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桂贤娣摘抄笔记
第一篇:学习桂贤娣摘抄笔记
学习桂贤娣摘抄笔记
桂贤娣,女,汉族,196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1年全国“十大杰出教师”,从教30多年来,桂贤娣老师在教学中创立并形成了“情感育人法”、“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特色”、“因生给爱十法”,深受教育界称道。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只要她走进教室,她就会精神饱满;只要她见到学生,她就会满脸灿烂。
用心工作、用情工作、用智工作
讲真话,做真人,办真事
做不了的事,不做。
研究如何让我的学生喜欢我,喜欢我们的教室,喜欢我们的校园。
要让学生像爱情人一样的爱你!这辈子就把老师当好。
慢慢教,慢慢做,有好的心态才能有好的教育行为,有好的教育行为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讲真话,从不撒谎。当你改变不了现实的时候,要适应它。常常发现自己的优点,人要学会自恋。不打学生不骂学生,不撒谎,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某一天,当我们翻开一本书,开始沉浸于它的精彩时,是否也已经想到有一天我们
会读到最后一页……
教书是良心活,教师的责任心就是良心,当教师不能误人子弟,有“心”工作和无“心”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育好学生是爱学生的归宿。
但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持之以恒地爱每一个学生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对缺点甚多、屡教不改,家教很差、家长不配合的学生。这里事关教师的职业修养、教育理念
等问题。
爱学生,许多时候要从改变自己入手,包括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魏书生说,要改变一个学生是很难的,那就从教师自己入手,先改变教师自己,再去改变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细微之爱更能见真情,细微之爱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细微之爱才能产生共鸣。作为教师,要从细微之处做起,把爱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享受教育,享受人生,共建和谐校园。
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并学会爱。”
看似平常,但贵在坚持;看似平凡,但贵在用心!--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
报纸上的“桂贤娣”高高在上,而身边的“桂贤娣”真实可信。
歌星演绎固然精彩,“卡拉”同样也能“OK”。
桂贤娣因生给爱十法
1.体弱生爱在关心。桂老师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特别是对那些身体状况不佳的孩子,教师更应关怀倍致,这能使学生感到无微不至的师爱,有利其身心健康发展。
2.病残生爱在得体。作为班主任,桂老师特别关注那些有特殊生活经历或特别病史的学生。她说:责任和使命告诫我必须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生身理心理不同于普通生,自卑感特别强,对待这类学生,太热情,他觉得你是同情;太冷淡,他觉得你是嫌弃。因此,对他们的关爱,教师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爱得科学,爱得得体,否则事于愿违。
3.过失生爱在信任。桂老师认为,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过失,轻易采取惩罚的手段,往往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没有给他以信任和期望。学生有过失的时候也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如果这个时候教师不仅宽容了学生的过失,而且信任他一定会改正,最重要是为学生的过失终生保密,免其自尊受损,可能会使学生终生刻骨铭心。
4.屡错生爱在耐心。桂老师认为,对于屡犯错误、常犯错误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爱一定要有耐心,绝不能像包公审案那样语言犀利、对簿公堂,然后拍板定罪。教师特别要注意在态度上坚持耐心耐烦;在语言上讲究严趣结合。这样方可使学生容易接受。
5.向师生爱在珍惜。因性格的差异,开朗的学生喜欢跟老师接近,表现出极强的向师心理。交往中,他们对老师的关爱坦诚直率、溢于言表。教师对学生的爱千万不能视而不见,定要倍加珍惜,否则挫伤了学生纯洁无瑕的心。
6.背师生爱在主动。性格内心,言词不多的学生在班集体里,有的表现出只和少数同学往来,基本上不和老师交流;有的则只和一两个固定的伙伴在固定的地点说说悄悄话,看见老师远远地就避开。对这样的学生,桂老师总是主动地接近他们。
7.个性生爱在尊重。在桂老师的班集体里,对于个性鲜明的学生,她和同学们不压抑,不排挤,不把他们当作‚另类‛看待,而是竭诚尊重他们的一切,使他们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放飞个性,自由成长。
8.普通生爱在鼓励。桂老师认为,尽情地鼓励就是学生在教师鼓励的眼神、赞赏的话语、亲切的抚慰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使其在乐于接受的心理环境下,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争取进步。
9.进步生爱在赏识。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双重身份,课堂成了桂老师倾注爱心的主要阵地之一。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她都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她说:‚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优生霸气’,没有所谓的‘差生沮丧’,师生亲密无间、平等和睦,情感交融,整个课堂几乎达到了情投意合,鱼水合欢的理想境界。‛、‚因为我的内心一直涌动着爱的激情!是爱的情感营造了这个教学氛围,是爱的情感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这里有学生对老师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爱;这里有学生对学习的爱,对动物的爱,对探索的爱;这里有老师对对语文教学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师生互爱的情感双向交流、共同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课堂逐渐构成了一个‘情感心理场’,臵身其中的每一个人不得不受到感染和教育。‛
10.后进生爱在鞭策。教师在处理某些后进生的问题时,如果能从善意的愿望出发,有力地鞭策他们,必将形成一种精神渗透力,使那些不思进取、丧失自信的学生重获前进的动力。这说明,教师在恰当的时候运用鞭策的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这远比惩罚来得更深沉、更强烈、更有力。
第二篇:桂贤娣心得体会
“桂贤娣教学事迹”心得体会
上周9月17日全校师生在大会议室观看了桂贤娣教育教学事迹,他是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专注于情感教学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大的反响。桂老师是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教师,她的经历跟我们身边现在大部分的老教师一样。生于农村,早期教学也扎根在农村。但是不同的一点是,桂老师从一个平凡的农村教师一步步的蜕变成了全国名师,从普通的农村走向了人民大会堂,走上了各大教育报和论坛版面,成为我们争先恐后学习的对象。
桂贤娣老师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正如她说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是一个善于抓住每次机会的人。那次赛教正是她人生的转折点,而这次机会就是她争取来的,为了参加比赛甚至不惜和自己的丈夫吵架,鼓足了劲儿讲好观摩课,最终拿到了比赛资格的追加名单。不得不说,桂老师是一个把身心放在工作上的人,她想要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她的热情也想要浇灌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上,那就是他的梦想。反观我们身边,我们没有了多大上进的心,有的人甚至把教学上的比赛,展示,提升自己看作一种麻烦。避之不及。所以我们要向她学习,学习的是一种态度和认真的劲儿。
当然,一个优秀的全国教师绝对不仅依靠对教学的热情就能出彩。桂老师最精彩和最值得人学习的部分就是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认为孩子童年的时光是幸福的,所以提倡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且把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去;并告诫我们老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学会想办法,并且直面困难。桂老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仅作业少,而且成绩好,学生们不仅喜欢桂老师,而且更爱学习了。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功的老师,不仅会教知识,更要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桂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高情商的老师,她把自己的爱挥洒到孩子身上,揣着自己的良心站在三尺讲台上。
睿智,幽默,拼搏,有人格魅力,这是我对桂老师的印象,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呢,在这个教书育人的时代,我们老师亟待解决的现状就是怎么学会育人,只有学会育人,才有资格去教书。桂贤娣老师是这个新时代给我们树立的榜样,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思考,作为老师该怎样去改变,怎样去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怎样去管理好自己的教学。年青一代的我们是应该趁着大好年华去努力,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因为我们是在面向下一代,我们的工作是伟大而平凡,愉快而又艰巨的。
同时我也很感谢桂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在教育岗位上原来可以如此做老师,原来教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枯燥乏味,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用心去工作,依然可以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第三篇:桂贤娣
桂贤娣(2009-05-12 15:55:35)
转载
标签:
杂谈
桂老师在“打造自身的管理方法”报告中的名言集锦:
1、尽管我不漂亮,但是我很可爱;
2、我以我的真诚对待家长是我的尚方宝剑;
3、我比较善于思考,这是我的优点,如果你不能改变现状,你就愉快地工作;
4、我不能与懒人为伍;
5、班主任是孩子的大朋友,是家长的忘年交;
6、我很良民的,不敢在外面做家教,不然,我早就发了财;
7、我的话99%都是真的;我有时像个股票,是家长们把我炒起来的;
8、不要说鬼话,要说真话。
汉网消息:今年45岁的桂贤娣可谓“功成名就”。“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奖”„„但众多的荣誉并没打破桂贤娣在学生心中的简单形象。
(记者彭欣 实习生毛达武 马骄 通讯员刘欣 范朝阳)
》》》最特别
第一课,教孩子
笑
本学期开学,桂贤娣接手了自己的第19届学生。和往届不同,这次桂贤娣是26年来首次教一年级。
周二上午,一脸微笑的桂贤娣走进了钟家村小学一(6)班教室。和学生相互问候后,桂贤娣并未急着讲课。她拉着一名学生的手轻声问道:“你来告诉桂老师,你喜欢桂老师笑吗?”接连问了几名学生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桂贤娣接着告诉学生,笑能保持快乐。因此学习时要笑容满面,鼓励别人时要笑容满面„„一时间,在桂贤娣的带领下,整个教室充满了学生欢快的笑声。
“孩子上学不笑,说明孩子不快乐,这样的教育并不成功。”桂贤娣说,自己的第一课,首先就是让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快乐学习。因为有了快乐的心情,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博大
给孩子“十种爱”
在桂贤娣的教案本上,记者看到了她自创的因生给爱十法: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正是这“因生给爱十法”,让钟家村小学流传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1999年,桂贤娣的学生小吕不幸身患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不愿自己的模样被同学老师看到,爱美的小吕死活不愿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老师买了一顶小红帽悄悄地送给小吕妈妈。
第二天一早,“小红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而紧张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她惊呆了,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与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女生流出了快乐的泪花。从此以后,每天班上都会有5~6个同学和小吕一样戴着小红帽上学,直到小吕重新长出黑色的秀发。
》》》最温馨
不让学生出丑
范伟是桂贤娣在快活岭任教时的学生。在小学时他有个习惯:只要和桂贤娣站在一起,范伟总会紧贴着桂贤娣的身子,同时用手拉住她的衣角。
范伟爱粘桂贤娣是在一件事之后。一天桂贤娣上语文课,刚走进教室,发现班上有两个组的学生都站在门口,用书本捂住鼻子一脸厌恶,教室里隐约有股臭味。在这两组中,范伟则愁眉苦脸地趴在桌上。
“范伟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得想办法不让他出丑。”见此情景,桂贤娣慢慢地走到讲台边。突然,她一下坐在地上,大喊肚子疼。她的行为一下吸引了全班学生,同学们纷纷上来询问。只有范伟只是刚准备站起来,又立刻坐回了位子。
“范伟,你妈妈不是医生吗?快去帮桂老师打个电话。”见到范伟难堪地犹豫不决,桂贤娣捂着肚子走到范伟身边,抓住他的手,让他扶着自己走出教室。在厕所帮范伟清理干净,桂贤娣帮他换上了干净裤子。
回到教室,为了打消同学的疑惑,桂贤娣当着全班的面对范伟一阵猛夸:“你们看,在范伟的帮助下,范伟妈妈已经遥控治好了老师的病,范伟真厉害。”
》》》最难得
用童心看学生
钟家村小学副校长朱永军曾在快活岭小学和钟家村小学与桂贤娣共事16年。在他眼里,桂贤娣的教育激情从未退却。
朱永军说,桂贤娣十分敬业。26年工作她写了6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举办了200余场公开课及学术报告,发表了10余万字的论文。
虽然工作累,但每次处理学生问题时,桂贤娣总是费尽思量。一次冬天的下午,学校突然停电,教室内黑得连书本也看不清,500多寄宿学生炸开了锅。因久不来电,有老师提议提前放学,但提前放学学生没人接送,不安全。桂贤娣提了个巧点子:今天停电,正好我们为学生开个烛光故事会。就这样,每班点起了10根蜡烛。
7点钟放学时,许多家长来接孩子,却意外地发现孩子不愿回家。因为他们被故事迷住了,不知道结局不愿离开。
对同事的褒奖,桂贤娣颇不好意思。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是观察学生更细心。桂贤娣说,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快乐。只要细心观察孩子,用童心看学生,这点并不难做到。
》》》最庆幸
有个军师丈夫
“我的成就,有我老公一半的功劳。”谈到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桂贤娣说家庭的支持功不可没。
桂贤娣介绍,自己和老公谈恋爱时总是在周末见面。一见面,桂贤娣就喜欢说自己和孩子之间发生的趣事、烦恼事。每次听到这些,老公总会让她写下来。经过几次提醒后,桂贤娣真的开始照做。至今,她已写了数十万字的教学笔记。“这让我把对的继续做,错的及时改。”
桂贤娣总坚持用家访和家长进行当面沟通,至今她已家访800多次。每次家访,桂贤娣总会到深夜。此时,身为校长的老公无论多累,都会亲自接送。每次大型公开课、做报告,桂贤娣也习惯让老公审稿。“除非他满意,不然我就不安心。”》》》最后悔
一次体罚,悔恨至今
“我并不是高大全的教师。”谈到自己26年从教生涯,桂贤娣坦言自己也做过错事。其中唯一一次体罚学生让她至今悔恨不已。
在钟家村小学任教时,她有一年接手三年级一个班。开学不久后,她发现班上总有学生反映不见东西。经过细心观察,她发现原来班上的学生贾丽(化名)有偷拿东西的恶习。经过交流,贾丽似乎改掉了这个恶习,班上也没再发生不见东西的情况。
但过了几天,贾丽的原班主任却向桂贤娣反映说:贾丽跑到自己带的班上,将所有学生骗开教室,席卷了班上所有的文具。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贤娣十分生气,也第一次体罚了学生——用扫帚棍打了贾丽右手三下,还让她回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自己的父母。从此以后,贾丽再没有偷东西。
“一个老师打学生真的是无能的表现。”桂贤娣说,这件事后,贾丽没有再偷拿东西。但直到毕业,她都很少对自己笑过。虽然贾丽改正了错误,但自己的教育却给了她痛苦的回忆。
》》》最希望
当一辈子“孩子王”
“我只想让孩子更快乐。”说起自己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桂贤娣说自己的动机源于父母的一句话。
桂贤娣介绍,刚毕业准备走上讲台时,都是农民出身的父母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当老师千万要记住,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正因这句话,她无时无刻不在想怎样让孩子们更快乐。
桂贤娣第一所任教学校是洪山区九峰乡何刘小学。在这所没有围墙,只有几间旧瓦房的学校里,学生很难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此,课间时,她弹奏风琴和学生们一起唱《我爱你,塞北的雪》、京剧《智取威虎山》。晚上,她又在卧室熬夜制作了27个形状各异的风筝,送给班上的孩子们。
十几年后,桂贤娣的工作从城郊来到中心城区,自己也从菜鸟教师变得荣誉满筐,但她一直不愿离开讲台。1998年,因工作出色,她被提拔到汉阳区教育局工作,她婉言谢绝。学校数次让她担任行政职务,她也全部推托。
“孩子需要教师给予快乐,当教师也让我很快乐。当一名教师离开了讲台,他的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我不想失去快乐,更不愿我的学生失去快乐。”桂贤娣说。
对学生要“用心”。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这能使学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师爱!桂老师就是这样做的。班上女学生小吕不幸患了癌症,满头的黑发全脱落了。“我很想回教室上课,但又怕同学
学习桂贤娣摘抄笔记
本文2025-01-10 01:41:48发表“精品范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sowenku.com/article/172667.html