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周年祭6

栏目:精品范文发布:2025-01-10浏览:1收藏

第一篇:父亲周年祭6

父亲周年祭6 愈近中秋,思父之情愈切。父亲人生最后日子的情形历历在目。

2010年农历八月十五,亲爱的父亲走完他77年的人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原本团圆欢乐的日子成了父亲的祭日,也成了我们永远的心痛和思念!今天,兄妹三家相约再次祭拜父亲。我跪在父亲墓前,情不自禁眼泪夺眶而出,亲爱的爸爸,我们多么想念您呵!多么希望您九泉之下有灵,聆听亲人深情的呼唤,品尝您在生最爱吃的月饼水果,再享合家欢聚的天伦之乐,让儿女再尽孝顺之心。

2009年9月底,父亲因患左前脑转移瘤住进省人民医院,并施行伽马刀手术。我乘国庆假期陪护病中的父亲,父亲早就盼望观看六十周年国庆盛典,此时却是病中呻吟,我百感交集无以言表,心中默默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父亲尽快康复!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啊!这期间许多亲属朋友前来探望,令我很是感激。很快到了中秋节,中秋月圆人分两地难团圆,三兄妹及妻子陪母亲在家,两妹夫及儿子陪父亲在杭州,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父亲病情还算稳定,但恢复缓慢,体质弱,吃不下东西忧愁笼罩着家人心头。国庆假期将满,我欲暂别父亲回单位上班,父亲老泪盈眶,我也禁不住伤心哽咽。父亲请原谅,儿子也是身不由己只能忠孝兼顾呵,抽空再来陪护。母亲年老体弱却执意要陪父亲,我理解老来伴精神上互相依靠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妻子里外都要操心真够辛苦,还请假去杭陪父母。10月13日,父亲出院离杭,转住县医院脑外科继续治疗,情况逐步好转,全家人宽心了许多,一周后饮食、神志基本正常,10月24日父亲出院回家休养,祝愿父亲身体能更好恢复巩固。

11月底,父亲身体出现反复,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新长转移瘤,前脑大片水肿,再次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情况不好再住院,这样反复了多次。

2010年5月4日,父亲住进县人民医院后,就再没有回家。这期间,白天全靠老母陪护,晚饭由妻子和两妹轮流送餐,很是辛劳!经再三劝说,母亲同意夜里请护工陪护,省心了许多。逢周末,我尽量推掉其他应酬,到医院陪护父亲,让老母亲换换环境,在家歇歇力,也算是自己尽点孝心。这期间医务人员精心治疗护理,众多亲朋好友邻居熟人多次前来探望慰问,深感医生辛劳高尚,朋友情义无价!父亲情况时常不好,心理脆弱,心情烦躁,不想吃东西,我知道他多想离开病房的“白色恐怖”,回到温馨的家,但是病魔不允许。每当想到父亲可能要在医院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悲伤油然而生!

9月初,母亲因长期劳累体质虚弱得了重感冒,第二天妻子也得感冒,高烧39摄氏度,经医院急诊挂针,两天后症状减轻。工作之余,我尽力分担,尽管忙碌辛苦却感受尽职的快乐和欣慰。父亲状况很差,常咳嗽呻吟,吃不下食物,下不了床,全家人心里焦急又很无奈,也只能抽时间多陪伴而已,同时说服母亲雇人昼夜陪父亲,否则会累垮母亲的。2010年9月22日,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个特殊的中秋节,一生刻骨铭心的日子。上午,亲戚朋友

乡亲几十人来病房探望,父亲呼吸困难且出现间断,血压下降至50mmHg,心跳加快到150次/分,医生告知生命垂危,进行多方抢救无效,十点零八分,父亲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离我们而去,母亲悲痛欲绝,我们泣不成声。在两天多时间里,前来吊唁慰问的领导朋友亲戚乡亲络绎不绝,情深义重,由衷感激。25日上午,公安局主持父亲遗体告别仪式,隆重而肃穆!悼词中对父亲一生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真水勿香勤勉奉公一生平凡品洁传后人,大爱无言俭朴治家终身清廉德馨留尘世。这是我献给父亲的挽联,也是对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手捧父亲的骨灰盒,我步履蹒跚,心痛不已,头脑一片茫然,多么慈爱亲切的父亲转眼成了永久的回忆,我不愿相信这无法改变的事实,任悲伤的泪水不住地流淌。老家乡亲们以最隆重的传统礼仪迎接父亲魂归故里,众多亲朋好友为父亲送行,我的心始终被悲伤和感动交织着,默默地由衷感谢大家。青山埋忠骨,心中藏音容,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

最使我放心不下的还是母亲,父母五十年同甘共苦,尤其是晚年朝夕相处相濡以沫,情深意笃。长时间病中陪护,即便心力交瘁,还心存希冀有精神支柱,最终留不住父亲,母亲的伤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里,她终日以泪洗面,而此时任何的安慰都无济于事,唯一能做的是尽我们所能照顾好母亲的晚年生活,以告慰父亲遂其遗愿。

亲爱的爸爸,两年来,家里一切安好,就是时常想念您。母亲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关爱下,过着健康平静的生活。爸爸,您安息吧!

第二篇:父亲周年祭1

父亲周年祭1 昨天是农历十一月初九,父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向领导请了一天假,丢下手头的工作,去了趟老家。

一周前,母亲、妹妹就开始忙碌起父亲周年祭的物品,提醒我和弟弟准时返家。是啊,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父亲去世已有一年。去年的现在,父亲在我们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突然离世,下葬之时又遇凄风苦雨,内心的痛更是彻达心肺,此情此景历历在目。这一年中,每每听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前不久午夜梦回,梦中的父亲笑意吟吟,背着个双肩包,带着我们的外婆在快乐地旅行。记得父亲退休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带着母亲外出旅游,但由于眼疾一直未能实现,也成了他此生的遗憾。若真是父亲在天有灵托梦于女儿,他如今的快乐对我们做儿女的也是一种安慰。

到达老家时,远远地就听到阵阵的佛教音乐飘进我的耳膜,我知道,那是妹妹请的僧人们在做佛事,为父亲超度。走进家门,大厅里布置得象庙堂一般,七、八个僧人身披架裟,一脸的肃穆,或唱经、或打钟,录音机里播放的佛乐柔和、恬远而自然,“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置身于这样的氛围里,烦躁的心顿生宁静。屋外摆满了二十余只纸箱,各种纸折的元宝堆得象小山似的┅┅父亲一直说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他何曾想到在他离世一周年之际,家人会以这么一种方式纪念他。

在父亲周年祭的形式上,我和弟弟坚持文明祭典,一家人敬献花蓝一只,在父亲的墓地共燃清香一柱,红烛两支,元宝若干,鞠躬扣首,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无奈母亲坚持要搞传统的祭祠,要热热闹闹地为父亲进行周年祭,妹妹极力赞成母亲的做法,并不遗余力地出钱出力。我们只有遵命行事,一切便由了母亲,整个祭祠流程从早晨七时至傍晚五时才告结束,忙碌了整整一天。好在母亲的脸上始终流露着满意的神情,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一定会无数次的想像父亲收到家人送去的钱物时那快乐的神情。的确,在看到那些被称作八宝箱的纸盒、母亲亲手折叠的各种元宝在熊熊的火焰中化为灰烬,幻化成缕缕浓烟散向天空时,我竟也情不自禁地想像起父亲收到我们礼物的那一瞬间来了。

父亲,你真的能收到我们给你的礼物吗,愿你在天堂尽享快乐!

第三篇:父亲周年祭2

父亲周年祭2 生者无日,逝者有期!送别秋冬,转瞬已是父亲周年的一天了!一年里伴随着思念,咀嚼着心痛,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时不时的在流泪,在流血!试想,两年零四十天风雨无阻的精心照料,二十余年殚精竭虑地精心呵护,却都随着父亲安详地睡在我的怀里,而一切戛然而止!父亲安详地走了,走的毫无牵挂,走的平平和和,走的风风光光!而留给我的,却是难以言喻的苦痛,和无尽无期的孤寂!有时走到街上,突然会迷失自己,没有了方向,更没有了激情!表面强悍,内心空虚!挤扁了的躯体,只剩下一副迷惑人的外壳!

有时,自己时时地告诫自己,不要去想父亲,真若是想起来,怕真的有些难以自拔!不想,不去想,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这一年,也许是突然间改变了生活方式,也许是以前一种精神在支撑着照料自己的双亲,唯独却真真的忘了自己!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大不如从前!特别是近两天,突然感到心脏特别的闷,还隐隐地在发痛!莫不是和父亲的周年有关?!这一天心很痛,心很痛这一天!

早晨,和哥哥姐姐驱车前往墓地,祭奠了父亲!轻抚着冰冷的石碑,内心百感交集!真不愿意让人看到眼泪!但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由于母亲体弱多病,不想让她老人家经历这样的场景,但老人的心里一定会更痛苦!人活着,有时候真的挺难!

老鼠是性情中人,近两日这个学期的学生就该结业了,心里也难免多出一份不舍和留恋!但表面上还得装出无所谓,只是不愿意和学生谈论这一话题!三百份的论文审阅起来,即便看小说,也需要很多时间的!

许许多多纷繁的事情挤到一起,让老鼠几乎没有了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其实这一篇祭文,本想写的挥挥洒洒,文采飞扬,激情澎湃,但真的很怕那份脆弱的情感实在无处着落!

不想,不等于真的不想;而是不去想,不敢去想!

《唐山大地震》有一句经典台词——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那份切肤之痛,怎能说忘就真的得以忘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这才是现在的我!

祝我远在天堂的父亲安心!

祝我尽在咫尺的亲人安好!

第四篇:父亲十周年祭-

父亲十周年祭

一晃便是十个春秋,到了父亲十周年的祭日,但记忆的闸门总还翻腾在过去的岁月,我眼前是父亲慈祥的微笑,耳畔是父亲厚重的谆谆教诲声音,仿佛父亲不曾离我们而去,他就生活在我的周围,并用他关爱的目光注视着我的生活,关注着我人生的每一个脚印。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农民,初中毕业后安排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海州师范师资训练班,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音乐方面:二胡、风琴也很精通,每逢周围邻居适逢红白之事,都喜欢找我父亲记账,写对联,缺乏文化的农村被人们尊称为老夫子。其一生经历了土改运动的轰烈,文化革命的劫难,听父亲讲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另行安排乡里党委做文秘工作,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回到了教师队伍中来。

父亲中学毕业后,爷爷奶奶没有什么祖业可继,作为长子我的父亲,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补贴爷爷奶奶抚养六个子女家用,父亲并不怨天尤人,相反,更加勤农重教,笑对人生。记忆中,总是父亲忙碌劳作的身影。父亲一生酷爱《三国演义》、《论语》,一有时间就拿起《三国演义》、《论语》等古典小说大声朗读,并给我们讲故事,常常引来村庄上的孩子们长久围坐而不肯离去。待到我长大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渐渐读懂了父亲了错位的人生必将催发人的心理日益趋向成熟、稳健、洒脱和豁达。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怀念父亲就是回味自己成长的历史,也是探索家族文化底蕴对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我的祖父兄弟两个,我的家族在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常住居民,在日本入侵间,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逃难中,被日本人杀害了,当年被害的还有祖父的兄长还有一位亲人,在当时疼失四位亲人,落难的祖父、祖母只能到远房的亲戚家暂时避难,在客居异乡间,祖母生下了长子――我的父亲。父亲正是在国难当头、内忧外患、家道衰落、兵慌马乱,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出生,因而其受教育是比较艰辛的。

父亲除了在私塾识字读书、诵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外,小学直接从二年级上起,由于家贫,其五给兄弟姊妹都没有能力受到很好的教育,只有父亲的大妹妹相对受到教育好些,年级轻轻就入了党,先居住于安徽省会城市。父亲作为一个平凡而善良的文化农民,让人感动和欣赏的是:那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具备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胸怀,即是在最阴暗最困苦的日子里,都能用豁达的胸怀,洒脱的人生态度,才使他遇事想得开,走过了春风秋雨,跨过了坎坎坷坷。由于他有文化而被乡邻经常请去服务,凡是婚丧嫁娶,写婚联、撰挽联,作祭文。

长子如父,在异乡教学期间,凭着其豁达的人格,正直的人品,在家境比较清贫的大家庭中,成就了三个弟弟的婚姻,也找到自己人生非常得意的大儿媳妇,在四方相邻中传为美谈!

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而在子女教育上均寄予深情的厚望。父亲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自然有他独特的方法。我们姊妹兄弟众多,从小生活得很艰辛,衣食常常成了父母最头疼的事。我属于家中老二,按照中国农村的习惯,受到父亲的恩宠机会就少些。如果说有什么幸运之神的恩赐,那就是他从小对我学习的严厉和做错事后的责罚。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我吃妹妹的零食并撒了谎,受到了父亲一顿狠打,也是我记忆中最为严厉的一次,让我终生难忘。父亲教育我们: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真本事;要学会吃亏,吃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凡事要让人三分。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心中常感庆幸。在人生的旅途上,父亲的教诲之音常常提醒我小心做事,谨慎做人,遇事沉着,宽容大度,他使我享益终身。

还有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就是父亲对我文化课的教诲。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学、初中时代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涛声中度过。那是一个践踏文化、蔑视文化、教育沦落的时代。运动来了常常让学生去向群众宣读毛选,就利用学毛选宣传的机会,辅以高声朗读和写字。朗读,不能有错别字,如果念错了,他就严加指正,直到念对念准了,如此使我受益非浅。

父亲是那种严厉并不苟言笑的人,我小时候很少记得他亲吻过我,也未见到他对我们过分的亲昵,但是他又不是那种心胸狭隘、冷漠的人。一有时间给我和小朋友们讲故事。有时也在劳动之余和村庄上的老人们下象棋。作为一个孩子有时真想让他抱一抱,亲一亲,抚摸抚摸。然而常常令人失望,曾怀疑他是否喜欢我。父亲是很爱我的,每当看到我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都会给与鼓励,当自己做了父亲后,才真切地体会到父亲育儿艰。其实,伟大的父爱往往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才体现出来,他并不表现在日常的亲昵和溺爱中。父亲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很深,他深深懂得“恩生害、溺生怨”的道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从不表现在日常的亲昵上,而往往是在我们做错了事、生了病或者学习不认真时,用严厉的批评和无微的关怀来表现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父亲周年祭6

第一篇:父亲周年祭6父亲周年祭6 愈近中秋,思父之情愈切。父亲人生最后日子的情形历历在目。2010年农历八月十五,亲爱的父亲走完他77年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