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评价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教学评价方式急需改革,需要改进观念,进行多元改革。
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一般只有一个简单的期末成绩,或者连期末成绩都没有,就只有一个会考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教师评价
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生源相对较差的学校,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信,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给他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约束他们,当他们想偷懒时想到教师会讲、会查、会点评,也就慢慢养成做好信息技术作业的习惯了,促使他们在学习中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结合本学科特色,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从对象上分,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师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创意、作品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生生互评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不同评价方式多元结合,让学生充分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学生向着良性方向努力,例如一个学生在做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教师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在旁边看着,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教师更是借机表扬:“瞧,就说你一定行的吧。”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畏首畏尾。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了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差异,注重学生个人纵向的发展,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对于后进生要多鼓励,有了进步及时表扬,要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学生自己评价
①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
②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③能否积极地表达、交流。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说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批评。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赞赏。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④是否善于合作。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善于合作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课堂上进行培养。
⑤是否兴趣浓厚。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对网络。
⑥和以前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
3、生生互评价
对于生生互评,笔者考
小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
本文2025-01-10 01:53:27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