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生另一程
第一篇:为了人生另一程
为了人生另一程
在西安交大第100届学生毕业典礼
2009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郑南宁校长 西安交大
亲爱的同学、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家长和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每一位毕业生翘首以待的日子,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最盛大而又庄严的节日,也是含辛茹苦养育你们的父母所期盼的一天,而更为特别的是,今天你们是交通大学的第100届毕业生,为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无论你们是就业走向社会,还是继续新的求学,今天都意味着你们开始了人生的另一程。
记忆能使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各位同学一定能记住当年求学的情景。你们在大学里点点滴滴的成长,得益于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离不开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师。大学的经历使你们知道何谓人文关怀、独立精神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知道如何去寻觅与坚持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独立人格。
这几天大家即将告别母校,回眸熟悉的校园,望着老师那行走匆匆的背影,会有一种依恋不舍的离愁别绪,也一定会有奔向未来的踌躇满志,或许还有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那种意境: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里留下了你们寻梦的足迹,甜美的回忆,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和沮丧,这一切一切都汇聚成真实的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也迈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你们开始了人生新的启程。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将中国人民带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使中国在短短二十年内走完了西方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三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年均10%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萎缩或停滞不前,而中国则作为最受期待的市场和经济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然而中国要成为第一流的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人均GDP而言,中国还是低收入国家,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贫富不均、分配不公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为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真正的繁荣,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建设一个民富国强的社会,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西安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正如我们的老校长唐文治先生所言,“造就领袖人才,分播吾国,作为模范”。各位要成为各行各业真正的领袖人才和模范,就要有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和超越自我的精神,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梦想可以远大,而起步必须谦卑和实际;人生奋斗是一个终生的过程,诚实做人要伴随始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学们,人生新的启程就要开始,更多的磨练等待着你们。面对未来的困难和坎坷,惟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迎来成功的人生。
祝福各位同学!谢谢大家!
第二篇:火辣辣的一程人生
火辣辣的一程人生
——《雨中的树》观后感
文/李阳阳(11级农学)
人生不像打乒乓球,球落了,再捡起来;人生也不像火车,这个旅途结束了,还有下一个;人生就像那么一碗辣子面,火辣辣的,吃完了,也就结束了,李林森就这样火辣辣的走了一程,走在了共产党员的先锋!
“扑通”,他从揭开瓦的屋顶上跳进了洪水漫涨的屋里,为了救两条村民的生命;救生船上,有他,抱着受惊的村民划着桨,与洪水抗战到底。累倒了,病床上,没有他,他在雨中,肩负救灾物资!这是他作为书记对村民生命的负责与担当!
汽车在泥泞的山路中旋转着行走,那是在去紫雾乡(一个距县城有百多里的乡)的路上。风餐露宿,就为了真正的不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一直那样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直往下走不向上爬,谁看到了?没人看到。“真正的不让老实人吃亏”也许只有他做到了!
父亲,出车祸了!为什么大脑CT室在那么高的一层楼?刚刚做完肝脏移植手术而排异反应强烈的他,背着父亲,气喘吁吁,脸色苍白,蹒跚爬楼,直到有人代替真正得到解放的那一刻!
“哪有他那么干的,星期五急慌慌的住院,星期天晚上再急慌慌的往回赶”这是宋大夫发出的感慨!他就是这样干的,私自调快点滴速度,不在工作时间住院!为了多赢得一点工作时间,他就这样与病魔抗争着!我笑了,不知道是因为他买鞋侃价,还是因为他为省上十几块坐车的钱而被形容的“抠门”!
我哭了,是因为曾经他睡过得那张床,那片凉地板;是因为距县城百多里的,他曾在那打过乒乓球的,雨中的球台;是因为他路过时吃饭的那个面馆,以及每年的那一天店老板为他准备的雨中的那碗辣子面;是因为他身先士卒战洪魔、扶弱济困献爱心、甘于清贫重名节、公正用权不谋私、工作当命抗死神、燃尽生命写忠诚的对党的事业的担当。
雨中的树,他就是雨中的树,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他却是森林中最纯洁的一棵,面对刘二奎的贿赂依然清明、清醒;他却是森林中最大的、最旺盛的那一棵,无论是在抗洪救险的第一线还是对抗死神的第一线。雨中的树,他就是雨中的树,把人间最美的画卷诵读。我叫不出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崇高,是因为他对党的工作的担当,是因为……
人的生命就是这样,或许你知道他的年龄,却还是测不出他的长度……
没有语言,确实本读不完的书;不是音乐,却拥有动人的音符;风雨中洗涤出蓝天的情愫;生命把根脉深植在脚下的热土。雨中的树,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雨中的树……
这样的声音在党的第十八届领导分子的领导下依然会拥有!
第三篇:陪你走一程诗歌
你俏然的出现
静静的时候
在那流星滑过的瞬间
照亮了向远方暗夜的寂莫孤独
我昂望星空,抬头望见你的笑靥
尽管你不理不踩,隐在那暗暗的后面
对你的优伤
可以直接洞穿我的胸前
尽管,那律虚的狂风
吹不走,那久久挥不去的柔情
我己然俳徨,在那殷殷的秋风前
昂望天空,你不在出现
你也不曾留恋这燃烧的心弦
当回首你唇角那份岁月淡淡的笑脸
我己然执着的守后空白的心间
难易抹去,久久回想
就这样思念的长河流奔腾不倦
岁月里己埋满了那不在提起的从前
那己久靥颜淡淡的被风雨吹泣
模糊难以认识,点滴的俏然抹去
如果,再重逢,我定会诺言
不会再让孤舟飘茫
没有停泊的彼岸
让有那容怀的原点
不要再随风飘摇,那燥动不定的心
我会实现那份诚诺
相信实言
如果再聚重现
不会再让你孤单
我会永远的陪你走一程
第四篇:另眼看义和团运动(最终稿)
另眼看义和团运动
作者:陈卫民 蒙淑芬
摘要: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因传教士在中国的暴行,反对外国侵略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了。封建专制统治者非但没有支持,反而加以狡诈而恶毒的欺骗。在中外势力相互勾结绞杀下,义和团运动成为了那一时代的牺牲品,甚至对义和团运动残酷地扣上农民暴动的帽子。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对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精神层面角度看,义和团民那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深影响后代的革命者,成为了革命家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反帝国主义 义和团运动 清王朝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义和团的评价一直都是争论不休、各执一词,而国内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舆论大概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震撼世界的大农民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第二次革命高潮。二是认为义和团愚昧、残暴,残害无辜的外国人之外,也直接造成许多无辜的中国民众受害,把义和团看作迷信及暴力的象征,更对义和团运动扣上农民暴动的帽子。以上两种观点从某个程度上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研究义和团问题的趋势,显示了史学家的一种历史意愿和倾向,过于强调了民众的反叛理念,并没有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真象。对此,我对义和团事件以当时人们所记为依据进行新的解读。
一、是势所必然还是人为兴起
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使人民再一次认清清廷的积弱。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传教活动疯狂扩张。传教士或教徒为了与教堂有关的目的而尽力篡取产权,致使自耕农和佃农的土地日趋减少,温饱问题无法解决。然而基督教徒为了传教活动竟拒绝出钱修缮庙宇,或拒绝对村庄节庆及其他宗教祭奠等负担费用,这无疑是对村民精神上的打击。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的村民们,精神世界也被泯灭。[1]78致使人民与传教士的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到了战火一促即发的地步。而清政府官员却从不插手干预,人民为了自保,纷纷加入民兵团体等民间小团体。而且清政府一直有一个传统看法,贫瘠的偏远地区不值得去管理,但为了要证明这块地是清廷的河山之一,为了维持一个表面的秩序,清政府感觉自己不得不与民兵团体,其他自卫和武术组织,甚至有时要和土匪队伍合作,因此民间团体发展的飞快。更何况,在当时,自然灾害频发,使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因种种矛盾的堆积,人民觉悟到唯有奋起反抗才能自救救国。而山东则是矛盾激化最严重的地方。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德国强占胶东湾事件终把这炸弹引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义和团运动就此展开。这是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所爆发的一场排外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在爱国旗帜下掀起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造成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而深层的根本症结在于两点:一是“民智之过陋也”,即民智未开,民心多虑。北方人简单朴质,缺乏普通教育,耳目濡染只有小说与戏剧两种观感,戏剧仍本于小说,就是说平民百姓从小只接受小说教育。二是“生计之浅薄也”。北方人民,生活困乏,谋生之途太仄,稍一不谨,往往不能自振,以至于失业,不足以维持其旦夕之命,便产生冒险乐祸。[2]102然而清朝末年我国正处于内外穷困的危急存亡之秋,在中外势力勾结的残酷绞杀下义和团运动成为了那一个时代的牺牲品,义和团运动的成就也随着其失败而渐渐模糊,因而对义和团运动的成就众说纷纭,说法层出不穷,而直接扑面而来争议更是喋喋不休。有人说,反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是胜利的,对我国当时和今
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有人说,义和团运动是打着“反帝国主义农民运动”旗号的农民暴动,是注定走向灭亡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从政治层面和表面证据来判定义和团运动的成败而忽视了义和团运动在思想上更深层次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深刻内涵。因此,义和团运动真的是一场农民暴动吗?义和团运动真的是注定失败的吗?
二、所谓的“农民暴动”
1900年四、五月间,义和团冲破清朝统治阶级的弹压和严禁,扩展到直隶全省,并且扩张到京城附近的时候,慈禧和帝国主义各列强就都共同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危机,而腐败的清政府为了向洋主子献谄媚,竟把枪头指向同流中国血的义和团人民。五月二十二日,裕禄派往涞水镇压义和团的马队统领杨福同,在激战中竟被拳民杀死,慈禧得讯立即调聂士成准备分两路夹攻,他自己率领的一部分官兵,从天津乘火车出发,转道丰台南下,义和团得知消息,只好动手,连续焚烧高碑店涿州,琉璃河,长辛店,卢沟桥,丰台等车站,拆毁路轨,截断电线,并且进而袭击京津铁路,使聂士成军主力无法前进。打败了慈禧重要的一次进剿部署。手无寸铁的拳民因为一颗爱国心走在一起,他们没有武器,没有统一组织,有的就是不败的意志。面对着豺狼虎豹的清廷进攻,他们唯有从拆路轨,炸车站等交通路线来阻断自恃拿着先进武器的清军的进攻,他们并不是暴民,并不是为了泄恨才炸毁路轨。而是为了他们起义的胜利,为了他们的自救,这是没有办法中最好的办法。义和团只是活跃在民间的秘密结社,宗教结社和民团的部分组织,以一种若有若无、虚无缥缈的宗教信仰为精神依托、以“仇教”“灭洋”为旗帜,他们没有纲领,只是松散的民间组织,他们只能凭着“以动制动,以暴制暴”的方式前进着,这虽然是被动的,但对于当时处于劣势的他们,也只能选择这样。
三、逼迫清政府“宣战”
义和团民一方面是忍受着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则是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苦苦相逼。五月三十一日,美、英、意、俄、法、日等国军队三百三十七人携带机枪从天津乘专车进入北京,其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在大沽台登陆增兵,这样一来更是刺激了中国人民反帝的愤怒情绪。而慈禧却派遣那桐、许景澄前往杨村,说是“劝阻”西摩尔军不要进京,实际上是看看洋主人派来的“缓兵”这时开到什么地方?火力是否强大?以便估计它的到来会对全局起到什么作用。没想到那、许二人出城没多久就遭到义和团的拦截,被迫退回京城,这个情形也使慈禧明白了形势的严峻,加以西摩尔军被义和团的阻拦不能进军北京城,这更是逼得慈禧走投无路。强大的义和团以十万余众和凛然正气,已经使清政府措手不及。逼得清政府必须做出选择,“宣战”或“投降”。加上帝国主义的列强威胁,慈禧终于向十一国宣战了。这虽然是一个幌子,但是对于义和团来说,却是一次大的转机。更是给拳民打了一针强心针,虽然义和团备受清廷的压迫,但是拳民仍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他们仍单纯的相信中国人肯定会帮助中国人,他们是兄弟,不应该自相残杀,他们为了打倒洋鬼子,始终还保持着清苦的日子,“每日三日饭,夜间席地而睡,最苦。”现在慈禧的战书,清政府已不直接镇压义和团,义和团发展的更加之快,影响更加深远。士大夫、有识之士、一部分清军也加入了义和团的反帝运动。全国人真正感染到反帝爱国的情怀。拳民誓言“我的最终目的是把洋鬼子打出去,并不是为了对付几个奉教的,我相信将来的中国人,一定会将欺负我们的洋人打出去。”这是一场把近代中国此伏彼起、连绵不断的反洋教斗争全面推向高潮,并演化成一场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波澜壮阔的正义战争。拳民那强烈的爱国情怀致使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都刻上“国土不可侵犯”的印记。正因为拳民那令人寒蝉的爱国之情也让帝国主义各列强明白他们不能瓜分中国。这就是拳民的胜利,它为以后的革命争取了更长的时间。赢得了战争胜利的准备。
四、命悬一线的殊死搏斗
心怀鬼胎的帝国主义各列强畏惧义和团民那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和高昂的爱国热情,以帮清政府剿匪为借口,八国联军进军北京城,使馆卫队在一庙枪杀团民30余民,列强的肆虐无忌的血腥屠杀,激起了中国军民的极大愤慨。[3]155从6月12日起,义和团开始焚烧外国教堂和部分洋行。从6月15日起,义和团和部分清军想樊国梁所主持的西什库教堂发动了攻击。6月16日,义和团焚毁前门大街大栅栏老德记西药房。而慈禧的“宣战”只是宣而不战,荣禄的武卫军开上去,把义和团与使馆隔开,枪炮齐鸣起来,炮无实弹,枪是朝天打,只要拳民冲上前去,武卫军就回手枪杀义和团,这就是清政府所谓的“宣战”,在这种情形下,义和团民并没有放弃。看着洋鬼子的“顺利”直捣北京城,义和团民手持大刀、长矛、木棍、抬枪和步枪,以庄为单位,以坛口为建制,以各自的大师兄为统领,从四面八方杀向战场,男女老少齐上阵,高喊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一批人倒了,一批人又来了,冲进血与火的硝烟中。正因为这种“打不死”的精神,帝国主义各列强深感“尚含有无限生气的四万万中国人民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亦逐渐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加之列强间重重矛盾,从而打消了原单凭武力征服中国的幻想。”虽然义和团运动在中外攻击中以失败落下帷幕,但是义和团那以爱国之心,四方响应的精神却打败了“绵羊”似地清政府和“豺狼”般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在以后的行动中不敢在贸然行动,最终采取了“以华制华”的政策。把帝国主义各列强“瓜分中国”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为中国的命运赢得了一线生机。
五、重新诠释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夹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入侵的隙缝中艰难地成长起来的,在人民同教徒的斗争中,官府屡次偏袒教会而压抑民众,“最恨和约,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且那些入教以后的不法之徒依然我行
[4]28我素,这更增加了民众的仇恨。这些情况,让运动把外国教会当作了最大的敌人。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凭义和团的这些表面的破坏性而妄自下结论,给义和团运动扣上农民暴动这顶大帽子。事实上,义和团运动始终没有偏离其反帝国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性质,然而,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组织上表现涣散。义和团在运动初期就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旗号,更没有统一的信奉。自发性的起义让各地的民众没有结成联盟或者只是简单的联合,这就造成了在组织战斗时,往往目标不明确,最后酿成了滥杀无辜的恶果,这也就成为了农民暴动的显著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义和团运动其本身存在着农民暴动的性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暴动并不意味着义和团这个集团就因此而带有暴动性质。他们以坛为单位,在笼统的排外口号下活动,他们的旗号有“反清灭洋”、“扫清灭洋”、“反清扶明”、“保清灭洋”、“灭清灭洋”等,各自信奉着各自的[5]65神,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因而,局部的暴动只能说明地方各坛的指挥者管理不当。还
有,由于团民中部分成员有些来自地痞无赖,他们加入义和团的目的只是为了发泄他们的私人恩怨,杀人放火,无所不为。还因为慈禧下令招集大批义和团民众,并且国家给与财政支持,所以,一批义和团民众随即大量聚集在天津、北京,他们大都是一些背弃了义和团运动本身的反帝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性质的乌合之众,最后由于清政府的赏赐不多,而民众又多,所以,没有得到赏赐的便公开抢劫,在此过程中杀害了大批无辜人民。因此,我们绝不能像我国古代的连坐法那样来对此野蛮的衡量义和团运动这一个相对松散的、集团性的农民运动。
纵观我国历史长河,对于这个集团性的、反帝国主义的和爱国主义的农民运动仍然存在着其不可否认的历史功绩。义和团运动的高涨虽只持续了几个月,但其威力及影响却震撼世
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之一,是它将反对宗教及八国联军入侵与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相结合起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孙中山充分肯定义和团的这一巨大历史贡献,指出义和团的革命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野心和气焰,迫使其不得不改变侵华的政策和方式。“外国人初次打败中国、和中国通商以后,以为中国很野蛮,没有用处,想自己来瓜分中国。及遇义和团之变,
为了人生另一程
本文2025-01-10 01:54:11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