怠,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涨的干劲,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取得思想教学双丰收。(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安丘市贾戈街道中心小学)

读好书 驱倦怠 ■ 刘志祥

做教师久了,特别是教同一个年级、同一门学科久了,往往觉得每天都在做重复性的工作,由于对本门学科比较熟悉,所以觉得没有挑战性了,除了重复性的工作以外,就是倦怠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有句名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其实,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教同一课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倦怠,其实就是思想停滞的表现。一旦产生倦怠,必须及时警醒自己。这个时候我往往会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一本好书,不断充实自己。读好书,找出自己与名家的不足,改变自己幼稚的想法,提升自己的理念,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而在读书中寻找乐趣,寻找幸福,并依靠不断给予我营养的书驱走弥漫在我思想上的倦怠烟雾。(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安县双溪初中)

警惕:教师职业倦怠 ■ 万安

一、多读书,勤学习,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师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而且还应该博览群书,这样可以净化心灵、开阔心胸。另外,工作之余教师还可以与书画为友、与琴棋为伴、与诗词同行、与音乐共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必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二、参加体育活动,解除心理危机。

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活动能使精力充沛,应付不良心态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覆盖”了笼罩于压力情境的时间,有效地利用“休闲”机会,可以对问题加以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尝试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当你遇上不遂人愿和力所不及的事时,你要多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像旁观者一样告诉自己:你一定能行,决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每桩伟业都是由信心开道,由坚持告终。经常给自己以自信,你一定会心境开阔、精神愉悦!

总之,教师面对职业倦怠,若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就一定会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惑,为自己的心灵撒上和煦的阳光!(作者单位系浙江衢州航埠高级中学)

随遇而安,创造属于自己的乐趣与幸福 ■ 冯贻联

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职业倦怠表面上看主要是因为重复,而深层原因其实是焦虑与烦躁。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欲望过高就可能出问题。教学成绩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选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教师干的是良心活,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就行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小得小失。俗语说得好:“知足者常乐”、“心静自然凉”。

学会体验“过程”的快乐。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的生活是有些重复,但这重复之中也有着许多的变化,我们应当学会优化并体验这个“过程”中的快乐。学生的学业进步了,有自己的功劳,不管进步是大还是小,我们都应当并且让学生意识到,一起享用这成果;师生间、同事间的关系拉近了、融洽了、密切了,自己应该为自己的努力高兴,与学生、与同事共同庆贺这成功。有位哲学家警示世人,铲除杂草的最佳方法是在那里种上庄稼。我们种下轻松快乐的“庄稼”,还会怕厌倦悲观的“杂草”?(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邹城市太平中学)学会理性妥协 ■ 侯法美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克服职业倦怠感受教师幸福

第一篇:克服职业倦怠感受教师幸福克服职业倦怠感受教师幸福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